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取政治方式解決西北地區》,是偉大領袖毛主席的作品,收錄於《毛澤東文集》第五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兼取政治方式解決西北地區
- 作者:毛澤東
- 時間:一九四九年八月六日
- 背景:蘭州戰役
內容,注釋,背景材料:毛澤東決策指導蘭州戰役,蘭州戰役,在二中全會期間,毛澤東根據實際情況作了充分的準備,根據毛澤東的戰略戰役部署,毛澤東指示,第一野戰軍在彭德懷的指揮下,毛澤東又批准了這個報告,
內容
兼取政治方式解決西北地區
(一九四九年八月六日)
德懷[1]同志並賀習[2]:
(一)現在西北敵軍分向漢中、蘭州、寧夏三處退卻,我軍亦須分為三路解決退敵。你們準備如何部署?除用戰鬥方式解決外,尚須兼取政治方式去解決,對此你們有何意見?我們認為,西北地區甚廣,民族甚複雜,我黨有威信的回民幹部又甚少,欲求徹底而又健全又迅速的解決,必須採用政治方式,以為戰鬥方式的輔助。現在我軍占優勢,兼用政治方式利多害少。其辦法即用靠攏我們的國民黨人和我們的人一道組織軍政委員會,以為臨時過渡機構。這樣的國民黨人就是張治中、傅作義、鄧寶珊[3]。
(二)關於綏遠[4]和寧夏問題,我們準備和傅作義合作去解決。因為綏遠反動分子受閻錫山[5]及美帝勾結極為猖獗,傅的部下董其武[6]等願意靠攏我方,但是尚無懲辦反動分子、改造部隊的決心,而傅作義則已開始建立此項決心,並建議早日解決綏遠問題,而不要再拖下去。故我們決定組織綏遠軍政委員會,以傅為主席,我們的高克林為副主席,委員十餘人,傅部占多數,我們的人占少數。以傅部五萬人,我軍姚喆、王平[7]兩部二萬人合編為兩個軍,以傅部董其武等為軍長,我們的人為副軍長。實行人民解放軍的軍政制度,汰壞留好,逐步改造。兩個綏遠省政府合而為一,以傅部董其武為主席,我們的楊植霖為副主席,省府委員亦用雙方的人作適當配備。此項辦法對雙方都有利益,可以經過一個工作過程,達到徹底改造之目的。傅作義對此項辦法表示滿意,擬於數日後即令傅去綏遠,和我們的人一道解決綏遠問題。
(三)馬鴻逵[8]是傅作義的把兄弟,馬派馬如龍[9]及哈某至綏遠接洽,有請求和平解決之意。傅作義說馬極願求和,只恐求之不得。請你們對寧夏問題考慮一下,是否可以經過傅作義去改編馬鴻逵部。我們認為在馬步芳[10]解決後,必須使用楊得志兵團[11]深入寧夏,給馬鴻逵部以殲滅的打擊,迫使殘部退入後套,然後經過傅作義用政治方式去解決。
(四)鄧寶珊與馬步芳將領均認識,於甘肅有聲望,他是一個光桿,沒有多少幹部,請你們考慮是否可以用鄧寶珊,叫他去蘭州和我們的人一道組織甘青軍政委員會及甘肅省政府。此兩機構均以鄧為主席,趙壽山、王世泰為副主席,以為過渡機關。對馬步芳必須殲滅其主力,但他有玉樹等地為後方,可以保存殘部。欲最後解決青海亦須找些與青海有聯繫的舊人,如我們使用鄧寶珊主甘,可能打開尋找此項舊人及最後解決青海問題的門路。此外,班禪[12]現到蘭州,你們攻蘭州時請十分注意保護並尊重班禪及甘青境內的西藏人,以為解決西藏問題的準備。
(五)陶峙岳[13]現在動搖,有和平解決新疆的意向,我們認為套用張治中組織新疆軍政委員會,以張治中為主席,我們的人(是否王震[14]去新疆)為副主席,再加伊犁方面[15]一人為副主席,以為過渡機關。
(六)過渡機構存在時間究有多久,暫不作硬性規定,以便利解決反動軍隊及反動政權,便利解決土地問題及民族問題為原則。
