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合民歌鮮花調

六合民歌鮮花調是江蘇省第一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傳統音樂類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六合民歌鮮花調
  • 性質:江蘇省第一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歷史背景
六合民歌主要分布在六合區雄州、程橋、竹鎮、新篁、龍袍、馬集、馬鞍、東溝、八百橋、新集、長蘆等街鎮,是六合文化寶庫中的一朵奇葩。作為廣大人民民眾在生產生活中即興創作、口頭傳唱而逐漸發展完善的一種藝術形式,六合民歌具有內容健康、語言朴 實、曲調優美、節奏明快等特點,生活氣息濃厚,易唱易學易記,是六合淳樸民風的外化和表征,深受廣大民眾喜愛。
六合區流行的民歌,主要分為在勞作中歌唱的山歌、號子、抒情寓意的民歌。演唱的目的是為了解乏提神,自娛自樂,有些則是在長期面朝黃土背朝天單調的插秧勞動中歌唱的。據《六合縣誌》記載,早在周代六合即有民歌民舞結合的鄉人儺會流行,民歌在六合演化傳承已有2500多年歷史。二十世紀初期,以六合民間歌曲為主要調門的洪山戲(大開口)聞名蘇皖,後來又和揚州清曲(小開口)聯姻成了新的劇種——揚劇。
六合民歌大部分屬於江淮民歌特色,也有一部分屬於淮海民歌特色,音樂形式簡明樸實,平易近人,在演唱方面有“男唱女腔”的特點。代表性曲目既有江淮特色的《秧歌調》,又有淮海風格的《格冬代》,還有久唱不衰的《鮮花調》。早在1956年六合就舉行過民歌會演,當時的八百鄉選送的節目就是金牛山歌手演唱的《鮮花調》。
1958年,國務院文化部很多藝術家下放六合勞動鍛鍊,其中有著名音樂家谷建芬,她參與了六合民歌的收集整理工作。六合文化館當年編印出《六合民歌選》兩集,其中有19首被選入《南京民間歌曲選》。1973年,六合文工團也改編演出過多首六合民歌,受到觀眾歡迎。1981年9月,六合文化部門又編印了一本《六合民歌集》收入民歌和民間器樂曲127首。現在流傳存世的六合民歌有300多首,既有山歌號子也有民間小調。
20世紀80年代起,一項巨大的收錄民間歌曲的工程在全國進行,《中國民間歌曲集成江蘇卷》收錄了著名的江蘇民歌《茉莉花》,其收集地署名“六合縣”,歌曲集成的附錄說:“此歌為何仿於1942年冬在六合縣金牛山下採錄,1957年經整理改詞作為女聲小合唱在北京演出。1959年再次改詞在奧地利維也納參加世界青年與學生和平友誼聯歡節演出,此後,這種版本的《茉莉花》傳遍國內外。”並在這本“集成”的《茉莉花》歌曲後還附錄了該歌前身《鮮花調》的原詞。
由於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已於1982年將這種版本的《茉莉花》編入亞太地區音樂教材向全世界推薦,再加之1997年香港回歸中英交接儀式時演奏了這首樂曲,《茉莉花》更加深入人心,中央電視台、上海東方台等十幾家電視台來六合拍攝《茉莉花》專題電視片,同時也把鏡頭瞄向六合的其它民歌及其演唱者和傳承人……
2004年,中央電視台音樂頻道邀請六合區文藝創作室主任王家乾策劃、帶領六合12名民歌手進京錄製23首原生態民歌以及5檔專題節目。其中有原生態歌手邵長榮、張德琴、徐翠華、高玉香、張娟、姚彤、李亞太,民歌手吳梅、陸素芬、丁亞非等。
六合區撤縣建區後,原八百橋鎮(現金牛湖街道)在2002年首開以民歌經典辦節之先河,舉辦了首屆中國南京《茉莉花》音樂文化節。2010年第九屆起冠名“中國南京六合《茉莉花》.雨花石國際文化旅遊節”。《茉莉花》藝術節在全省乃至全國都擁有較大的影響,被譽為“文化的盛宴、企業的舞台、人民的節日”。
《茉莉花》藝術節成功開展了民歌文化、美食文化、雨花石文化、旅遊文化、商貿文化五個文化單元數十項主題文化活動,豐富了辦節內涵,促進了文化與經濟的融合,極大地提升了六合形象,促進了招商引資,活躍了文化市場,推動了六合發展,已成為南京市“十大文化節慶”之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