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國之行·西行

《六國之行·西行》是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外交家陳毅元帥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該詩是《六國之行》中的一首。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飛行途中俯瞰環球大地的壯觀景象,表達了詩人對全世界人民能夠和平共處的真誠希望。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六國之行·西行
  • 創作年代:近代
  • 作品出處:《陳毅詩詞選集》
  • 文學體裁:五言律詩
  • 作者:陳毅
作品原文,作品注釋,寫作背景,作品鑑賞,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六國之行·西行
一九六四年十月、十一月率政府代表團參加阿爾及利亞革命起義十周年慶典、高棉完全獨立7周年慶典,應邀訪問印度尼西亞,途經巴基斯坦、阿聯、緬甸。
萬里西行急,乘風御太空。
不因鵬翼展①,哪得鳥途通?
海釀千鐘酒,山裁萬仞蔥②。
風雷驅大地,是處有親朋。

作品注釋

①鵬:傳說中的神鳥,翼大若垂天之雲,能御風而行。莊子《逍遙遊》中有:“鵬之徒於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搏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搏:環繞或盤旋。扶搖,一種自下而上的旋風。息:指風。說是大鵬憑藉遮天蔽日的大翼,可以扶搖直上,乘風而行。
②仞:古代長度單位,七尺為一仞。

寫作背景

陳毅自1954年調到中央,尤其是1958年兼任外長以後,到世界各地頻繁出訪。他堅持毛澤東周恩來的指示,為打開中國的外交局面,增進中國同世界各國人民的友誼,促進反帝、反殖、反霸的國際統一戰線的形成,做了驚人的工作。他詩歌很大的一方面是反映這個主題的,其中,《六國之行》可謂這方面的代表作。
1964年春,陳毅訪問了亞非14國,1964年秋,又開始了六國之行。從10月底到11月初,陳毅率領政府代表團參加阿爾及利亞革命起義十周年慶典,途經巴基斯坦、阿聯和緬甸。回到北京只停了一夜,就又啟程去高棉慶祝獨立日。回到北京四天后,又應邀出訪印度尼西亞。當時,赴高棉慶典時,正趕上美國飛機每日狂轟胡志明小道,而陳毅乘座的專機就決定取道胡志明小道上空飛行。那天,美國飛機躲躲閃閃,陳毅安然坐著下圍棋,還半開玩笑地說:“還有美國飛機護航哩。”由此,六國之行的路途之險和陳毅元帥的將帥之氣可見一般了。
《六國之行》這組五言律詩,就是在這次出國訪問期間寫成的。春、秋兩次訪問,陳毅共寫十幾篇詩作。出訪歸國,在三屆人大會上,承蒙毛澤東詢問近作,1965年春,陳毅把《六國之行》的七篇詩作呈送給毛澤東,毛澤東對其中第一首作了修改,並且加了一個題目:西行。還在回信中稱讚陳毅的詩大氣磅礴。這是毛澤東與陳毅的親密友誼與詩詞交往的生動體現。1957年國慶,在天安門城樓上,毛澤東和陳毅談到詩歌方面的事情,說陳毅的詩有些詩味。後來,他們又多次談詩。1965年,毛澤東寫信談詩、評詩和改詩的事,更說明他們的詩詞交往方面過往甚密。
陳毅的《西行》,本來就大氣磅礴,再加上毛澤東“鵬翼展”、“鳥途通”、“千鐘酒”、“萬仞蔥”的神采之筆,更顯豪情蓋世了。這首詩也因為經過毛澤東親筆斧正,具有了不同尋常的意義。

