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噻霉酮與烯醯嗎啉的增效殺菌組合物

具有噻霉酮與烯醯嗎啉的增效殺菌組合物

《具有噻霉酮與烯醯嗎啉的增效殺菌組合物》是江蘇輝豐農化股份有限公司於2012年8月13日申請的專利,該專利的申請號為2013102744257,公布號為CN103300018A,授權公布日為2013年9月18日,發明人是仲漢根。

《具有噻霉酮與烯醯嗎啉的增效殺菌組合物》提供了一種具有噻霉酮與烯醯嗎啉的增效殺菌組合物,所述的組合物包含A和B兩種活性組分,其中活性組分A為噻霉酮,活性組分B為烯醯嗎啉,兩組分之間的重量比為1:50~50:1。試驗結果表明,該發明提供的上述殺菌組合物增效明顯,更重要的是施用量減少,使用成本降低。該殺菌組合物能有效防治糧食作物、蔬菜、水果等作物的某些特定的真菌病害。通過將不同作用機制和作用方式的殺菌劑進行復配,有效降低各單劑的施用量,對於擴大殺菌譜和延緩真菌抗性以及提高防治效果等方面具有很好的作用。

2018年12月20日,《具有噻霉酮與烯醯嗎啉的增效殺菌組合物》獲得第二十屆中國專利優秀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具有噻霉酮與烯醯嗎啉的增效殺菌組合物
  • 公布號:CN103300018A
  • 申請日:2012年8月13日
  • 授權日:2013年9月18日
  • 申請號:2013102744257
  • 申請人:江蘇輝豐農化股份有限公司
  • 地址:江蘇省鹽城市大豐市王港閘南首江蘇輝豐農化股份有限公司
  • 發明人:仲漢根
  • Int.Cl.:A01N43/84(2006.01)I; A01P3/00(2006.01)I; A01N43/80(2006.01)N
  • 代理機構:南京天華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 代理人:夏平、呂鵬濤
  • 類別:發明專利
  • 分案原申請 :2012102876872 2012.08.13
專利背景,發明內容,專利目的,技術方案,改善效果,技術領域,權利要求,實施方式,榮譽表彰,

專利背景

噻霉酮(benziothiazolinone)是一種殺菌劑作用特點:該藥是一種新型、廣譜殺菌劑,對真菌性病害具有預防和治療作用。在殺菌過程中破壞病菌細胞核結構,使其失去心臟部位而衰竭死亡,干擾病菌細胞的新陳代謝,使其生理紊亂,最終導致死亡。將病菌徹底殺死,而達到剷除病害的理想效果。主要用於防治黃瓜霜霉病、梨黑星病、蘋果瘡痂病、柑橘炭疽病、葡萄黑痘病等對多種細菌、真菌性病害均有特效。
烯醯嗎啉(dimethomorph)是嗎啉類廣譜性殺菌劑,對藻狀菌的霜霉科和疫霉屬的真菌有獨特的作用方式,主要是引起孢子囊壁的分解,從而使菌體死亡。烯醯嗎啉是專一殺卵菌綱真菌殺菌劑,其作用特點是破壞細胞壁膜的形成,對卵菌生活史的各個階段都有作用,在孢子囊梗和卵孢子的形成階段尤為敏感,在極低濃度下(<0.25微克/毫升)即受到抑制,與苯基醯胺類藥劑無互動抗性。
二氰蒽醌(Dithianon)是用於許多仁果、核果的多種葉部病害的保護性殺菌劑,具有多作用機理。通過與含硫基團反應和干擾細胞呼吸而抑制一系列真菌酶,最後導致病害死亡。具很好的保護活性的同時,也有一定的治療活性。適宜作物果樹包括仁果和核果如蘋果、梨、桃、杏、櫻桃,柑橘,咖啡,葡萄,草莓,啤酒花等。防治對象除了對白粉病無效外,幾乎可以防治所有果樹病害如黑星病、霉點病、葉斑病、鏽病、炭疽病、瘡痂病、霜霉病、褐腐病等等。
異菌脲(iprodione)是一種二甲醯亞胺類高效廣譜、觸殺型殺菌劑,具有一定的治療和保護作用,也可通過根部吸收起內吸作用。可有效防治對苯並咪唑類內吸殺菌劑有抗性的真菌。適用於防治多種果樹、蔬菜、瓜果類等作物早期落葉病、灰霉病、早疫病等病害。
氟環唑(Epoxiconazol)是一種內吸性三唑類殺菌劑,作用機理是抑制病菌麥角甾醇的合成,阻礙病菌細胞壁的形成。其不僅具有很好的保護、治療和剷除活性,而且具有內吸和較佳的殘留活性氟環唑可提高作物的凡丁質酶活性,導致真菌吸器的收縮,抑制病菌侵入,這是氟環唑在所有三唑類產品中獨一無二的特性。對香蕉、蔥蒜、芹菜、菜豆、瓜類、蘆筍、花生、甜菜等作物上的葉斑病、白粉病、鏽病以及葡萄上的炭疽病、白腐病等病害有良好的防效。
實際的農藥經驗已經表明,重複且專一施用一種活性化合物來防治有害真菌在很多情況下將導致真菌菌株的快速選擇性,為降低抗性真菌菌株選擇性的危險性,2012年8月之前通常使用不同活性化合物的混合物來防治有害真菌。通過將具有不同作用機理的活性化合物進行組合,可延緩抗性產生,降低施用量,減少防治成本。

