再興村

再興村

再興村隸屬於福建省上杭縣蛟洋鎮,位於蛟洋鎮的西北端,東經116°33.5',北緯25°15`,距蛟洋鎮鎮政府約30華里,距省道308線約15華里。海拔700米左右,四境皆山,位於上杭縣與連城縣的交界處,地處偏僻,交通不便。 再興又稱再投,再興開基始祖四四郎公,妣七娘鄧孺人,系化孫公之曾孫從寧化石壁村遷來再興開基的,時間是明代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歲次辛亥),距今2015年已有六百四十年之久。 2014年12月初步統計有340多戶,1478人,人口規模列蛟洋鎮各村第六位。村域面積40平方千米。氣候溫和,夏季溫度平均23℃~27℃。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再興村
  • 外文名稱:zaixing
  • 別名:再投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中國華南
  • 政府駐地:再
  • 電話區號:0597
  • 郵政區碼:364204
  • 面積:40平方千米
  • 人口:1478
  • 方言:古蛟片區客家話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金粟紫雲,福興迥溪,天寶睛嵐,石城北斗,游魚激灘
  • 美食特產:再投茶,土雞,紅菇,靈芝
建制沿革,歷史事件,地理環境,氏族與源流,經濟概況,宗教信仰,歷史文化,風景名勝,

建制沿革

再興大隊原名再興鄉,又稱再投。
在清代及民國初年設里制時,再興屬上杭縣白砂里,以後區域變更多次:設區鄉制,再興屬北三區,又劃屬上杭第十九區;
1929年第一次土地大革命成立紅色政權,再興列為第五鄉,設鄉蘇維埃政府,鄉政府設再興,中村、鄒坑列入第五鄉;
民國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改行保甲制,全縣分區五,再興屬第三區(轄白砂、古田兩里,區署設在白砂),區署下分設聯保辦公處,聯保又轄若干保,當時稱再興保。
以後取消聯保成立古蛟區,1949年解放後初為華興鄉,設區(列第七區),成立共和村政府,村政府設中村。
1953年以後,再興自成一鄉,設鄉政府,
1957年又屬文都鄉。
1956年辦農業初級社,1957年轉為高級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後,稱再興生產大隊,一度(1960年)屬白砂公社,1961年華佳公社成立,再興轉屬華佳公社,1965年撤消華佳公社,再興又轉屬蛟洋公社。
1965年至今,歸屬上杭縣蛟洋鎮;

歷史事件

1928~1930年,再興紙還有30槽左右(即下村片尚存十一槽)。
1967年,大隊在橋墩頭新建禮堂一座,架樓。
1971年,大隊在江家田新建水電站一座,因水頭落差低,電力不足,不能照明,只可加工碾米和粉碎而已。
1979年冬,縣撥款千元,在國小左側架樓房一棟,上下十四間,再興村民助工支持得以完成。
1984年,建成位於再興村南端入村口-張家凹的再興水庫;
2012年,再興村電網聯網,全村得以正常用電。
再興水庫,常年綠水豐腴,流淌不息再興水庫,常年綠水豐腴,流淌不息
遠眺村莊,層巒疊嶂,宛如仙境遠眺村莊,層巒疊嶂,宛如仙境

地理環境

村境四周迥環三百餘里,面積計40平方公里,東北與連城豐圖村、再興水口雞心石分界;與板寮村松風亭下第二條水圳為界;西南與中村、文都、邱坊三村相接壤。系山多田少之農村。過去公路未開時,再興為閩、粵、贛三省及上杭、連城、長汀、永安商旅必經之地。村與村往來大路石砌寬大,只往邱坊一段山路缺石未砌。沿途相隔幾里建成涼亭,為行人憩息之用。建亭時間皆在明、清兩代,民國後繼有增建。
往連城的有聯玉亭、竹嶺亭(此亭建於乾隆初葉。核查亭棟記載文曰: 乾隆十五年庚午蒲月望八日寅時建——棟木乃存亭內。架樓、上下六間、面積此普通亭大三倍,解放後倒毀多年)(1978年秋村人張材選倡修、改建平房,由村人捐資、捐工而成)(本林注)、松風亭;往邱坊的計有:麻地凹亭、大康亭(1983年秋新建,由材選、材翅倡建。本林注)、師竹亭(清光緒29年癸卯歲張達史、張瑞崖、張露滋三公同建)、白石凹亭;往文都的計有:村南亭、木越 陰亭(註:民國十一年,由村人張浩倫、張廣生出資合建)(1987年倒毀無存),蘇屋山亭(1967年洪水沖毀無存),作仁亭,修理多次,1990年初夏由退休幹部張杵華獨資請工修建一次;往陳坊的有:大嶺亭(此亭首建人寨上張國鈞之祖。後何因山洪沖毀)由村人張樹鈞在榕牽頭修建(1984年秋修建)、神風亭(1984年秋修建);往中村的有:吉康亭。通往文都之路在1976年冬大幹時沿老路改建機耕路一條,後蒙政府關懷撥款補助擴修。1981年冬,又蒙上級支持,在同文橋築起石拱橋一座。此路仍有部分彎道陡坡,近年已加整理,現可通行小車和拖拉機,經文都通到華佳杭郭公路,交通方便。(註:本村現有私人自購拖拉機多輛,腳踏車百餘架)村中道路三里許長鋪有石板,光潔平坦,為鄰村所罕見(註:據父老云:路心石板系由熱心公益,做生意的人各捐鋪若干丈,先後續接而成)。
再興村在1928年以前有橋路嘗和水堰嘗的組織,擇人管理,橋路堰壞了有人維修。夏季竹嶺亭有人施茶,始於清嘉慶21年即公元1816年由村人捐資置田撥付,以供行人解渴。蘇屋山施茶水系本村一位孀婦李氏——即張功烈之叔母在嘉慶20年捐資置田僱人供應,實為難得。
再興氣候溫和,夏季溫度平均23℃~27℃。上達30℃僅二十餘天,署期一般在端午節後開始至白露末止。在炎夏季節早晚涼爽,下半夜能蓋棉被,可稱避署之地。寒冷期短,約四個月,到寒露節氣漸冷,有霜期不多,下雪少。零下1℃~4℃每年不多。即在零度時,太陽一出暖氣回升。冬季白天常在6℃~10℃中。
通往連城縣豐圖村的山間小道通往連城縣豐圖村的山間小道
再興峰巒層疊,丘陵起伏,山亘縱橫,居民星散。從西至北約五里余,東西寬約二里。平地少,故民房有建於山腰,山頂者。有溪一,從村頭南來經村中逶迤往北而去,直達豐圖,芷溪流入新泉,經舊縣小河到上杭、峰市注入韓江下游,在汕頭出海。村面欠寬,雖無山水奇秀之美,亦有田園清靜之優,氣候溫和,適合老人晚年之棲息。
村周的原始森林,參天古樹遮天蔽日。村周的原始森林,參天古樹遮天蔽日。

