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先鋒盧性正》在民間調查及權威史志記載等資料的基礎上,藝術地加工描述了辛亥革命志士盧性正為推翻滿清帝制、追求民主共和而戰鬥一生的傳奇經歷。不同於辛亥間其他耀眼的革命領袖,書中的主人公盧性正,就像當時千萬國民一樣,被時代大變局裹挾而進歷史洪流,成了歷史演變的主要力量,但浪花過後,卻是一片寧靜,又被歷史所遺忘。其命運的偶然與必然經歷過程,使讀者看後過目難忘,發人深省。
基本介紹
- 書名:共和先鋒盧性正
- 出版社:中國文史出版社
- 頁數:234頁
- 開本:16
- 作者:李康學
- 出版日期:2014年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503443928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共和先鋒盧性正》以民間調查及歷史記載的史料為依據,直實地記錄和描述了辛亥革命志士盧性正一生的傳奇經歷。作品所寫故事跌宕起伏鮮活生動,藝術感染力強,是讀者了解辛亥革命真實歷史的又一部好書。內容豐富,資料翔實,具有一定的可讀性。
作者簡介
李康學 祖籍湖南桑植。小時歷經坎坷,1981年大學畢業後,當過教師、秘書、文學專乾和記者。曾在《中國老區報》、湖南電視台等單位工作過,現供職於《張家界日報》社。畢生對“爬格子”執迷不悟,迄今已在全國多家報刊發過千餘篇新聞作品和數百篇文學作品。出版有《將軍與故鄉》、《洪湖魂》、((燃燒的紅燭》、《艱難歲月》、《生命的奇蹟》、《走過雪山草地》、《話說歷代文苑名人》等十多部專著。2000年以來,開始撰寫“大湘西三部曲”。《大湘西演義》和《大湘西匪殤》兩書出版後,在社會產生很大反響,全國數十家新聞媒體作過報導。本書是“大湘西三部曲”的第三部。
圖書目錄
第一章 引子
第二章 千年未變的名字
1.益陽之殤6
2.盧氏一脈8
第三章 命運的偶然與必然
1.少年聰穎14
2.書生、狂生17
3.放浪形骸的歲月20
4.剪辮受懲24
5.初識夏壽華27
第四章 結識龍頭大哥
1.家與國的衰落32
2.身處江湖34
3.情定梅香37
4.仗義追債39
5.結盟山堂45
6.對簿公堂50
第五章 舉兵“勤王”
1.時務學堂起風波55
2.漢口密謀58
3.聯絡會黨61
4.王秀方之死63
5.謀刺與逃亡65
第六章 參加華興會
1.英豪相會69
2.創立公司72
3.礦洞密謀74
4.公開的秘密77
5.省城大搜捕8l
第七章 日本留學
1.別了,故鄉85
2.聚義東京89
3.馬福益之死92
4.首倡同盟會96
第八章 參與萍瀏醴起義
1.滔海一死之痛惜。100
2.鴛鴦樓留別103
3.奔波湘贛邊105
4.冤家路窄108
5.負傷獲救111
第九章 廣西施教
1.遭受通緝:118
2.祭悼秋瑾121
3.參與欽廉防城起義‘125
4.隱蔽龍州128
5.潛伏校園130
第十章 喋血黃花崗
1.同謀香港133
2.聯絡黨人136
3.絕命書139
4.發槍走火141
5.血戰清軍143
6.走避香港147
第十一章 充當聯絡特使
1.再圖大舉151
2.共訂盟約155
3.智盜金佛157
4.策反湘籍軍官160
5.回返香港見黃興163
第十二章 光復益陽
1.武昌告捷166
2.借兵圍縣衙168
3.刀斷知縣辮子170
4.出任益陽督軍173
5.長沙反正175
6.焦達峰之死178
第十三章 前線督戰
1.參與漢陽保衛戰182
2.戰場策反185
3.撤離漢口187
4.出任副官長189
5.攻占南京:192
第十四章 南北議和
1.推選臨時大總統195
2.見證孫中山宣讀誓詞197
3.組建北伐軍200
4.妥協與退讓203
5.平息叛兵206
……
第十五章 實業救國
第十六章 英年早逝
第二章 千年未變的名字
1.益陽之殤6
2.盧氏一脈8
第三章 命運的偶然與必然
1.少年聰穎14
2.書生、狂生17
3.放浪形骸的歲月20
