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地理位置,基礎數據,古橋現狀,保護修繕,歷史延承,曾用名綠盜橋,六順橋由來,大成和尚盜官銀造橋,
地理位置
基礎數據
古橋為單孔石拱橋,橋面寬約6.6米,跨度約24米,高度約18米。連同引橋總長約36米.,通體由褐色花崗岩砌築而成。如此大跨度的單孔石拱橋,在建造時的技術要求相當複雜,此橋能夠歷經數百年風雨而能堅強屹立且古韻猶存,令觀賞者無不讚嘆古徽州匠人的高超建造技藝。
古橋現狀
鑒於登山道路已改道多年,該橋長期閒置不用,遂乏於維修,無人問津。由於長期疏於管理和保護,致使雜草叢生目前該橋岌岌可危。每年雨季到來,源自黃北麓的大量溪水都會匯集到浦溪河再途徑此橋匯入太平湖。如不及時保護和修繕,此橋還能在浦溪河上堅持多久不倒,很難預測。
保護修繕
2010,該橋終於劃歸“黃山於志學藝術園”負責管護,這座歷經300多年的古橋才又真正地得到了細緻的“精心照料”,藝術園經常派人巡視,嚴密監護該橋的狀況。為了防範於未然,藝術園計畫投入資金,請當地政府文物主管部門和古建築專家對該橋進行一次徹底的綜合“會診”,拿出一個科學有效的保護方案來,有針對性地對古橋進行保護、加固。同時,藝術園將該橋列為園區內的清代禪師古墓、古廟宇遺址三大重點保護項目中最重點保護的對象。據了解,黃山於志學藝術園正在積極準備將該座古橋申報省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並將這三個歷史文化遺蹟開闢為供遊客參觀的精品景點。
歷史延承
據1929年陳少峰所著《黃山指南》卷上 橋 第八十八頁記載:大成橋 在輔村水口 乾隆間閤村醵資李曜手建 光緒中葉穆梧崗重修 民國初復修之。對此橋的描述在《耿城鎮志》亦有類似記載。據此推斷,此橋應始建於1735年~1795年清代乾隆皇帝在位期間,全村人共同集資由李曜督建,距今已有300年歷史。清光緒皇帝執政中期(1875~1908)再由穆梧崗出資修繕。距現在最近的一次對該橋的修繕應在民國初期。對該橋的建造年代僅僅體現在1929年不到40字的記載,略顯單薄。據史料推斷,該橋的建造年代可以追溯到唐代,唐天寶十三年(公元754年)李白曾到訪太平縣(今為黃山區)仙源古鎮羅村碧山胡家探訪故友胡暉(和李白同為翰林學士),並求得白鷳一雙。並應胡暉之請,欣然寫下了《求白鷳》詩一首,“請以雙白壁,買君雙白鷳。白鷳白如錦,白雪恥容顏。照影玉潭裡,刷毛琪樹間。夜棲寒月靜,朝步落花閒。我願得此鳥,玩之坐碧山。胡公能輟贈,籠寄野人還。”之後,便經由輔村過松谷庵步道登黃山一游。該橋為後山登黃山必經之路,當時浦溪河上就有石橋可通。明萬曆四十六年10月20日(公元1618年),徐霞客自白岳(齊雲山,位於安徽省黃山市休寧縣,黃山之南)再次暢遊黃山時就是自北麓松谷庵而下至太平,當時徐霞客在“黃山遊記”中記載為“還餐松谷,往宿舊庵。余初至松谷,疑已平地,及是詢之,須下嶺二重,二十里方得平地,至太平縣共三十五里雲。”此橋依舊是自黃山北麓去太平縣的必走之道。看來此地早有橋樑存在,只是文獻乏有記錄而已,蓋因此處位處浦溪河口,此橋曾多次毀於山洪,屢毀屢修又屢修屢毀,直至乾隆年間河道經地方官治理後河水變緩,才得以將該橋保留至今。
據黃山地方志以及綜合資料來看,該橋歷史上地處原太平縣(現為黃山區)登黃山的必經之路上,況歷史記載原來該區域所住居民遠多於當今,該橋應為浦溪河上的一座使用率極高十分重要的橋樑。不知有多少文人雅士途徑此橋飽覽黃岳之秀美,有多少莘莘學子從此走出大山志走四方,又有多少徽州商賈將黃山當地的山珍特產過此橋走向全國。所有這些,均已無法再現當時的繁華景象,僅僅留下這座貌似耄耋老人的古橋,印證和記載著那段曾經輝煌的歲月。
曾用名綠盜橋