氏族與源流

再興全村皆張姓,上祖源出翼州(河北)清河郡,至東漢以後枝葉繁茂,基於生活和當時形勢,子孫遷居無定。大抵由北而南,經江蘇、浙江、江西、廣東轉入福建。在汀州、寧化定居。迨至化孫公,又自寧化遷居上杭北路(屬過去的白砂里),化孫公生於南宋醇熙二年(公元1175年),歿於鹹醇二年(公元1266年),享年92歲。譜載祖妣陳氏、闕氏,生子18人,有孫一百零六人。現化孫公墓與祖妣二氏之墓,皆在本縣白砂鄉茜洋村(將軍橋入去五里)。
再興開基始祖四四郎公,妣七娘鄧孺人,系化孫公之曾孫(世系附後),從寧化石壁村(離寧城四十里)遷來再興開基的,時間是明代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歲次辛亥),距今1990年庚午已有六百二十年之久。
四四郎公墓在再興竹子坑,坐東向西,二世祖五六郎公、妣九娘高孺人,三世祖四八郎公、妣八娘賴孺人,均附槨於竹子坑始祖之墳。三世四八郎公生子三,長茂才(號德金),在白砂金豐鄉開基,次德才,在再興落戶,三有才,移居廣東。四世德才公之墓坐落本村郎坑,妣巫氏墳在茶窠里。
再興村在張姓未入之前,有別姓居住之說。父老傳雲上代講過有:楊、曾、余、陳、江、李、蘇等姓。又產村里原名水竹洋、楊姓所居,田背原名余家山,余姓居地,他如曾家塘、陳屋窠、李屋坪等處均有人煙之地,且有物可據。茅寮坑(石山腳下)存有李姓之墓,按實分析,初創時先有別姓在村並不為奇。參考明初人口不多,別姓丁口也少,嗣後情境變遷,多種關係先來者可能有滅有遷,證諸鄰村姓氏有衰有旺,應無疑議。
再興又稱再投,張氏族譜略有記及,文云:始祖四四郎公自宋末入白砂再興,始而不利,移張家凹,繼而復入,乃號村為再投。父老講的則云:四世德才公攜家小來村,先在下村坑裡又稱老屋角(即楊貴公祠堂處),當時村中有別姓,不得適當住地,嫌坑裡狹隘,面山高壓,乃攜妻兒他去,到華佳白雲寺右側,地名鳥子坑住了一時,但附近村莊又有人住,鳥子坑不見好,只得又帶家小折回再興,去而復入故曰:再投。譜雲始祖、口傳四世,略有出入,一併錄之,無須計較也。時日推進,人口亦增,至清代因田少糧食關係,不能適應需要,張姓開始有人移居外省、外縣。查譜十二、三代至十五、六代都有外遷。省外如浙江之青田、龍泉、巨縣、富陽;江西之銅鼓、德興;還有河南、湖南、廣東。本省如浦城、將樂、三明、長汀、南平;本縣城關;本區外洋、枚子壩、鄒坑窯下、劉斜、文都;近如暖水裡、陳寨洋、陳坊等處(註:暖水裡、陳寨洋、陳坊三村原系再興所轄,於民國三十二年由上級調整劃入鄒坑村管轄,上列三村有關人口,資源及文教等項,本史未予計入)。也有人出國,開始在清未民初,民國十年前後續有外出。
始編於清朝中期的《再興張氏族譜》始編於清朝中期的《再興張氏族譜》

