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州區(冀州市)

冀州區

冀州市一般指本詞條

冀州區是河北省衡水市市轄區,位於河北省東南部,地處華北平原腹地,至今已有2200餘年建制史。截至2018年,全區總面積918平方公里(含魏屯鎮39.6平方公里),下轄7鎮4鄉410個村(含魏屯鎮28個村),常住人口37萬人(含魏屯鎮1.9萬人)。

冀州區於春秋時期稱為鮮虞國,戰國時改屬趙國,秦朝屬巨鹿郡,明朝冀州(地區級)屬真定府,新中國成立後,屬河北省衡水專區,1993年9月22日,經國務院批准,冀縣撤縣建市,相沿至今。 2016年7月5日,經國務院批准,撤銷縣級冀州市,設立衡水市冀州區,以原冀州市的行政區域為冀州區的行政區域。

河北省的簡稱“冀”便來源於此,現留有漢代古城遺址、諸候王古墓20餘處,漢獻文帝南巡碑等古碑刻107處。冀州自古儒風昌盛、人傑地靈,厚重的歷史文化,孕育了冀州人民“崇文重商、大氣謙和、自強不息、敢為人先”的九州之首精神。

冀州區先後榮獲“河北省採暖鑄造產業名縣”、“省新型工業化示範基地”、“河北省特色產業名縣名鎮”、“全國環境優美小城鎮、國家級生態示範區、河北省2017年度潔淨城市、省級衛生城市、省人居環境進步獎、省級慢性病防治示範區”等稱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冀州區
  • 外文名稱:Jizhou Qu
  • 別名:冀縣、信都
  • 行政區類別:市轄區
  • 所屬地區:中國華北
  • 下轄地區:冀州鎮、周村鎮、西王鎮等6鎮4鄉
  • 政府駐地:衡水市冀州區冀州鎮冀新西路239號
  • 電話區號:0318
  • 郵政區碼:053200
  • 地理位置:衡水市西南部
  • 面積:918平方公里
  • 人口:37萬人
  • 方言:衡水方言
  • 氣候條件: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竹林寺旅遊風景區、濱湖公園、冀寶齋博物館靈秀山莊、碧水灣港
  • 機場衡水機場(軍用)
  • 火車站冀州站
  • 車牌代碼:冀T
建置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氣候,土壤,水文,自然資源,土地資源,水資源,地熱資源,經濟,綜述,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社會事業,社會保障,教育事業,醫療衛生,文化事業,交通運輸,綜述,公路,鐵路,航空,歷史文化,地名由來,風俗民情,方言,文物古蹟,風景名勝,著名人物,

