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後出郭

《兵後出郭》是元末明初詩人高啟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此詩首聯寫詩人於戰後信步出城,見城外的景物轉眼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頷聯寫軍隊已經撤走,留下廢棄的營壘,進一步從側面來寫戰爭造成的破壞;頸聯寫城頭上悲涼的角聲時時鳴起,江面上漂著片片白帆;尾聯寫詩人之感慨:沒想到當年吳王宮殿變成廢墟事,又在舊地重演。全詩表達了詩人對遭受戰亂的百姓的真切同情和對不義戰爭的強烈譴責,語調沉鬱,且以虛寫實,有無限的題外之意。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兵後出郭
  • 作者:高啟
  • 創作年代:元末
  • 作品出處:《高青丘集》下
  • 作品體裁:五言律詩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兵後出郭
俯仰興亡異,青山落照中。
民歸鄰樹在,兵去壘煙空。
城角猶悲奏,江帆始遠通。
昔年荊棘露,又滿闔閭宮。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1.兵:戰爭,指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九月,朱元璋攻克平江,執吳王張士誠。郭:本指外城,泛指城市。
2.俯仰:一俯一仰之間,比喻時間短暫。
3.壘:營壘,軍用堡寨。
4.角:軍中號角。
5.荊棘:《吳越春秋》載:吳王夫差,敗越於夫椒。越王勾踐行成,夫差將許之,伍子胥諫,吳王不聽。子胥垂淚曰:“以曲作直,舍讒攻忠,將滅吳國,殿生荊棘。”又《史記·淮南衡山列傳》載:伍被諫淮南王日:“臣聞子胥諫王,吳王不用,乃曰:臣今見麋鹿游姑蘇之台也!’今臣亦見宮中生荊剌露沾衣也。
6.闔閭宮:詩中代指張士誠之宮。闔閭,春秋時吳國國君,被越王勾踐打敗重傷而死。其子夫差立志報仇,曾打敗越國,因而驕矜自大,後為越所滅。

白話譯文
逐句全譯

頃刻之間,一切都已改變,而只有夕陽斜照的青山依舊。
姓躲避戰亂回到家中,見到的只有鄰家的樹木;戰爭結束,兵壘中虛無一人,沒有一縷炊煙。
城樓上隱隱傳來淒楚的號角聲,那水天相連的江面,飄動著幾片孤帆。
戰爭,使百姓流離失所,城池毀滅,當年昊王闔閭的宮闕成為廢墟的情景,不想又重現於今日。

創作背景

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張士誠於江浙一帶建立政權,自稱吳王。後屢為朱元璋所敗,疆土日蹙。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吳地政權被朱元璋的部將徐達、常遇春等摧毀,張士誠被裝進囚籠押解建康,幾天后在囚室中自縊死。之後,高啟作此詩,懷古傷今。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此詩寫於朱元璋與張士誠兩方之交戰後,是詩人在城外的見聞。詩人以悲憤的心情,深沉的筆調,描繪了戰爭給百姓帶來的苦難。
首兩句,劈空而出,領起全詩。雖未直接寫戰爭,但卻讓人領略到戰爭極為慘烈。頷聯進一步從側面來寫戰爭造成的破壞。詩仍未花過多的筆墨寫戰爭的破壞,但通過還鄉的人,自可領略當時避難離鄉拋井的慘狀。頸聯寫城樓上隱隱傳來淒楚的號角聲。這二句表明了戰爭剛剛結束。一個“猶”字,一個“始”字,恰到好處地形容了人們對戰爭的恐懼與渴望太平的心理。面對此情此景,詩人不由地慨嘆“昔年荊棘露,又滿闔閭宮”,懷古傷今之意盡在其中。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張士誠之所以重演闔閭、夫差的歷史悲劇,是因為他重蹈夫差抗拒伍子胥勸諫的覆轍。因此,這兩句詩渲泄了詩人沉痛的心情。
此詩的妙處,在於以虛寫實,給人以想像的空間。在短短的八句詩中,不僅有詩人對遭受戰亂的百姓的真切同情,更有作者對不義戰爭的強烈譴責。此詩無一字直接寫戰爭,但卻又句句扣住戰爭、處處有戰爭的陰影沉重地壓墜著,讓人從景物中體會到戰爭的殘酷,以及給人民帶來的危害,反映了“廢池喬木,猶厭言兵”(《揚州慢·淮左名都》)的反戰主題。

名家點評

漢語大詞典出版社總編輯李夢生《元明詩三百首注評》:全詩語調沉鬱,有學杜律的痕跡。在鍊字上尤得杜詩精髓。“在”與“空”的對比,倍增蕭條;“猶”與“始”並舉,扣緊了詩題“兵後”,反映出戰後驚懼的心理。尾聯的感喟雖是從本身收束,卻有無限的題外之意。
中華詩詞學會理事劉逸生《中國歷代詩人選集·高啟詩選》:“俯仰興亡異,青山落照中”與《吳城感舊》中末兩句“廢興一夢誰能問,回首青山落日陰”用意相同,然情味異。此五律一首用於首聯,轉失渾茫之致。這是詩法微妙之處,不可不辨。

作者簡介

高啟(1336~1374年),明代詩人。字季迪,號槎軒。長洲(今江蘇蘇州)人。元末曾隱居吳淞江畔的青丘,因自號青丘子。明初受詔入朝修《元史》,授翰林院編修。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擬委任他為戶部右侍郎,他固辭不赴,返青丘授徒自給。他的詩兼采眾家之長,無偏執之病,但從漢魏一直摹擬到宋人,又死於盛年,未能熔鑄創造出獨立的風格。他的詩反映人民生活的詩質樸真切,富有生活氣息,弔古或抒寫懷抱之作寄託了較深的感慨,風格雄勁奔放。有詩集《高太史大全集》,文集《鳧藻集》,詞集《扣舷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