發明內容

專利目的

《具有噻霉酮與烯醯嗎啉的增效殺菌組合物》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殺菌劑在實際套用中抗性以及土壤殘留問題,篩選出兩種不同殺菌原理的殺菌劑進行復配,以提高殺菌劑防治效果,延緩抗性產生,降低施用量,減少防治成本。
《具有噻霉酮與烯醯嗎啉的增效殺菌組合物》的另一個目的是提供包含兩種有效成分A和B殺菌組合物的製備方法及在農業領域防治農作物病害的套用。

技術方案

《具有噻霉酮與烯醯嗎啉的增效殺菌組合物》提供了一種殺菌組合物,該組合物包含兩種有效成分A和B,活性組分A為噻霉酮,活性組分B為選自二氰蒽醌、烯醯嗎啉、異菌脲或氟環唑中的一種。發明人通過試驗發現,上述殺菌組合物增效明顯,更重要的是施用量減少,降低使用成本。含有組分A與組分B的化合物結構類型不同,作用機制各異,兩者復配能夠擴大殺菌譜,並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延緩病原菌抗性的產生和發展速度,且組分A與組分B之間無互動抗性。
上述殺菌組合物中,組分A和組分B的重量兩組分之間的重量比為1:50~50:1,優選1:30~30:1。
《具有噻霉酮與烯醯嗎啉的增效殺菌組合物》的殺菌組合物是由6~92%重量份的活性組分與94~8%重量份的農藥助劑組成。
《具有噻霉酮與烯醯嗎啉的增效殺菌組合物》提供了包含組分A(噻霉酮)和組分B(選自二氰蒽醌、烯醯嗎啉、異菌脲或氟環唑中的一種)的殺菌組合物在防治植物病害中的用途。
上述組合物還包含載體、助劑和/或表面活性劑。在施用的過程中可以混合常用的助劑。
合適的助劑可以是固體或液體,它們通常是劑型加工過程中常用的物質,例如天然的或再生的礦物質,溶劑、分散劑、潤濕劑、膠粘劑、增稠劑、粘合劑或肥料。
《具有噻霉酮與烯醯嗎啉的增效殺菌組合物》組合物的施用方法包括將《具有噻霉酮與烯醯嗎啉的增效殺菌組合物》的組合物用於植物生長的地上部分,特別是葉部或葉面。施用的頻率和施用量取決於病原體的生物學和氣候生存條件。可以將植物的生長場所,如稻田,用組合物的液體製劑浸濕,或者將組合物以固體形式施用於土壤中,如以顆粒形式(土壤施用),組合物可以由土壤經植物根部進入植物體內(內吸作用)。
這些組合物可以僅僅包含活性成分進行施用,也可以與添加劑一起混合使用,因此《具有噻霉酮與烯醯嗎啉的增效殺菌組合物》的組合物可以製備成各種劑型,例如可濕性粉劑、懸浮劑、油懸浮劑、水分散粒劑、水乳劑、微乳劑。根據這些組合物的性質以及施用組合物所要達到的目的和環境情況,可以選擇將組合物以噴霧、彌霧、噴粉、撒播或潑澆等之類的方法施用。
可用已知的方法可以將《具有噻霉酮與烯醯嗎啉的增效殺菌組合物》的組合物製備成各種劑型,可以將有效成分與助劑,如溶劑、固體載體,需要時可以與表面活性劑一起均勻混合、研磨,製備成所需要的劑型。
上述的溶劑可選自芳香烴,優選含8-12個碳原子,如二甲苯混合物或取代的苯,酞酸酯類,如酞酸二丁酯或酞酸二辛酸,脂肪烴類,如環已烷或石蠟,醇和乙二醇和它們的醚和酯,如乙醇,乙二醇,乙二醇單甲基;酮類,如環已酮,強極性的溶劑,如N-甲基-2-吡咯烷酮,二甲基亞碸或二甲基甲醯胺,和植物油或植物油,如大豆油。
上述的固體載體,如用於粉劑和可分散劑的通常是天然礦物填料,例如滑石、高嶺土,蒙脫石或活性白土。為了管理組合物的物理性能,也可以加入高分散性矽酸或高分散性吸附聚合物載體,例如粒狀吸附載體或非吸附載體,合適的粒狀吸附載體是多孔型的,如浮石、皂土或膨潤土;合適的非吸附載體如方解石或砂。另外,可以使用大量的無機性質或有機性質的預製成粒狀的材料作為載體,特別是白雲石。
根據《具有噻霉酮與烯醯嗎啉的增效殺菌組合物》的組合物中的有效成分的化學性質,合適的表面活性劑為木質素磺酸、萘磺酸、苯酚磺酸、鹼土金屬鹽或胺鹽,烷基芳基磺酸鹽,烷基硫酸鹽,烷基磺酸鹽,脂肪醇硫酸鹽,脂肪酸和硫酸化脂肪醇乙二醇醚,還有磺化萘和萘衍生物與甲醛的縮合物,萘或萘磺酸與苯酚和甲醛的縮合物,聚氧乙烯辛基苯基醚,乙氧基化異辛基酚,辛基酚,壬基酚,烷基芳基聚乙二醇醚,三丁基苯聚乙二醇醚,三硬脂基苯基聚乙二醇醚,烷基芳基聚醚醇,乙氧基化蓖麻油,聚氧乙烯烷基醚,氧化乙烯縮合物、乙氧基化聚氧丙烯,月桂酸聚乙二醇醚縮醛,山梨醇酯,木質素亞硫酸鹽廢液和甲基纖維素。
《具有噻霉酮與烯醯嗎啉的增效殺菌組合物》的組合物中兩種有效成分表現為增效效果,該組合物的活性比使用單個化合物的活性預期總和,以及單個化合物的單獨活性更為顯著。增效效果表現為允許施用量減少、更寬的殺真菌控制譜、見效快、更持久的防治效果、通過僅僅一次或少數幾次施用更好的控制植物有害真菌、以及加寬了可能的施用間隔時間。這些特性是植物真菌控制實踐過程中特別需要的。《具有噻霉酮與烯醯嗎啉的增效殺菌組合物》的組合物特別針對下述農作物病害:黃瓜霜霉病病菌、黃瓜灰霉病、香蕉葉斑病、葡萄霜霉病或荔枝疫霉病。