經濟概況

德才公生子三,長楊貴、次楊福、三楊安。嗣後生齒日繁,漸為再興之大族,轉入清代乾隆、嘉慶年間,丁口極盛。譜記:“戶稠密、灶計七百餘(三千餘人),無他姓雜處。而鄉中田少山多,男子耕作之暇多藉製紙為生,婦女都理內務。風俗尚誠樸,士子勤誦讀,嘉慶間始發文科,村中有橋墩頭者,貿易皆集於是,每月逢四、九為一市焉!……”。再興人口在十三至十七代百年左右最多最旺,十八代開始下降,十九、二十代已呈衰弱,現傳至二十四五代,民國期間,有壓迫有剝削,貧弱小民難以生存。民國17年戊辰(公元1928年),本區蛟洋村在傅柏翠領導下,首先暴動鬧革命,組織農民協會,實行不完糧、不交租、不還債。震動全杭,影響很大。當時縣當局曾派兵剿蛟洋,而農民堅持鬥爭,不為所屈。我村亦有人前往蛟洋聯繫回鄉活動。公元1929年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由贛進入閩西(軍部住本區古田村),領導民眾進行土地革命戰爭,打土豪,分田地,再興在農曆五月暴動計口分田。當時人口一千二百多人(包括陳洋等四個自然村,人口約二百左右)。蛟洋暴動後,國民黨軍隊曾一度封鎖赤區,對油、鹽、糖、布、雜貨等嚴禁運入,給本區廣大民眾在生活上帶來困難。食鹽最缺,本村多人脫鹽,私鹽難買又貴,唯食油種有油菜和養豬,可以自給。以後紅軍北上杭日,地方先進人士,在古蛟範圍劃區自治(包括原有北三、北四、北五三區,即今步雲鄉、古田鎮和蛟洋鄉),成立古蛟地方協會,力保革命果實,維護農民分入土地,實行計口授田、包產到戶、抽死補生,三年調整一次。土地一直保留下來,未被地富奪去。該時婚姻自由,無索聘賠奩之弊,禁止迎神建蘸(註:保存寺廟和佛像,住廟人系中老年婦女一叫齋娘,境內和尚道士為數極少),嚴禁賭博,無人違犯,蔚成良好風氣。但在國民黨統治區,橫徵暴斂,民生刁敝,抗日戰爭爆發後,國民政府實行徵兵制,本村適齡壯丁抽籤應徵多人。1939年,古蛟當局發起志願兵組織,號召本區各村適齡青年報名從軍,按照上級編制分批入伍,輪流換班服役。本村青年多數報名,抗戰勝利後,解散歸田。抗日中在軍隊和機關工作人員寥寥無幾,從事教學人員也少。學校教師多系縣派來村。
又以山村缺醫少藥而至人口遞減。迨至1949年5月上杭第二次解放,相隔二十年,再興人口既無增加反而減少(陳洋等三村人口劃出未列),不上千數。古蛟是土地保留區,解放後未進行土改運動,在1955年冬上級派工作隊進行土改補課,劃分階級,本村被劃有地、富、反、壞和偽官吏等。當時稱為外部階級,計有19人,1956年2月補課結束。1958年中央政府號召大躍進,到處煉鐵,入秋勞力外調200餘人(到大池挖礦)。收刈時,缺勞力,減產極大(據說少收十餘萬斤),上級政府欠明下情,因受虛報增產所誤,統購數又提高很多(再興原屬缺糧區),矛盾突出,到1960年農曆二月全村民食陷入困境,又大辦食堂,食米按年齡大小分三、四、五兩供給,民眾排隊領飯,誤時很大,糧食由食堂統一掌管,各戶皆無存糧,家禽家畜幾臨絕跡。鬧饑荒加上水腫病流行,因此死人不少(鄰村因水腫、缺糧也有死人)。多數社員瓜菜吃完就找番芋、野菜、米糠和樹葉等充飢。同時多人外流(大部分往江西),政府得悉此情,即撥回銷糧六萬多斤濟助。1961年~1963年人口仍少起色,1965年9月自計人口一次,全村只有843人,以後情勢好轉,逐年回升。社教後期又整理四類,撤消富農五人,新增反壞五人,1974年路線教育,住村工作隊深入調查,實事求是,按政策處理了過去的“四類”案件,給予評反摘帽數人。
文化大革命宣告結束,英明黨中央進行撥亂反正,對五類分子宣布摘帽恢復政治權利,對冤假錯案平反昭雪,按實際情況有的安排工作,有的辦理退休。另補充一則,1929年在閩西建立紅色政權的鄉村,有部分地區發生殺社會民主黨的事情,原北三區如再興、邱坊、華佳、中村等鄉村,以“社黨”名義被殺多人,本村遇難青年張富奎、張鑒清、張煥唐、張元興(即松鶴)等11人,1984年中共中央宣告無“社黨”組織,死者一律昭雪平反,被害者家屬給予撫恤照顧。
1982年6月底進行第三次人口普查,再興常住人口為1104人,243戶,男略多於女,到1989年12月初步統計有254戶,1219人,本村人口列蛟洋鄉各村第六位。過去北三區華佳、邱坊與再興人口相等,中村僅80%,現華佳、邱坊、中村人口超過再興。對比之下,再興人口增長緩慢。但在解放後人民政府重視衛生事業,關心人民健康。自1958年後,再興設有醫療站,派有醫師(1963年後撤消),1964年以來公社所在地——邱坊,設有衛生院,各大隊有赤腳醫生,各有藥品,一般疾病能及時治療,設有接生員,嬰兒死亡率大大降低,男女壽命普遍提高。解放前男人壽命達60歲的很少,只個別達上古稀;現在70老人逐年增多。
關於土地方面:再興可耕地解放前丈量過一次,以後又調整一次,計一千四百六十餘畝。因山高水冷,年收一次,產量一向不高,平均畝產三百餘斤(按實耕地,山坑梯田占80%以上,丘小、坎高,派來測量人員怕麻煩,工作不認真,所量畝分偏高不實)。古蛟是土地保留地區,分散耕作,因單幹從未統計,老人云:第一次土地革命前(1929年前)再興各戶口糧大部難以自給,在青黃不接時多向富戶借貸,那時往外做工人數較多,在當時,在外村還有田產,如梅壩、文都等處有谷運入。解放後辦互助組,勞力換工,適子鄉情,1956年全村辦了幾個農業初級社,口糧每人平均在400斤左右,1957年春成立高級社,一度社員口糧由大隊核算,統收統撥,