(七)胡公冕[16]已來西安,請你們注意用他去收拾胡宗南[17]部。現在程潛、陳明仁[18]已在湖南起義加入我方,對蔣、桂、胡[19]各部必有影響,給我們以分化各部的機會。
(八)整個西北亦可考慮在將來組織軍政委員會,以彭[20]為正,以張治中為副。
(九)以上各項是否可行,請加考慮提出意見為盼。
毛澤東
午魚[21]
此報加發華中局,湖南省委,劉鄧張李[22],華東局及粟裕[23]。請你們注意研究此項問題,並套用此項方法於湖南等處。毛又及。
根據手稿刊印。
注釋
[1]德懷,即彭德懷,當時任第一野戰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
[2]賀習,指賀龍、習仲勛,當時分別任西北軍區司令員和政治委員。
[3]張治中,原任國民黨軍西北軍政長官公署長官。一九四九年四月任國民黨政府和平談判代表團首席代表赴北平和中共代表團進行談判,雙方擬定的“國內和平協定(最後修正案)”遭國民黨政府拒絕後,張治中脫離國民黨政府,留在北平。傅作義、鄧寶珊,原分別任國民黨軍華北“剿匪”總司令部總司令和副總司令,一九四九年一月他們率部接受和平改編,北平和平解放。
[4]綏遠,即綏遠省,見本卷第82頁注[6]。
[5]閻錫山,當時任國民黨政府行政院院長。
[6]董其武(一八九九——一九八九),山西河津人。原任國民黨綏遠省政府主席、國民黨軍西北軍政長官公署副長官。一九四九年六月與華北人民政府簽訂綏遠和平協定,九月十九日在歸綏(今呼和浩特市)通電起義。
[7]姚喆(一九○六——一九七九),湖南邵陽人,當時任綏遠軍區司令員。王平,一九○七年生,湖北陽新人,當時任察哈爾軍區司令員。
[8]馬鴻逵,當時任國民黨軍西北軍政長官公署副長官。
[9]馬如龍(一八九三?),寧夏河州(今臨夏)人。當時任國民黨軍寧夏保全司令部副司令。
[10]馬步芳,當時任國民黨軍西北軍政長官公署長官。
[11]楊得志兵團,指楊得志任司令員的第一野戰軍第十九兵團。
[12]班禪,即班禪額爾德尼·確吉堅贊(一九三八——一九八九),青海循化人。西藏宗教領袖之一。
[13]陶峙岳(一八九二——一九八八),湖南寧鄉人。當時任國民黨軍西北軍政長官公署副長官兼新疆警備總司令部總司令。一九四九年九月二十五日在迪化(今烏魯木齊市)率部起義。
[14]王震(一九○八——一九九三),湖南瀏陽人。當時任第一野戰軍第一兵團司令員兼政治委員。
[15]指新疆北部伊犁、塔城、阿勒泰地區人民自治區域。
[16]胡公冕(一八八七——一九七九),浙江永嘉人。解放戰爭時期在上海與中共地下黨組織保持聯繫,從事秘密兵運工作。
[17]胡宗南,當時任國民黨軍西安綏靖公署主任。
[18]程潛,原任國民黨湖南省政府主席、國民黨軍長沙綏靖公署主任,一九四九年八月四日在長沙宣布起義。陳明仁,原任國民黨軍第一兵團司令官,一九四九年八月四日與程潛一起在長沙宣布起義。
[19]蔣、桂、胡,指蔣介石和桂系首領、國民黨軍華中軍政長官公署長官白崇禧以及胡宗南。
[20]彭,指彭德懷。
[21]“午魚”,應為“未魚”,即八月六日。
[22]劉鄧張李,指劉伯承、鄧小平、張際春、李達,當時分別任第二野戰軍司令員、政治委員、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和參謀長。
[23]粟裕,當時任第三野戰軍兼華東軍區副司令員。
背景材料:毛澤東決策指導蘭州戰役
蘭州戰役 是西北解放戰爭的最後一次戰略大決戰,是我國戰爭史上一次成功的城市攻堅戰範例,也是毛澤東軍事思想和戰爭藝術的又一次傑作。