4.剪辮受懲24
5.初識夏壽華27
第四章 結識龍頭大哥
1.家與國的衰落32
2.身處江湖34
3.情定梅香37
4.仗義追債39
5.結盟山堂45
6.對簿公堂50
第五章 舉兵“勤王”
1.時務學堂起風波55
2.漢口密謀58
3.聯絡會黨61
4.王秀方之死63
5.謀刺與逃亡65
第六章 參加華興會
1.英豪相會69
2.創立公司72
3.礦洞密謀74
4.公開的秘密77
5.省城大搜捕8l
第七章 日本留學
1.別了,故鄉85
2.聚義東京89
3.馬福益之死92
4.首倡同盟會96
第八章 參與萍瀏醴起義
1.滔海一死之痛惜。100
2.鴛鴦樓留別103
3.奔波湘贛邊105
4.冤家路窄108
5.負傷獲救111
第九章 廣西施教
1.遭受通緝:118
2.祭悼秋瑾121
3.參與欽廉防城起義‘125
4.隱蔽龍州128
5.潛伏校園130
第十章 喋血黃花崗
1.同謀香港133
2.聯絡黨人136
3.絕命書139
4.發槍走火141
5.血戰清軍143
6.走避香港147
第十一章 充當聯絡特使
1.再圖大舉151
2.共訂盟約155
3.智盜金佛157
4.策反湘籍軍官160
5.回返香港見黃興163
第十二章 光復益陽
1.武昌告捷166
2.借兵圍縣衙168
3.刀斷知縣辮子170
4.出任益陽督軍173
5.長沙反正175
6.焦達峰之死178
第十三章 前線督戰
1.參與漢陽保衛戰182
2.戰場策反185
3.撤離漢口187
4.出任副官長189
5.攻占南京:192
第十四章 南北議和
1.推選臨時大總統195
2.見證孫中山宣讀誓詞197
3.組建北伐軍200
4.妥協與退讓203
5.平息叛兵206
……
第十五章 實業救國
第十六章 英年早逝
序言
今年是2013年,一百零一年前,我的叔太公盧性正去世了。他生前為共和革命流盡了最後一滴血。當年,像我叔太公一樣為共和而捐軀的英雄們,不會不去構想革命成功後的世界將會是一個什麼樣子;而今,堪可告慰的是,我們所在的這片熱土,再也不是百年前那個風雨飄搖,任人凌辱的國家,我們所在的時代,再也不是百年前那個愚昧落後,固步自封的時代。但我們的任務仍很艱巨。辛亥革命帶來的果實在百年來持續發酵,已經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中華兒女;另一方面,我們也需要好好總結辛亥革命帶來的經驗與教訓,去完成辛亥百年都尚未完成的任務。特別是要知道,一個時代的弄潮兒,總要學會更成熟、更開放、更長遠地去應對整個人類社會所面臨的種種複雜局面。
誰更好地理解了歷史,誰就更好地掌握了未來。因而,我覺得,在這樣一個特別的日子裡,無論是出於私人的一點小情感,還是出於天下之大公大同的願望,去回頭再來看看我叔太公盧性正這樣一個辛亥人物,都是有一些意義的。叔太公盧性正在辛亥革命史上是一個猶如流星划過夜空般的人物,民國《益陽縣誌》有其簡傳:“盧性正,字淑雍,五里盧家村人。光緒壬寅補邑癢生。隨夏壽華(思痛)赴廣西,任太平府中學堂教員,暗中聯絡志士成立革命團體;旋赴安南、緬句各地秘密工作,黃花崗之役性正與馬事敗,與壽華黃興等易裝得脫。辛亥回縣,首舉義旗,以與省會回響,事定,赴省助都督焦達峰籌光復經費,多所建白。復佐李協和練兵籌餉,以收拾長江下游,及抵南京,積勞成疾,民元夏六月回籍,旋卒,年甫四十,人多惜之。”辛亥革命前前後後那么多年,如我叔太公一般的人物千千萬萬,他們甚至有著不同的革命目的,不同的革命追求,不同的革命手段。然而,正是這樣千百萬的普普通通的革命者,卻鑄就了一個偉大的辛亥,這不能不讓我們對革命和革命者本身去進行更多的思考。
前年初春的一日,長期蟄居湘西張家界的作家李康學來到京城,與我相約見了一面,其時我正寫一篇懷念叔太公盧性正的文章,他看後極感興趣,認為盧性正這樣一個人物不應該被掩埋在歷史的塵埃之中.而是應該好好地去發掘、思考,讓其發揮更多的現實價值。這與我的想法不謀而合,我即鼓勵他去寫,讓他不必拘泥於具體的歷史細節,只要能在文學藝術上能更好地體現我叔太公盧性正這樣一個人物的特殊價值即可,並提供了許多珍貴的原始資料與他。他回湖南後也即到叔太公盧性正的老家桃江進行了許多田野調查,蒐集了許多第一手的可靠資料,同時閱讀了大量有關辛亥革命的史料。接著,他與其子共商擬出提綱,經過一年多來的刻苦用心寫作,初稿經徵求我等意見後再商議修改,最後終於寫成了現在這本長篇傳記小說。
