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盤紅葉

六盤紅葉

《六盤紅葉》是2007年寧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馬廣文

講述了寧夏回族自治區幾年重要的發展歷程。

基本介紹

  • 書名:六盤紅葉
  • 作者馬廣文
  • ISBN:10位[7227035026]13位[9787227035022]
  • 定價:¥38.00元
  • 出版社寧夏人民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7-12-21
內容提要,作者簡介,目錄,序言,後記,文摘,

內容提要

《六盤紅葉》與其說這是一部新聞作品專集,不如說這是西部大開發的歌聲,是寧夏社會經濟發展的腳步聲。
從這部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到馬廣文所採訪的寧夏回族自治區幾位主要領導幹部,他們緊跟黨中央步伐,認真貫徹執行黨和國家的各項方針政策,工作認真負責,著力實施西部大開發的戰略決策、大展宏圖的做法深得民心,寧夏現在社會穩定,經濟發展,民族團結,人民安居樂業,可贊可揚。

作者簡介

馬廣文,回族,經濟師。生於1971年11月,寧夏同心人。現為中國少數民族作家學會會員,寧夏回族研究會理事,中央駐寧新聞單位聯合會理事,寧夏回族自治區青聯委員、中國民主促進會會員,寧夏民族文化交流協會副主席。任《經濟訊息報》《新財訊報》駐寧夏記者站站長。從事寫作十幾年來,發表學術論著和各類作品數百萬字。合著《古蘭經概述》《雨落黃沙藏驚雷》《半家城裡半家村》;專著《黃土情緣》等。1999年獲宣傳寧夏回族自治區先進個人獎,其簡歷被《中國少數民族作家大辭典》和《天南地北同心人》收錄。

目錄

領導篇
落實十六大精神推進工業化進程——訪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書記陳建國
寧夏要在西部大開發中大有作為——寧夏回族自治區原黨委書記毛如柏談西部大開發
強調對外開放格局要有六個新突破——原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府主席馬啟智談
寧夏對外開放工作
讓“大銀川”在西部崛起——訪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常委原銀川市
市委書記王正偉
大力培育證券市場促進寧夏經濟發展——訪寧夏回族自治區原副主席於革勝
創建財力保障“直通車”——訪全國人大代表、寧夏回族自治區財政廳廳長陶源
人物篇
國色天香牡丹花傲艷塞北放異彩——記九旬回族女畫家曾杏緋
發揮大郵政的優勢推動地方經濟發展——記全國勞模、寧夏郵政公司總經理馬贊福
為經濟發展創造良好的稅收環境——訪寧夏地稅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王靜波
加強收購資金管理儘快實現封閉運行——訪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寧夏回族自治區分行行長張正學
堅持制度創新保證稅收環境創新——訪寧夏回族自治區地稅局副局長楊釗
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閒庭信步——記原固原地委委員、縣委書記王德林
廠長的楷模楊懷林
走進孩子心中 傳播稅法知識——記全國十佳少先隊員志願輔導員陳軼洋
新聞篇
綜合篇
後記