改善效果

《具有噻霉酮與烯醯嗎啉的增效殺菌組合物》的殺菌組合物的表現出的其它特點主要表現為:
1、《具有噻霉酮與烯醯嗎啉的增效殺菌組合物》的組合物混配具有明顯的增效作用;
2、由於該組合物的兩個單劑化學結構差異很大,作用機理完全不同,不存在互動抗性,可延緩兩單劑單獨使用所產生的抗性問題;
3、《具有噻霉酮與烯醯嗎啉的增效殺菌組合物》的組合物對作物安全、防效好。經試驗證明,《具有噻霉酮與烯醯嗎啉的增效殺菌組合物》殺菌劑組合物化學性質穩定,增效顯著,對防治對象表現出明顯的增效以及互補作用。

技術領域

《具有噻霉酮與烯醯嗎啉的增效殺菌組合物》屬於農業植物保護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具有改進性能的殺菌組合物,具體地說是涉及一種包含的殺菌組合物。

權利要求

1.具有噻霉酮與烯醯嗎啉的增效殺菌組合物,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組合物的活性成分由A和B組分組成,其中活性組分A為噻霉酮,活性組分B為烯醯嗎啉,兩組分之間的重量比為1:50~50:1。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組合物,其特徵在於活性組分噻霉酮與活性組分烯醯嗎啉的重量比為1:30~30:1。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組合物,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組合物是由6~92%重量份的活性組分與94~8%重量份的農藥助劑組成。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組合物,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組合物的劑型為農業上允許的任意一種劑型。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組合物,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組合物的劑型為可濕性粉劑、懸浮劑、水分散粒劑、水乳劑、微乳劑。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組合物,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組合物的劑型為油懸浮劑。
7.權利要求1所述的組合物在農業領域防治農作物病害的套用,其中所述農作物病害選自黃瓜霜霉病病菌或荔枝疫霉病。

