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市志上冊

《六安市志上冊》是張啟華編著的地方志。

基本介紹

  • 書名:六安市志上冊
  • 作者:張啟華
  • 出版社:黃山書社
  • 出版時間:黃山書社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

內容簡介

一、本志以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改革開放以來黨的方針、政策和國家各項法律法規為標準,遵循實事求是、秉筆直書和詳近略遠的基本原則。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和方法,全面、系統、真實、準確地記載六安市政治、經濟、文化、社會、軍事、自然等各方面歷史與現狀的基本概況和重要史實,力求體現時代性和皖西地方特色,旨以資治、存史、教化,資今鑒後,為全市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和社會建設服務。

作品目錄

封面
六安市志
圖片
六安市行政區劃圖
六安市城區圖
毛澤東1958年視察舒茶人民公社
毛主席視察霍山佛子嶺
朱德委員長視察佛子嶺水庫
鄧小平視察壽縣楚文物
江澤民、田紀雲及安徽省委書記盧榮景視察沿淮農戶
六安市金寨籍孫大發2007年6月20日被授予上將軍銜。這是07年7月6日,中央軍委在北京八一大樓隆重舉行晉升上將軍銜儀式。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向晉升上將軍銜的人員頒發命令狀。這是晉銜儀式結束後,胡錦濤等領導人和孫大發等三名晉升上將軍銜的高級軍官合影留念。
中共黨的早期總書記王明
時任國務院總理李鵬視察壽縣
2007年7月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來到安徽淮河沿線.慰問奮戰在抗洪救災一線的廣大軍民,了解受災民眾的安置情況,並對下一步抗洪救災工作作出部署。
原全國人大委員長、七十年代末時任安徽省委書記萬里到皖西
李先念(左前)視察皖西
喬石視察金寨縣
受胡錦濤總書記委託,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近日奔赴安徽,代表黨中央、國務院慰問抗災救災幹部民眾。2008年1月31日,賈慶林在六安市舒城縣桃溪鎮慰問受災的村民。
宋平視察淠史杭工程
2003年8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家副主席曾慶紅在六安市金寨縣視察革命烈士陵園李克強與皖西大別山希望工程考察
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李嵐清在六安東方賓館視察。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回良玉專程出席儀式並發表重要講話;水利部部長汪恕誠、安徽省委書記郭金龍、省長王金山、河南省省長李成玉出席儀式。
李克強與皖西大別山希望工程考察
汪洋與皖西大別山
劉伯承元帥及夫人汪榮華視察佛子嶺水庫
紅四方面軍總指揮徐向前
林月琴、羅榮桓於安徽金寨
郭沫若(右一)視察皖西
中國民革原主席朱蘊山視察皖西
1940年,新四軍(右起)張勁夫、郭述申和鄧子恢、周駿鳴、李世農與皖西
時任上將洪學智視察故鄉金寨縣
革命小說的早期實驗者,左翼著名作家蔣光慈
金寨老紅軍周東屏(徐海東大將夫人)
國務院委員陳俊生視察姜家湖
王勝俊履新最高法院院長
2008年10月2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政治委員孫大發上將,在金寨縣洪學智紀念碑揭幕儀式上發表講話。