作品鑑賞

該詩是《六國之行》第一首詩,它是對六國出訪情況的總述,以下各首才是對各國出訪的分述。在這裡主要是寫飛行途中俯瞰環球大地的壯觀景象,以及由此所觸發的激越豪情。這首經過毛澤東大筆斧正的詩篇,以其豐富的思想內蘊,高度完美的藝術形式成為陳毅出訪詩的代表作。隱喻和象徵手法的運用,也使得它在陳毅諸多通俗平易的詩歌中,成為具有極強的讀解性的力作。
該詩其實是一首典型的隱喻詩,它的每個表象和直呈背後都有所暗隱和喻指。它以大鵬作為核心的隱喻型意象,以風雷作為革命運動和世界動盪的象徵結構全詩。詩的大氣磅礴正在於這兩個大氣磅礴的喻象的運用。
大鵬是傳說中的神鳥。它翼大若垂天之雲,乘風而行時,使三千里的水面受到搏擊,扶搖直上九萬里。作者就選中了這樣一個神鳥,一個難狀其貌,難形其容,極盡目力不見其全,窮盡想像難見其恢弘氣度的神物作為隱喻。從表面來看,作者只是用它來比喻大型客機,用飛機沖向藍天比大鵬搏擊高空,用飛機疾飛喻大鵬乘風而行,這裡面包含著對現代文明的驚嘆,包含著對創造偉跡的人類自身的自豪。但這只是詩的表層語義,只是詩的深層結構得以生髮的淺層。陳毅早在1962年寫過一首《馴鷹詞》:“若乃真雄鷹,展翅沖霄漢。翱翔於太空,嬉遊于海甸。不戀投來食,安能受羈絆?”在作者來看,真正的雄鷹應該氣沖霄漢,搏擊太空,追求自由。雄鷹當如此,人生、國家更當如此。如果說兩年前,作者以一隻受羈縻的雄鷹發出對國家、人生的感嘆並寄寓了一種沖天之志的話,該詩中的大鵬,則是作者飛行於九天之上,滿懷豪情,以一個更為雄偉大氣的意象,從一個表層的比喻走向深刻而豪邁的隱喻。它也同樣隱喻了人生和國家,但它具有了更為堅實、豐富、氣勢磅礴的內容。1963年以來,陳毅陪同周恩來開始了訪問亞非的萬里之行。尤其是1964年,共訪問了亞非歐20多個國家,到1965年為止,和中國建交的已有40多個國家,其中大多數是亞非國家。從此,中國和世界人民的友誼日益增進,並在反帝、反殖、反霸的國際統一戰線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幾年來,陳毅堅決執行毛澤東的革命外交路線,使得中國在錯綜複雜、險象叢生的政治局勢中,總是以恢宏的大家氣度,卓越的外交藝術,掌握了主動權,贏得了世界人民的信任而舉世矚目,就這樣一個意氣奮發,蒸蒸日上正以遮天蔽日之勢騰飛前進中的中國,不禁不讓人想到乘風御空,扶搖直上、翼動萬里的大鵬。陳毅,一個曾統軍百萬、橫掃千軍的大元帥,一個足跡遍及五湖四海、胸懷全球的外交家,這時正乘座著飛機,翱翔於九天之上,俯瞰世界大地,崇山峻岭、湖泊海域、塵世人寰盡在一掠之間,那一望無際的大宇宙正橫亘在他面前,回顧幾年的輝煌戰績,這一切激盪著詩人豐富而敏感的心靈,以使君臨天下的恢宏之氣怦然勃發。這時除了神奇的大鵬,就沒有什麼能表現它的一世豪情,他的無限感慨和激動了。如果在《馴鷹詞》中,詩人還只是發出一種感嘆,申述一種願望,表達一種不受他人羈絆、搏擊太空的理想,這時中國在外交戰線上所取得的一步步成功,正使這種思想逐步變成現實,這時又適逢在飛行途中,自由、解放、不受壓抑的感覺共同促成的磅礴大氣盪溢在詩人胸間,這一切也許正是大鵬的隱喻所在了。
1964年至1965年,是世界史上多事之秋。中國爆炸第一顆核子彈之日正是赫魯雪夫下台之時,新政府導致了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徹底分化;美國對越南的戰爭不斷升級;整個非洲也在震盪,世界進入了全球性的大動盪、大分化、大改組的時期。儘管作者1964年寫作這首詩時,這一切還沒有正式來臨,但作者憑藉政治的敏銳目光,肯定早就預見到了這種趨勢。從表層語義上看,風雷是指亞非各國人民的革命運動,民族獨立運動的風潮像自然界的風雷,但這只是它的直接喻義。更深層來說,它是指整個世界政治局勢的動盪不安。二者結合起來才是風雷真正的象徵內涵。但同樣,就像風雪是青松堅挺的見證,嚴寒是忍冬常綠的體現,這裡的風雷同樣是為大鵬顯示其偉力提供的劇烈衝突性的活動背景。正是在這種風馳電掣、雷霆萬鈞的大地上,大鵬以鋪天蓋地之勢扶搖直上俯瞰下界,不就更為雄奇、豪邁與自信。從這裡也可以看出,作者總是以自身之氣灌注文章之氣,並總是在矛盾和鬥爭中,在動態的張力結構中揭示主題以造成撼人心魄的藝術魅力的特色。