蘭州戰役
毛澤東把大西北全面解放的希望始終寄托在蘭州戰役上。早在1949年初,解放蘭州的計畫已在毛澤東的部署之中。毛澤東在元月一日的新年獻辭和1月8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上,都提到了年內解放蘭州的戰鬥任務。1月28日,他在談到和平解放北平(北京)問題時說:“這就不但替和平談判準備了地點,而替解決南京、上海、武漢、西安、太原、歸綏、蘭州、廣州、台灣、海南島等地的和平問題樹立了榜樣。”關於用和平方式解決西北與蘭州問題,4月28日,毛澤東還專門給彭德懷發電,要彭德懷到中央一談,並指出:“看樣子,此種可能性是存在的。”
為了解決蘭州戰役的兵力不足問題,關於加強第一野戰軍兵力問題,毛澤東在1月17日《關於召開二中全會等問題致彭德懷並賀龍、習仲勛電》中,告訴他們“華北部隊參加西北作戰問題,待你們來中央時面商。”接著毛澤東又於2月12日《關於西北軍事部署及出席二中全會事宜致彭德懷等電》中說:“太原、大同解決後華北三個兵團二十三萬人可全部用於西北,至少徐周(徐向前、周士第)、楊羅(楊得志、羅瑞卿)兩兵團十七萬人可以用於西北。要徹底解決胡(胡宗南)馬(馬步方、馬鴻逵),占領潼關、西安、漢中、天水、蘭州,有待於兩個兵團(華北十八、十九兵團)之到達。”4月25日毛澤東關於第十八、十九兵團改隸第一野戰軍建制致電徐向前、彭德懷等,確定華北兩兵團正式歸建於第一野戰軍,由彭德懷指揮,用於西北解放戰爭。
在二中全會期間 毛澤東又多次同西北野戰軍領導人彭德懷等研究了解放蘭州事宜。6月27日,毛澤東在《關於進軍西北和川北的部署致彭德懷電》中,詳細分析了西北戰場的形勢,對整個西北戰事作了具體部署,指出:“你們在執行當前戰役,占領寶(雞)鳳(翔)、涇(陽)、(平)涼後,看青寧胡王(青海馬步芳、寧夏馬鴻逵、胡宗南、王治歧)四敵主要是青寧兩敵被殲程度如何,在決定新的部署,如兩馬主力被殲,進一步解決蘭州、青海、寧夏及甘肅西部已無重大困難,則可按照二中全會時商定的計畫,早日兵分兩支”進軍。
在二中全會期間
毛澤東根據實際情況作了充分的準備 毛澤東根據蘭州敵軍兵力強、地形易守難攻的實際情況,又在戰略和兵力調整上作了充分的準備。在戰略上,毛澤東制定了“鉗馬打胡,先胡後馬”的正確方針。5月23日,毛澤東在給彭德懷的電示中,更進一步明確了任務和部署:“年底前可能占領蘭州,寧夏、青海。”5月26日,毛澤東致電彭德懷:“你們要耐心等待三、四個星期,不要性急,等十八、十九兩兵團開到,打幾個好仗,即可直取蘭州,基本上解決西北問題,只要胡馬不走,仗是總有打的。”
毛澤東根據實際情況作了充分的準備
根據毛澤東的戰略戰役部署 毛澤東先派彭德懷接替患病的徐向前指揮太原戰役。其實之中含有讓彭德懷熟悉華北野戰軍情況,而後再帶華北野戰軍與參加太原戰役的第一野戰軍部隊,進軍西北、解放蘭州的意圖。華北十八、十九兵團在太原戰役勝利結束後,由晉入陝,成功進行了扶眉戰役,實現了毛澤東的妙算:粉碎胡馬軍事聯盟,割斷胡馬聯繫,集中優勢兵力殲滅胡宗南於陝西,再集中優勢兵力分別殲滅馬步芳、馬鴻逵於甘肅、寧夏。扶眉戰役的勝利,為解放蘭州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接著,按照毛澤東的預定部署,開始了“打馬”,追殲青寧“二馬”的隴東追擊戰。由於“二馬”內部分歧而放棄平涼作戰計畫,我軍乘勝分三路急速向蘭州開進,準備殲滅馬步芳集團於蘭州。
根據毛澤東的戰略戰役部署