1959年口糧更少了,1960~1961年因勞力不足,耕作粗糙,管理不周,肥料少施,欠收甚巨。當時吃大鍋飯,出工不出力,誤工很大。因為當時工分值每十分不達貳角,人口多少與勞力強弱有矛盾,餘缺糧也有矛盾,影響了勞動積極性。1962年體制下放,以生產隊為核算單位,可分自留地每人三厘,又分菜地三厘,讓社員自種自收,口糧些有好轉。1963年又遭百年未有之旱災,全村失種面積約達三百多畝,缺水田荒廢不少,各生產隊社員口糧更為不足。如西坑、友愛、天橋等隊口糧不到三百斤,政府謀求增產,採取倒種春、移苗並丘和直播等措施,少研究,不適時地,無效。缺糧困難,均由政府以回銷度過難關。1966年社教運動(又稱四清),把全村19個生產隊調並為10個生產隊,收回自留地,引進良種,改浸種為溫室摧芽,動員修水利,村中段田改種雙季稻過去種油菜的傳統生產已不存在,地瓜也少種了,又實行勞力定工,付業結合)。又不準社員自種雜糧,刈資本主義尾巴,很多婦女有小孩、有家務,又要完成勞動定額,其負擔比男人為重。推廣小株密植,施用化肥,生產得以有好轉。但在春荒時,仍有社員缺糧,人民政府關心民瘼,還是逐年支持。
1980年又將10個生產隊分為19個,各隊歷年糧食產量競有多少未曾調查,不明。全村總產約計70萬斤左右。1981年人民政府公布農業生產責任制(又稱聯產承包責任制),各生產隊開始分散經營,包產到戶,因各戶人口有增有減,承包期限各隊自行決定,一般五至六年調整一次。廣大社員思想解決,擺脫集體出工約束,生產生活自行安排,提高了勞動積極性。工效高了,產量增了。
關於山林方面:再興是田少山多之村,先輩針對現實環境,開荒墾田外,即向山林發展。著重在大種毛竹,開槽做紙,又培植杉木,以利建設,體現了“靠山吃山和愛山養山”之高度認識,據七十多歲老人云,當日還有五十多槽紙廠產紙,規格叫“尺三半”,每片42把,每把42張,兩片為一球(即一擔),重約52市斤。再興草紙在廣東潮州列為上等,遠銷南洋群島。質量與洋稠(即今薴園、石筍下、背斜一帶)紙並駕齊驅。再興經濟來源,首在紙業,而草紙又能出國,換取外匯,對國家、集體、個人均有利益。為了促進村人重視山林,明瞭紙業收益,特將過去情況詳述如下:
再興竹山多是二百多年前人工種植,得視管理保護。過去每年都有伐山草一次,近村山場隔一、二年輪流鋤山土一次。土松草肥,竹麻生長又多又大,立春前嚴禁挖筍,到穀雨後始準挖死筍。由於注重護林,火災極少,各人山場業權均能互相尊重。而村民遵守鄉規顧大局,極少盜砍亂伐情事,或有違例行為,有人負責處理,因是遍地蔥龍,竹木茂盛,人家用竹有限制,入山要留竹娘,酌情而砍,愛護竹木十分良好。試算個細帳,暫以五十槽為例,再興由於竹山多,紙漿(竹麻)充足,全村長槽約占70%,停做時間除清明掃墓,春耕插秧和秋收割禾(解放前單季),加上年節假全年一般停工四個月(長槽停工兩個多月),全年每槽生產期可達七個月至八個月,五天一圩,圩日歇工,一圩四天可產紙三球多,有些廠能日產一球,每槽每月出紙估為18~20球,全年一槽產量當在140~150球之間,以五十槽統計,每年全村產紙七千球至七千五百球左右。草紙價格1920年前用銀元,以後用鈔票,當時每球3~4元不等,按中價三元半計算,全年可收入銀元三萬餘元。在此巨款流入於當時再興,其經濟活躍可想而知了。有了錢、村人對物資需求也大,橋墩頭、下村圳頭都有商店,多人集玩,深夜不息。
曾經賴以為生的紙槽已無處可覓,竹山仍存曾經賴以為生的紙槽已無處可覓,竹山仍存
容工方面:每槽能用5~6個勞力,如做紙、焙紙、打雜工、擔柴草,以五十廠計算,就有二百五十多個強勞力有工可做,過去草紙運出全靠肩挑,送到舊縣下湖山落船運至上杭,擔紙工錢又有收入,紙廠付出僅買石灰和廉床刷把的錢而已。剩餘勞力到古田、蛟洋一帶做紙也不少。從事磚瓦幾家。當時北三區數十村莊副業和財經收入,鹹推再興第一。
1928~1930年,再興紙廠還有30槽左右(即下村片尚存十一槽)。抗日戰爭期間,潮汕失陷,外銷受阻,一度少產,村人認識不足,忽視山林管理,原料日少(因受分山到戶影響有關),紙廠逐年倒閉。放任自流,濫伐竹木,日趨嚴重。解放後,山林統歸集體,各生產隊無人專責管理,到1960年以後摧損更大,現在紙廠十不存一,遠如鴨麻坑,岩下,小板寮之山場,被蘇坑、丘坊人糟蹋不少。水口一帶山林被豐圖人破壞甚多,樹禾坑、牛科里大片山林(原有紙廠三家已毀)牛科山林又被板寮人所占,經交涉,已得解決(註:上列山界經龍巖地區通知雙方派人到場堪查清楚,松風亭下,有水圳上下兩條以下一條水圳為界,圳上歸再興所有,圳下歸板寮所有,並發給龍巖地區行政專署1987年2月10日岩團(87)綜字第021號通知解決在案)。