我覺得,這本傳記小說與我當初的期望值已經是相當接近了。可圈可點之處很多,有幾點個人心得是需要不吝贅語與廣大讀者再次分享的。
其一是作品的主基調很健康,全書弘揚的是共和革命的主題思想,主人公是為推翻千年帝制而做出過重大貢獻的共和先鋒式人物.這些英雄的行為在歷史上早已被肯定,他們本就是青春勵志的典範。所以,為共和革命而唱讚歌的作品也理應受到時代的追捧。
其二是作品的虛實結合得好。作為一部長篇傳記小說,有兩個基調我以為必須把握好,一是大的史事必須合乎真實,不能憑空編造:二是不拘泥於真實人真實事的敘寫,也要有“虛”的寫法,即細節上允許展開描寫,以求達到藝術的完美效果。這二者在此書中可以說都把握得很好。比如,此書所寫的盧性正、黃興、夏思痛等人物,從真實性上來說,大的史事可以說都是合乎真實的,但在細節的構想鋪排及描述上,作品已作了相……
誰更好地理解了歷史,誰就更好地掌握了未來。因而,我覺得,在這樣一個特別的日子裡,無論是出於私人的一點小情感,還是出於天下之大公大同的願望,去回頭再來看看我叔太公盧性正這樣一個辛亥人物,都是有一些意義的。叔太公盧性正在辛亥革命史上是一個猶如流星划過夜空般的人物,民國《益陽縣誌》有其簡傳:“盧性正,字淑雍,五里盧家村人。光緒壬寅補邑癢生。隨夏壽華(思痛)赴廣西,任太平府中學堂教員,暗中聯絡志士成立革命團體;旋赴安南、緬句各地秘密工作,黃花崗之役性正與馬事敗,與壽華黃興等易裝得脫。辛亥回縣,首舉義旗,以與省會回響,事定,赴省助都督焦達峰籌光復經費,多所建白。復佐李協和練兵籌餉,以收拾長江下游,及抵南京,積勞成疾,民元夏六月回籍,旋卒,年甫四十,人多惜之。”辛亥革命前前後後那么多年,如我叔太公一般的人物千千萬萬,他們甚至有著不同的革命目的,不同的革命追求,不同的革命手段。然而,正是這樣千百萬的普普通通的革命者,卻鑄就了一個偉大的辛亥,這不能不讓我們對革命和革命者本身去進行更多的思考。
前年初春的一日,長期蟄居湘西張家界的作家李康學來到京城,與我相約見了一面,其時我正寫一篇懷念叔太公盧性正的文章,他看後極感興趣,認為盧性正這樣一個人物不應該被掩埋在歷史的塵埃之中.而是應該好好地去發掘、思考,讓其發揮更多的現實價值。這與我的想法不謀而合,我即鼓勵他去寫,讓他不必拘泥於具體的歷史細節,只要能在文學藝術上能更好地體現我叔太公盧性正這樣一個人物的特殊價值即可,並提供了許多珍貴的原始資料與他。他回湖南後也即到叔太公盧性正的老家桃江進行了許多田野調查,蒐集了許多第一手的可靠資料,同時閱讀了大量有關辛亥革命的史料。接著,他與其子共商擬出提綱,經過一年多來的刻苦用心寫作,初稿經徵求我等意見後再商議修改,最後終於寫成了現在這本長篇傳記小說。
我覺得,這本傳記小說與我當初的期望值已經是相當接近了。可圈可點之處很多,有幾點個人心得是需要不吝贅語與廣大讀者再次分享的。
其一是作品的主基調很健康,全書弘揚的是共和革命的主題思想,主人公是為推翻千年帝制而做出過重大貢獻的共和先鋒式人物.這些英雄的行為在歷史上早已被肯定,他們本就是青春勵志的典範。所以,為共和革命而唱讚歌的作品也理應受到時代的追捧。
其二是作品的虛實結合得好。作為一部長篇傳記小說,有兩個基調我以為必須把握好,一是大的史事必須合乎真實,不能憑空編造:二是不拘泥於真實人真實事的敘寫,也要有“虛”的寫法,即細節上允許展開描寫,以求達到藝術的完美效果。這二者在此書中可以說都把握得很好。比如,此書所寫的盧性正、黃興、夏思痛等人物,從真實性上來說,大的史事可以說都是合乎真實的,但在細節的構想鋪排及描述上,作品已作了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