建置沿革

春秋時期,北方戎狄縱橫河北,現冀州區境曾屬白狄的鮮虞國。
公元前489年,鮮虞國為晉所滅。冀州區改為晉國的東陽地區。
戰國時期,公元前295年,現冀州區境改屬趙國
秦朝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實行郡、縣兩級制,劃天下為三十六郡。現冀州區境屬巨鹿郡
西漢至宋代,冀州的治所大多設在信都(今冀州區舊城)。
高帝六年(公元201年),設定信都郡,治所設在信都,即冀州區的舊城。信都郡下設信都縣等諸縣,其中現冀州區境內設定了四個縣,即:信都縣、扶柳縣、昌成縣、辟陽縣。信都郡和信都縣兩級治所都在冀州區舊城。
高后六年(公前182年),將信都郡改為信都國,治所仍在信都(現冀州區舊城)。
建昭二年(公元前37年)廣川國改稱信都國。信都國仍屬於冀州,信都國所轄區域與原廣川國相比沒有變化,且現冀州區境內設定的四縣也沒有變動,信都國和信都縣的治所仍在信都(今冀州區舊城)。
東漢東漢王朝,實行州、郡(國)、縣三級制,東漢初,州仍沒有固定治所,東漢後期,州的治所才開始固定下來。
建武元年(25年),全國分為冀州等諸州(相當於今省級,東漢初無固定治所),冀州下設信都、常山、中山、河間、清河、趙國、巨鹿、渤海、魏九個郡(國)。
永平15年(72年),明帝封自己的六兒子劉黨為樂成王,改信都郡為樂成國。樂成國仍屬於冀州,樂成國的治所仍在信都(今冀州區舊城),在現冀州市境內設定了三個縣:信都縣(今冀州區舊城)、扶柳縣(今冀州區扶柳城)、辟陽縣(今冀州區安興一帶)沒有變動。
延光元年(122年),安帝封章帝之孫劉得為安平王,改樂成國為安平國。安平國仍屬於冀州,冀州區境內設定三縣,即:信都縣扶柳縣阜城縣
延光年間,州的治所開始固定下來,冀州治所在高邑(今河北柏鄉縣北),冀州的下轄區域沒有變化。
中平元年(184年),安帝將安平國改為安平郡。安平郡仍屬冀州,安平郡治所仍在信都(今冀州區舊城)。中平年間,冀州州治遷於鄴(今河北臨漳縣鄴鎮)。
三國冀州屬曹魏,魏國實行州、郡(國)、縣三級制。
黃初二年(221年),魏國劃分為冀州等諸州(相當於今省級),冀州下轄安平、趙國、巨鹿、平原、渤海、章武、河間、高陽、博陵、清河、中山、常山、樂陵等十三個郡(國)。
晉朝武帝泰始元年(265年),全國分為冀州等諸州(相當於今省級),實行州、郡(國)、縣三級制,安平郡改為安平國。冀州下轄包括安平國在內的諸郡。
太康五年(284年)安平國改為長樂國。長樂國的治所仍在信都(今冀州區舊城),轄區和現冀州區境內設定的兩個縣都沒有變化。
晉惠帝之後(東晉十六國時期),北方的鮮卑、氐族等少數民族入主中原,冀州先後屬後趙、前燕、前秦和後燕,隨所屬國家的變換,冀州的治所經常變動。
南北朝北魏時(396年)將全國分為冀州等諸州(相當於今省級),冀州轄長樂、武邑、渤海三郡,冀州治所在信都(今冀州舊城)。
隋朝文帝開皇三年(583年)廢掉郡一級,實行州、縣兩級制。分全國為冀州等諸州(地區級),
開皇六年分信都縣,設定長樂縣(今冀州區舊城);開皇十六年分長樂縣,設定澤城縣(今冀州區扶柳城)。
隋煬帝大業三年(607年),改行郡、縣兩級制,冀州改為信都郡,轄域未變,郡治在信都(今冀州區舊城)。同時,信都縣和澤城縣均併入長樂縣。
唐高宗龍朔二年(662年)改冀州為魏州,州治仍在信都(今冀州區舊城)。
鹹亨三年(672年)復名冀州。
唐玄宗天寶元年 (742年) , 改為信都郡
唐肅宗乾元元年(758年)罷郡復為冀州,所領縣由九個改為六個,即信都、南宮、堂陽、棗強、武邑、衡水等六縣。
唐哀帝天佑二年(905年),改信都縣為堯都縣。
五代將轄域分為河北道等諸道,河北道下轄冀州等諸州。
宋朝河北東路下轄冀州等諸州,冀州治所在信都。現冀州市境內只設信都一縣。
南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年),冀州歸屬金國。
金太宗天會七年(1129年)仍設定冀州。冀州治所仍在信都。冀州屬河間府,隸河北東路。
貞祐元年(1213年)蒙古兵攻占冀州。
元朝冀州直屬真定路,隸屬燕南河北道(省級)。
明朝冀州(地區級)屬真定府。
洪武二年,即1369年,廢除信都縣,歸冀州直轄。
雍正二年(1724年)冀州升為直隸州,直屬朝延布政司所轄。
民國三年(1914年)裁撤直隸州冀州,設立冀縣,屬直隸省的冀南道(地區級),
民國三年(1915年)改屬大名道(地區級)。
民國十七年(1928年)廢道一級,冀縣隸屬河北省。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屬南宮行政區,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屬河北省第十四督察區。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4月15日,冀南軍政委員會成立,冀縣設抗日民主政府。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2月9日,日軍侵占冀縣。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民國冀縣政府自行消亡。
1941年8月15日,冀縣屬中國共產黨晉冀魯豫邊區的冀南區十四專區。
1942年“四·二九”後,歸冀南六分區領導。 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 冀縣改屬冀南區五專區。
1946年2月,各邊區及交叉村分歸原屬,恢復舊縣治,冀南行署正式命名“冀縣人民政府”,並歸五專署領導。
1948年9月26日,華北人民政府成立,冀縣屬華北行政區冀南五專區。
1949年8月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成立,冀縣劃歸河北省衡水專區。
1952年11月7日,冀縣改屬石家莊專區。
1958年12月20日,撤銷冀縣併入衡水縣(亦屬石家莊專區)。
1961年7月9日,衡水大縣分開,冀縣、棗強劃出,合為冀縣。
1962年1月1日,析冀縣為冀縣、棗強兩縣,冀縣仍為原建制。同年6月27日復置衡水專區,冀縣仍屬衡水專區。
1970年,衡水專區改為衡水地區,冀縣依然屬之。
1993年9月22日,經國務院批准,冀縣撤縣建市。
2016年7月5日,經國務院批准,撤銷縣級冀州市,設立衡水市冀州區,以原冀州市的行政區域為冀州區的行政區域。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2019年1月,冀州區轄7鎮4鄉410個村(含魏屯鎮28個村)冀州鎮官道李鎮魏家屯鎮南午村鎮周村鎮碼頭李鎮西王鎮門莊鄉徐家莊鄉北漳淮鄉小寨鄉,政府駐冀州鎮冀新西路239號。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冀州區介於北緯37°18′40″至37°44′25″,東經115°09′57″至115°41′07″之間。地處河北省東南部,衡水市西南,東鄰棗強縣(衡水),西偏南與寧晉縣(邢台)毗鄰,西北與辛集市石家莊)、深州市接壤,南接南宮市,西南與新河縣(邢台)為鄰,北隔衡水湖與衡水市區相望。轄區東西最大距離39.589千米,南北最大距離37.180千米,總面積917.17平方千米,其中陸地858.8433平方千米,占93.6%,水域58.3267平方千米,占6.4%。