小板寮(南交塘)山林與蘇坑人有糾紛,尚未解決。近年雖有個別社員砍青備料,但產紙不多,無濟於事。1982年人民政府重視紙業生產,貸款支持,又提高紙價,同時還有補貼和獎售實物,鼓勵民眾大力發展。(假如現在能存半數,以25槽為例,按1982年收購價格,每年可入人民幣十一萬元以上)。
再興中段叫橋墩頭,住宅稠集,原有店房二十多間,1930年前有酒店、豆腐店五、六家,也有中藥店、雜貨店。例如京果、油鹽、布匹,村人購買極便。下村圳頭也有豆腐、酒店、雜貨店。距再興南去十里有一市場叫黃土斜(即今文都大隊),農曆逢四、九為圩期,黃土斜有老圩、新圩。老圩系再興下村張楨公(六世)之業,店宇二十多間,有攤架二十多個,民國十二、三年大火一次,店宇無存,事後復建店房如舊,文都、華佳人在老圩左則另開闢新圩(逢四、九為圩日),每圩有茶地、白砂和連城商販來圩買賣,商腳極廣,鄰村居民亦帶土產、牧畜、糧食等定期趕集。新圩開後,老圩停止,店房皆為住戶所用。再興逢四、九日也一圩,地點橋墩頭,村民就地交易,肉類各項食品不脫,儼然小市鎮。連城、芷溪、豐圖人五日一轉到文都圩,經過再興必先停腳做番生意。有米粉、黃豆、花生、菸絲、冬季還有甘蔗等等運去黃土斜。又從圩上購運生油、煤油、糖、鹽、京果、海產、布匹雜貨到連城。來往人多,絡繹不絕。丘坊、蘇坑小販常來村賣食品,
民國十九年(公元1930年)庚午農曆六月初九日,山洪暴發,多處崩山、村中幾成澤國(鄰地如早康,舊縣沿河一帶受水災更大),田疇淹廢,沿溪民屋衝掉不少,橋路被毀十之四五,橋墩頭店房亦遭沖圯十多間,同時村境內石拱橋已毀者大小共十二座。蘇屋山小型二座,大坑橋大型一座,同文橋大刑一座,柞樹背小型一座,下村迥龍橋大型一座,萬安橋中型一座,筆架後(名為拱北橋,在民國十五年由張浩倫倡建)大型一座。後只剩村中雲龍大拱橋一座。註:橋墩頭石拱橋1942年由張清隆君捐資一半(當時國幣計2200元),鄉人亦捐款共同復建,取名為“福興橋”(下村迥龍橋原屬木橋,民國14年,下村民眾改建石橋)。庚午水患損失慘重,為鄉史所未有。嗣後又發生大水多次(附表於後),每次沖毀田地橋路不少。解放前所毀橋路由鄉人倡修,註:(下村漳湖田木堰一座蒲田多處,遭洪水沖毀多次,曾重建二次,
1、在民國25年(公元1936年)由暖水裡古稀老人張炳高主持修建。
2、在1942年秋材選倡建並專責籌款堰旁大路一併修復,1966年社教隊主修水堰一次。解放後,人民政府酌情資助,村民亦捐工捐款共同修復。歷觀再興水災頻繁,實與破壞山林和無人管理有關。鑑戒來茲,應知警惕。
再興特產不少,除紙業外,石龍寨(又稱石山里)石材最有名,石質堅白,稱再頭石,石工一向系廬豐黃坊人來山打石。如造屋門楣、門框、磨石和墓碑石等,另如石獅、華表、桅桿、牌坊過去均在石山製造。
鄰村也來再興定購,尤以磨石一項,因石料好,行銷極廣,遠及外縣外省。民國後大件無銷,所造只磨石,墓碑而已,解放後停產。據說石窟崩塌,採石困難。
其次茶葉一項產銷大,由於土質好與制茶技術有講究,茶味甘香,色青耐泡,所以再興茶葉頗有名氣,在古蛟、連城一帶享有盛名,善品茗者都爭購之。近年產量又增,大部銷往連城,惟茶價則比鄰村為貴。
為何再投茶與鄰村茶葉有這么大的不同,沒有人深入研究過。或者是其獨特的地理位置所造就,再興村群山環繞,與最近的村莊也有5公里的山路路程,四周的大山隔絕了被污染的空氣以及被污染的水源,吸附能力極強的茶葉因此不受任何污染;加之茶葉散種,生態鏈完整,不受污染,無需施肥與噴藥,從而保留了茶葉的原汁原味。
再興村的茶樹都散種于山坡田梗再興村的茶樹都散種于山坡田梗
而獨特的氣溫也功不可沒,再投茶採摘之時,氣溫剛剛回暖,蟲子還來不及繁殖,農藥根本派不上用場;
再興村獨特的地貌也功不可沒;在清朝編撰的《再興張氏族譜》中記載,杭城東北行八十里許,峰迴路轉,水繞山環,萃一村落,名曰再投,後改再興;鄉中田少山多,男兒耕作之暇多藉製紙為生活… 再興村的茶葉多種植於村周丘陵開墾出的山坡地上,海拔較高,周圍空曠,觸手可及藍天,日照時間長,光合作用旺盛,因此營養成份尤其豐富。
與再興先民精益求益改良茶樹品種也有關係,客家人素以“熱情好客”著稱,這一淳樸的民俗風情主要體現在做客與待客的人際交往當中。 每逢客來,主人必便會沏上一杯清茶,與客人促膝而坐,談笑風生。正因了此,再興村人對深諳茶味,對茶樹品種孜孜不倦的改良,最終成就再興茶的獨一無二。
富含茶紅素的茶樹嫩葉,綠中泛紅。富含茶紅素的茶樹嫩葉,綠中泛紅。
再則棕、桐有產,但較少,白扁豆居民多種,產量可觀,亦銷於連城較多。
再興因水土和加工工具關係,傳統概吃“熟米”(本縣山村多處亦吃熟米),碾米工具通用水碓,各方合設碓房以利生活(個別戶自設水碓),另竹麻碓也很多,自近十年以來,吃熟米習慣逐漸減少。現在食米都由碾米機加工,再興過去有二十兩為一斤的秤,叫老秤、解放前期改老秤(二十兩為一斤)為市秤(十六兩一斤)。又有老斗,二十斤為一斗,老斗改用市斗。老尺改為市尺。(老秤、老斗、老尺本區各村均有使用)。
近年來,由於農業凋敝,村民紛紛把農田拋荒而選擇外出務工,外出的村民多數到鄰近鄉鎮從事竹製品加工以及到廈門等城市從事餐飲等。
山澗中的良田不少被荒廢山澗中的良田不少被荒廢