毛澤東指示 7月6日,毛澤東指示:“現在西北敵軍分向漢中、蘭州、寧夏三處退卻,我軍必須分三路解決退敵。”7月14日,毛澤東為中共中央軍委起草了關於殲滅馬步芳等部的部署電文,號召“全殲一切被抓住的馬匪。”接著在7月16日毛澤東對彭德懷等關於殲滅青寧二馬的部署給予了高度評價並同意了這個計畫,毛澤東說:“這個計畫可以對付兩馬速撤、緩撤、短撤、長撤幾種情況,故是很好的。”7月19日,毛澤東考慮到三個兵團追殲兩馬可能不足夠,指示從十八兵團抽調四五個師西進作為預備隊助戰。7月23日,毛澤東又電示彭德懷:“打完這一仗(指平涼戰役)應休整一短期,然後再進。唯休整時間不宜太長,以恢復疲勞,整頓隊勢,補充缺額為原則。如能於8月上半月完成打馬戰役,休整半月至一月,9月西進,10月占領蘭州、西寧及甘、涼、肅三州,則有可能於冬季占領迪化(烏魯木齊),不必等到明春。”在電文中,毛澤東斷言只要殲滅兩馬主力,“則西北戰局即可基本解決,往後占領甘、寧、青、新四省基本上只是走路和接管問題,沒有嚴重的作戰問題。”為了西進作戰需要,經毛澤東批准,軍委從第四野戰軍抽調戰車部隊配置第一野戰軍。8月4日,毛澤東電告劉少奇、王稼祥:“我一路已占平涼、固原,另路月內可占天水,接著即向蘭州進軍,8月底或9月可能占領蘭州。”8月6日,毛澤東《關於兼取政治方式解決西北地區》致電彭德懷、賀龍、習仲勛。這一長達一千三百字的電文詳盡地分析闡述了敵方各派之間的矛盾與我方的關係,以及我軍應採取的對策與方針。毛澤東說:“現在西北敵軍分向漢中、蘭州、寧夏三處退卻,我軍亦須分為三路解決退敵。你們準備如何部署?除用戰鬥方式解決外,尚須兼取政治方式去解決,對此你們有何意見?我們認為,西北地區甚廣,民族甚複雜,我黨有威信的回民幹部又甚少,欲求徹底而又健全又迅速的解決,必須採取政治方式,以為戰鬥方式的輔助。現在我軍占優勢,兼用政治方式利多害少。”
毛澤東指示
第一野戰軍在彭德懷的指揮下 揮師疾進,很快從東、西、南三面形成了對蘭州的包圍。野戰軍在向蘭州的開進途中的8月4日下午,彭德懷下達了蘭州戰役的作戰預備命令。8月6日,毛澤東批准了這個命令。8月19日,彭德懷關於攻擊蘭州的部署再次致電毛澤東主席,8月22日,毛澤東回電同意了該部署。
第一野戰軍在彭德懷的指揮下
8月21日,為了防止敵軍西逃,在沒有完全充分準備的情況下,彭德懷以一野司令部的名義下達了進攻蘭州的命令。第一野戰軍向蘭州發起攻擊,激戰一天,初攻受挫,傷亡很大。彭德懷在給中央軍委的致電中說:本日試攻蘭州外圍,十九兵團5個團,二兵團4個團,結果未攻下一個陣地,守敵尚頑強,工事很堅固,明22日準備,23日再攻。一向主張不打無準備之仗的毛澤東接到報告後感到很吃驚,於8月23日電示彭德懷、賀龍、習仲勛:“馬步芳決心守蘭州,有利於我軍殲滅該敵。為殲滅該敵起見,必須集中三個兵團全力於攻蘭戰役。王震兵團(即第一野戰軍第一兵團)從上游渡河後宜迂迴於蘭州後方,即切斷蘭州通青海及新疆的道路並參加攻擊,而主要是切斷通往新疆的路,務不使馬步芳退到新疆,危害無窮。攻擊前應有一星期或更多時間使部隊恢復疲勞,詳細偵察敵情地形和鼓動士氣,作充分的戰鬥準備,並須一次打不開而用二次三次攻擊去殲滅馬敵和攻占蘭州。”並指示:“西北局須準備移至蘭州,將來西北人民政府須建在蘭州”。
但是心急的彭德懷接到電報後,認為毛澤東電報里提出的準備時間太長,於是在8月24日21時,彭德懷向毛澤東作了再攻蘭州的報告,提出了自己提前攻占蘭州的理由:
“一、即遵照未梗電示以三個兵團打蘭州,王兵團(即王震一兵團)決從蘭州上游渡河迂迴蘭北。