其由來在當地民間有一個流傳已久的傳說:相傳該橋始建於明朝末年。時河東岸下游不遠處山中有座古剎,寺中聚集著一夥綠林好漢。這些好漢打家劫舍,殺富濟貧,好生了得,方圓數百里財主聞風喪膽。這河上原本無橋,好漢們為方便自己和當地鄉民出入,某日星夜去徽州府劫得一家財主家銀子回來張羅造了這座橋。事後,這家財主將被劫一事告之官府,官府查明此事便派兵包圍進剿。山口一場血戰,官兵人多勢眾,綠林好漢傷亡慘重,倖存者遠走他鄉,逃命去了。後來官府便稱此橋為“綠盜橋”。此橋在舊時是輔村山民出入和自後山登黃山的主要通道,因橋周圍古木森森,不見天日,故又稱此橋為“綠道橋”。
六順橋由來
相傳明末清初江蘇江寧攝山寺有僧法號大成,喜詩文,愛書畫,好雲遊於名山大川間。崇禎年間曾自九華經太平到黃山慈光寺訪新安畫僧漸江和尚。途經輔村時木橋被遇山洪所毀,阻於浦溪河畔不得前行,視有村民冒險涉水而求生計,遂憐生造橋之念。待訪漸江歸,遂四處奔走化緣得款而造石橋於浦溪河上,當地人為感恩特將此橋以其法號“大成”為名,以資紀念。
大成和尚盜官銀造橋
相傳在此間本無固定橋樑,唯有當地住民為方便出入而搭建的簡易木橋。由於黃山北麓的山洪經常將便橋衝垮,給當地居民出行帶來很大風險和諸多不便。明朝末期,浦溪河北岸的山上原有一古剎,名曰葵花庵 ,寺中主持大成和尚乃為得道高僧,很有神通。曾多次目睹獨木橋的多次毀建,便下定決心要在河上建一座牢固的石橋。
有一年,當地為祈福而請來太平縣最好的目連戲班,在輔村連唱七天社戲,村民都早早來到戲台前。按當時風俗,目連社戲要唱“兩頭紅”,即頭天紅日西沉唱到次日旭日東升。因大成和尚在當地德高望重,被村民推選出來作為點燃社火的“火把手”。就在等待點燃火把的短暫時間裡,大成和尚趁眾人沒注意,便使出神通,一步到黃山,兩步到岩寺,三步就到了徽州府衙。從府衙府庫中取得一大包官銀,並在几案上留下字據,表明銀兩乃是太平葵花庵大成和尚所取,隨即又三步回到輔村,將銀兩放回寺中便回到社戲現場,剛好開始點燃火把,眾村民看到大成和尚高舉點燃的火把,跟隨村中父老共同參與祈求儀式,誰也沒有注意到大成和尚的離開。 大成和尚次日便用此銀兩張羅當地匠人開工造橋。當地村民興高采烈,都積極參與。很快就將一座堅固的單孔石拱橋造好了。
徽州府衙庫隸次日天亮盤點府庫時發現了字據,隨即派捕快趕至太平,太平縣衙也很重視此事,立即派人一起趕到輔村,此時大成和尚已外出雲遊不在寺中。當地居民聽說是因大成和尚盜的府衙官銀,都出來作證說:當日社戲,和尚為火把手,絕不可能到府衙去盜官銀的,定是有人盜銀後故意留下字據栽贓誣陷。捕快看到村民都在讚揚和尚的功德,加上眾多村民力證,也就弄個“查無實據”回衙交差去了,大成和尚自此也難覓蹤跡。
石橋建好後,給當地居民帶來了極大地方便,為了紀念大成和尚的功績,便將此橋命名為“大成橋”。
有一年,當地為祈福而請來太平縣最好的目連戲班,在輔村連唱七天社戲,村民都早早來到戲台前。按當時風俗,目連社戲要唱“兩頭紅”,即頭天紅日西沉唱到次日旭日東升。因大成和尚在當地德高望重,被村民推選出來作為點燃社火的“火把手”。就在等待點燃火把的短暫時間裡,大成和尚趁眾人沒注意,便使出神通,一步到黃山,兩步到岩寺,三步就到了徽州府衙。從府衙府庫中取得一大包官銀,並在几案上留下字據,表明銀兩乃是太平葵花庵大成和尚所取,隨即又三步回到輔村,將銀兩放回寺中便回到社戲現場,剛好開始點燃火把,眾村民看到大成和尚高舉點燃的火把,跟隨村中父老共同參與祈求儀式,誰也沒有注意到大成和尚的離開。 大成和尚次日便用此銀兩張羅當地匠人開工造橋。當地村民興高采烈,都積極參與。很快就將一座堅固的單孔石拱橋造好了。
徽州府衙庫隸次日天亮盤點府庫時發現了字據,隨即派捕快趕至太平,太平縣衙也很重視此事,立即派人一起趕到輔村,此時大成和尚已外出雲遊不在寺中。當地居民聽說是因大成和尚盜的府衙官銀,都出來作證說:當日社戲,和尚為火把手,絕不可能到府衙去盜官銀的,定是有人盜銀後故意留下字據栽贓誣陷。捕快看到村民都在讚揚和尚的功德,加上眾多村民力證,也就弄個“查無實據”回衙交差去了,大成和尚自此也難覓蹤跡。
石橋建好後,給當地居民帶來了極大地方便,為了紀念大成和尚的功績,便將此橋命名為“大成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