實施方式

以下實施例所有配方中百分比均為重量百分比。《具有噻霉酮與烯醯嗎啉的增效殺菌組合物》組合物各種製劑的加工工藝均為2012年8月之前技術,根據不同情況可以有所變化。
  • 一、劑型製備實施例
(一)水分散粒劑的加工及實施例
將活性成分噻霉酮與二氰蒽醌、烯醯嗎啉、異菌脲或氟環唑中的一種,與助劑和填料按配方的比例混合均勻,經氣流粉碎成可濕性粉劑,再加入一定量的水混合擠壓造粒,經乾燥篩分後製得水分散粒劑產品。
實施例1:62%噻霉酮·二氰蒽醌水分散粒劑
噻霉酮60%,二氰蒽醌2%,烷基萘磺酸鈉4%,十二烷基磺酸鈉3%,硫酸銨3%,輕質碳酸鈣補足至100%。
實施例2:65%噻霉酮·二氰蒽醌水分散粒劑
噻霉酮2%,二氰蒽醌63%,木質素磺酸鈉5%,甲基萘磺酸鈉甲醛縮合物7%,十二烷基硫酸鈉3%,硅藻土補足至100%。
實施例3:65%噻霉酮·烯醯嗎啉水分散粒劑
噻霉酮63%,烯醯嗎啉2%,木質素磺酸鈉6%,十二烷基磺酸鈉3%,黃原膠1%,羧甲基澱粉鈉1%,凹凸棒土補足至100%。
實施例4:85%噻霉酮·烯醯嗎啉水分散粒劑
噻霉酮2%,烯醯嗎啉83%,硫酸銨1%,海藻酸鈉2%,甲基萘磺酸鈉甲醛縮合物1%,有機矽酮1%,膨潤土補足至100%。
實施例5:62%噻霉酮·異菌脲水分散粒劑
噻霉酮60%,異菌脲2%,十二烷基磺酸鈉2%,烷基萘磺酸鈉2%,硫酸銨3%,輕質碳酸鈣補足至100%。
實施例6:75%噻霉酮·異菌脲水分散粒劑
噻霉酮2%,異菌脲73%,甲基萘磺酸鈉甲醛縮合物5%,木質素磺酸鈉4%,十二烷基硫酸鈉3%,硅藻土補足至100%。
實施例7:62%噻霉酮·氟環唑水分散粒劑
噻霉酮60%,氟環唑2%,羧甲基澱粉鈉1%,十二烷基磺酸鈉4%,木質素磺酸鈉4%,黃原膠1%,凹凸棒土補足至100%。
實施例8:62%噻霉酮·氟環唑水分散粒劑
噻霉酮2%,氟環唑60%,硫酸銨1%,海藻酸鈉2%,甲基萘磺酸鈉甲醛縮合物1%,有機矽酮1%,膨潤土補足至100%。
(二)懸浮劑的加工及實施例
將活性成分噻霉酮與二氰蒽醌、烯醯嗎啉、異菌脲或氟環唑中的一種,與分散劑、潤濕劑、增稠劑和水等各組分按配方的比例混合均勻,經砂磨和/或高速剪下後,得到半成品,分析後補加水混合均勻過濾即得成品。
實施例9:35%噻霉酮·二氰蒽醌懸浮劑
噻霉酮25%,二氰蒽醌10%,木質素磺酸鈉7%,黃原膠0.8%,膨潤土3%,矽酸鋁鎂1%,乙二醇4%,水補足至100%。
實施例10:36%噻霉酮·二氰蒽醌懸浮劑
噻霉酮12%,二氰蒽醌24%,甲基萘磺酸鈉甲醛縮合物6%,膨潤土4%,丙三醇5%,水補足至100%。
實施例11:42%噻霉酮·烯醯嗎啉懸浮劑
噻霉酮40%,烯醯嗎啉2%,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7%,白炭黑3%,丙三醇6%,苯甲酸鈉2%,水補足至100%。
實施例12:32%噻霉酮·烯醯嗎啉懸浮劑
噻霉酮5%,烯醯嗎啉27%,木質素磺酸鈉7%,白炭黑3%,乙二醇6%,黃原膠1%,水補足至100%。
實施例13:55%噻霉酮·異菌脲懸浮劑
噻霉酮50%,異菌脲5%,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7%,白炭黑3%,丙三醇6%,苯甲
酸鈉2%,水補足至100%。
實施例14:42%噻霉酮·異菌脲懸浮劑
噻霉酮2%,異菌脲40%,木質素磺酸鈉7%,白炭黑3%,乙二醇6%,黃原膠1%,水補足至100%。