新華社社長李從軍
解放軍中將羅東進接受安徽衛視採訪
2007年5月全國政協常委、原安徽省委書記黃璜到霍邱縣視察。
2007年11月14日,安徽省委書記郭金龍視察六安市舒城縣幸福村新農村建設。
2008年2月4日安徽省委書記王金山、省長王三運視察六安市金安工業園企業。
2010年6月2日,安徽省委書記張寶順在金寨縣光榮院看望慰問老紅軍
全國總工會書記處書記、黨組副書記、前安徽省委副書記喬傳秀
原六安地委書記、撤地設市籌划動議者朱成林
原六安行署專員、撤地設市籌備領導組組長鄭牧民
2008年2月18日上午,全市領導幹部大會在行政中心小會堂召開。省委組織部副部長陳松林受省委委派,在會上宣布中共安徽省委關於六安市委書記調整的決定:湯林祥任六安市委書記。倪發科副省長不再擔任六安市委書記職務。倪發科、湯林祥出席大會並分別在會上講話。會議由倪發科主持。
原六安地委書記、縣級六安市市委第一書記陳履祥
原六安地委書記何宗新、原行署專員葉書根等
六安市委原書記洪文虎
2009年2月4日,六安市委書記湯林祥在市人大二屆六次大會上作重要講話。
2009年2月4日,市委副書記、市長張韶春在市人大二屆六次大會上作政府工作報告。
六安市政協一、二屆委員會主席程世龍作報告
六安市政協二、三屆委員會主席劉慶德作報告
中共六安市第一次代表大會會場
2007年冬,省會經濟圈高峰論壇暨藍皮書首發式在六安召開。市黨政主要領導出席會議。
2008年3月27日,全市解放思想大討論動員大會在行政中心會堂召開。市委書記、市長湯林祥在會上作重要講話,市政協主席劉慶德主持會議,市委副書記李喬宣讀了市委關於在全市開展以“推動跨越發展,加速六安崛起”為主題的解放思想大討論活動實施意見。
六安市第一次黨的代表大會
2009年2月4日,六安市第二屆人大第六次會議在市行政中心隆重舉行。
2009年2月3日,六安市政協第二屆第六次大會隆重開幕。
六安紀念十一屆三中全會大會
2008年8月1日,全市城鎮建設工作會議在行政中心大會堂舉行。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湯林祥作重要講話,市委副書記、市長張韶春作工作報告。市領導人劉慶德、李喬、汪永義、喻廷江、田淮武、俞鳳翔、梅萬鈞、王勝、付新安、孫仁等出席會議。
六安市從2001年6月起,連續多年深入開展“全市工業學霍山”活動。圖為2008年6月3-4日,六安市在霍山縣舉辦“全市工業學霍山”現場會。
2006年10月1日六安市四大班子倪發科、湯林祥、程世龍等領導全體及市直部門負責人參加市行政中心投入使用升國旗儀式。
2008年5月中央新聞媒體採訪團16家新聞單位到六安市採訪周世友先進事跡。自5月18日開始,新華社、人民日報等中央主要媒體將在《時代先鋒》欄目中集中推出周世友先進事跡的報導。
2009年9月15-16日,六安市志評議會議在東方賓館隆重召開。安徽省志辦主任朱文根、副主任劉成典和市政府副市何穎出席會議並講話。市志總編輯作編纂說明。
2009年8月31日上午,安徽華電六安電廠二期600MW機組工程開工動員大會隆重舉行。省長王三運,常務副省長孫志剛,中國華電集團公司總經理雲公民,‘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朱先發,市委書記湯林祥,市長張韶春等出席開工儀式。
2009年8月10日六阜鐵路奠基
霍邱鐵礦業
2008年外國使團考察霍山縣企業
霍山白蓮崖水庫
2009年4月1日上午8時40分,由上海經合肥開往漢口方向的首趟D3081次動車組穿越大別山駛入革命老區六安、金寨。合武鐵路客運專線為國家一級雙線電氣化鐵路,從4月1日起,該專線將開行8對動車組列車。
香港政務司首任女司長陳方安生(壽縣人)
著名黃梅戲演員壽縣人馬蘭,攜其夫著名作家余秋雨回壽縣掃墓。
台灣著名影星王祖賢(舒城人)
中國“希望工程”形象代表:金寨縣大別山區“大眼睛”蘇明娟
軍事家許繼勝塑像
壽春楚文化博物館