序言

一本書稿擺在了我的案頭——馬廣文的新聞作品集。馬廣文是中國民主促進會會員,曾擔任《經濟訊息報》《新財訊報》駐寧夏記者站站長,他在新聞領域裡推出了一大批深受社會廣泛好評的作品。
我為馬廣文的第二部新聞作品集《六盤紅葉》作序,讀完他的作品竟不知人生易老。值得欣慰的是,在寧夏這片古老厚重的土地上,馬廣文經過一次次靈與肉的歷練與碰撞之後,奮力拓荒,筆耕不輟,終於推出這部洋洋灑灑數十萬字的作品集,可謂天道酬勤,實在可喜可賀。
在寧夏文學界、新聞界,馬廣文同志的吃苦能幹和勤奮務實有口皆碑。他曾學過《古蘭經》,讀過作家班,上過新聞學院,走南闖北,自學成才;通過對伊斯蘭文化的不斷學習和研究,為新聞寫作注入了無限的生機與激情。當他反覆查閱歷史典籍後得知:在伊斯蘭文化傳入中國1400多年來,竟然還沒有一本中文《古蘭經》闡釋。1991年5月由他策劃和各位專家學者不辭辛苦,撰寫並闡述編輯的《古蘭經概述》一書由寧夏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這是20世紀80年代以來,在中國首次用中文闡釋《古蘭經》的專著,出版後在國內外引起了較大反響。2002年12月寧夏人民出版社出版了馬廣文的新聞紀實作品集《黃土情緣》。時隔4年,他的又一部十幾萬字的作品集《六盤紅葉》即將出版,與其說這是一部新聞作品專集,不如說這是西部大開發的歌聲,是寧夏社會經濟發展的腳步聲。從這部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到馬廣文所採訪的寧夏回族自治區幾位主要領導幹部,他們緊跟黨中央步伐,認真貫徹執行黨和國家的各項方針政策,工作認真負責,著力實施西部大開發的戰略決策、大展宏圖的做法深得民心,寧夏現在社會穩定,經濟發展,民族團結,人民安居樂業,可贊可揚。
自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馬廣文采寫的有關寧夏固原生態建設的報導,特別是寧南山區草產業、畜產業系列新聞作品,以其廣闊的視野、濃郁的真情和強烈的憂患意識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寧夏西海固地區是國家貧困地區,這裡的人民生活狀況一直引起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高度重視。中央領導人不論是在戰爭年代還是在經濟建設時期,都曾來過這片紅色革命根據地。馬廣文反映“固原退耕還林”“寧夏加大固原建設力度”等專題的長篇紀實報導源源不斷,其新聞觸角的敏銳感也躍然紙上。這些作品主題深刻、內涵豐富,具有一種振聾發聵的力量。誠如作者所言,他寫作的動機就是喚起人們對國家貧困地區的憂患意識。馬廣文對寧夏情牽夢縈,並不失時機地發出深沉的吶喊。令人欣慰的是,有關部委的領導同志從他的報導中及時了解各方面問題後,相繼作出了相關決策,並開始著手解決諸類問題。對一位專業報的記者來說,其作品在獲得百姓認可的同時,又能為巨觀決策提供依據,是相當難能可貴的。
馬廣文啜飲黃河水,筆耕六盤山。他先後從事的職業都和黃河、六盤山密切相關,他對黃河情有獨鐘,與六盤山結下不解之緣。
他采寫的《沙漠產業成為寧夏經濟新亮點》的報導,高視角地反映了寧夏沙漠產業經濟效益。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黃河已有21年出現斷流,累計達1050天,嚴重破壞了生態平衡。保護黃河,保護我們的生存環境,以可持續發展的觀念去處理黃河問題,使黃河的開發利用與保護統一起來,為西部大開發創造良好的生態環境,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文如其人,人如其文,為人為文,相得益彰。高尚的人格力量成為馬廣文新聞實踐的內在動力,促使他從道德評判的角度去深化作品的主題。他認為,記者的功夫不僅體現在做文上,更應體現在為人上。做一個好記者的前提,應當是做一個有道德良知、有社會責任感的好人。他在實地採訪過程中雖歷經曲折坎坷,但無怨無悔,樂在其中;他恪守職業道德,廉潔奉公,悉心維護記者的形象,從而贏得了人們的普遍尊重與信任;他在獲取原汁原味的新聞素材下,源源不斷地寫出了“一石擊起千層浪”的新聞作品。
