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姓

具姓

概述 具姓,是一個姓氏,也是一種署名方式或稱呼方式。 作為姓氏,具姓從人數上屬於罕見姓氏,但分布極廣,幾乎全國各省均有分布。 作為署名方式或稱呼方式,具姓指署有姓氏或帶有姓氏,如提到“和珅”是一般並不加他的姓氏“鈕祜祿”,就是一種不具姓的稱呼方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具姓
  • 概述:姓氏、一種署名方式或稱呼方式
  • 特點:分布極廣,幾乎全國各省均有分布
  • 讀音:jù(ㄐㄩˋ)
  • 起源:有五個淵源
基本介紹,姓氏起源,第一個淵源,第二個淵源,第三個淵源,第四個淵源,第五個淵源,得姓始祖,遷徙分布,郡望堂號,郡望,堂號,

基本介紹

俱(具)[俱、具,讀音作jù(ㄐㄩˋ)]
具姓

姓氏起源

第一個淵源

源於姬姓,出自春秋時期魯國將軍具丙,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據史籍《左傳·襄公十八年》中記載:“具,姓,有右具丙。”“具”字,出甲骨文字形,本義是古代禮器之一“鼎”的簡義,字義與“俱”字相通,可代所有與“鼎”相關器皿的形容字。“俱”,後來表示一個人的旁邊上面是一隻“鼎”,下面是一雙手,表示這個人雙手捧著盛有食物的鼎器。本義就是準備飯食或酒席,也就是先秦至漢朝時期專職侍奉帝王國君用膳的御膳官員之長,也就是大長今,任職者皆有一手好廚藝,且為君主的心腹親信,後演延為姓氏,稱俱氏、或具氏。春秋晚期的周靈王姬泄心十七年(魯襄公姬午十八年,齊靈公姜環二十八年,晉平公姬彪三年,楚康王羋昭即熊居五年,公元前555年)的秋季,齊、與晉國之間爆發了一場規模頗為宏大的“平陰之戰”,魯國、衛國也參與其中,左丘明在《春秋左氏傳》中給予了詳細記載:
魯襄公二十八年(公元前545年):
“秋,齊侯伐我北鄙。中行獻子將伐齊,夢與厲公訟,弗勝,公以戈擊之,首隊於前,跪而戴之,奉之以走,見梗陽之巫皋。他日,見諸道,與之言,同。巫曰:‘今茲主必死,若有事於東方,則可以逞。’獻子許諾。晉侯伐齊,將濟河。獻子以朱絲系玉二榖,而禱曰:‘齊環怙恃其險,負其眾庶,棄好背盟,陵虐神主。曾臣彪將率諸侯以討焉,其官臣偃實先後之。苟捷有功,無作神羞,官臣偃無敢復濟。唯爾有神裁之!’沉玉而濟。冬十月,公會晉侯、宋公、衛侯、鄭伯、曹伯、莒子、邾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子於魯濟同圍齊。尋湨梁之言,同伐齊。齊侯御諸平陰,塹防門而守之,廣里。夙沙衛曰:‘不能戰,莫如守險。’弗聽。諸侯之士門焉,齊人多死。范宣子告析文子曰:‘吾知子,敢匿情乎?魯人、莒人皆請以車千乘自其鄉入,既許之矣。若入,君必失國。子盍圖之?’子家以告公,公恐。晏嬰聞之曰:‘君固無勇,而又聞是,弗能久矣。’齊侯登巫山以望晉師。晉人使司馬斥山澤之險,雖所不至,必旗而疏陳之。使乘車者左實右偽,以旗先,輿曳柴而従之。齊侯見之,畏其眾也,乃脫歸。丙寅晦,齊師夜遁。師曠告晉侯曰:‘鳥烏之聲樂,齊師其遁。’邢伯告中行伯曰:‘有班馬之聲,齊師其遁。’叔向告晉侯曰:‘城上有烏,齊師其遁。’十一月丁卯朔,入平陰,遂従齊師。夙沙衛連大車以塞隧而殿。殖綽、郭最曰:‘子殿國師,齊之辱也。子姑先乎!’乃代之殿。衛殺馬於隘以塞道。晉州綽及之,射殖綽,中肩,兩矢夾脰,曰:‘止,將為三軍獲。不止,將取其衷。’顧曰:‘為私誓。’州綽曰:‘有如日!’乃弛弓而自後縛之。其右具丙亦舍兵而縛郭最,皆衿甲面縛,坐於中軍之鼓下。”這其中當時在右軍的具丙,就是魯國的一位將軍。在齊國軍隊入侵魯國時,魯國軍隊與晉國軍隊聯手抵抗齊國軍隊,具丙在戰鬥中活捉了齊軍將領郭最。
在姜具丙(右具丙)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的名字為姓氏者,稱具氏、俱氏,皆世代相傳至今。

