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金屬

再生金屬

以廢舊金屬製品和工業生產過程中的金屬廢料為原料煉製而成的金屬及其合金。又稱再生金屬。早在銅器時代就使用再生金屬,即將廢舊金屬器物回爐重熔。到20世紀,出現了專業化的再生金屬工業,並得到蓬勃發展。金屬的廢料回收,有利於環境保護和資源的利用,具有能耗少、經濟效益顯著的特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再生金屬
  • 外文名:secondary metal
  • 定義:金屬廢料為原料煉製而成的金屬
  • 特點:有能耗少、經濟效益顯著
  • 開發:生態化開發
簡介,生態化開發,總流程,原則,生產現狀,

簡介

以廢舊金屬製品和工業生產過程中的金屬廢料為原料煉製而成的金屬及其合金。又稱再生金屬。早在銅器時代就使用再生金屬,即將廢舊金屬器物回爐重熔。到20世紀,出現了專業化的再生金屬工業,並得到蓬勃發展。金屬的廢料回收,有利於環境保護和資源的利用,具有能耗少、經濟效益顯著的特點。因而,再生金屬產量在各國總產量中的比重逐年上升,中國也興建了再生屬工廠。

生態化開發

總流程

再生金屬來源廣泛,蘊藏於工業金屬廢料、廢舊機電、廢舊電子產品、廢電線電纜、廢舊包裝、廢舊家電等多種形態的廢棄物中。 廢棄物形態不同,開發處理方式和難度迥異,其總體開發流程可分為回收、預處理、再生、利用四大環節。
回收環節是將含有廢舊金屬且具回收利用價值的廢舊資源進行有效集中的過程,它是再生金屬生態化開發的基礎環節,主要包括廢舊資源回收、分類存儲及運輸等活動。
預處理環節是廢舊金屬再生的準備環節。 整個預處理環節的主要活動包括:對整機或零部件進行報廢和損耗檢測,並依據檢測進行分選;對分選後無潛在再次使用價值的廢舊物質,進行拆解、特殊無害化、破碎、分選、淨化等處理。
再生環節是實現廢舊金屬可再次利用的過程。該過程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對含金屬的零部件及設備產品進行直接高科技修復與改造,使其煥發新的生命活力;二是在廢舊資源中提取並實現廢舊金屬到再生金屬的轉變。
利用環節包括再生金屬利用及資源再生過程中產生的污染物的再利用。 主要涉及再生金屬的深加工、副產物及污染物處理等活動。

原則

再生金屬生態化開發是一個關係到國家資源安全、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大問題,需要立足於基本國情,結合行業實際現狀,以減量化、再利用、再循環等循環經濟理念為指導,做到經濟效益、環境效益、社會效益的有機統一。 結合上述總體要求,在再生金屬生態化開發實踐中應遵循的主要原則有:
(1) 可行性原則。 一方面是指現實的可行性,要立足於我國再生金屬開發企業普遍規模小、資金薄弱的現狀,對技術進行有序的現代化改造,不顧現實情況的強行引進先進技術或大型設備,一則會造成企業財務不堪重負,二則不利於企業發揮我國廉價勞動力資源優勢,從而使再生金屬企業發展舉步維艱。 另一方面是指技術的可行性,要充分考慮到我國再生金屬企業普遍技術水平低下的現狀,採用自主研發與技術適度引進相結合的方式,在實踐中不斷消化、吸收並創新,逐步建立一套適合我國國情、具有中國特色的技術體系。
(2) 環境友好原則。 再生金屬開發作為發展循環經濟,構建生態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除了緩解資源短缺壓力外,另一重要作用是避免含廢舊金屬的廢棄物隨意丟棄而造成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 而再生金屬開發過程若沒有充分考慮環境因素,極易造成嚴重的“二次污染”和“二次浪費”,這顯然違背了開發再生金屬的初衷。 因此,在再生金屬整個開發過程中,要以環境友好為前提優先考慮環境,要在工藝技術及設備選擇、再生加工過程、再生金屬利用等各方面考慮對環境的影響,在保證環境的基礎上,開發再生金屬資源。
(3) 經濟合理原則。 經濟利益是市場經濟主體參與的前提,再生金屬開發要充分保證參與各方合理的經濟收益。 一方面要做到對廢舊金屬資源進行合理化處置,按損耗程度不同,選擇再生加工、再製造或簡單修復後流入二手市場,以最大限度的挖掘廢舊金屬資源的潛在價值;另一方面採用合適的工藝技術和設備,在最大限度降低企業生產成本的基礎上,對再生金屬進行深加工、精加工,以提高產品附加值。

