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別康橋:徐志摩詩選

再別康橋:徐志摩詩選

《再別康橋:徐志摩詩選》收錄了徐志摩生前膾炙人口的詩作。將一個才華橫溢、感情細膩、文學造詣高超的民國文藝青年淋漓盡致的展現在讀者面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再別康橋
  • 外文名:Saying Good-bye to Cambridge Again
  • 書名:再別康橋:徐志摩詩選
  • 作者徐志摩
  • 出版日期:2011年1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48406686
  • 出版社哈爾濱出版社
  • 頁數:224頁
  • 開本:32
  • 定價:10.00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媒體推薦,圖書目錄,文摘,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再別康橋:徐志摩詩選》編輯推薦:讀徐志摩,找回生命中青春的純潔與激情。

作者簡介

徐志摩(1897-1931),原名徐章垿,浙江海寧人。著名詩人,散文家,在現代詩創作方面,造詣卓絕。他出生於富裕家庭,早年留學英國。畢生追求“愛”、“自由”與“美”(胡適語),他的不少經典作品正是源於他這樣的內心追求,同時這種追求也斷送了他的一生。他倡導新詩格律,在新詩文學發展方面貢獻巨大。《再別康橋》是他傳誦最廣的代表作。

媒體推薦

談話是詩,舉動是詩,畢生行徑都是詩,詩的意味滲透了,隨遇自有樂土;乘船可死,驅車可死,斗室生臥也可死,死於飛機偶然者,不必視為畏途。
——蔡元培徐志摩
徐志摩,這位才氣橫溢,有如天馬行空的詩人;這位活動文壇,不過十年,竟留下許多永難磨滅的瑰麗果實的詩人;這位性情特別溫厚,所到處,人們便被他吸引、膠固、凝結在一起,像一塊大引鐵磁石的詩人。
——蘇雪林

圖書目錄

再別康橋
沙揚挪拉
偶然
“起造一座牆”
我來揚子江邊買一把蓮蓬
去吧
我有一個戀愛
她是睡著了
別擰我,疼
雪花的快樂
為要尋一個明星
“我不知道風是在哪一個方向吹”
不再是我的乖乖
我等候你
兩地相思
變與不變
季候
叫化活該
難忘
丁當——清新
枉然
闊的海
兩個月亮
雲遊
殘破
為誰
難得
最後的那一天
草上的露珠兒
朝霧裡的小草花
秋月
黃鸝
雁兒們
這是一個懦怯的世界
“這年頭活著不易”
呻吟語
生活
火車擒住軌
月下雷峰影片
再不見雷峰
五老峰
石虎胡同七號
滬杭車中
灰色的人生
又一次實驗
蓋上幾張油紙
殘詩
翡冷翠的一夜
哀曼殊斐爾
半夜深巷琵琶
在哀克剎脫(Excter)教堂前
常州天寧寺聞禮懺聲
西伯利亞
夏日田間即景(近沙士頓)
海韻
蘇蘇
運命的邏輯
愛的靈感
北方的冬天是冬天
天國的訊息

一封信
白話詞十二首
康橋再會吧

文摘

這是一個懦怯的世界,
這是一個懦怯的世界:
容不得戀愛,容不得戀愛!
披散你的滿頭髮,
赤露你的一雙腳;
跟著我來,我的戀愛,
拋棄這個世界
殉我們的戀愛!
我拉著你的手,
愛,你跟著我走;
聽憑荊棘把我們的腳心刺透,
聽憑冰雹劈破我們的頭,
你跟著我走,
我拉著你的手,
逃出了牢籠,恢復我們的自由!
跟著我來,
我的戀愛!
人間已經掉落在我們的後背,
看呀,這不是白茫茫的大海?
白茫茫的大海,
白茫茫的大海,
無邊的自由,我與你與戀愛!
順著我的指頭看,
那天邊一小星的藍,
那是一座島,島上有青草,
鮮花,美麗的走獸與飛鳥;
快上這輕快的小艇,
去到那理想的天庭,
戀愛,歡欣,自由,
辭別了人間,永遠!
在中國,自由戀愛是20世紀西風東漸之後才產生的一個新鮮事物,或者上溯幾千年,在《詩經》時代也能找到自由戀愛的蹤跡。然而在20世紀初,自由戀愛被一些衛道之士視為洪水猛獸,所以,想要堅持自由戀愛,必須要有絕大的勇氣。徐志摩就是這方面的典範。他為了愛情,勇敢地和整個世界戰鬥,這一首詩從表面上看是要從卑污、懦怯的人間逃到自由戀愛的理想天國,可是從另一個角度看,不也是一篇抨擊衛道士們的檄文嗎?