第二個淵源

源於朝鮮族,出自古高麗國宮廷侍從具氏,屬於以職業稱謂為氏。具,古字是俱,出甲骨文字形,一個人的旁邊上面是一隻“鼎”,下面是一雙手,表示這個人雙手捧著盛有食物的鼎器。本義就是準備飯食或酒席,就是古高麗國宮廷中專門侍奉帝王國君用膳的大長今。朝鮮民族的祖先主要是《後漢書》和《三國志》中提到的“三韓”,即馬韓、辰韓和弁辰(即弁韓),大致分布在今韓國以及朝鮮南部地區,實際上三韓在五胡十六國時期還只是三個較大的部族,到南北朝時期才逐漸形成新羅和百濟兩國。“三韓”,就是今韓國名字的由來。公元四世紀,在朝鮮半島上有了新羅、高句麗、百濟三個國家。
公元589年,隋王朝統一了中國大部分地區,而後收復遼東故土的問題提到了議事日程。同時,百濟國、新羅國因屢受高句麗國的攻掠,也多次向隋王朝求援,表示願意從征高句麗國。此時的高句麗國亦一改前世諸王的修好政策,競以兵戎相見,發兵進攻隋王朝的遼西之地,於是爆發了隋王朝與高句麗國的遼東戰爭。歷史上的遼東戰爭,計有四次:
第一次是在公元598年,因高句麗軍犯遼西,隋文帝發水陸大軍三十萬前往征討,雙方未及交鋒,高句麗王高元就遣使謝罪,隋文帝即下詔班師。
第二次是在公元611年,隋煬帝兵發遼東,先勝而後敗,損失慘重。
第三次是在公元613年,隋煬帝再次親征高句麗。遼東城一戰,持續二十餘晝夜,雙方死傷甚眾,後因隋朝內亂,隋軍無功而返。
第四次是在公元614年,隋煬帝第三次親征高句麗。隋軍先取得卑奢城大捷,準備進軍平壤。高句麗王審時度勢,“上表請降”,煬帝允準,率軍而歸。隋朝滅亡後,大唐帝國建立。公元645年,因高句麗、百濟兩國不遵唐朝詔命,聯合進攻新羅國,唐太宗李世民應新羅國王的請求,遂發兵二十萬,親征高句麗國。在連獲勝利後,因天寒糧盡,只好班師。
公元666年,高句麗國內發生了內哄,國相泉男生被推翻,便向唐王朝求兵救援。唐高宗李治乘機再發大兵征討高句麗國。各路唐軍捷報頻傳。到公元668年,唐王朝和新羅國聯軍圍攻平壤,高句麗國王王藏投降。至此,高句麗所屬的一百七十六城、六十九萬戶皆分別歸唐王朝和新羅國所有。唐王朝將高句麗故地劃為九個都督府,四十二個州、一百餘個縣。又於平壤設定安東都護府,以大將軍薛仁貴為安東都護,統兵兩萬以鎮之。高句麗政權滅亡後,高句麗國的轄區大部分納入大唐帝國的行政建制,恢復了中原政權對朝鮮半島和遼東的直接管轄。隨著政權的滅亡,高句麗民族也解體了,分別融入了周邊各民族之中,此後再也沒有高句麗族了。
公元918年王建建立了自己的王國,國號高麗,並於公元936年統一了朝鮮半島。高麗王國曆時近五百年,為各國所熟知,所以至今外文名稱音譯為高麗。王建是高句麗國的遺臣,他自立為高麗王,並最終統一了朝鮮半島。此後,高麗國和高句麗國沒有血緣上的任何聯繫了。高麗轄境內的居民以新羅國人為主。新羅國人主要是源於朝鮮半島南部地區的辰韓和弁韓人,高氏高麗滅亡後,雖然有一部分高句麗人加入其中,但不是民族主源。此後的高麗國和中國的關係越來越淡薄了。