實施例15:55%噻霉酮·氟環唑懸浮劑
噻霉酮50%,氟環唑5%,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7%,白炭黑3%,丙三醇6%,苯甲酸鈉2%,水補足至100%。
實施例16:55%噻霉酮·氟環唑懸浮劑
噻霉酮5%,氟環唑50%,木質素磺酸鈉7%,白炭黑3%,乙二醇6%,黃原膠1%,水補足至100%。
(三)可濕性粉劑的加工及實施例
將活性成分噻霉酮A與B活性成分二氰蒽醌、烯醯嗎啉、異菌脲或氟環唑中的一種與各種助劑及填料等按比例充分混合,經超細粉碎機粉碎後製得可濕性粉劑。
實施例17:90%噻霉酮·二氰蒽醌可濕性粉劑
噻霉酮2%,二氰蒽醌88%,木質素磺酸鈣2%,十二烷基苯磺酸鈉1%,膨潤土2%,凹凸棒土補足至100%。
實施例18:88%噻霉酮·二氰蒽醌可濕性粉劑
噻霉酮86%,二氰蒽醌2%,烷基聚氧乙基醚磺酸鹽1%,拉開粉2%,膨潤土1.5%,白炭黑2%,硅藻土補足至100%。
實施例19:55%噻霉酮·二氰蒽醌可濕性粉劑
噻霉酮25%,二氰蒽醌30%,烷基磺酸鹽6%,木質素磺酸鈉6%,白炭黑11%,高嶺土補足至100%。
實施例20:88%噻霉酮·烯醯嗎啉可濕性粉劑
噻霉酮86%,烯醯嗎啉2%,聚氧乙烯辛基苯基醚2%,木質素磺酸鈉6%,白炭黑4%,硅藻土補足至100%。
實施例21:50%噻霉酮·烯醯嗎啉可濕性粉劑
噻霉酮25%,烯醯嗎啉25%,木質素磺酸鈣7%,白炭黑5%,十二烷基苯磺酸鈉3%,凹凸棒土補足至100%。
實施例22:62%噻霉酮·烯醯嗎啉可濕性粉劑
噻霉酮2%,烯醯嗎啉60%,木質素磺酸鈣5%,膨潤土4%,聚氧乙烯辛基苯基醚3%,凹凸棒土補足至100%。
實施例23:85%噻霉酮·異菌脲可濕性粉劑
噻霉酮83%,異菌脲2%,聚氧乙烯辛基苯基醚1%,木質素磺酸鈉2%,白炭黑3%,硅藻土補足至100%。
實施例24:50%噻霉酮·異菌脲可濕性粉劑
噻霉酮25%,異菌脲25%,十二烷基苯磺酸鈉3%,白炭黑5%,木質素磺酸鈣7%,凹凸棒土補足至100%。
實施例25:85%噻霉酮·異菌脲可濕性粉劑
噻霉酮3%,異菌脲82%,木質素磺酸鈣5%,膨潤土4%,聚氧乙烯辛基苯基醚3%,凹凸棒土補足至100%。
實施例26:88%噻霉酮·氟環唑可濕性粉劑
噻霉酮2%,氟環唑86%,十二烷基苯磺酸鈉2%,膨潤土1%,木質素磺酸鈣2%,凹凸棒土補足至100%。
實施例27:86%噻霉酮·氟環唑可濕性粉劑
噻霉酮84%,氟環唑2%,拉開粉1%,烷基聚氧乙基醚磺酸鹽2%,膨潤土1.5%,白炭黑2%,硅藻土補足至100%。
實施例28:50%噻霉酮·氟環唑可濕性粉劑
噻霉酮25%,氟環唑25%,木質素磺酸鈉6%,烷基磺酸鹽6%,白炭黑11%,高嶺土補足至100%。
(四)微乳劑的加工及實施例
將活性成分噻霉酮A與活性成分B二氰蒽醌、烯醯嗎啉、異菌脲或氟環唑中的一種在溶劑中完全溶解後,進行攪拌,同時加入乳化劑、增效助劑和抗凍劑,待上述體系混勻後,再將水慢慢加入上述混合液中,充分攪拌後即可配成不同含量的微乳劑。
實施例29:18%噻霉酮·二氰蒽醌微乳劑
噻霉酮3%,二氰蒽醌15%,丙酮15%,復硝酚鈉0.5%,烷基聚氧乙烯醚和壬基酚聚氧乙烯醚5%,丙二醇1%,尿素2%,水補足至100%。
實施例30:30%噻霉酮·二氰蒽醌微乳劑
