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曹清吏司,官署名。明永樂元年(1403)於北京行部下置。分吏、戶、禮、兵、刑、工六曹。刑曹置郎中、員外郎各一人,主事四人,照磨、檢校各一人,司獄一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六曹清吏司
- 朝代:明
- 性質:古代官名
- 隸屬:北京行部
六曹清吏司,官署名。明永樂元年(1403)於北京行部下置。分吏、戶、禮、兵、刑、工六曹。刑曹置郎中、員外郎各一人,主事四人,照磨、檢校各一人,司獄一人。
六曹清吏司,官署名。明永樂元年(1403)於北京行部下置。分吏、戶、禮、兵、刑、工六曹。刑曹置郎中、員外郎各一人,主事四人,照磨、檢校各一人,司獄一人。沿革六曹清吏司,官署名。明永樂元年(1403)於北京行部下置。分吏、...
吏曹清吏司 吏曹清吏司, 官署名。明朝北京行部所屬六曹清吏司之一。永樂元年(1403)始置,設郎中一人,正五品,員外郎一人,從五品,主事一人,正六品。十八年遷都北京,遂罷。
戶曹清吏司,官署名。明北京行部所屬六曹清吏司之一。永樂元年 (1403)始置,設郎中一人,正五品,員外郎一人,從五品,主事一人,正六品,後增主事三人。沿革 戶曹清吏司,官署名。明北京行部所屬六曹清吏司之一。後增主事三人。十八年遷都北京,遂罷。參見“北京行部”。品級 永樂元年 (1403)始置,設...
兵曹清吏司 兵曹清吏司,官署名。明北京行部所屬六曹清吏司之一。沿革 官署名。明北京行部所屬六曹清吏司之一。品級 永樂元年 (1403) 始置,設郎中一人,正五品,員外郎一人,從五品,主事一人,正六品。十八年遷都北京,遂罷。
禮曹清吏司 禮曹清吏司,官署名。明朝北京行部所屬六曹清吏司之一。沿革 明朝北京行部所屬六曹清吏司之一。永樂元年 (1403) 始置,設郎中一人,正五品,員外郎一人,從五品,主事一人,正六品。十八年遷都北京,遂罷。出處 參見“北京行部”。
刑曹清吏司 刑曹清吏司 官署名。明北京行部所屬六曹清吏司之一。永樂元年(1403)始置,設郎中一人,正五晶,員外郎一人,從五品,主事四人,正六品。下設照磨一人,正九品,司獄一人,從九晶。十八年遷都北京,遂罷。
工曹清吏司員外郎,官名。明永樂元年 (1403) 始置,設郎中一人,正五品,員外郎一人,從五品,主事一人,正六品。沿革 官名。明永樂元年 (1403)置。見“工曹清吏司”。北京行部所屬六曹清吏司之一。十八年遷都北京,遂罷。參見“北京行部”。品級 明永樂元年 (1403) 始置,設郎中一人,正五品,員外郎...
官署名。北魏初設。《魏書·宿石傳》:“(宿沓乾)遷給事,兼領工曹。”其後廢。北宋徽宗崇寧三年(1104)改定開封府所屬六曹,又置,掌京府工程勞作之事。大觀二年(1108),天下州郡依開封府例置,長官為參軍。又為明朝北京行部所屬工曹清吏司的簡稱。=== ...
五品以上,以名上而聽制授;六品以下,量資而任之。其屬有四:一曰吏部,二曰司封,三曰司勛,四曰考功。”歷史沿革 漢朝 東漢始於尚書台置吏曹(一說名吏部曹),掌選舉祠祀事,後改名選部,專掌官吏的任免考選,三國魏改名吏部,職掌文職官吏任免考選,兼典法制,隸尚書台(省),設尚書為長官,武官選舉...
魏尚書台曹數增至二十以上,各曹由尚書郎負責,尚書僅有吏部、左民、客曹、五兵、度支五人。遂有一曹尚書轄數曹尚書郎之制,此即部、曹(司)兩級制起源。兩晉、南北朝,除北周不設尚書外,均以五曹或六曹尚書統轄諸曹。隋定製設吏、戶、禮、兵、刑、工六部,至清不改。習稱六部長官為六部尚書。部從...
十三曹是相權的高峰時期 宰相設“十三曹”為自己的秘書處,即:一西曹,主府史署用。二東曹,主二千石長吏遷除,並包軍吏在內。可見朝廷一切官吏任免升降,都要經宰相的秘書處 三戶曹,主祭祀農桑。四奏曹,管理政府一切章奏。略如唐代的樞密院,明代的通政司 五詞曹,主詞訟,此屬法律民事部分。六法曹,...
曹志遇出身於官宦之家,興國州永城裡(今湖北省大冶市大箕鋪鎮)人,生於1561年10月,號“二箕”,兄弟八人中排行第六,父親曹璇曾任山東清吏司主事等職。曹志遇自幼聰穎好學,21歲中舉人,37歲入進士,先後任北京戶部主司、六米倉尉、廣東惠州府知府、高州府知府、四川重慶府知府,後又任羅定道兵備副使及...