公元1392年,高麗國三軍都總制使李成桂在明朝的協助下取代高麗王朝,建都於漢陽(今韓國漢城),將國號定為朝鮮,歷史上稱為李氏朝鮮。朝鮮,意為清晨之國、朝日鮮明之國或晨曦清亮之國。史籍《東國輿地勝覽》一書中說:“國在東方,先受朝日之光輝,故名朝鮮。”由於李成桂是在明朝的幫助下奪得政權的,從此採取親明政策,並且向明稱臣,自此朝鮮一直是中國的附庸國。在高麗國,侍奉長上用膳的侍從就叫做“俱”,多為世代相傳,後簡寫為“具”,其後裔子孫以職業為姓氏,稱具氏。
到元朝時期,貴由汗元年(公元1246年),高麗國停止歲貢,引起蒙古貴族的不滿,蒙古大軍征伐高麗,從蒙哥汗八年(公元1247~1258年)之間,蒙古軍隊曾四次進攻高麗國,迫使高麗國派太子來朝貢,並被扣押在蒙古為人質。
元世祖忽必烈中統元年(公元1260年)春,高麗國王逝世,忽必烈派兵護送高內實行大赦,送還高麗俘虜及逃入遼東的民戶,禁止蒙古邊將侵擾高麗,以撫民心。忽必烈視高麗國為元朝的屬國和進攻日本的跳板。元至元五年(公元1268年)夏,忽必烈責令高麗新國製造船艘,以備元軍攻打日本或南宋之需。元朝對高麗的控制和榨取,使高麗朝野極為不滿。元至元六年(公元1269年)農曆8月,高麗國大臣林衍廢其王。同年農曆10月,忽必烈派頭輦哥率大兵壓境;封在京朝覲之高麗王世子為特進、上柱國,並郎里德一行出使高麗,限期高麗林衍等來京陳情,聽候決斷。在元朝的再三威懾之下,高麗國都統領崔坦、李延齡等以西京(今朝鮮平壤)五十餘城歸降。高麗國王復其位,並親自朝見忽必烈。
元至元七年(公元1270年)農曆1月,忽必烈將高麗西京改為為東寧府(後升東寧路),劃歸元朝遼陽行省。後送高麗國王父子回國,委任脫脫朵兒、焦天翼為高麗達魯花赤(督官)。同年春季,元軍兵臨王京(今韓國開城)城下,此時林衍已死,其黨三別杪軍首領裴仲孫等擁立王室庶族承化侯王溫,退守珍島(今韓國南金羅道)堅持抗元。
元至元八年(公元1271年)農曆5月,元軍將領忻都率兵攻占珍島,王溫等被殺。金通精退往耽羅(今濟州都攻占耽羅,捉拿了金通精等人。元朝遂設耽羅國詔討司,屯兵駐守。至元十一年(公元1274年)五月,忽必烈將女兒忽都魯潔麗米斯嫁給高麗王子。農曆6月,高麗老王逝世,王子即位。第二年,應忽必烈的要求,高麗新國王改變了所有與元朝相類似的省、院、台、部等官職名稱,並派遣二十名貴族子弟前來至元朝“入侍”忽必烈。
元至元十七年(公元1280年)夏,元朝在高麗創設驛站,加封高麗王儲為開府儀同三司和行省左丞相手兩萬五千人,戰船九百艘,參加侵日戰爭。高麗民眾不堪其擾。
元至元十九年(公元1282年),日本侵擾高麗,高麗國王請求元政府駐防金州。第二年,元朝正式在高麗設定征東行中書省,以高麗王與元軍將領阿塔海共領行省事。
元至元二十一年(公元1284年),忽必烈將耽羅劃歸高麗國。元大德三年(公元1299年),元成宗鐵穆耳大帝命闊里吉思為高麗征東行省平章事,因闊里吉思對高麗國內政橫加干涉,引起高麗國內的極大憤慨。元大德五年(公元1301年),元成宗被迫撤銷行省建置。然而,直至元朝末期,高麗國的內政與外交均受到元王朝的嚴厲控制。
在高麗忠烈王派遣二十名貴族子弟前來至元朝“入侍”之時,高麗具氏族人亦有作為膳食侍從隨之入中國者,後留在中原,在後來的明朝時期融入漢族,與漢族具氏族人合為一體,成為漢族具氏一族,世代相傳至今。