地形地貌

冀州區是古黃河漳河、滹沱河等水流沖積而成的低洼平原;東南部和西北部稍高,東北部較低,海拔高度為21.5至26.5米,地勢較為平坦。

氣候

冀州區位於北半球暖溫帶,屬大陸性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乾燥。氣溫年較差和日較差大,降水少,屬半濕潤區。
春季乾燥多風,夏季炎熱多雨,秋季天高氣爽,冬季寒冷少雪,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寒旱同期,雨熱同季。光熱資源比較豐富,1966~2006年多年平均氣溫13.10℃,多年平均降水量461.80毫米。氣候資源有利於農作物生長發育。大風、低溫、乾旱等氣象災害較多,農業生產受到一定影響。

土壤

冀州區土壤質地比較適中,沙壤質和輕壤質土壤占總土種的85.3%,是糧食、棉花生長發育較理想的土壤,中壤質土壤占總土種的14.7%,適宜種植糧食作物。耕地面積較大,土壤類型較多。地勢平坦,部分土壤土體結構不良,母質含鹽鹼量較高。

水文

冀州區屬於海河流域子牙河水系和黑龍港流域南排河水系,境內河流較多。東有老鹽河故道,南有索蘆河。西南與西部有西沙河滏陽河。在根治海河中興建的滏陽新河、滏東排河橫貫境內,是行洪排水主要河道。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根據2009年土地第二次調查數據,全區農用地面積71994.4公頃,占全市土地總面積的78.5%;建設用地總面積11309.4公頃,占全市土地總面積的12.3%;未利用地面積8413.3公頃,占全市土地總面積的9.2%。
  • 農用地
農用地中,耕地面積59743.1公頃,占全市土地總面積的65.1%,園地面積3879.9公頃,占全市土地面積的4.2%;林地面積1912.6公頃,占全市土地總面積的2.1%;其他農用地面積6458.8公頃,占全市土地總面積的7.0%。
  • 建設用地
建設用地中城鄉建設用的面積9763.5公頃,占全市土地總面積的10.7%,包括城市用地1206.9公頃、建制鎮368.7、農村居民點7580.0公頃、採礦用地511.7公頃和其他獨立建設用地96.1公頃;交通水利用地1124.2公頃,占全市總面積的1.2%,包括交通用地605.0公頃和水利用地519.2公頃;其他建設用地421.7公頃,占全市總面積的0.5%。
  • 其他土地
水域用地面積5274.5公頃,占全市土地總面積的5.8%;自然保留地面積3136.7公頃,占全市土地總面積的3.4%。

水資源

冀州區境內地上水資源主要由大氣降水,外來客水,石津渠水三部分組成。地表水產生多集中在7月下旬、8月上旬。每平方公里多年平均為2.3萬立方米,分布均衡。地下水從上到下分為淺水層、鹹水、深層淡水三種。冀州市地表水可利用水資源為5243萬立方米,地下水可利用資源為700萬立方米,合計為5943萬立方米。冀州湖總面積75平方公里,在冀州境內為57平方公里,是華北平原第二大淡水湖,面積和蓄水量僅次於白洋淀

地熱資源

冀州區徐莊、堤里王一帶,適於利用鬆散蓋層中的中低溫熱水。傅官至衡水北沼一帶,鬆散蓋層可得中低溫水,基岩中可得岩溶裂隙高溫熱水,礦化度低,水量大,水頭高。西王莊、門莊一帶,鬆散蓋層可得中低溫熱水。李瓦窯至棗強張秀屯一帶,鬆散蓋層中可得中低溫熱水,基岩中可得中高溫熱水。

經濟

綜述

2017年,冀州區生產總值達到110億元,同比增長7.1%。第一、二、三產業增加值分別達到10.2億元、55.5億元、44.3億元,分別增長3.6%、5.4%、9.8%,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26.7億元,同比增長1.2%。
冀州區全部財政收入完成109457萬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62330萬元,分別增長8.6%、5%,其中稅收占比穩步提高。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實現236239萬元。爭取利用上級各類財政資金9億元,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別削減511.8噸、64.3噸。全年二級以上天數達到214天,比2016年增加108天。
城鎮、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29423元、13414元,分別增長10.1%、10.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57.8億元,同比增長11.3%。
2018年,全區生產總值增長6.1%;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5.5%,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18.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9.3%,城鎮、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9.1%、11.5%。

