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備處:負責考核章制,既各營功過賞罰,籌備糧餉,軍械醫務等事略。下設搜討科,分管考核章制等事;執法科,分管功過賞罰等事,附屬憲兵學堂;經理科,分管籌運糧餉、...
所教練處(總辦王士珍)參議、幫辦、參謀處幫辦,後調任山東第五鎮炮標標統、近畿督練公所教練處總辦,賞給副參領,1911年2月調任庫倫(辦事大臣三多)兵備處總辦...
1907年任新寧知縣,1908年署打箭爐直隸廳同知兼兵備處,為駐藏大臣、川 黔邊防大臣籌備糧餉。1911年任寧遠知府兼兵備道,領巡防營。1911年四川發生“保路運動”後...
浙江督練公所,光緒三十二年(1906)二月初三,設立省督練公所於杭州上倉橋,公所機構設兵備處、參謀處、教練處3個處,督辦由巡撫兼任,設總參議1人、參議官1人...
督練公所內分3處8科,其具體設定及職掌是:兵備處:負責考核章制,既各營功過賞罰,籌備糧餉,軍械醫務等事略。下設搜討科,分管考核章制等事;執法科,分管功過...
日本陸軍士官學校校址,其前身為創建於1868年的京都兵學校,次年遷往大阪,稱大阪...吳茂節(1877-1960):安徽休寧人,清江蘇兵備處總辦。易甲鷳(1873-1954): ...
他19歲到德州當兵。1903年考入保定武備學堂學習炮兵和普通軍事。畢業後到北洋直隸總督署兵備處任科員,後調陸軍三鎮九標二營任幫帶。張聯棻個人經歷 編輯 ...
(清光緒八年十一月初九日)蔡鍔誕生在這處貧寒的普通農舍里 [1] ,蔡鍔當年在...蔡鍔任總辦兼兵備處會辦。宣統元年(1909),奉命赴龍州接辦講武黨任監督,並...
方聲濤(1885—1934),福建侯官人,1902年留學日本,入振武學堂習陸軍,後加入中國同盟會。歸國後歷任雲南講武堂教官、廣西兵備處會辦等職。“二次革命”中在江西參加...
滕州歷史重要名人,王振畿,字化東,山東滕縣級索東龍崗村人。天津武備學堂畢業,充哨長,累擢至統領,改道員,入滇,總辦兵備處,治軍有節制。變作,欲墜城死,僅傷...
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廣西陸軍測繪學堂第一期學生畢業,以畢業人員在桂林組成廣西兵備處陸軍測量局, 直屬中央總局, 全局50人。清宣統元年(1909年)進行中法邊界(...
報表的機關很多,如諮議廳、承宣廳、民政司、提學司、度支司、提法司、東三省軍械局、巡警總局、高等審判廳、東三省陸軍兵備處、旗務處、巡防霄務處、勸業道...
這時,張鳴歧升為廣西總督,沈秉坤任廣西巡撫,蔡鍔一人身兼兵備處總辦和幹部學堂監督,掌握著督練新軍的大權。冷御秋和耿毅平時見蔡鍔滿嘴官語,出門坐轎,很像個...
袁思永(1880—?)字無咎,湖南湘潭人,兩廣總督袁樹勛子。清光緒六年(1880年)生。清廩生。歷任駐日本使館參贊,駐橫濱總領事,杭嘉湖道,杭州關監督,浙江兵備處總辦...
下設兵備處、參謀處、教練處及糧餉、軍械、軍醫、稽查四局。各處、局置總辦、幫辦、委員、文案等。宣統二年 (1910) 裁。 [1] ...
趙恆惕光緒末年歸國,被當時的廣西巡撫招納至廣西兵備處工作。辛亥革命前,趙升任廣西混成協協統,革命爆發後,廣西繼湖南宣布獨立,趙恆惕率所部離桂經湘入鄂,增援...
鄧聰葆(1878~1933)又名宗保,號曼雲。廣東中山人。福建船政學堂、江南水師學堂畢業。歷任福州水師提督署兵備處科員,運輸艦隊指揮,北洋艦隊重巡洋艦海容號大副,江南...
(見1906年北洋陸軍兵備處《軍隊內務條例》第十章)北洋海軍總司令處設軍醫長;其第一、第二和練習艦隊,各設艦隊司令,並於所駐旗艦設艦隊司令處,其主要軍事職官...
用高價延聘日本軍官立花小一郎為練兵顧問,並讓他兼軍政司參贊政會議議員;以後又延聘金竹彌三彥軍政司參謀處顧問,嘉悅敏為軍政司教練處顧問,中川文昱為兵備處顧問...
清廷傳諭,經兩廣總督岑春煊批准開辦廣東陸軍測繪學堂,由督練公所參謀處主持其...教練處總辦吳晉來兼監督,兵備處幫辦李辰身兼提調。廢除總理稱號,調羅照滄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