康居工程是寧夏銀川市為妥善解決失地農民生活安置、改善居住條件而實施的一項重點工程、民心工程、穩定工程,可在建設過程中沒有取得廣大農民的認同。馬廣文及時撰寫了一篇《敢立潮頭破巨浪 康居引航築鳳巢》的報導觸及時代脈搏,直面現實生活,弘揚正氣,禮讚新風。在報導的字裡行間,洋溢著憂患意識,閃爍著心智之光,使廣大失地農民吃了定心丸,拉近了和政府的距離,受到了寧夏區黨委和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這一切都得益於他那嚴謹、紮實的工作作風,都源於他自身的見聞和體驗。至今,他已積累現場採訪筆錄和新聞寫作原始素材120餘本。他樸實無華,宛如黃河中的一滴水珠。“我的新聞之路是靠我的雙腳走出來的”,馬廣文曾這樣描述他的新聞寫作生涯。
憑著勤奮與執著,1997年馬廣文正式成為一名新聞記者,實現了自己多年的夢想。“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他揚起理想的風帆,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業績,同年,他被《經濟訊息報》評為先進工作者。1998年,其在《尋找突破口中的實踐與思考》一文被《經濟訊息報》評為二等獎。1999年,被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評為宣傳報導寧夏的先進個人。2001年,被《中國稅務報》評為優秀通訊員……
隨著深度報導的頻繁問世,“新聞專業戶”“寧夏的新聞天線”等桂冠接踵而至。面對鮮花和榮譽,馬廣文沒有絲毫的自滿和懈怠,新聞工作對於他來說,與其說是一份職業,不如說是一項浸透著他的人生體驗並為之長期奮鬥的使命。因此,他總是把自己的本職工作和寧夏人民的命運乃至祖國的興衰聯繫在一起,並在這一崇高的使命中,找到人生的坐標和價值的底蘊,保持並發揚這種精神,勇敢前進,必將有更加光彩的明天。
馬廣文不知疲倦地自我實踐,取得了可喜成績。他先後在《人民日報》《經濟日報》《農民日報》《經濟參考報》《經濟訊息報》《中國稅務報》《新財訊報》《今日信息報》《共產黨人》等報刊發表新聞作品千餘篇,累計達400餘萬字;在《民族文學》《寧夏日報》《中國穆斯林》等報刊發表報告文學、小說、散文等文學作品百餘篇,有些作品先後被翻譯成外文,並在美國等國家出版。除了采寫新聞報導,馬廣文還是電視劇《將軍暮年》和《半家城裡半家村》的編劇之一。
多年來,馬廣文擔任《經濟訊息報》和《新財訊報》駐寧夏記者站站長等職務,也是寧夏“中央駐寧夏新聞機構聯合會”理事、寧夏回族自治區青聯委員、中國少數民族作家協會會員、寧夏民族文化交流協會副主席。《寧夏日報》《寧夏畫報》《銀川晚報》和《寧夏年鑑》都對他進行了專門報導,寧夏電視台《五色土》節目回族人物欄目對他進行了專題報導。他的小傳已收入《中國少數民族作家大辭典》《天南地北同心人》等。馬廣文自學鹹才,從一個宗教職業者走向新聞工作者,這在當今中國我還是第一次見到,我為中國民主促進會有馬廣文這樣一位優秀會員而高興、激動。
讀完書稿,我不禁心潮起伏,掩卷沉思:馬廣文的成功不只是“做文”的成功,更在於“做人”的成功。我熱切地希望並祝願他在文學創作上有新成果,在新聞工作中有新的業績。是為序。