噻霉酮25%,二氰蒽醌5%,脂肪酸聚氧乙烯酯和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4%,丙三醇2%,甲醇11%,氮酮1%,水補足至100%。
實施例31:15%噻霉酮·烯醯嗎啉微乳劑
噻霉酮5%,烯醯嗎啉10%,烷基苯磺酸鹽和烷基萘磺酸鹽16%,噻酮1%,乙酸乙酯16%,丙二醇1%,水補足至100%。
實施例32:15%噻霉酮·烯醯嗎啉微乳劑
噻霉酮10%,烯醯嗎啉5%,十二烷基苯磺酸鈣8%,噻酮0.5%,山梨酸14%,聚乙二醇3%,水補足至100%。
實施例33:18%噻霉酮·異菌脲微乳劑
噻霉酮6%,異菌脲12%,丙酮15%,復硝酚鈉0.5%,烷基聚氧乙烯醚和壬基酚聚氧乙烯醚5%,丙二醇1%,尿素2%,水補足至100%。
實施例34:21%噻霉酮·異菌脲微乳劑
噻霉酮20%,異菌脲1%,脂肪酸聚氧乙烯酯和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4%,丙三醇2%,甲醇11%,氮酮1%,水補足至100%。
實施例35:12%噻霉酮·氟環唑微乳劑
噻霉酮2%,氟環唑10%,丙二醇1%,烷基苯磺酸鹽和烷基萘磺酸鹽13%,噻酮1%,乙酸乙酯11%,水補足至100%。
實施例36:15%噻霉酮·氟環唑微乳劑
噻霉酮10%,氟環唑5%,山梨酸14%,噻酮1%,十二烷基苯磺酸鈣7%,聚乙二醇2%,水補足至100%。
(五)水乳劑的加工及實施例
在乳化釜中,將活性成分噻霉酮A與B活性成分二氰蒽醌、烯醯嗎啉、異菌脲或氟環唑中的一種與溶劑、助劑在機械攪拌下混合均勻,然後投入乳化劑和穩定劑攪拌均勻,最後加入水,在100-12000轉/分鐘的轉速下攪拌10-30分鐘,使之成為均勻乳狀的產品。
實施例37:42%噻霉酮·二氰蒽醌水乳劑
噻霉酮40%,二氰蒽醌2%,N-鄰苯二甲酸二甲酯4%,壬基酚苯氧乙烯醚3%,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2%,乙二醇3%,聚乙烯醇1%,苯甲酸鈉1%,有機矽消泡劑0.8%,水補足至100%。
實施例38:44%噻霉酮·二氰蒽醌水乳劑
噻霉酮4%,二氰蒽醌40%,丁基羥基茴香醚4%,聚異丁二酸酐-聚乙二醇共聚物3%,丙二醇2%,黃原膠3%,聚乙烯醇1%,有機矽消泡劑1.2%,水補足至100%。
實施例39:22%噻霉酮·烯醯嗎啉水乳劑
噻霉酮20%,烯醯嗎啉2%,聚氧乙烯嵌段共聚物3%,丙二醇1%,黃原膠2%,聚異丁二酸酐-聚乙二醇共聚物3%,有機矽消泡劑1.2%,水補足至100%。
實施例40:22%噻霉酮·烯醯嗎啉水乳劑
噻霉酮2%,烯醯嗎啉20%,N-十二烷基吡咯烷酮2%,蓖麻油聚氧乙烯醚1%,丙三醇3%,聚乙烯醇1.2%,苯甲酸鈉1%,異辛醇2%,水補足至100%。
實施例41:30%噻霉酮·異菌脲水乳劑
噻霉酮25%,異菌脲5%,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1%,壬基酚苯氧乙烯醚2%,乙二醇3%,苯甲酸鈉1%,N-鄰苯二甲酸二甲酯2%,聚乙烯醇1%,有機矽消泡劑1%,水補足至100%。
實施例42:42%噻霉酮·異菌脲水乳劑
噻霉酮2%,異菌脲40%,丙二醇2%,丁基羥基茴香醚3%,聚異丁二酸酐-聚乙二醇共聚物3%,黃原膠3%,聚乙烯醇1%,有機矽消泡劑1.2%,水補足至100%。
實施例43:21%噻霉酮·氟環唑水乳劑