讀者理解了大鵬和風雷這兩個隱喻和象徵型意象,對整個詩篇的大氣磅礴也就會有更深的感觸了。“萬里西行急”不光是對外交戰士頻繁出訪,行程急迫的記述,也暗含世界局勢的動盪與緊張。“乘風御太空”不只是對飛機行速之疾的比喻,也是對大鵬恢宏之氣的渲染了。“不因鵬翼展,哪得鳥途通?”是現代化的交通工具使萬里行程似在轉瞬之間,使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的鳥道如履平坦,而作者由此觸發了感慨:中國所經歷的一道道難關,剷除了橫亘在中國和世界人民之間的種種障礙,無數次的化險為夷,使猿猱欲度愁攀援的天塹變通途,正是因為中國人民表現了像大鵬一樣的勇氣、信心與偉力。也只有搏擊高空的大鵬才能看到這樣壯闊的景象:“海釀千鐘酒,山裁萬仞蔥。”奔騰洶湧的大海像正在釀造的千鐘美酒,聳立挺拔的山如同生機勃發的萬仞青蔥。這是何等神奇雄偉的想像,何等浪漫激越的豪情。“風雷驅大地”,以雷霆萬鈞的磅礴氣勢把宏偉大氣的鵬之精神高揚到了極致,也正是在這時,作者點出了是處有親朋的主題。革命風雷賓士在五洲大地,凡是革命潮流興起的地方,都有中國友好的呼聲。而在劇烈的局勢震盪中,中國將以其寬廣的胸懷,偉岸的人格與國格,在和世界人民的聯繫與共同戰鬥中結下不朽的友誼。至此,詩的境界達到高峰。
總之,這首詩自始至終都能讓人感受到一股磅礴大氣。作者在這裡一反了他在另一首詩《贈緬甸友人》中柔情似水的婉曲筆調,以雄健的筆力創造宏偉的意境,把對和世界人民友誼的歌頌完成在一個新的高度。如果說1957年,還沒有正式兼任外長的陳毅曾有著綆短汲深之懼的話,中國的外交工作也尚在起步之中,作者在那時表達的還只是共圖鄰邦友好的希冀的話,這時,在動盪不安的世界局勢中日益掌握了主動權的中國,從風濤激盪中的雄鷹,到風雷驅動扶搖直上的大鵬,作者顯然是抱著更為豪邁、自信的樂觀態度,向整個世界發出了共圖和平共處的熱烈呼喚。如果說《贈緬甸友人》訴說了一種親鄰之情,在該詩中,作者作為一個胸懷全球的元帥外交家,密切關注的則是整個世界革命的進程,表達的是全世界人民能夠和平共處的人類之受。有這樣的胸懷也難怪會有這樣的大氣了,也只有這樣的大氣才能產生讓人激動難平的豪情。
另外,這首詩由於運用了隱喻和象徵手法,讀者可以從不同的角度理解它的內涵,含蘊的多義性也極大地增加了詩歌的藝術魅力。

作者簡介

陳毅(1901-1972),字仲弘,四川省樂至縣人。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外交家,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創建人和領導人。192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紅軍第四軍前敵委員會書記、第六軍政委、第二十二軍軍長,中央軍委新四軍分會副書記、新四軍第一支隊司令員、代軍長、軍長,第三野戰軍司令員兼政委。建國後,曾任華東軍區司令員、上海市市長、中共中央華東局第二書記兼上海市委第一書記、中央軍委副主席、國務院副總理兼外交部長、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國防委員會副主席、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央第八屆中央政治局委員、第九屆中央委員。1955年被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軍銜。主要著作分別收入《陳毅軍事文選》、《陳毅詩詞選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