宗教信仰

再興村民多數崇信神佛。寺廟多處,神佛並陳,大神小神頗為複雜。如金粟山天后宮,內祀穿袍馬祖娘娘(據查系本省莆田湄州島林姓女神,向為沿海漁民和國外華僑所信奉,該地有廟),宮左廳塑有文章帝君、朱熹、關羽、周倉像共四尊,右廳安奉真武祖師神牌,另左邊小廳奉福土主和夫人像及吉祥神三尊,宮內壁六處畫有龍虎和八仙等畫像,十分逼肖。宮後有五穀殿三間。福興庵正堂供佛像多尊,左側廂奉民主公王和土地神像各一尊。村中先農廟,中奉神農氏的牌位,右奉財神像下庵益善堂亦供菩薩多尊(福興庵與益善堂均有僧人住過)。信男信女在農曆每月初一、十五或神佛生日,多往上香膜拜。1928年以前,每年農曆四月中旬有迎二佛祖師延僧建醮之舉。正月十五元宵節競放高升炮,放孔明燈(如氣球狀中置油鞭,點火因引起火災,早已禁用)。“立春節”那天,還有迎春遊行,也叫犁春,農曆十月十五各方輪流打天燈醮,如寨上、西坑口、橋墩頭、下村四處豎有石天燈(均在道路叉口),各方居民入夜點燈,旨在指引道路。隔五~七年迎五穀仙一次,或打太平醮一次,十分隆重。十年一次娘娘換袍,還有祭公王,天后生日,春秋祭社。七月十五盂蘭節施衣食。一些借神斂財者,利用民眾迷信思想巧立名目,無非耗財廢時,浪費人力。1931年,又新塑張天師一尊,1936年有人組織念佛社(註:解放後念佛社解散,近年來又有幾位中、老年婦女信佛皈依)。過去每次迎神建醮(有時還請人戲或木偶戲大演幾天)。四鄉親友看熱鬧、貧苦人家節衣縮食招待客人,無錢者借債應酬,醮完客去,弄到啼笑皆非,苦惱不已,更有開場聚賭,招來歹徒、滋生事端等壞事。此類公私無益之事,有識者心中厭之,所述上列弊端和不正之風,在解放後概予清除。近幾年來又有崇信神佛男女大行上供膜拜,還有重建廟宇,新塑佛像之事。
古蹟方面,可列者如下:
1、天后宮。位在水口金粟山頂,渾圓獨立,四山環抱,殿宇宏偉寬敞,面積約3000平方左右,地面鋪三合土,乾燥清潔,涼風習習,為夏季避署遊玩之處(註:宮址前身系文昌閣)。據載清乾隆32年丁亥(1767年)鄉人又熊、盈六二公倡建七層文昌閣於頂上)。嘉慶戊寅(1818年)失火焚毀,越道光一年辛已(1821年)得琢相、雲書等人籌資改造聖母(即馬祖娘娘女神)行宮,又稱天后宮,以後由鄉人擴建左右兩廳及走廊下廳等,至光緒五年(1879年)始將滿堂修茸一新。下廳兩邊畫有壁畫四大幅,一為飛躍雲端之神龍,一為雄視眈眈之猛虎;另二幅一為老人觀蓮圖,一為老人償菊圖。左廂兩壁;一為龍虎對峙圖,一為魚蝦遊戲圖;右廂兩壁分畫八仙過海圖。以後時有小修。1967年,再興大隊在橋墩頭興建禮堂,拆去部分磚瓦,剩下磚瓦木材又被各生產隊瓜分淨盡,宮內上廳懸有漆金大字聯和上金雕花大匾額,亦被人取去無存,現成荒地,草木叢生。時代變遷,思想變異,古建築毀於一旦,實為人禍,當記教訓,以示子孫。
煙雨濛濛中,參天古樹下的公王壇煙雨濛濛中,參天古樹下的公王壇
2、石峽下公王壇。不知何年創建,其地枕山臨水,乾隆49年(1874年)鄉人倡修,造石屋安奉光祿大夫公王神位,壇前左右皆石板鋪砌,長寬丈余,外圍石欄,四周樹木成蔭,風景幽美,面臨溪流,又為釣魚之地,鹹豐二年(1852年)又修一次。1966年社教運動,石屋毀壞,1967年4月16日晚大水爆發,神壇被洪水沖塌,現無立足之地。
3、古寺“福興庵”。不明建自何年,有殘碑記及明朝天啟年間(1621~1627年)修茸過。乾隆甲申(1764年)又修整之。同治庚午(1870年)鄉人又修茸之。正廳中塑釋迦牟尼佛像,達摩像及觀音像,又有小銅佛幾尊,雕刻精美。右片建房多間為僧人住所。1930年後僧人他去,到1954年(甲午)正月中旬失火焚去,庵址被人鋤種雜糧,刻已面目全非。
族譜對“福興庵“的詳細記述族譜對“福興庵“的詳細記述
4、下村段溪流中(福興庵以下)有三石景:(1)石祭 骨下大龜石,形似溯水而上,十分逼肖;(2)江農田硯盤石,石呈橢圓形,長約二米;(3)澗水裡下去有筆架石,聳立溪中,三峰並立形如山字。
另有三處庵廟:一系“下庵”,又稱益善堂,系古西公(八世)創建。正廳供佛像,左側置房頗多。清代和尚極盛,產業亦豐。據說施主子弟刁頑者強索財物,僧不能堪,另在對面山腳自建一寺稱“新庵”。不久遭火焚去,僧人他去告絕。下庵於1971年大隊在江家田建電站被拆用部分。二系車竹岌庵(又名中華山)靠近岩下。村人捐款興建(約在1925年),有上下廳和橫屋多間,廳供菩薩,住有齋娘、神。解放後無人居住,刻已毀壞。三系村中先農廟(又稱公館)。上廳原有穹架,繪有油彩龍風圖案。祀神農牌位(系金粟山移來,又稱五穀仙),右祀財神像一尊。左有廳房稱“安仁居”,以往是紳士議事及調解糾紛之所,故稱“公館”。舊社會作守保辦公處,解放後為大隊辦公之地。上廳於1970年整修,拆去穹架,比前寬適。前幾年大隊遷往新址辦公,又告冷落。1987年冬,少數信神者牽頭修理房屋,又復安奉先農牌位,附財神牌和民主公王神像。