第三個淵源

源於鮮卑族,出自五胡十六國時期南涼鎮北將軍俱延,屬於以先祖名字漢化改姓為氏。俱延,是古河西鮮卑族禿髮部車蓋氏族人,為著名南涼鎮北將軍。
十六國時期,南涼建和三年(公元402年),南涼國君禿髮·利鹿孤逝世,其弟禿髮·傉檀即涼王位後,大赦境內,改年號為“嘉平”,重置百官。禿髮·傉檀立夫人折掘氏為五後,立世子禿髮·武台為太子、錄尚書事,任命左長史趙晁、右長史郭幸為尚書左右僕射,任命鎮北將軍俱延為太尉,任命鎮軍敬歸為司隸校尉,自余封署各有差。然後,禿髮·傉檀遣其左將軍枯木、駙馬都尉胡康率軍討伐北涼政權沮渠·蒙遜,掠臨松(今甘肅張掖南古鎮)千餘戶而還。沮渠·蒙遜大怒,率騎五千至於顯美(今甘肅永昌),擊破破車蓋鮮卑而還。禿髮·傉檀不甘,又命俱延出兵伐沮渠·蒙遜,結果俱延不敵北涼軍,大敗而歸。禿髮·傉檀屢次敗於北涼沮渠·蒙遜,公元410年沮渠·蒙遜奪取姑臧(今甘肅武威)後,一再南進包圍樂都(今青海海東樂都)。南涼國連年不收,上下飢弊,沮渠·傉檀為了解決困難,於公元414年率兵向西進攻吐谷渾乙弗部,獲得牛、馬、羊四十餘萬頭。但他以為沮渠·蒙遜退兵不久,西秦國的乞伏·熾磐“名微眾寡”,又是自己的女婿,因而放鬆了後方的防禦。乞伏·熾磐乘虛進攻,十天即攻下樂都,禿髮·傉檀投降,年余後被女婿乞伏·熾磐毒死。南涼國滅亡。
南涼國滅亡後,鎮北將軍俱延偕自己的族人後裔遷逃至中原安陽一帶,後有人以族酋名字的諧音漢字為姓氏,稱俱延氏,再後又省文簡改為單姓俱氏、具氏、延氏等,逐漸融入漢族,世代相傳至今。