第一產業

2017年,冀州區全年涉農支出3.3億元,建設密植果園1.4萬畝,新增設施蔬菜600畝、中藥材2000畝,分別達到4800畝、1.6萬畝。建成10家農業園區,新增規模化養殖場18家,新增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4家,達到35家,省級以上達到6家,耕地保有量保持78萬畝,新增高標準農田5500畝、千億斤糧食田間工程1萬畝,“渤海糧倉科技計畫”示範推廣15萬畝。完成22萬畝農田“一提一補”水價改革,39個省市重點村容貌煥然一新,岳良“皇家小鎮”入選第五屆全國文明村。垃圾中轉站新增配變141台,新改建農村公路100公里、橋樑21座,被評為河北省“四好農村路”示範區。
2018年,冀州區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在保證糧食安全的基礎上,新增密植果園16000畝、中藥材2000畝、設施蔬菜1000畝。新建高標準規模化養殖場16家,新增省級龍頭企業1家,培育典型合作社示範社10家、家庭農場300家,
推廣農業新技術10項以上,新建農業標準化示範基地1座,發展綠色無公害農產品10個以上。以農村產權交易中心為龍頭,新增地表水灌溉農田5萬畝、高標準農田1萬畝,完成10.5萬畝水價“一提一補”改革小麥季節性休耕3.1萬畝,謀劃啟動3個新示範點,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

第二產業

2017年,簽約項目24個,11個項目列入河北省、衡水市重點,形實施技改項目32個,4個列入河北省重點。新增省級兩化融合重點企業5家,裝備製造業被評為全省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
新增外貿企業20家,達到120家,外貿進出口額實現5.7億元,同比增長17%。新增規上企業11家,總數達到97家,規上工業增加值實現41.5億元,增長5.5%,新增省級科技型中小企業90家,總數突破400家。新建省級院士工作站1家、省級重點工程技術中心1家,培育智慧財產權優勢企業4家,申請專利170件,創建專利優秀品牌5個、省名牌產品7件、省中小企業名牌產品11件,榮獲市政府質量獎3個,冀州區被評為河北省第二批創新驅動發展示範區。引入優質企業30餘家,盤活閒置廠區1000餘畝。
2018年,全力抓好總投資87億元的25個項目,確保北京實寶來遊樂設備、益和食品釀造容器等6個項目竣工投產,河北百萃食品、益揚遊樂設備等19個項目開工建設,嚴格執行項目建設“五包一”機制,實施南區三期路網、第四污水處理廠等工程,
全年實施技改項目30個以上,爭取5個列入省重點,新增規上企業10家以上,年內實施省級以上科技項目15項,培育高新技術企業2家、省級科技型中小企業50家,申報專利200件以上。
圍繞京津冀協同發展,積極與北京跨區域產業協作中心、中關村科技園、大興生物醫藥基地對接,爭取引入項目20個以上。爭取年內引入億元以上項目30個,其中,10億元以上項目5個,力爭在超50億元、超百億元重大項目上實現突破。

第三產業

2017年,冀州區主動對接京津,全年簽約項目24個,10家企業相繼落戶,新增外貿企業20家,達到120家,4家入選全省首批跨境電商示範企業,外貿進出口額實現5.7億元,同比增長17%。新增規上企業11家,總數達到97家,規上工業增加值實現41.5億元,增長5.5%。
“騰籠換鳥”引入優質企業30餘家,盤活閒置廠區1000餘畝,年末貸款餘額112.7億元,存貸比提高4.8個百分點,達到53%。爭取土地指標892畝。

社會事業

社會保障

2017年,冀州區全年民生支出19.5億元,占財政支出的82.5%,轉移農村勞動力3108人,新增城鎮就業4136人,失業再就業156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4%,幫助859戶、1517名貧困人口脫貧。城鄉特困人員救助標準穩步提高,城鎮、農村低保補助標準每人每年分別提高1240元、880元,達到7200元、3960元,為7411名貧困學生髮放助學金763萬元。開展助老安康工程,8528名老人享受高齡補貼,資助12060名老人購買意外傷害保險。新開工保障性住房526套,實施農村危房改造390戶。

教育事業

2017年,冀州中學新校區二期竣工投用,在校師生達到1.7萬人。投入2400餘萬元,改善了55所學校辦學條件。

醫療衛生

2017年,冀州區市第二中醫院、區婦幼保健院遷建項目加快建設,區醫院與碼頭李鎮中心衛生院建立醫療服務共同體,參保職工實現京、津、冀三級以上醫院異地就醫直接報銷結算。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民眾有了自己的“健康管家”。