“二、寧馬出動三個軍,經黃河左岸增援蘭城可能大。如兩馬集結蘭州再加周嘉彬、黃祖勛兩部共有十三萬兵,據守堅城,我即集三個兵團短期內亦不易攻占。同時糧食很困難,不能持久,運輸線長,運輸工作少,即彈藥亦不能得到充分接濟,運糧更不可能。故決定乘馬鴻逵部未到前,圍攻蘭州,求得先解決青馬主力,如未解決青馬軍,而寧馬援軍迫近時,即以四個軍團圍困蘭州,集結五個軍打寧馬。
“三、二兵團十九兵團攻城準備工作已妥,疲勞尚未恢復,糧食不足,油菜更難解決,青馬匪軍不斷反襲,故很難得到休息。以現在準備工作來看,攻占蘭州有六七成把握,故決定在二十五日晨開始攻擊。”
關於這份電報的處理,其中還有一段插曲。新近出版的《毛澤東與彭德懷》一書中是這樣記述的:
毛澤東收到電報後,皺起了眉頭。他對周恩來和朱德等人說:“彭德懷是不是過於急切,過於自信呢?投入的兵力也不足,25日就發起總攻,時間上是不是也倉促了些?”周恩來說:“是有這個問題。蘭州現有守軍5個軍,而我軍共有5個軍去打,兵力太接近嘛!”
毛澤東又點上一支煙,猛吸幾口:“我看可以給彭德懷同志發個電,指出這一點,有必要將王震兵團投入蘭州方向的作戰!”
朱德卻一直未表態,憨厚、誠實的總司令許久才說:“彭德懷同志我們還是了解的,他既然下了決心,說明他有這個把握,沒把握的仗,他不會去打,應該相信他!”
周恩來猶豫一陣,開口道:“朱老總同意彭德懷同志的意見,我看既然有七八成把握,25日總攻未嘗不可。”
輪到毛澤東表態了,他踱了一會兒步,扔掉菸頭,鄭重地說:“好,既然你們都同意,我也贊成,就按彭德懷同志的意見辦!”經過一番討論,彭德懷的方案就這么通過了。
毛澤東又批准了這個報告 8月25日拂曉,第一野戰軍在經過充分準備後,發起總攻。24時,彭德懷向毛澤東報告了蘭州戰役戰況。26日1時,毛澤東接到電文後立即電示彭德懷:“(一)如你們25日攻蘭得手,則局面起了變化。(二)如不得手,則作為偵察性的作戰,全軍將因此種流了血的偵察戰獲得有益的教訓,而確定了再戰的勝利。(三)如25日不得手,則請照你們24日電的決心確定先打援,後打城。如此,則須令對城防禦之四個軍或三個軍構築堅固防禦陣地。並須預計打援及攻城兩戰所必須的充分的時間,估計至少半個月,多則可能要一個月或更多時間。(四)為了要籌一個月或兩個月的糧食及由西安接濟食油、彈藥及棉衣,請令十八兵團用全力向胡宗南所在的空隙地區舉行襲擊,確保天水至西蘭公路,以利運輸。同時,在蘭州附近周圍二三百里區域有計畫地籌借糧食。請西北局全力支援蘭州前線的需要。”
毛澤東又批准了這個報告
8月26日21時,毛澤東發出《關於同意攻擊蘭州部署致彭德懷的復電》說:“(一)完全同意25日24時電的部署
(二)六十二軍暫留臨夏,必要時亦宜令其移蘭州參戰;(三)務請注意籌足一個月的糧食彈藥,準備持久堅決殲滅兩馬。”從中看出毛澤東作了打硬仗、惡仗、持久戰的準備。
蘭州戰役於26日結束,殲滅以馬步芳集團為主的敵軍4·2萬人。黨中央毛澤東主席來電祝賀蘭州解放。在整個蘭州戰役和解放的過程中,根據筆者見到的文獻史料,能夠確認為毛澤東起草的電文有三十五件之多,從中不僅可以看出,作為政治家與軍事家統帥的毛澤東,其成熟的政治策略和軍事決策指揮才能,也可以看出他在指導全國解放戰場繁忙戰事的同時,為蘭州戰役的勝利和蘭州的解放傾注了大量的心血,他向前線發來的電文,至今讀起來仍有一種“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的宏大氣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