紅軍歌曲八月桂花遍地開
1958年淠史杭工程建設中
上古四聖之一:中國司法鼻祖六安人皋陶
戰國時期趙國傑出的大軍事家廉頗
春秋楚令尹孫叔敖
英布,秦末漢初名將。六安人,又稱黥布。初屬項羽,為霸王帳下五大將之一,被封為九江王,後叛楚歸漢,被封為淮南王。與韓信、彭越並稱漢初三大名將。
西漢淮南王劉安(漢高祖劉邦之孫,淮南厲王劉長之子),都城壽春,死後葬於壽縣城北八公山。著《淮南子》,發明豆腐。
西漢六安恭王劉慶
舒城漢代大教育家文翁。《漢書》中評論說至今巴蜀好文雅,文翁之化也。
周瑜,字公瑾,舒城縣人,東漢末年東吳集團將領(東吳三軍大都督).三國名將,軍事家。
壽縣人孫家鼐:京師大學堂(北京大學前身)創建者
2005年六安歷史文化牆
2007年8月六安革命紀念園108將石幕雕像
蘇家埠戰役陳列館
六安市金安區張家店鎮劉鄧大軍“張家店戰役”
壽縣淮南王墓
2008年3月合六武快鐵改道讓路於六安王古墓;2009年4月1日合六武快鐵正式通車。
安徽省第一個黨支部“中共小甸集特支”誕生在小甸。此為小甸“壽縣革命烈士紀念塔”
皖西革命歷史紀念塔
皖西:人間奇蹟淠史杭。偉大的壯舉,歷史的豐碑。2008年8月16日,安徽省委常委、副省長趙樹叢和國家水利部領導為紀念碑揭幕。
中共皖北區六安地委會(章)
歷史文化名城壽州古城牆上賓陽樓
2004年依舊復舊六安古城牆
2006年六安市行政中心落成並投入使用
六安市中央森林公園
六安經濟技術開發區一角
六安中心廣場中央雕塑:紅色火炬
2008年,葉集試驗區實現生產總值15.4億元,是1998年的4.1倍,年均遞增15%;人均GDP1400美元,是1998年的3.6倍,年均遞增1 3.6%;財政總收入首次突破億元大關。是1998年的3.8倍,年均遞增11.4%:產業結構由1998年的422335,調整為2008年的223840。經濟結構發生了較顯著變化。
2009年7月,日全食發生在22日上午8時至11時,全食時間最長可達6分39秒。安徽上午9:35 - 9:39見證百年不遇的奇蹟。
2008年元、二月六安市遭遇特大暴雪。圖為六安市行政中心的冰溜子,長達5米多。刷新了六安雪天和冰凍歷史。
六安新舊東大街
隨著六安市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市建設日新月異。遙望九墩塘畔一座座高樓拔地而起,一派新氣象
六安火車站
橡膠壩
中國四大地主莊園之一:霍邱李氏(李夢庚)莊園
舒城縣西南七門山七門堰
大別山主峰白馬尖
中國歷史文化名鎮毛坦廠明清老街
雄偉壯麗的臨淮崗工程全貌
“天下第一塘”——壽縣安豐塘
安徽六安萬佛湖
梅山水庫
淠史杭工程樞紐橫排頭
皖西大別山天堂寨景區
六安市中心廣場
六大水庫風景區佛子嶺景區
2010年全國青年賽艇錦標賽,於5月29日至6月2日,在六安市裕安區老淠河城區段月亮島舉行。圖為全國青年賽艇錦標賽裁判台。
六安九墩塘公園
霍邱水門塘公園
奇石——東石筍
大別山(六安)國家地質公園
六安—潛山高速公路
六安市淠史杭大橋
寧西高速合肥—六安—葉集段
六安—武漢高速
六安五里墩淠河大橋
六安北塔公園掠影
六安市南門塔
六安城市建設
六安城市建設發展快
建設皖西宜居中心城市
六安夜晚流光溢彩
淠河總乾渠城區段綜合整治工程榮獲國家建設部“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六安市被建設部授予“水環境治理優秀範例城市”稱號。
六安城建
壽州楚大鼎
壽州博物館越王勾踐青銅劍
楚文化博物館金銀棺、越王劍等。
壽縣八公山豆腐:明代著名醫學家李時珍的《本草綱目》記載: “豆腐之法,始於淮南王劉安。”
中國十大名茶六安瓜片
舒席又稱“龍舒貢席”。相傳明英宗天順年間,吏部尚書秦民悅(舒城人),將編有龍紋的舒席作龍舒貢席為貢品帶至京都,深得皇帝讚許,御批為“頂山奇竹,龍舒貢席”。舒席得此封號,身價陡增,一時朝野爭購,各種編織舒席的作坊也應運而生。近一個世紀以來,舒席不僅在國內暢銷,而且大宗出口。
