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南四股弦又稱南柳子腔、四根弦,是河北的傳統戲曲劇種之一。起源於19世紀初,最早是以花鼓戲發展而成,由山東臨清傳入館陶,在俚曲的基礎上,不斷取長補短,並吸收亂彈、京劇、河北梆子等劇種的營養,逐漸演變成今天的四股弦。四股弦已有近200年歷史,從1920年到抗日戰爭時期,四股弦有了突破性發展。“七七”事變後陷入低潮,1949年後重又得到復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冀南四股弦
- 序號: 29
- 編號: 2—4—2
- 名錄類別: 傳統戲劇
- 屬地:邯鄲館陶縣
- 別名:南柳子腔、四根弦
- 起源時間:19世紀初
名錄名稱,戲曲簡介,
名錄名稱
: 冀南四股弦(館陶縣、魏縣、肥鄉縣)
申報地區: 邯鄲館陶縣 邯鄲魏縣北坡頭 邯鄲肥鄉縣舊店鄉南營村
名錄簡介: 冀南四股弦(館陶縣、魏縣、肥鄉縣)
類別:傳統戲劇
戲曲簡介
館陶縣位於河北省南部,四周與七個縣接壤,縣治駐南館陶,西北距省會石家莊180公里。
冀南四股弦在內容上,起初大多是反映民間家庭生活的小戲,後逐漸轉變為演出歷史傳統戲和連台本大戲。其唱腔悠長流暢、通俗委婉,語言含蓄幽默,至今還流傳著“不鋤地,不澆園,也要去看四股弦“的民謠。角色行當分為四生、四旦、四花臉,後演變為現行的生、旦、淨、末、醜五大門類。演出時,大夥圍桌而唱,伴以簡單的動作,俗稱羅圈戲或坐板凳頭。演出劇目,多是家庭生活小戲。唱詞多為七字句。伴奏樂器為四股弦琴胡,其他樂器與河北梆子樂器相同。
冀南四股弦作為傳統戲劇的發展,以唱的藝術詮釋著近代文明,演繹著傳統戲劇的結晶,有很高的藝術價值。隨著人民民眾文化素質的不斷提高,人際、單位、城鄉之間交往的不斷增強,這支民族傳統戲劇的奇葩,也成為館陶縣的精神文明交流的主要手段之一,曾引起了傳統戲劇界的革命,大力推進了河北省、山東省、河南省等地的傳統戲劇發展,影響巨大。
冀南四股弦(館陶縣、魏縣、肥鄉縣)
屬地:邯鄲魏縣
類別:傳統戲劇
魏縣北皋鎮北坡頭村,地處邯鄲市東南52公里處,位於魏縣西南22公里。
四股弦源於山東菏澤(曹州)一帶,最早以民間的花鼓燈發展而成的。約1867年春,從山東來了一位乞討藝人,名叫李成太,路過大名,到魏縣乞討,因會拉四弦,與魏縣藝人瞎冬記、陳玉相結合,吸收當地小調,於清同治九年(1871年),在魏縣北坡頭村創建了河北第一個四股弦童子班。
該劇種屬於板腔體系,兼有曲牌體,其唱腔優美,通俗樸實、詼諧風趣。板式有慢板、二板、三板、流水、倒板、黑紅板等。文場主要用四弦胡、二胡、京胡、竹笛、笙等。四股弦因與河北梆子、京劇同台演出,蟒靠戲(朝代戲)日漸增多,一些表演藝術,唱腔、板式、音樂、臉譜、服裝、導具、劇目等,都漸漸滲透到這一劇種里,大量的外來營養,使其在表演風格、演唱技巧上,都有了很大的發展和提高。生、旦、淨、末、醜行當日益健全。
北坡頭村四股弦有著濃厚的鄉土氣息和廣泛的民眾基礎。表演生動、活潑、粗獷,道白用京白,唱腔真嗓吐字,假嗓甩腔,舒展奔放,善於塑造樸實高亢各種英雄人物的獨特藝術風格。
北坡頭村現有四股弦劇團6個,四股弦演員500多人,現直接從業戲劇人員200多人,全村男女老幼幾呼人人會唱戲,個個都懂戲,人們在平時說笑,紅白喜事上用語全是四股弦戲劇的詞,臨村人戲說“北坡頭村連公雞叫都是四股弦腔調”。
冀南四股弦(館陶縣、魏縣、肥鄉縣)
屬地:邯鄲肥鄉縣
類別:傳統戲劇
肥鄉四股弦分布在肥鄉舊店鄉南營村及周邊地區,1943年村里成立了四股弦劇團,學員最多時達二、三十人左右。
四股弦是板腔體、曲牌體兼有的地方劇種。板式有慢板、二板、三板、流水、倒板、黑紅板等,聲音渾厚,曲調,唱詞通俗樸實,詼諧風趣。肥鄉四股弦的劇目很多,分傳統劇目和現代戲,傳統劇目有《三進宮》、《打金枝》、《轅門斬子》、《困南唐》等,現代戲有《紅燈記》、《沙家浜》、《奇襲白虎團》等。肥鄉四股弦在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形成了其獨特的風格,獨特的樂器,且行當齊全。因無任何劇本,學員學戲全靠師傅口傳手授代代相傳。
肥鄉四股弦獨特的伴奏樂器——大弦,有四股絲弦,是其他劇種所沒有的,四股弦戲也得名於此。發掘、搶救和保護四股弦戲不僅能豐富和完善地方戲種,而且對中國戲劇史的豐富和完善也有一定的作用。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特別是上世紀90年以後,受影視藝術和經濟大潮的衝擊,人們對傳統戲的興趣愈來愈淡漠。另外,一些頗有造詣的老藝人因年事已高逐步退出舞台,有的相繼謝世,肥鄉四股弦的發展舉步維艱,急需搶救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