文化事業

2017年,冀州區重點公共場所開通“i-jizhou”免費WIFI信號,建成地面無線數位電視系統,免費播出18套節目。

交通運輸

綜述

冀州地處“環渤海經濟圈”東出西聯的中心地帶,周邊300公里以內,有北京、天津、濟南、鄭州、太原和石家莊等華北六大城市,均有高速公路、鐵路或者國道相連。

公路

通過大廣高速,冀州區兩小時可以通達京津經濟圈。

鐵路

通過石濟客專,冀州區1小時可以通達石家莊、濟南經濟圈。京九高鐵衡水段將於2020年建成運營,屆時冀州將融入北京1小時經濟圈。

航空

通用機場項目即將開工建設,加速構建立體交通體系,將使冀州的交通條件更加方便、快捷、高效,為商業往來、旅遊出行等提供更加優越的交通條件。

歷史文化

地名由來

冀州是一座底蘊厚重的歷史古城。據《尚書?禹貢》記載,大禹治水後,重新劃分“九州”,冀為“九州之首”。河北省的簡稱“冀”便來源於此。

風俗民情

一、家族
域內家庭以父系血緣為基礎,有“五服”內外之分。辦喪事時,“五服”之內者服孝,以外者一般不服孝。婚嫁喜慶活動,“五服”之內者共同操辦,之外者參加較少。“五服”再延伸構成家族。舊時,以族中輩份最大者為族長,族中大事由族長定奪。每年族中男子聚會一次,吃會飯,費用由族產或按戶分攤。多數家族有續家譜之習,每年續修一次,春節期間將家譜掛出。這些習俗新中國成立後逐漸淡化。附“同宗九族五服圖”表3-
分家 家產及債務,一般只分給男子,未嫁女兒可留些衣物浮財。舊時分家,多請本族長輩及母舅主持,先給老人留下養老地,其餘各股均分。新中國成立後多請長輩和村幹部主持,糧食按人分,其他財產或債務按股分。家產搭配完畢,多由小兄弟先挑一份,其餘抓鬮。分家單寫明財產(債務)分配、老人贍養、未成年弟妹照顧等內容,分別由當事人、中證簽字、蓋章或按手印。隨後吃“散夥飯”。按《繼承法》女兒有繼承權,但農村多沿用舊習。
二、親友
親友亦以血緣為基礎,其習俗主要有:
拜年春節拜年,世代沿續。除未嫁女外,晚輩給本族本村親友長輩拜年。均雙腿跪地叩頭。親友鄉鄰平時有些隔膜,一拜即解。小孩拜年,長輩要給“壓歲錢”。
婚喪娶媳,鄰里送喜幛或現款,親友拿拜錢,設宴招待。嫁女,親友鄰里送衣物,稱“填箱”。喪事,鄉鄰送糕點、挽幛或現款,親友“擺拱”(祭禮);如遺屬貧窮,至親祭禮從簡,有的押現錢助喪。
生育生育前,本戶備足食品,娘家縫製小襖、小褥。產後,母親侍候“月子”。第三天,鄰里贈送雞蛋、掛麵、紅糖等。第12日,親友帶雞蛋、掛麵、紅糖前來探望,本戶設宴待客。滿月,產婦回娘家小住。
生日 嬰兒周年時過“生日”,是日,鄰里贈送花布、?子,親友多送掛麵、豆芽、石榴、花籃、童裝、生日鞋。講究姥娘掛鎖,長命百歲。“姑做褲子,姨做襖,妗子的袼喇跑不了”,均取吉祥意。有的連做3年,12歲還做一次。
壽誕舊時,有錢有勢者,到50歲開始作“整壽”(每增10歲做壽)。普通農家,老人66歲作“六十六”,80歲作“大壽”。親友前來祝賀,晚輩給老人拜壽。壽禮多為壽桃、壽麵、壽聯、壽幛。酒席待客,吃“長壽麵”。
走親訪友 親朋之間,或多日不見,或探親問病,或對方遇有重大事情,相互走動探訪,多帶有一定禮品。走親訪友多在春節及親朋中有婚、喪事宜或有生病者之時。麥收後,有攜帶禮品看出嫁閨女之俗。
溫鍋 遷居新房或分家另立鍋灶,親友攜禮前來慶賀,稱“溫鍋”。禮物中要有一張餅,且只烙一面,另一面在新居鍋灶烙熟。近年烙餅之俗漸淡,一般送禮品,以賀喬遷之喜。

方言

冀州方言屬冀魯官話石濟片邢衡小片。它在語音、辭彙、語法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點。冀州方言區域性差別較大,也很複雜,以冀州城為中心,我們也可以把冀州的方言細分為東鄉、南鄉、西鄉之別。西王一帶沒有舌尖後音聲母,南漳淮一帶尖、團音分得很清楚(國語中已不分尖、團音了)。例如:城東聲母中沒有R的讀音,一律用Y代替。肉(ròu)讀作(yòu);城南南午村一帶把R讀作L。肉讀作(lòu). 碼頭李一帶把zh讀作j,“職教”讀作(jíjiào)。