歷史文化

封建時代(清朝以前)再興學子讀書,同各地一樣多入私塾,老師系儒生,秀才擔任,有錢人家個人聘請到家以課子女。有邀集數家聘請先生課讀者。也有儒生自行設館招生授課者。入學時,一般讀《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以後教讀四書、五經,上課前必須寫毛筆字兩頁,下課時必須背誦課文才能回家。初一、十五要考讀生字。本村如橋墩頭、寨上、村里,下村有私塾多起。過去風氣閉塞,重男輕女,女子讀書極少。光緒24年戌戌(即1898年)鄉先達,輯卿、小沂、耿齋、曬穀、翰卿等倡議捐資,創立“紫文書院”(即今再興上學),院址原系農田,田稅分寄各戶完納,將田改作書院。經營數年始告落成,書院木料構造,外圍粉牆,上下大廳,左右有間,有走廊,門首拱架巍峨,造型美觀,規模不小,占地面積二千三百七十餘平方米。1906年(光緒丙午年)停科舉,私塾廢,鄉中兒童皆入書院讀書。清未宣統初年,改設初高兩等國小,名曰:“萬選學校”。首任校長張輯卿,字鐘敬(清光緒秀才),最後一任校長張從龍,號禹門(清光緒秀才)。舉辦高等畢業班共四屆,每屆畢業生平均20人左右,附註:萬選學校的高等班,學制為四年,課本計有國文、公民、歷史、地理、農業、算術、常識、自然、英語,還有勞作、圖畫、音樂、體育等。教學情況相當於今日之國中。書法,每周抽時用毛筆練習寸楷和小楷;音樂課時備有風琴伴奏;亦重視體育,置有木槍,跳高架、鉛球、啞玲等體育器材。另有軍號、大、小銅鼓和鑼鈸等。及各項設施,在過去和現在的山村學校中,尚屬少有。由於治校有方,教學精良,師資有新有舊,名噪一時,高等班的生源除本村外,鄰村慕名來校求學的大有人在,如丘坊、蘇坑、文都等村每廟都有人來校求學,也有蛟洋、塘廈、坪上、福村(碗窯下)等村個別入學。本校畢業生可考入上杭縣立中學(學制四年)。本村在縣的畢業生多人,回鄉後,也有返母校任教的。轉入民國,一度改為上杭縣第十九區私立第一高等國小,校長張朗山、字浩煊(清光緒廩生),以後又稱為“再興國民學校”。因年久失修,多處損壞,民國18年,1929年再興爆動後學校停辦一時,後由村人士改設私塾招生入學,嗣後改稱“再興國民學校”,校長、教師均由政府派任(來員多系外地人士)。因年久失修,多處破壞,民國32年(1943年),材選倡修,並負責籌款,同時將上廳左右房間改充教室,增設課桌椅,1952年由樹鈞主持擴修校道和擴大校前門坪,對學校更為完善。
關於文風方面:再興最早入學(府考)為庠生(秀才)者,首推五世楊貴公長子張洪。到清代乾嘉年間,文風漸起,有舉人張應元,字 火喜 火通 ,西泉公之嗣裔,任福建省沙縣教諭,全村秀才較多,截至清光緒丙午停科止,先後府考,得郡庠,邑庠者達三十餘人。另有武秀才多人,又補廩生者幾人,有明經,增生貢生。武職少,只巡檢把總而已。文人為官者少,如捐班、州佐堂、州司馬、貢生(又稱歲進士)監生(又分國學生,大學生)計四十餘人。當時再興有功名之人,家產富裕者,均在祖祠外起石獅,豎石桅桿,墳上起華表,祠內又懸掛題字漆金大匾,以示榮耀。還有例贈修職郎(八品)登仕郎(九品)多人。村里壬山祠,下村酉山祠,石桅桿均豎不少,凡石桅桿及匾額在社教中大破四舊,全部摧毀無存,遺下神佛偶像亦付之一炬。
科舉時代,先輩重視子弟求學,為便於子弟去縣、府、省考試供寄宿之用。在汀州府背山下(即今倉山巷)置有房屋為試館,廳堂兩間,廳匾有:二、一稱“德材別業”,一稱“楨公試館”,計二廳十四間。在上杭城崗背街六房合辦一所,叫選青堂,樓上、下共有20多間。在福州西河鋪與同宗合置一棟二廳二十餘間。上列試館平時有人看守,解放後由政府徵用。
文娛活動方面:春節期間(農曆正月份),在過去有龍燈,舞獅船燈、馬燈,熙熙攘攘,歡聲甚濃。本村暢遊表演後,又到外村去演出。以後學習吹彈者少。現已零落。註:解放後本村有俱樂部的組織,備有多種樂器,春節期間舉辦過燈會和小型演唱會。建議村委加強支持和領導,豐富農村文娛生活。另外也可開展體育活動,由青年幹部帶頭,提供場所和器材,如桌球羽毛球、排球及藍球等,讓青少年在閒暇時進行鍛鍊,增強身心健康。
自一九二八年到一九四九年解放前夕止,中經八年抗戰,大局動盪,社會不寧,再興教育事業受損很大,在這二十餘年的過程中,連國中畢業生也不多,高中畢業生更少、大、中專畢業生根本沒有。解放後,局面一新,再興國小在黨和人民政府領導關懷下,又有新的進步,入學率逐年提高,掃除過去重男輕女的封建思想,女孩子入校讀書者日益增多。學制方面,先辦初小四年級,五、六年級到華佳就讀,學制改革後,始辦五年制畢業班,1989年又改辦六年制畢業班。從一九六七年起,再興國小畢業生入國中、高中者大有人在。大、中專畢業服務於衛生教育、財經、廠礦等部門的逐年增多(大、中專學生人數附表於後)。已在各部門工作人數截至現在五十餘人,已辦離退休人員現有8人。
建設方面:1967年,大隊在橋墩頭新建禮堂一座,架樓。因土牆傾斜,在1970年冬拆卸改建平房,擴深度丈余,右邊加建樓房一棟,上下十多間,現為村委會辦公之用,樓下一間為代銷店,另一間為文化室。1983年春,由本村離退休幹部倡辦,並捐資購訂書報,同時函告本村在外工作人員捐贈書籍,以供村人閱覽。1971年,大隊在江家田新建水電站一座,因水頭落差低,電力不足,不能照明,只可加工碾米和粉碎而已。1972年,政府撥款建造下鄉知識青年住房三大間,位在國小門評,未用。後改充國小教室。(註:1969年人民政府號召城市知識青年上山下鄉,本村到有廈門男女青年二十餘人,以後陸續調回原籍)。1979年冬,縣撥款千元,在國小左側架樓房一棟,上下十四間,再興村民助工支持得以完成。1981年又由國小教師自力更生整修內部,教師辦公和宿舍亦告解決,又在1989年由村委與國小發起增建教室三間,向村人募捐,定居台灣的張啟帆捐獻人民幣一千二百餘元,上杭縣人民政府撥款三千元,原定教室三間,現建成一間交付使用。1982年4月,由大隊與國小合作,在村禮堂內置板凳32排,有座位四百八十餘,民眾開會和看戲方便多了。附註:1987年由本村青年自籌資金組建電影隊(16毫米),每隔3~5天放映一次,對文娛方面亦有益。自電站建成後,本村人購買電視機、錄音機逐年增多。從1980年冬起有部分社員建造新房,1981~1982年又大規模新建房屋,現建新房60多座(大部分土木結構、架樓),到1989年止全村新建和改建的民房大小計130多座,占原有舊房70%以上。(註:再興民宅多系木料平房,低小且暗,建造時間多在100~200年之間,因年久破漏,不合使用。有勞力者,就地取材,利用舊料,添入新料而興建的。改善居住條件,符合時代與衛生之需要。)