1396)設,一人。沿革 官名。簡稱營繕司郎中。明清工部營繕清吏司之主官。掌司事。明太祖洪武二十九年(1396)設,一人。品級 南京工部營繕清吏司亦設一人,皆正五品。清順治元年(1644)沿設,漢郎中二人。滿洲司屬初不分曹,隨堂官所派。後增為六人,滿洲四人,蒙古、漢員各一人。光緒三十二年(1906)裁。
三省六部制是中國古代封建社會一套組織嚴密的中央官制。始於隋朝五省六曹制,五省六部制,確立於隋朝,於開皇元年(581年)由隋文帝楊堅確立,唐朝進一步完善,此後經歷代修繕,一直到清末。六部制基本沿襲未改。三省指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六部指尚書省下屬的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每部各轄四司...
唐代各州府佐治三官亦分為六曹,即功曹、倉曹、戶曹、兵曹、法曹、士曹。此亦稱六司,即司功、司倉、司戶、司兵、司法、司士。宋徽宗時,州縣亦設定六曹,稱之為兵曹、刑曹、工曹、禮曹、戶曹、吏曹。故俗以六曹為地方胥吏之通稱。後屢有變異。隋初有吏部、禮部、兵部、度支、都官及工部。至唐代改...
吏部 明朝的首任吏部尚書為滕毅,樊魯璞、汪河分任左、右侍郎。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吏部分三個屬部,即總部,司勛部,考功部;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增司封。洪武二十二年(公元1389 年)改總部為選部。洪武二十九年(公元1396年),改定文選、驗封、稽勛、考功四個清吏司。每司設郎中、員外郎...
左侍郎 一人 正三品 吏部 右侍郎 一人 正三品 吏部 司務 二人 從九品 吏部司務廳 郎中 一人 正五品 吏部文選清吏司 郎中 一人 正五品 吏部驗封清吏司 郎中 一人 正五品 吏部稽勛清吏司 郎中 一人 正五品 吏部考功清吏司 員外郎 一人 從五品 吏部 主事 一人 正六品 吏部 主事...
北京行部,官署名。明朝永樂元年(1403)始置。設尚書二人,侍郎四人。沿革 官署名。明朝永樂元年(1403)始置。設尚書二人,侍郎四人,並置吏、戶、禮、兵、刑、工六曹清吏司,各設郎中、員外郎、主事及照磨、檢校、司獄等。品秩同於六部,職掌略同於布政司。十八年遷都北京,遂罷。職責 職掌略同於布政司。
清代前期,戶部主管全國財政,其下有十四清吏司,分別掌管各省的民賦、各倉鹽課、鈔關雜稅等。光緒三十二年(1906),戶部更名為度支部,下轄田賦、稅課等十司,中央稅務機構趨近完善。地方稅務機構 中國古代的地方賦稅多由地方官兼管。秦漢實行郡縣制,郡一級分掌財稅的有少府、戶曹和倉曹。漢代在全國各地設鹽官,在...
前八司,中國古代官署名。詞語介紹 詞語拼音 qián bā sī ㄑㄧㄢˊ ㄅㄚ ㄙ 詞語解釋 《舊唐書·職官志二》 稱吏部、兵部、禮部、考功、都省、御史台、中書、門下等為前八司,其餘各司稱為後行。詳細介紹 吏部 中國古代官署之一。東漢始置吏曹,改自尚書常侍曹,魏晉以後稱吏部。隋、唐、五代,列...
雍正三年,改授刑曹浙江清吏司主事,專辦現審司事。四年,甄別列置中等,蒙世宗憲皇帝特恩,仍授翰林院檢討。以恭進《聖治光昭河清獻瑞頌》四言古風五十韻稱旨,甚加優賞。【蒙詔面諭:“卿頌通體俱佳,發揮動靜之理,尤為明暢。”帝往復垂問,奏對逾時,重荷褒嘉,錫予備物。(行實錄載)】五年授浙江道...
魏晉以後,尚書機構得到迅速發展。尚書台的總人數由秦時的七人猛增到六十多人,成為中央執行政務的總機關。以後尚書各曹逐漸變為部,到隋唐時確定為六部,唐代定名為吏、戶、禮、兵、刑、工,此後一直沿用到清代。六部是隋唐以後主要的政務部門。①吏部掌管全國文職官吏的任免、考課、勛封等事;②戶部掌管全國戶口...
尚書六人,六百石。本注曰:成帝初置尚書四人,韋昭曰:“尚,奉也。”分為四曹。《漢舊儀》曰:“初置五曹,有三公曹,主斷獄。”蔡質《漢儀》曰:“典天下歲盡集課事。三公尚書二人,典三公文書。吏曹尚書典選舉齋祀,屬三公曹。靈帝末,梁鵠為選部尚書。”常侍曹尚書主公卿事;蔡質《漢儀》曰:“主...
(2)魏、晉、南北朝為尚書省諸郎曹之一。設郎(郎中、侍郎)為長官,隸祠部尚書,其官如缺,則隸尚書右僕射。職掌參議、制定郊祀宗廟吉凶禮儀制度,唯北齊專掌祠祀醫藥、死喪贈賜,吉凶禮帛歸儀曹。隋改稱祠部司,隸禮部。歷代因之。初設侍郎、員外郎為長貳,煬帝改置郎、承務郎。唐以郎中、員外郎為長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