第四個淵源

源於羋姓,出自唐朝時期大宦官俱文珍,屬於因故改姓為氏。俱文珍,本名劉貞亮,後從義父姓,改名俱文珍,是唐朝德宗李适後期重用的大宦官。
唐貞元二十一年(公元805年),唐德宗去世後,因中風而半身不遂的唐順宗李誦繼位。唐順宗不甘心受制於宦官,他內靠嬪妃,外靠翰林學士王叔文及著名的士大夫韓泰、柳宗元、劉禹錫等人,試圖通過改革來克服唐德宗朝因宦官專權而造成的弊政。改革觸及到了宦官的切身利益,當朝權閹俱文珍聯合其他宦官堅決反對。俱文珍先是設法讓唐順宗取消了王叔文進宮議事的權利,然後密謀把支持王叔文的唐順宗逼下台。當時,太子李淳有意早登帝位,俱文珍等宦官便與李純合謀,日夜聚集在唐順宗周圍,氣勢洶洶地逼其讓位。身體本來很差的唐順宗懼於俱文珍等人的逼迫,只得把軍國大政交給太子。俱文珍還不滿足,他把翰林學士召到金鑾殿,逼迫他們起草詔書,由太子即位,尊唐順宗為太上皇。只做了七個月皇帝的唐順宗就這樣被俱文珍逼宮退位了。唐永貞元年(公元805年)農曆8月24日,俱文珍同劉光錡、薛盈珍等挾立順宗長子廣陵王李淳為太子,更名為李純。太子李純即位後,稱唐憲宗,俱文珍因有擁戴大功而備受重用。俱文珍當年權重熏天,連名重一時的文豪韓愈都來拍俱文珍的馬屁。唐貞元十三年(公元797年),韓愈曾作了《送汴州監軍俱文珍》一詩以媚之:“奉使羌池靜,臨戎汴水安。沖天鵬翅闊,報國劍鋩寒。曉日驅征騎,春風詠采蘭。誰言臣子道,忠孝兩全難。”韓愈對俱文珍歌頌備至,說:“其監統中貴,必材雄德茂,榮耀寵光,能俯達人情,仰喻天意者,然後為之。”因俱文珍是前朝舊臣,又擁立了唐憲宗,功高震主,憲宗也逐漸不滿他的居功擅權。不久,正值擔任汴州監軍的俱文珍因不請示朝廷而擅殺東川節度使李康,而引起整個朝廷的眾怒。朝野上下競相指責俱文珍專橫獨斷、目無君主,宮中的宦官也群起攻擊。俱文珍漸漸失寵於唐憲宗,在唐元和八年(公元813年)淒涼死去。
劉氏宗族因俱文珍為宦官(太監),不算完人,又得罪了天下,因此憤去其“亻”為“具”,改其族支為具氏,斥之劉氏族外。
本書按:此述為揭私,甚歉!但為明了具氏姓氏一支淵源歷史,不得不爾。

第五個淵源

源於河源,出自東江流域客家具氏家族,源屬待考。河源,是東江流域客家人的聚居中心。在“百越”時期,來自江浙一帶的吳越民族散居於少數民族之中,對開化粵地起了重要作用。秦王朝統一中原後,秦始皇發動平百越之戰,遷陝隴之民居於嶺南粵地,帶來了黃河文化。此後,凡遇中原戰亂,都有一批批的移民進入嶺南地區以求安衍。這些南遷之民與當地土著民族相互同化,逐步形成了在全世界範圍內影響巨大的客家文明,或稱客屬文化。
在漢族客家群體中,就有一支具氏家族,即出自河源客家人,目前有近兩千餘人口。

得姓始祖

姜具丙(具丙、右具丙)、俱延、俱文珍(劉貞亮)。

遷徙分布

俱氏(具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體,但在今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一千位,在台灣省則名列第九百七十六位,以河南、汝陽、河源為郡望。
今甘肅省的鎮原縣三岔鎮榆楊灣俱溝畔,陝西省的寶雞市陳倉區千河鎮馮家嘴村、俱劉村、乾縣長留鄉孫段村、梁村鎮,河北省的石家莊市無極縣郝莊鄉西陳村、北遠村,廣東省的惠州市,福建省的龍巖市等地,均有具氏、俱氏族人分布。在重慶發現漢族具氏有100來人,經各種渠道的確認,為河源具氏的一個分支。