噻霉酮20%,氟環唑1%,丙二醇1%,黃原膠1%,聚異丁二酸酐-聚乙二醇共聚物2%,聚氧乙烯嵌段共聚物2%,有機矽消泡劑1.5%,水補足至100%。
實施例44:42%噻霉酮·氟環唑水乳劑
噻霉酮2%,氟環唑40%,蓖麻油聚氧乙烯醚2%,N-十二烷基吡咯烷酮1%,丙三醇2%,聚乙烯醇1.1%,苯甲酸鈉2%,異辛醇1%,水補足至100%。
(四)油懸浮劑的加工及實施例
將活性成分噻霉酮A與B活性成分二氰蒽醌、烯醯嗎啉、異菌脲或氟環唑中的一種與分散劑、穩定劑、消泡劑和溶劑等各組分按配方的比例混合,放入砂磨釜內研磨後,送入均質混合器內混勻即得成品。
實施例45:42%噻霉酮·二氰蒽醌油懸浮劑
噻霉酮2%,二氰蒽醌40%,木質素磺酸鈉8%,膨潤土4%,黃原膠1%,有機矽消泡劑2%,大豆油補足至100%。
實施例46:55%噻霉酮·二氰蒽醌油懸浮劑
噻霉酮50%,二氰蒽醌5%,拉開粉8%,膨潤土5%,有機矽酮2%,機油補足至100%。
實施例47:30%噻霉酮·烯醯嗎啉油懸浮劑
噻霉酮25%,烯醯嗎啉5%,萘磺酸甲醛縮合物8%,硅藻土5%,矽酸鎂鋁2%,二氯乙烷補足至100%。
實施例48:42%噻霉酮·烯醯嗎啉油懸浮劑
噻霉酮2%,烯醯嗎啉40%,木質素磺酸鈉11%,二氧化矽氣凝膠4%,矽酸鎂鋁2%,蓖麻油補足至100%。
實施例49:18%噻霉酮·異菌脲油懸浮劑
噻霉酮3%,異菌脲15%,有機矽消泡劑1%,膨潤土3%,木質素磺酸鈉7%,黃原膠1%,大豆油補足至100%。
實施例50:22%噻霉酮·異菌脲油懸浮劑
噻霉酮20%,異菌脲2%,膨潤土3%,拉開粉7%,有機矽酮2%,機油補足至100%。
實施例51:30%噻霉酮·氟環唑油懸浮劑
噻霉酮25%,氟環唑5%,萘磺酸甲醛縮合物8%,硅藻土5%,矽酸鎂鋁2%,二氯乙烷補足至100%。
實施例52:45%噻霉酮·氟環唑油懸浮劑
噻霉酮15%,氟環唑30%,木質素磺酸鈉11%,二氧化矽氣凝膠4%,矽酸鎂鋁2%,蓖麻油補足至100%。
  • 二、藥效驗證試驗
(一)生物測定實施例
1、噻霉酮與二氰蒽醌復配對黃瓜霜霉病病菌毒力測定試驗
試驗對象:黃瓜霜霉病病菌
按照試驗分級標準調查黃瓜整株葉片的發病情況,計算病情指數和防治效果。將防治效果換算成幾率值(y),藥液弄高度(微克/毫升)轉換成對數值(x),以最小二乘法計算毒力方程和抑制中濃度EC50,依孫雲沛法計算藥劑的毒力指數級共毒係數(CTC)。
實測毒力指數(ATI)=(標準藥劑EC50/供試藥劑EC50)*100
理論毒力指數(TTI)=A藥劑毒力指數*混劑中A的百分含量+B藥劑毒力指數*混劑中B的百分含量
共毒係數(CTC)=[混劑實測毒力指數(ATI)/混劑理論毒力指數(TTI)]*100CTC≤80,組合物表現為拮抗作用,80<CTC<120,組合物表現為相加作用,CTC≥120,組合物表現為增效作用。
表1噻霉酮、二氰蒽醌及其不同配比復配對黃瓜霜霉病毒力測定結果分析
具有噻霉酮與烯醯嗎啉的增效殺菌組合物
表1
結果(表1)表明,噻霉酮與二氰蒽醌復配對黃瓜霜霉病的防治效果顯著提高,說明二者復配對黃瓜霜霉病病菌有顯著的增效作用。尤其是噻霉酮與二氰蒽醌配比在1:30~30:1之間,噻霉酮與二氰蒽醌的共毒係數均在135以上,增效作用明顯。
2、噻霉酮與烯醯嗎啉復配對黃瓜霜霉病毒力測定試驗
表2噻霉酮、烯醯嗎啉及其不同配比復配對黃瓜霜霉病毒力測定結果分析
具有噻霉酮與烯醯嗎啉的增效殺菌組合物
表2