序言

再別康橋
——徐志摩的詩
前言
徐志摩,1897年1月5日出生於浙江海寧縣硤石鎮的一個富商家庭,原名章垿,字槱森,小名又申,志摩是詩人赴美留學前另取的名字。儘管徐志摩本人認為“徐氏固商賈之家,沒有讀書人”(1926年10月8日家書),但是據陳從周先生考證,徐氏家族從周朝到現在,代有名人,徐志摩的父親徐申如更是一位著名的實業家和開明紳士,曾長期擔任硤石鎮商會的會長,在當地頗具影響力。徐父十分重視對志摩的教育,曾聘請鄭孝胥教習志摩書法,徐志摩在北大讀書期間,徐父又以一千大洋的贄禮,讓其拜在梁啓超門下,這些無疑對徐志摩日後的成長有重要影響。
1918年8月徐志摩開始了為期五年的赴歐美留學的歷程,先是在美國克拉克大學獲得歷史學學士,緊接著又攻讀哥倫比亞大學的政治學碩士學位,1920年10月入倫敦大學政治經濟學院,倫敦期間結識林長民林徽因父女,並陷入對林徽因的戀愛中,次年在狄更生的推薦下以特別生的資格入劍橋大學皇家學院。這段留學經歷對於徐志摩人生道路的選擇有著重要意義,特別是倫敦劍橋的時光尤其讓詩人有一種割捨不斷的情結,他在給父母的信中寫道:“兒自到倫敦以來,頓覺性靈益發開展,求學興味益濃,庶幾有成,其在此乎?兒尤喜與英國名士交接,得益倍蓰,真所謂學不完的聰明。”這些“名士”包括威爾斯羅素哈代、曼斯斐爾德、狄更生等人,正是受到他們的影響,加上康橋給予詩人的靈感以及對林徽因的戀情諸種因素的刺激下,詩人的創作欲望噴薄而出,從此便一發不可收拾。
1922年8月徐志摩在博士未畢業的情況下突然決定回國,箇中原因眾說紛紜,可知的是詩人歸國後主要做了兩件事情:一是參與梁啓超“文藝復興”事宜,二是去看望林徽因。可惜的是林徽因此時已與梁思成確定戀愛關係,徐志摩卻無所顧忌去梁林約會的地方找林徽因,去的次數多了,不免引起梁思成的反感,梁於是在門上貼一紙條:“Lovers want to be left alone.(情人不願受干擾)”,一時傳為笑談。
歸國初期的徐志摩不了解國內文壇狀況,加上秉性率直,因此寫文章得罪了不少文人,但也正是這些爭議或非議,令他聲名鵲起。1924年泰戈爾訪華,徐志摩擔任翻譯官,並藉此機緣成立“新月社”,從而翻開中國詩歌發展史新的一頁,極大地促進了新詩的發展。一直到1926年10月徐志摩與陸小曼成婚離京南下,這段時間是新月社的鼎盛時期。婚後的徐志摩迫於經濟壓力等原因,先後擔任北京大學、光華大學、東吳大學、南京中央大學外文系教授。
1931年11月19日上午八時徐志摩乘濟南號飛機從南京起飛,北行飛抵濟南附屬檔案党家莊上空觸山,機毀遇難。詩人的一生極其短暫卻絢爛傳奇,他用生命實踐著他的詩,而後人卻只能由他的詩來實現他未完成的生命。
不到十年的創作生涯,志摩留給後人四本詩集:《志摩的詩》(1925年出版),《翡冷翠的一夜》(1927年出版),《猛虎集》(1931年出版),《雲遊》(陳夢家編,1932年出版)。詩人曾說他的一生大抵都有一個情感的線索可以找尋,其實他的詩也同樣循著這條情感的軌跡前行。胡適在《追憶志摩》中指出:“他的人生觀真是一種單純的信仰,這裡面只有三個大字:一個是愛,一個是自由,一個是美。”(《新月》四卷一期《志摩紀念號》)對這三種精神的嚮往和追求構成了徐志摩詩歌的主要內容。天性浪漫的詩人在愛情面前神魂顛倒,在詩歌中更是寫出了他對真摯愛情的渴望和執著,《雪花的快樂》用歡快的調子唱出了對愛情的神往,《翡冷翠的一夜》則用擬人手法表現了對“容不得戀愛”的世界的控訴。對於自由的追求貫穿在詩人所有的詩歌中,他渴望得到愛情的自由、理想的自由、社會的自由。《我要尋找一顆明星》,“明星”也就是詩人心目中的理想,抒情主人公雖則騎的是一匹瞎馬,雖然自己面對的是黑夜、荒野,但他仍義無反顧衝過去,直到“荒野里倒著一隻牲口”,“黑夜裡躺著一具屍首”,直到“這回天上透出了水晶似的光明”,他仍堅持著他的理想。
對美的追求更多地體現在詩歌的形式上,作為新格律詩的倡導者與實踐者,徐志摩的詩歌表現出了鮮明的形式美感特徵,具體表現在:第一,結構的完美統一。《再別康橋》是一個代表,全詩七節,每節四行,每行兩頓或三頓,不拘一格而又法度嚴謹,嚴守二四押韻的韻式,節奏優美而又契合詩人的情感起伏,從而產生一種獨特的審美快感。第二,意象的復疊美。詩人往往會重複使用同一意象,如《康橋西野色》第四節中六次出現的“晚霞”意象,但它們並非單純的重複,而是從不同角度來襯托突出晚霞的美,給人以強烈的視覺效果。第三,語言的優美。他的語言新穎自然,平易優美,既無半文半白的語句,也少有食歐不化的痕跡,還能運用一些淺顯的口語摹擬聲態,為現代漢詩的語言探索注入了新的活力,《殘詩》有意識地大量使用北京話里的口語詞,在徐志摩的提煉下顯得“珠圓玉潤”、意味深長。
當然,徐志摩的詩也有一些缺點,比如過於注重詩歌的形式、情感的過度宣洩等,但對於這樣一位激情而浪漫的詩人而言,“什麼半成熟的成熟的意念都在指顧間散作繽紛的花雨”,縱然不夠完美,卻也淳樸而真實。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