後記

收入這個集子的40多篇文章,均已在報刊發表,有些文章還存在著種種的不足,但她們畢竟是我心血的結晶,因而,敞帚自珍,還是不嫌粗醜,將她們結集出版。
校完這部書的清樣,已是凌晨5點,不僅毫無睡意,反倒感覺頭腦特別清醒,回顧過去的日日夜夜,思緒萬千,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靜。1991年,我任副主編的《古蘭經概述》由寧夏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後,《民族文學》又發表了我和賈羽同志合寫的第一篇報告文學。儘管這篇文章在當時沒什麼影響,但對不懂文學為何物的我,卻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在別人散步遊樂甚至睡眠的時候,我常常徹夜不眠,寂寞地寫著,數不清有多少個通宵達旦。
1997年我擔任了《經濟訊息報》駐寧夏記者站站長,2002年我又擔任了《新財訊報》駐寧夏記者站站長.同年,我的第一部專著《黃土情緣》由寧夏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
在我成為一名回族作家和新聞工作者的過程中,我飽嘗辛酸,也嘗到了甜頭。儘管我寫的退稿難以計數,但它畢竟給我鋪出了一條頗為平坦的路。十多年來,我先後在《人民日報》《工人日報》《農民日報》《中國青年報》《經濟參考報》《經濟訊息報》《今日信息報》《中國稅務報》《中國社會報》《新財訊報》《寧夏日報》《民族文學》《共產黨人》《中國穆斯林》等報刊發表新聞作品和文學作品800餘篇,400多萬字。其中一些作品獲《寧夏日報》《寧夏畫報》《經濟訊息報》《中國稅務報》徵文獎。還有一些作品被國內外報刊轉載或結集出版。
西海固,中國著名的貧困帶之一。作為她的兒女,我時刻在關注她的發展,我把西海固地區作為創作耕耘的田野。在十幾年裡,我跑遍了那裡的山山窪窪,《不管風吹浪打 勝似閒庭信步》等大部分作品都是這裡改革前進的縮影。今年我又擔任了由寧夏民進、民建、民革、民盟、九三學社、寧夏文史館、固原市人民政府聯合舉辦的固原生態建設大型圖書《春度六盤》和《秀美山川話桑麻》的編委。西海固是我的家鄉,至今仍有百餘萬回族人民生活艱難,為了表達我對家鄉崇高的感情,為了回顧我人生的一份刻骨銘心的感情,我將書名定為《六盤紅葉》。這幾年在黨中央、國務院的西部大開發政策的感召下,東西合作工程、扶貧揚黃工程、退耕還林工程、打井打窖工程,都取得了巨大成就。我通過翔實的數據,真實的事件,向廣大讀者寫出了許多新聞報導。
我出生在寧夏同心縣東部山區一個貧苦農民家庭,兄妹9人,祖上幾代都與“文”字無緣,全都過著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生活。在我記憶中最深的是貧困、飢餓,但飢餓與貧困沒有阻止一個把文學視為生命的少年汲取知識的信心和決心。感謝我的父母和家人,他們給了我勇氣和堅忍;感謝我的信仰,他給了我信念和毅力。人格的力量是最可靠的事業資本,堅守人格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力量。我的人生經歷就在於努力實踐這一偉大力量。時至今日,儘管有些人懷疑我,說我沒上幾天學,怎么能寫那么多文章?總之,我就是我,我面對大家,有些羞澀,卻很坦然。我相信一個人只要奮鬥不止,就會有回報,風雨之後才見彩虹。許多真正理解我的人,不論我在何時何地的成功與失敗,他們總在關注、支持、鞭策我,這些朋友對我的理解、指正、寬容、善意、呵護,成了我生命賴以生存前行的寶貴動力,我對他們總是充滿了難以言喻的感激之情;也有討厭妒忌我的,我總覺得,在討厭我的人里,其中有些恐怕對我還缺乏全面的了解。有一些純粹是妒嫉心理作怪,那么對我來說是大福氣,對他們來說絕不利於身心健康,但我還會祝福他們幸福,祝他們能在所喜歡的人那裡去獲得快樂,畢竟人活著應該把更多的情感賦予快樂與歡喜,而不是討厭與乏味。
雖然,我取得了些成績,但我懂得前面的路還很長,還需要我腳踏實地地奮鬥拼搏,才能達到彼岸的輝煌。我不會忘記,廣大文學界、新聞界的前輩、同行、朋友對我的關心照顧、教育和影響。《六盤紅葉》一書的出版,得到自治區黨委副書記、代主席王正偉,自治區黨委副書記於革勝,自治區黨委宣傳部副部長馬漢文,寧夏文史館館長楊少青,寧夏地稅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楊釗,中國民主促進會寧夏回族自治區委員會副主委兼秘書長楊瑞生等諸位領導的鼎力幫助,同時得到了寧夏大學王根明、焦小瓊老師,寧夏中外企業發展促進會宣傳部部長張祿,麒麟廣告公司賀玲,責任編輯王曉鶯等同志的大力支持。特別值得我慶幸的是全國政協副主席白立忱前輩在百忙中為此書題寫書名,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民主促進會常務副主席張懷西前輩在百忙中為此書作序,更是對我的鞭策,在此一併表示誠摯的謝意。我將這本集子奉獻給廣大讀者,我知道書中缺點錯誤在所難免,我期待著讀者諸君予以諒解和批評指正,我盼望著賜教。