金寨翠眉茶
皖西白鵝養殖年產2000萬隻
霍山黃芽
“霍邱柳編”獲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
全國四大草蓆基地之一:壽縣板橋草蓆基地產品
2009年9月六安市方誌辦參加全省地方志系統國慶成果展。
2009年度六安市志辦、市方誌協會編纂出版年鑑、志稿、大事記、雜誌、地情書等
六安高速公路鐵路交通圖
六安市城區未來20年規劃圖
1999年9月2日,國務院批准設立六安市暨金安、裕安兩區。
六安市地方志編纂工作領導機構
六安地方志編纂工作機構
凡例
目錄
概述
大事記
第一卷 建置區劃
第一章 建置
第一節 區域位置
第二節 建置沿革
第二章 行政區劃
第一節 行政區劃變更
第二節 撤地設市
第三節 縣區行政區劃
第四節 鄉鎮行政區劃
第三章 村居社區
第一節 村域區劃
第二節 街居社區
第二卷 環境資源人口
第一章 自然環境
第一節 地質
第二節 地貌
第三節 氣候物候
第四節 水文
第五節 植被
第六節 野生動物
第七節 自然災害
第二章 土地
第一節 土壤
第二節 土地資源
第三節 礦產資源
第三章 人口
第一節 人口普查
第二節 人口數量與變動
第三節 人口分布與密度
第四節 人口構成
第三卷 改革開放
第一章 體制改革
第一節 政治體制改革
第二節 國民經濟計畫體制改革
第三節 農村經濟體制改革
第四節 工業企業改革
第五節 供銷商業企業改革
第六節 生產資料流通體制改革
第七節 糧食流通體制改革
第八節 農村電力體制改革
第九節 財稅體制改革
第十節 金融體制改革
第十一節 土地徵用制度改革
第十二節 價格管理體制改革
第十三節 機構與人事制度改革
第十四節 工資制度改革
第十五節 社會保障制度改革
第二章 開放開發
第一節 對外開放
第二節 經濟協作
第三節 招商引資
第四節 開放開發園區
第四卷 基礎設施建設
第一章 城鄉建設
第一節 概況
第二節 城鎮總體規劃
第三節 城鎮勘察測繪
第四節 市政工程建設管理
第五節 建築安裝
第六節 房地產開發與管理
第七節 安置房建設管理
第八節 公用事業
第九節 園林綠化
第十節 市容管理
第十一節 村鎮建設
第二章 交通
第一節 概況
第二節 公路
第三節 水路
第四節 鐵路
第五節 運輸
第六節 交通管理
第七節 城市公共運輸
第三章 郵政電信
第一節 郵電機構沿革
第二節 郵、政
第三節 電信
第四節 無線電管理
第四章 國家電網
第一節 概況
第二節 供電設施和供電
第三節 用電設施和用電
第四節 農電設施和農用電
第五章 水務
第一節 概況
第二節 鄉村水務
第三節 防洪抗旱
第四節 水政水資源管理
第五節 專題專記
第六章 淠史杭工程
第一節 概況
第二節 淠河灌區
第三節 史河灌區
第四節 杭埠河灌區
第五節 工程配套改造
第六節 灌區續建管理
第五卷 經濟
第一章 經濟綜述
第一節 概況
第二節 國民經濟發展分析
第二章 工業
第一節 概況
第二節 採掘冶煉工業
第三節 機械工業
第四節 電器電子工業
第五節 金屬製品工業
第六節 森林工業
第七節 化工製藥工業
第八節 造紙印刷工業
第九節 紡織印染工業
第十節 食品飲料飼料工業
第十一節 服裝鞋帽製革羽絨工業
第十二節 建築材料工業
第十三節 電力生產工業
第十四節糧油工業
第十五節鄉鎮工業
第十六節其他工業
第十七節企業管理
第三章 農業
第一節 概況
第二節 農業生產條件
第三節 農業區劃
第四節 種植業
第五節 水產業
第六節 畜牧業
第七節 農業產業化
第八節 農田水利
第九節 農業機械
第十節 農村能源建設
第十一節 農科教結合
第十二節 農業綜合開發
第十三節 扶貧開發
第十四節 江淮分水嶺治理開發
第十五節 特色農業
第十六節 農民負擔監督管理
第十七節 專題專記
著作權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