郡望堂號

郡望

河南郡:秦朝時期名為三川郡。西漢高祖二年(丙申,公元前205年)改為河南郡,治所在雒陽(今河南洛陽),其時轄地在今河南黃河南部洛水、伊水下游,雙洎河、賈魯河上游地區及黃河北部原陽縣一帶地區,下轄二十二縣,大致相當於今河南省孟津、偃師、鞏義、滎陽、原陽、中牟、鄭州、新鄭、新密、臨汝、汝陽、伊川、洛陽等縣市一帶。東漢時期既都洛陽,為提高河南郡的地位,其長吏不稱太守而稱尹。隋朝初年河南郡被廢黜,後又復為豫州河南郡。唐朝時期為洛州河南府,其轄境都遠小於漢朝時期的河南郡。元朝時期為河南路,明、清兩朝時期均為河南府。民國時期建為河南省,一直延續至今。
汝陽郡:史料記載,五千多年前,神農炎帝與軒轅黃帝化干戈為玉帛,共同建立部落聯盟,一統天下,並在河南省汝陽縣境內的西泰山舉行祭天大典,標誌著中華民族的融合和凝結進入肇始階段。汝陽有著豐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觀。歷史文化悠久,既有仰韶文化,又有龍山文化。有杜康造酒遺址、杜康廟、鬼谷故里、魏明帝陵、雲夢山古軍校遺址等二十一處名勝古蹟。我國古代糧食酒釀造的鼻、被歷代帝於尊為“酒仙”的杜康,就是在汝陽杜康村首創了“秫酒”釀造之法,從而奠定了中國白酒釀造的基礎。戰國時期的楚國人鬼谷子,即道家尊奉的王禪,曾隱居在今汝陽城關雲夢山聚賢授道。西周,汝陽屬沈國地域。春秋,蔡昭侯十三年(乙未,公元前506年),沈國被蔡國所滅。縣境西部屬蔡國,東部屬頓國。楚昭王二十年(乙巳,公元前496年),楚滅頓國,後又滅蔡國。戰國時期屬楚國。秦朝時期在陽城(今舒莊鄉扶蘇寺)置縣,屬陳郡。陳勝、吳廣時期改陽城為扶蘇。西漢時期,汝陽屬豫州汝南郡,還有陽城、博陽共三縣。東漢時期,陽城縣改為征羌縣,汝陽縣未動。三國時期,廢征羌、樂家二縣,並歸汝陽縣,屬魏國、豫州、陳郡。晉朝時期縣名汝陽,屬豫州汝南郡。南北朝時期劉宋置汝陽郡,領汝陽、武津二縣。北魏時期復置征羌,汝陽郡領洱陽、武津、征羌三縣。南梁時期汝陽郡領睢陽、新汲、陳、蒙、崇義五縣。北齊時期郡廢,仍設汝陽縣,屬豫州。隋朝開皇十六年(丙辰,公元596年),分置溵水縣、汝陽縣。隋大業初年(乙丑,公元605年),廢汝陽縣入殷水縣。
河源郡:上古時期屬揚州南境,戰國時期屬楚國,秦朝時期在龍川置縣。南朝齊永明元年(癸亥,公元483年),龍川析地置河源縣,屬南海郡。南梁天監二年(癸未,公元503年)屬梁化郡,隋、唐時期屬循州,南漢乾亨元年(丁丑,公元917年)析循州分置禎州、循州,河源地區屬循州。宋朝天禧五年(辛酉,公元1021年)改禎州為惠州。明朝洪武二年(己酉,公元1369年)循州併入惠州。民國二年(癸丑,公元1913年),河源地區屬廣東省都督府潮循道,後直屬廣東省革命政府東江行政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先後屬東江行政委員會、東江行政專員公署、粵東行政公署、韶關地區、惠陽地區等。1988年1月7日,國務院批准撤銷河源縣,設立河源市,轄源城區、郊區、龍川縣、紫金縣、連平縣、和平縣;1988年3月2日市委、市政府正式掛牌辦公。1992年8月河源市經國務院批准列入沿海經濟開放區,成為既可享受山區優惠政策,又可享受沿海開放區優惠政策的地區。1993年11月8日,國務院批准撤銷河源市郊區,設立東源縣,縣委、縣政府駐仙塘木京鎮。

堂號

河南堂:以望立堂。
汝陽堂:以望立堂。
河源堂:以望立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