文物古蹟

  • 冀州古城
冀州古城址位於舊城北部,自北關村西北500米處向西南方向延伸2000多米,古城建於西漢高帝年間(約公元前201年-180年),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漢時該城的修建規格為城周十二里。至北宋時,將古城擴大到二十五里。元、明、清各朝也曾增修,古城牆現已殘缺,外表面起起伏伏、斷斷續續。現古城牆高三——五米,基底寬三十米,頂面寬四米、為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竹林寺遺址
竹林寺遺址位於北關村東北300米處。據傳,古時在冀州城北有一座山,在此常出現海市蜃樓幻景,可以隱隱看見亭台樓閣懸於空中,“初旭微霞,水雲相映”,猶如仙境,被傳為三個仙山之一的紫微山。明朝時冀州州守常命人將此雲幻奇景繪圖以傳,嘉靖年間一位冀州官吏召集能工巧匠,依照海市蜃樓幻景,在州城東北建造一座竹林寺,香火極盛,後因洪水衝擊等原因而毀廢。
清朝末年,百姓曾自行投資,在遺址上重新修建竹林寺,也早已毀壞。遺址原來三面環水,南面有一狹長通道與岸連線,衡水湖蓄水後,通道沒入水中,遺址成為湖中一島。1993年北關村又在古遺址上建了一座大殿(同年,二甫村在南橋東北也修建了一座規模較大的竹林寺)。古寺內銅佛像原在文化館保藏,十年動亂時被砸毀,現只存竹林寺碑,由市文保所收藏。
  • 扶柳城遺址
扶柳城遺址位於小寨鄉扶柳村南500米。南北長2000米,東西寬1000米。據考證,戰國時期,在此曾設定扶柳邑,西漢高帝六年在此設定扶柳縣,至隋朝近千年時間內此地多為縣級治所所在地。隋代以後不再建治,城池逐漸荒廢。1984年進行文物古蹟調查時,曾出土灰陶殘片、泥質紅陶殘片、陶瓮碎片、布紋瓦等。遺址如今已無明顯痕跡,絕大部分已成為耕地。二、歷史文物
  • 古碑刻
冀州古碑眾多,民國《冀縣誌》載錄的古碑達107個,其中最早的有漢冀州從事安平趙徵碑、魏冀州刺吏陳留丁紹碑(青龍三年,公元235年立)、漢獻文帝南巡碑、唐文林郎馮慶墓碑等,不少為金石中罕見者,可惜多已毀廢。現存重要的古碑有:
  • 南潭記碑
原在小寨鄉南尉遲村東南300米處,現由市文保所藏。此碑為青石,長1.06米,寬0.55米,厚0.1米。歷城范李撰文,譚傑刻石,楷書。碑文記載明嘉靖六年洪水情況:“滹沱、滏陽交會泛濫,遂東流於此,匯而為潭。厥後,諸水頻固,而此潭益深。”碑記中還載有當時的村民活動。“村人謂其中有神物居之”。此碑大部分保存完好。
  • 竹林寺碑
竹林寺碑原在冀州鎮北關村東北方向的竹林寺遺址上,現由市文保所收藏。碑長1.16米、寬0.6米、厚0.22米,只有半截可辨字跡。據舊志載,碑記為清乾隆十七年刻,其文為“冀為古郡城,內外不少名剎,東有泰寧,西有開元,南有南禪,而稱為最盛者鹹以此之竹林寺為首焉。”此碑為國家三級文物。
  • 三友柏碑
三友柏碑原在州城文廟內,現存於冀州中學。據康熙《冀州志》稱“柏偏於殿之右旁,一身三乾,蒼古異常,未考植於何代,知州陳素以三友命名,有文勒石,鐫文淺,日久莫辨。”順治十二年(1655年)冀州州守陳嘉會作《三友柏記》云:“侯欲惠柏之祥乎?柏之種植未考何代。昔侯淡仙陳公心異是木,勒石以記顏曰:‘三友柏’。並稱之為‘柏瑞’”。此柏毀於兵火,但“三友柏”碑今仍存,陽面刻有“三友柏”三個行書大字,陰面刻有《三友柏碑記》楷書碑文,碑文清晰,碑高七尺二寸,寬二尺七寸,厚七寸四分。