文摘

關於加快寧夏工業化進程的目標和任務,陳建國介紹說,根據黨的十六大提出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戰略要求,結合寧夏實際,寧夏加快工業化進程的指導思想和總體要求是:以黨的十六大精神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貫徹落實自治區第九次黨代會和九屆三次全委會精神,緊緊抓住西部大開發的歷史機遇,努力實現寧夏經濟的跨越式發展。
按照上述指導思想和總體要求,寧夏加快工業化進程的目標是,從今年開始,國內生產總值力爭年均增長10%,到2005年人均GDP達到900美兀,2010年達到1300美元,2020年達到3000美元;工業增加值力爭年均增長11%,到2005年占GDP的比重提高到36%,2010年達到38%;農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下降到10%,城鎮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達到47%。
陳建國強調,工業化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內容,也是寧夏今後較長一個時期的一項重要任務。寧夏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要緊緊圍繞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的目標任務開展工作,切實解決工業發展中的主要矛盾和問題,保證工業化的順利實施。
進一步改善和最佳化發展環境。陳建國說,寧夏工業化程度不高,與發展環境不夠好、對外開放水平低、招商引資規模小有著直接聯繫,因此,必須要把創新環境作為事關工業化全局的頭等大事。要圍繞政府職能轉變,加快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減少審批事項,規範審批行為,堅決廢止一切有礙經濟發展、不符合實際情況的政策性檔案,排除各種體制性、政策性障礙,真正做到簡政放權,建設服務型政府。要堅持“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加大招商引資工作力度,對外商投資企業實行國民待遇,提高法規和政策的透明度,充分展示寧夏的優勢、環境特色和發展前景,增強國內外投資者的信心。
著力抓好重大項目的選擇和實施。陳建國強調,找準項目,選好項目,實施好項目,是加快寧夏工業化進程的重要基礎和保證。必須樹立強烈的市場意識,充分發揮市場調節作用,學會用市場辦法來選好項目,運作資金,建設和管理好項目。要把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寧夏經濟發展需要且市場前景好的項目,作為招商引資和爭取國家政策支持的重點,逐項抓好落實,以更多更好的項目去爭取投資,參與融資,創造機遇,加快發展。
千方百計籌措工業化發展資金。陳建國介紹,按照寧夏工業化發展規劃,“十五”期間要完成工業投資400億元。“十一五”期間要完成工業投資500億元,如此巨大的投資,僅靠寧夏自有財力和企業投資能力,以及寧夏區內金融機構對工業的信貸能力,是很難完成的。因此,必須多層次籌措建設資金,通過特許經營權、項目融資、股權投資、股權轉讓、股票上市、發行企業債券和銀行貸款等方式,引導國內外資本、民間資本投資工業項目。要抓住加入世貿組織和東部沿海地區產業結構調整升級的機遇,全方位擴大對外開放。
加快建立適應工業化要求的人才和智力支撐體系。陳建國說,市場的競爭歸根到底是技術、人才的競爭,用人來管理企業。
努力實現輕重工業的協調發展。陳建國告訴記者,我國勞動力資源富足,就業壓力大,推進新型工業化,客觀上要求調整最佳化、合理布局產業結構;既要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又要改造壯大傳統產業,既要加快發展資金技術密集型產業,又要注意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輕重並舉,協調發展。培育發展一批與縣域經濟發展相適應、專業化特色明顯、產業鏈體系完整、集聚效應顯著、體制充滿活力的區域輕紡產業集群,使輕紡工業成為推進工業化進程的主力軍。
繼續堅持走可持續發展道路。陳建國說,已開發國家實現工業化特別是快速發展時期,大多數是以捎耗資源、犧牲環境為代價,先發展,後治理,代價很大。“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寧夏推進新型工業化,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不能以犧牲後人的利益為代價,必須要與生態環境保護和資源合理開發利用相互協調,充分考慮資源短缺、環境脆弱的基本特點,不斷提高工業化的科技含量,降低資源消耗和環境污染,實現經濟、社會、環境的可持續發展。P2-6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