結果(表2)表明,噻霉酮與烯醯嗎啉復配對黃瓜霜霉病的防治效果顯著提高,說明二者復配對黃瓜霜霉病具有顯著的增效作用,尤其是噻霉酮與烯醯嗎啉配比在1:30~30:1之間,噻霉酮與烯醯嗎啉的共毒係數均在170以上,增效作用明顯。
3、噻霉酮與異菌脲復配對黃瓜灰霉病毒力測定試驗
表3噻霉酮、異菌脲及其不同配比復配對黃瓜灰霉病毒力測定結果分析
具有噻霉酮與烯醯嗎啉的增效殺菌組合物
表3
結果(表3)表明,噻霉酮與異菌脲復配對黃瓜灰霉病的防治效果顯著提高,說明二者復配對黃瓜灰霉病具有顯著的增效作用,尤其是噻霉酮與異菌脲配比在1:30~30:1之間,噻霉酮與異菌脲的共毒係數均在135以上,增效作用明顯。
4、噻霉酮與氟環唑復配對香蕉葉斑病毒力測定試驗
表4噻霉酮、氟環唑及其不同配比復配對香蕉葉斑病毒力測定結果分析
具有噻霉酮與烯醯嗎啉的增效殺菌組合物
表4
結果(表4)表明,噻霉酮與氟環唑復配對香蕉葉斑病的防治效果顯著提高,說明二者復配對香蕉葉斑病具有顯著的增效作用,尤其是噻霉酮與氟環唑配比在1:30~30:1之間,噻霉酮與氟環唑的共毒係數均在140以上,增效作用明顯。
(二)田間藥效驗證試驗
試驗方法:在發病初期,立即進行第一次噴霧,7天后進行第二次施藥,每個處理4個小區,每個小區20平米。於藥前和第二次藥後10天調查統計發病情況,每個小區5點隨機取樣,每點調查5株作物,調查整株上每葉片的病斑面積占葉片面積的百分率並分級,計算病情指數和防治效果。
具有噻霉酮與烯醯嗎啉的增效殺菌組合物
預期防效(%)=X+Y-XY/100(其中,X,Y為單劑防效)
分級標準:
0級:無病斑;
1級:葉片病斑少於5個,長度小於1厘米;
3級:葉片病斑6-10個,部分病斑長度大於1厘米;
5級:葉片病斑11-25個,部分病斑連成片,病斑面積占葉面積的10-25%;
7級:葉片病斑26個以上,病斑連成片,病斑面積占葉面積的26-50%;
9級:病斑連成片,病斑面積占葉面積的50%以上或全葉枯死。
(1)噻霉酮與二氰蒽醌混配對葡萄霜霉病的田間藥效試驗
表5噻霉酮與二氰蒽醌混配對葡萄霜霉病防治效果
具有噻霉酮與烯醯嗎啉的增效殺菌組合物
表5
測定結果(表5)表明,噻霉酮與二氰蒽醌復配對防治葡萄霜霉病的防效明顯提高,說明二者復配對葡萄霜霉病有顯著的增效作用。
(2)噻霉酮與烯醯嗎啉混配對荔枝疫霉病的田間藥效試驗
表6噻霉酮與烯醯嗎啉混配對荔枝疫霉病的防治效果
具有噻霉酮與烯醯嗎啉的增效殺菌組合物
表6
測定結果(表6)表明,噻霉酮與烯醯嗎啉復配對防治荔枝疫霉病的防效明顯提高,說明二者復配對荔枝疫霉病有顯著的增效作用。
(3)噻霉酮與異菌脲混配對荔枝疫霉病的田間藥效試驗
表7噻霉酮與異菌脲混配對辣椒灰霉病的防治效果
具有噻霉酮與烯醯嗎啉的增效殺菌組合物
表7
測定結果(表7)表明,噻霉酮與異菌脲復配對防治辣椒灰霉病的防效明顯提高,說明二者復配對辣椒灰霉病有顯著的增效作用。
(4)噻霉酮與氟環唑混配對香蕉葉斑病的田間藥效試驗
表8噻霉酮與氟環唑混配對香蕉葉斑病防治效果
具有噻霉酮與烯醯嗎啉的增效殺菌組合物
表8
測定結果(表7)表明,噻霉酮與氟環唑混配對香蕉葉斑病的防治效果明顯提高,說明二者復配對香蕉葉斑病有顯著的增效作用。

榮譽表彰

2018年12月20日,《具有噻霉酮與烯醯嗎啉的增效殺菌組合物》獲得第二十屆中國專利優秀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