  • 宋邁倫神道碑
宋邁倫神道碑位於漳淮鄉趙莊村西20米處。為青石碑,1916年立,碑高1.8米,寬0.65米,厚0.23米,候戰峰撰文。宋邁倫系二十世紀初的武術家,碑文記載他的武術生涯。宋邁倫曾在皇家神機營比武,未遇敵手,“不及三合皆勝於他人”,被授“五品頂戴花翎”,江湖上人稱“神拳宋老邁”,名聲遠揚。該碑現埋於地下,保存完好,由趙莊武術隊保護。另外,在我市市直單位和農村中還散落著許多碑刻,尚未集中保護,已在文保部門登記的還有:“重修冀州城碑”、“胡夫子碑”、“絞龍碑”、“李諧音英碑”、“史振邦碑”、“山程碑”、“修玉皇廟碑”、“韓德成碑”、“孫恆文碑”、“趙宗周碑”、“朱氏遷民碑”、“南賈王氏遷民碑”、“識石碑”共13塊,仍有一些石碑未被文保部門登記。
  • 震雹塔
震雹塔位於門莊鄉西堤北村東50米處。為元代建築,全塔以青石砌成,塔高8米,底層直徑2米。分四層,上層陽面有佛像,陰面有塔文。塔基平面呈正方形,塔身為六稜體。塔頂1.5米,呈葫蘆形。此塔自下而上分別有浮雕龍首、寶瓶、佛像,陰刻碑文“震雹塔”三個大字尚可看清,其它較小的字型因風化嚴重,多不可辨。整個石塔雕刻精細,建造別致,是全衡水市僅有的一座石搭。現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摩天塔唐貞觀年間修建的一座青石小塔,高2.2米,上半截七級,頂端正面在一塊長方形石面上刻有“摩天塔”三個字,背面刻有“唐貞觀”三字。下半截一面刻一仕女(與雲南石窟中仙女圖相似),另一面刻有“開元十七年補修”字樣。此塔原存孔廟中,“文化大革命”中毀壞。
  • 大石磨
大石磨相傳為漢代水磨,兩扇,每扇厚43厘米,直徑164厘米,磨眼直徑23厘米。相傳袁紹坐冀州的時候,冀州城內有一個叫李三娘的仙女,每逢雙日在城外海子裡用此水磨磨麵,逢單日趁著夜色騎著神牛給老百姓送麵粉。石磨原在北關竹林寺,現於兵法城保存。
  • 石井欄
石井欄原位於冀州鎮劉家埝村東300米。經考證,此石刻為唐代開元年間造的井口,該刻石外呈正方形,內呈圓形,兩面空白,兩面有字,刻字右起豎寫,每面有字30行,每行滿格14字,共約720字,除標題、鐫刻年代外,由序言、詩頌、井主和施主姓名幾部分組成。該石似為義井井口,義井頌碑文為楷書陰刻。現石刻已移至二甫竹林寺內,保存較完好,為國家三級文物。釋迦牟尼像一原位於漳淮鄉里閣村東北200米,現移至市文保所保存。佛像高87厘米、寬29厘米,為結跏跌坐圓雕漢白玉佛像,連須彌座,佛頭與佛身分開,右臂斷,手缺,佛體磕傷多處,現為國家三級文物。
  • 釋迦牟尼像
釋迦牟尼像位於漳淮鄉北馮關村東100米,為明代青石雕像,高230厘米、寬81厘米、厚42厘米。石像為坐式,兩手扶膝,左手心向上。94年佛頭丟失。
  • 邊仙姑石像
邊仙姑石像位於舊城文化館原址院內。為明代石雕,頭部斷裂並有磕傷。石像高175厘米、寬48厘米、厚45厘米,面部端莊,神態和善,頭留有長發,胸部露鎧甲,穩坐,兩手置於膝部,右手緊握寶劍,左手手心向上,食指指向下方,右腳踩龜、龍。造型逼真,立體感強。
  • 關公神像
關公神像位於舊城文化館原址院內。明代青石雕像,高148厘米、寬80厘米、厚42厘米。石像為坐式,頭戴官帽,微閉雙目,留有鬍鬚,身穿龍袍,兩臂為左龍右虎圖案,胸部露鎧甲和護心鏡,兩手扶膝,底座銘文為“大明嘉靖二十年”,石像基本完好,頭部已斷。

