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游烏龍潭記

《再游烏龍潭記》是由明代詩人譚元春寫的一篇遊記。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再游烏龍潭記》
  • 創作年代:明代
  • 作品出處:《譚友夏全集》
  • 文學體裁:散文
  • 作者:譚元春
作品原文,作品注釋,作品簡析,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再游烏龍潭記
茅子越中人⑴,家童善篙楫。至中流,風妒之,不得至荷盪,旋近釣磯系筏。垂垂下雨,霏霏濕幔⑵,猶無上岸意。已而雨注下,客七人,姬六人,各持蓋⑶立幔中,濕透衣表。風雨一時至,潭不能主⑷。姬惶恐求上,羅襪無所惜。客乃移席新軒,坐未定,雨飛自林端,盤旋不去,聲落水上,不盡入潭,而如與潭擊。雷忽震,姬人皆掩耳欲匿至深處。電與雷相後先,電尤奇幻,光煜煜入水中,深入丈尺,而吸其波光以上於雨,作金銀珠貝影,良久乃已。潭龍窟宅之內,危疑未釋。
是時風物倏忽,耳不及於談笑,視不及於陰森,咫尺相亂;而客之有致者反以為極暢,乃張燈行酒,稍敵風雨雷電之氣。忽一姬昏黑來赴,始知蒼茫歷亂,已盡為潭所有,亦或即為潭所生;而問之女郎來路,曰,“不盡然”,不亦異乎?
招客者為洞庭吳子凝甫,而冒子伯麟、許子無念、宋子獻孺、洪子仲偉,及予與止生為六客,合凝甫而七。

作品注釋

⑴茅子:茅元儀,字止生,歸安(今浙江湖州市)人,茅坤的孫子。越中人:明代紹興府,古稱越州。而歸安屬湖州府。此處“越中”當是指浙江而言。春秋時浙江一帶屬越國。
⑵垂垂下雨,霏霏濕幔:垂垂,形容下垂,下降。宋周必大二老堂詩話》“康與之重九詞”;“重陽日,四面雨垂垂。”范成大秋日田園雜興》詩:“秋來只怕雨垂垂。”霏霏,形容雨雪之密。《詩經·小雅·採薇》:“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⑶蓋:古代指車蓋,掩覆在車上的帷幔,與傘相類。亦指傘,今尚有傘為雨蓋者。
⑷潭不能主:“主”,於文義不通,疑是“往”字之誤省邊旁。

作品簡析

這篇文章以一段議論發端,這段議論緊扣“游潭”和“七夕”而發,可稱為全文的引子。作者先連用六個“宜”字,引出世人對游潭和度七夕的通行規範和一般要求。再以一“然”字陡轉,表示自己不肯屈從、拘泥於世俗規範的傲然態度。自“茅子越中人”到“不亦異乎”,是這篇遊記的主體部分。在這一部分,作者以他特有的幽麗奇峭之筆,描繪出大雷雨中烏龍潭上的壯美奇觀。在寫法上有兩個顯著特點:一是將對外界景物的描寫與對遊覽者的動作、心情的記敘結合起來,兩者穿插映帶,相互滲透;二是在對景物的描寫上,作者善於從視覺、聽覺、觸覺、幻覺等多種感受的角度寫出急驟變化的各種景象。

作者簡介

譚元春(1586年—1631年),明代文學家。字友夏,竟陵(今湖北仙桃)人。天啟七年(1627年)舉鄉試第一。赴京參加會試時,卒於旅店。與鐘惺同為“竟陵派”領袖。反對擬古,主張抒寫性靈。其作品流於冷澀僻奧,但也有一些很不錯的篇章。著有《譚友夏合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