風景名勝

站在雲龍橋上,南望天寶峰,宛如巨鐘,嵐光四溢,引人注目;北跳石城寨,儼然城垛,環立半空,雄偉壯觀。先輩按村中山水形趣取十景,綴十詩。十景之稱列下:
1、金粟紫雲 2、福興迥溪 3、天寶睛嵐 4、石城北斗
5、游魚激灘 6、松崗積翠 7、虎崬西屏 8、雲龍臥波
9、釘嶺樵歌 10、馬槽釣月
註:每景一詩,七言八句,共十首:
作者:張日銜(字爍庵)
一、金粟紫雲
金粟名山體獨圓,文昌閣建最高巔。石城峭拔圍平地,雞寨巍峨拱半天。
詹蓋紫雲通上界,窗排翠黛賽凌煙。登橋一望村居密,第宅參差綠樹邊。
二、福興迥溪
山形恰似象奔騰,鼻結禪庵號福興。蔭榻風搖千竹翠,環門日映一溪澄。
魚窺淺渚光涵鴿,缽洗深潭影動僧。淨土無塵真佛地,清人鐘鼓歲仍仍。
三、天寶睛嵐
極目高峰接蔚藍,獨標虹外賽終南。崢嶸可貴名天寶,突兀堪珍勝玉簪。
雞寨相連通紫氣,松崗作對映睛嵐。生成一管凌雲筆,圖寫文章任手探。
四、石城北斗
石作長城在半天,非關修築自巍然。形成北斗知何日,勢壓南山不記年。
保障千家光夜月,周回數里鎖朝煙。羅羅列岫環如郭,鐵壅金墉可並傳。
遙望村外的石山遙望村外的石山
五、游魚激灘
土積清溪恰似暨,身長數丈擺灘頭。翻波噴出千層沫,激浪掀開兩處流。
雨漲洪濤形暫隱,睛回淺溜象常浮。文人竟向輿梁賞,有志龍門變化不?
游魚壩已無遺蹟,獨留這蒼勁有力的石刻游魚壩已無遺蹟,獨留這蒼勁有力的石刻
六、松崗積翠
勢轉龍腰聳一崗,松陰鬱郁蔭吾鄉。行來峭壁雙峰古,直上危巔百尺蒼。
虎崬環朝連翠色,石城特峙映清光。年年排闥青供眼,詎羨荊州有武當。
七、虎崬西屏
景索東邊更索西,山名虎崬望迷迷。尾搖曲徑堪逶迤,首舉孤峰足品題。
草認班文和霧變,石成牙鋸與雲齊。一聲雷震風從嘯,永作鄉屏報紫泥。
八、雲龍臥波
水流鄉曲正溶溶,第二官橋似懶龍。影臥清波睛日照,形穿廣路曉雲從。
葉公復起應圖象,諸葛猶存定改容。敦是南陽春睡足,幾忘灘石響淙淙。
九、釘嶺樵歌
嶺石漸漸象比釘,山前山後半含青。雲深好似開圖畫,徑曲翻疑入杳冥。
牧笛吟風諧鳥語,樵歌唱晚詠花馨。登高欲洗塵腸胃,到此聞聲且暫停。
十、馬槽釣月
一潭清可 扌疑 銀槽,萬象淵涵不作濤。
吹去曉風波錦皺,照來夜月浪花淘。
賢留白馬時酣飲,士釣紅鱗解鬱陶。
誰是 石番 溪芳餌叟,行吟忍學楚巨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