風景名勝

碧水灣港
位於衡水湖東南岸,碧水灣大酒店北臨,106國道西側,由上海同濟大學規劃設計,占地226畝,其造型如同
一條水中巨龍。生態旅遊碼頭可停靠30餘艘遊船,擁有500個生態停車位,日可接待遊客5000人。
濱湖公園
位於衡水湖南岸,規劃面積200萬平方米,其中陸地面積為120萬平方米,綠化面積80萬平方米。公園突出了“冀都古韻,濱湖新景”的理念,根據生態理念、文化理念以及市場理念分為歲月如歌、眾樂樂園和水天一色三個區域。
位於冀州區濱湖新城,湖濱大道北側,由上海同濟大學規劃設計,東西長360米,南北寬180米,總面積約98畝,其中,水域面積60畝,陸地面積38畝,可同時容納1.5萬人集會活動。廣場融入了九州文化元素,由九州柱列、九韶之舞、廣場九環、九州源(中心噴泉)、九子雕塑、下沉台階、背景林、水幕電影和親水棧道等九部分組成,展示了“中國九州文化”。
籌建於上世紀80年代初期,2008年主館體破土興建,2009年底全部竣工,2010年7月正式對外開放。冀寶齋博物館位於在衡水湖畔南端,冀州區旅遊區湖濱大道北側中段,由冀州市冀州鎮二鋪村投資6000萬元建設,占地60畝,建築面積1.4萬平方米,屬二鋪村集體所有,是中國文物學會團體會員單位、中國博物館協會會員單位、河北省少先隊實驗教育基地、衡水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國家級AAA旅遊景區。
分三個部分:前部為玄門、慧目街、購物區、遊船碼頭;中部為懸空島、紫微山、長城、迷宮、鎮海塔;後部為北島度假村、旅社等。懸空島與北島皆四面環水,隔水相對,使水面形成了一個“8”字,故此這裡的水面稱之為“8”景湖,是國家AA級景區。
田園棉文化園
位於冀州區景家莊(106國道323.6公里處),占地面積13000平方米。園區分民俗文化展覽館和田園棉手織粗布觀光車間。民俗文化展覽館面積1200平方米,包括紡織歷史博物館、農耕文化展覽館、民俗器具展覽館、家園文化館、民俗攝影展覽館、旅遊商品銷售處、茶藝館、手織粗布精品展覽館、繡坊等九個項目。

著名人物

邳彤:劉秀到洛陽後拜邳彤太常之職,後又改任左曹侍中,專侍於皇帝左右。漢明帝劉莊即位後,在南宮雲台繪製了二十八位開國功臣的畫像,稱“雲台二十八將”,邳彤為二十八將之一。
馮跋:(?-431),字文起,東晉十六國時北燕國君,長樂郡信都(今冀州區冀州鎮岳良村)人。公元409年,燕王高雲被部下所殺,馮跋平定事變,被眾將推舉為王,年號“太平”,國仍稱燕(史稱北燕)。
馮弘:字文通,馮跋之弟,北燕國君。馮跋在位時,馮弘被封為中山公。馮跋死後,馮弘殺死馮跋的兒子馮翼,自立為北燕國君,年號“太興”,在位六年。公元437年,魏攻打北燕兵臨城下,馮弘被迫逃往高麗(今朝鮮),兩年後被高麗王所殺。
馮太后:(441-490),長樂郡信都(今冀州市冀州鎮岳良村)人,北燕國君馮弘的孫女,傑出的女改革家。
馮熙:(?-495),字晉昌,長樂信都(今冀州市岳良村)人,歷任冠軍將軍,賜爵“肥如侯”。後出任定州刺史,進爵”昌黎王“。
尚義:明代冀州(今冀州市)人,為官清廉,被稱作“布袍令”。延安縣民眾為尚義立“遺愛碑”。
孫敬:字文寶,漢代信都(今冀州市)人,“頭懸樑”的典故即出自孫敬。把孫敬蘇秦以及車胤的“囊螢”、孫康的“映雪”,引為苦讀的楷模。
劉焯:(544-610),字士元,隋朝經學家、天文學家,信都縣(今冀州市)人。
孔巢父:(?-784),字弱翁,唐朝大臣,冀州(今冀州市)人,孔子三十七世孫,“竹溪六逸”之一,與李白、杜甫以及皇甫冉等文豪友善,亦有詩文佳作行世,後散失。《舊唐書》、《新唐書》均有孔巢父傳。
胡宗照:(1884-1942),字峰蓀(sun),筆名耐翁,冀州(今冀州市伏家莊村)人,近代著名書法家。
道安:(312-385),東晉時傑出的翻譯家、著名高僧。創立“本無宗”佛學學派。道安融合禪學和般若學兩大學說的精華,主張“以無為本”,開創了新學派:”本無宗”,這是我國在佛學上創立學派的最重要的代表。
宋邁倫:(1809-1893),名彥超,字邁倫,清朝中葉著名的愛國武術家,人稱“神拳宋老邁”。
尹福:(1840-1909),字德安,號壽鵬,冀州(今冀州市漳淮鄉漳淮村)人,清末武術家,人稱“瘦尹”,曾為光緒拳師。
梁振圃:(1863-1932),字照庭,冀州(今冀州市冀州鎮後冢村)人,清末武術家。梁振圃7歲習武,練習彈腿,16歲時拜董海川為師學習八卦掌。數年後功夫練成,精於六合八式,尤善截法,後在北京前門外設場授徒,漸成名師,人稱“估衣梁”。
李子鳴:(1900-1995),八卦掌第三代傳人,人稱“武傑”,冀州(今冀州市冀州鎮李桃村)人。為八卦掌第三代高手之一。李子鳴整理編纂了《八卦掌悟通》、《董海川轉掌及圖解》、《梁振圃八卦掌》等書。李子鳴桃李滿園。李子鳴曾應聘為中國武協八卦掌研究會會長、北京大學武協名譽會長、人民大學武協顧問、航空學院武協名譽會長和日本中國拳法聯盟顧問等。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