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軍事運輸是軍隊利用汽車沿公路輸送人員和物資的運輸。亦稱汽車軍事運輸。是軍事運輸的一種方式。公路運輸具有機動靈活、適應性強等特點,是戰役、戰術後方實施部隊機動和物資供應的重要手段。
簡史,組織管理,發展趨勢,
簡史
公路軍事運輸始於20世紀初。1914年馬恩河戰役開始,法軍曾用汽車運送5000餘人參加作戰,是一次規模較大的、有組織的汽車軍事運輸。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利用汽車進行軍事運輸更加廣泛。蘇軍轉入總反攻時,主要依靠汽車實施運輸保障。美軍在義大利戰場發動進攻時,曾得到3.2萬輛汽車的支援。英美軍在諾曼第登入後的頭三個月,主要使用汽車運輸人員和物資。戰後,隨著汽車和公路的迅速發展,公路軍事運輸也得到很大發展,運輸量在軍事運輸中的比重日益增大。交通運輸工具的不斷改進,運輸網的日趨完善,給軍事運輸提供了有利條件。運輸管理將廣泛採用電子技術,建立統一高效的指揮調節系統,實現管理自動化。組織運輸將採用統籌法,綜合運用各種運輸方式,增強運輸綜合保障能力。是軍隊機動和後勤保障的必要手段。簡稱軍運。按運輸方式分為鐵路軍事運輸、公路軍事運輸、水路軍事運輸、航空軍事運輸、 管線軍事運輸和人力畜力軍事運輸等。
1919年,中國北洋政府西北邊防軍開始使用汽車進行軍事運輸,並建立汽車勤務。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西安採辦委員會設有運輸科,配有汽車及押運人員,並組建第一個汽車隊實施軍事運輸。解放戰爭時期,中國人民解放軍開始組建汽車部隊,並建立管理機構。遼瀋戰役期間,東北軍區組建有5個汽車團和1個汽車隊,進行運輸保障。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公路軍事運輸得到很大發展,在總部、軍種、兵種、軍區和各野戰部隊均編配有汽車部隊,實施軍事運輸。1954年,青藏(西寧—拉薩)、川藏(成都—拉薩)公路建成通車,自通車至1994年底,僅汽車部隊運送進藏物資就有370餘萬噸。1972年6月~1973年12月,為支援越南抗美作戰,中國在中越邊境地區開闢了5條公路運輸線,使用汽車2100餘台,出車近16.8萬餘台次,運入越南的物資達62.3萬餘噸。
組織管理
世界許多國家軍隊都編有汽車部隊,平時部隊機動和物資供應,主要依靠自身運力完成,必要時吸收社會運力參加。蘇軍在後勤部設有汽車運輸部和道路部。汽車運輸部負責計畫、組織汽車運輸,領導所屬汽車部隊和分隊;道路部負責準備與管理後勤需要使用的戰略公路和戰役公路。美軍在陸軍部設有軍事交通管理司令部,負責軍事交通的管理和國防公路的修建;在陸戰區內的軍事運輸,以汽車運輸為主,通常按部隊建制編成數個汽車縱隊,採用多條路線進行運輸。
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公路軍事運輸,由軍隊各級後勤運輸部門管理。平時,執行正常運輸任務時,一般使用本級編有的運力;遇有作戰、訓練、國防施工和營建等運輸任務而運力不足時,可向上級提出申請,統一調配運力。戰時運輸,主要由部隊自身運力完成,運力不足時,可動員使用社會運力。公路軍事運輸,實行分級管理的計畫運輸制度,各級運輸勤務部門為計畫管理單位,負責辦理各單位提報的運輸計畫,並督促檢查計畫的執行情況。組織實施公路軍事運輸應根據運輸任務、運輸能力、道路、氣象等實際情況,周密計畫,合理安排,統一指揮,儘量保持汽車部隊的建制完整。常用的運輸方法有直達運輸、接力運輸、伴隨運輸和循環運輸等。戰時運輸條件差,情況複雜,運輸保障困難,尤需注意裝、運、卸的緊密配合,加強交通調整勤務,做好警戒和防衛,搞好偽裝和隱蔽,保證快速、安全地完成運輸任務。
發展趨勢
隨著我國交通運輸業的快速發展,公路網路建設投入力度將不斷加大,原來以東部公路交通網路建設為主,繼而緊隨西部大開發,本著交通先行的科學理念,將在西部興起一輪公路交通大發展,全國性、區域性公路交通設施建設將以更快的速度、更高的質量、更優的服務逐步建成。全國大交通網路將以國道主幹網路服務全國、以省道骨幹網路服務地方、以平時服務於民用與戰時軍事交通優先相結合的原則,建成國道以高速公路縱橫網路為骨架、省道逐步以高速公路網路為基礎的全國多層次、多用途、多功能公路網路。同時,傳統意義上的公路建設將被現代公路建設所替代,基於信息化技術的智慧型型、智慧型公路將不斷出現,交通工具信息化將與公路交通設施信息化有效聯網,交通指揮、控制、調度、管理等能力將進一步提升,將進一步提高對交通工
俄羅斯重要以航運,鐵路,管道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