生產現狀

再生金屬行業是國家戰略新興產業和成長中的朝陽行業,潛力巨大。2016 年以來,行業總體出現了一系列可喜變化:產業結構最佳化調整步伐持續推進,技術和裝備水平不斷提高,“網際網路+”、“兩網融合”等新技術形態套用愈加廣泛,產業亮點紛呈。
回顧 2016 年,中國再生金屬產業發展呈現政策面利好、產業運行穩中有升的特點。2016 年,行業相關的法律法規陸續出台或修訂,更具針對性地對行業進行鼓勵和引導,在政策層面上,行業利好頻出。此外,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再生金屬分會提供的數據顯示,2016 年前三季度,再生銅、鋁、鉛、鋅總產量約 850 萬噸,其中再生銅 200 萬噸、再生鋁420 萬噸、再生鉛 120 萬噸、再生鋅 110 萬噸,再生金屬產業總產量預計可達 1370 萬噸。相比 2015 年的1235 萬噸,2016 年實現小幅增長,同比增長率約為 2.8%。
再生金屬產業整合與集聚效應逐漸顯現。目前,再生金屬產業結構正在由原來的三角形——“上面的大企業很少,下面的小型企業很多”——逐步轉向“長方形或正方形”的模式,近年來,中型以上企業增速較快,隨之帶動了企業產能、裝備水平等方面的提升。
技術裝備升級 產業信心持續較強
近年來,整個產業的技術裝備水平、企業管理水平都有了提高,產業的運營管理狀況有所好轉。得益於國家環保要求的日益嚴格和綠色發展理念的提出,產業信心持續較強,業內普遍認為,未來在綠色發展、清潔發展、低碳發展和循環發展方面應更有作為。
產業集中度將有所提升
再生銅、鋁、鉛、鋅等產業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優勝劣汰、抱團取暖現象。以鉛、鋅為例,未來5年,鉛、鋅再生產業兼併重組將進一步加快,產業集中度將增強。相關數據表明,“十三五”期間,鉛產品中再生鉛替代原生鉛將成為必然趨勢,2015 年替代比例已在 40% 左右,而在 2020 年,再生鉛替代比例有望達到 50%~55%。再生鋅的來源繁多。但是因為來源種類太多,且品質差異化較大,因此難以形成規模化生產。2萬噸以上生產規模的再生鉛企業不足20家,其中雲南祥雲飛龍、紅河鋅聯為首,2 萬噸 / 年以下規模企業多集中在河北等鍍鋅廠較為集中的地區。
2015 年,新環保法開始執行。年內再生有色金屬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以及鉛鋅行業規範條件有望出台。政策趨嚴,有望助推再生鋅產業規範化程度提高,加速產業升級。數據顯示,2014年再生鋅占鋅產量3.8%。2014 年前 10 家鉛、鋅冶煉企業產量占全國比例分別為 55.7%、50.5%,2015 年約達到 58%、52%,逼近“十二五”規劃的鉛60%、鋅60%。隨著環保法的執行、市場競爭日益激烈以及資金對於企業的考驗,加快了企業集中度提高的進程,預期到 2020 年,前 10 家企業的冶煉產量占全國的比例為鉛65%、鋅 65%。
廢金屬進口減少 國際交流合作密切
根據海關統計,2016年前三季度我國共進口銅、鉛、鋅廢料 385 萬噸,其中銅廢料進口 245 萬噸,同比下降 8%,鋁廢料進口 135 萬噸,同比下降 14%。儘管我國已連續 6 年廢料進口量減少,我國仍然是世界最大的廢金屬採購市場,國外對再生產業的關注度非常高。中外再生金屬產業合作交流從原來單純的原料採購,已經發展到了裝備合作,甚至是一些項目的引進合作,國際交流合作日益密切。此外,由於“一帶一路”戰略利好以及國內勞動力成本不斷上升,一些企業逐步把一部分初級拆解業務和裝備轉移至周邊“一帶一路”國家,在這些國家進行原料分選、初級加工,再以產品的形式回到國內市場。
綠色發展引領行業轉型
進入“十三五”時期,再生產業處於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2017 年,綠色發展將是再生金屬行業的一大亮點。在有關專家看來,“十三五”應以綠色發展為主題,未來,將會以綠色發展為基礎,在推進行業規範化、標準化發展,打造綠色供應鏈,創新網際網路 + 再生運營模式,助力產業上下游有效銜接,推動電子廢棄物科學、高效回收再生利用等方面有更進一步的發展。此外,按照國家綠色發展理念和政策要求,引導企業不斷提升自身的裝備水平、自身的管理水平環保水平,促進行業整體綠色、高效發展將是產業整體發展方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