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論》1913年6月在北京創刊,收錄至同年7月第1卷第4期。由劉小雲人編輯,公論報社發行。半月刊,屬於綜合性刊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公論
- 語種:中文
- 類別:綜合性刊物
- 創刊時間:1913年
《公論》1913年6月在北京創刊,收錄至同年7月第1卷第4期。由劉小雲人編輯,公論報社發行。半月刊,屬於綜合性刊物。
公論,漢語辭彙,拼音是gōng lùn,釋義為公正或公眾的評論;公理;定理。基本解釋1、[public opinion]∶公正或公眾的評論是非自有公論,不是某一個人說了就算2、[axiom]∶公理;定理引證解釋1、公正或...
《公論》1913年6月在北京創刊,收錄至同年7月第1卷第4期。由劉小雲人編輯,公論報社發行。半月刊,屬於綜合性刊物。人員編制 該刊主要撰稿人有李龜年、馬小進、石華、溫雄飛及饒芙賞等。欄目方向 主要欄目包括文錄、詩錄、文藝、時事論衡、紀事及建言等。該刊主要介紹國外憲法制定的有關條例及參政事宜,同時...
公論 《公論》是宋代詩人劉克莊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公論 公論無過月旦評,吾衰安敢主鄉①盟。觸蠻力勸休爭戰,猿鶴相安不怨驚。髧彼兩髦呼作友,長吾一日敬為兄。前身定是徐先輩,延壽溪頭了一生。按:① 原作卿,據馮本改
《中華公論》為一份創刊於全面抗戰爆發之際的綜合類刊物,以討論當時中國各方面的現實問題和中國的前途為主要內容,其中的文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時中國的情況和處境,同時也反映了相關同人對於國家命運等問題的思考和建議,故而對於研究這些方面,該刊均有一定的作用。文化傳統 《我們的認識和態度》(代發刊詞)(...
《中國公論》創辦於1937年1月1日的南京,半月刊,屬於綜合類刊物。該刊的發行兼編輯者是中國公論社,社址位於南京成賢街康里一號,地址在珠江路一五六號。館藏有1937年的10期,具體停刊時間與原因不詳,可能與前面抗戰的爆發有關。欄目方向 該刊是在民族危亡日益加深的情況下,為了挽救民族而創辦。該刊主要討論...
《中國公論(上海)》1920年代創刊於上海,半月刊,由中國公論編輯部編輯,通訊處位於上海公共租界勞勃生路致和里二十一號。該刊具體創刊時間和停刊時間不詳,館藏第1期至第10期,屬於社會類刊物。《中國公論(上海)》刊載的內容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尤其是國際政治經濟情形和南洋研究調查兩個部分,反映了20世紀20年代...
《中國公論(北京)》主要欄目有論著、譯述、文藝、雜俎等。“論著”欄目,主要刊載實現國家和平、加強國家建設,提高國民政治素養方面的政論性文章,如:《政教合一論》、《中國和平的障礙》、《東方道德精神詮》、《由統制經濟論到經濟警察》等,該刊在“論述”欄目中也涉及到揭露中日戰爭關係問題、世界大戰關係...
自有公論(拼音:zì yǒu gōng lùn)是一個成語,最早出自於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品藻》。自有公論指是非真偽自有公平的評論。也指事情的是非曲直公眾自然會有評論。緊縮式結構,在句中一般作謂語、定語。成語出處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品藻》:“庾又問:‘何者居其右?’王曰:‘自有...
《台灣公論》創刊於1946年,是台灣公論社發行的一份地方綜合性刊物,出版周期為周刊,由曾國雄編輯。辦刊宗旨 該刊旨在宣揚國是,啟發民智,指導民眾文化建設,為民眾喉舌,協助政府推行使令。欄目方向 該刊設有“本省大事記”、“國內大事記”、“國際大事記”等欄目報導台灣及國內外各類時事新聞;關於當時的國共...
公論自在人心 公論自在人心,漢語成語,指民眾對事情的是非曲直知道的清楚明白。解釋 【成語】公論自在人心 【拼音】gōng lùn zì zài rén xīn 【解釋】公論:公眾的評論。公眾的評論自然存在於眾人的心裡。詞語辨析 【近義詞】公道自在人心
中國公論 《中國公論》作者是上海中國公論編輯部,1928年出版。
《中山公論》1939年9月創刊於雲南昆明,屬於政治類刊物,發刊周期為半月刊,由中山公論出版委員會出版發行,主編為鄧孝慈,發行人為蕭雋英,發行地址在雲南昆明武成路。該刊於1940年3月因政治問題停刊,出版至2卷6期。現館藏最後一期為1940年第2卷1-2期。欄目方向 1937年日軍頻繁轟炸廣州,中山大學部分校舍炸毀...
佛教公論 《佛教公論》,①佛教期刊。1936年8月在福建廈門創刊。編輯劉錦松。廈門南普陀寺佛教公論社出版。一年後停辦,1947年9月復刊。②佛教期刊。1947年太虛在上海主辦,僅出五期即停刊。
曲全公論(英axiom of syllogism;拉 dictum de omniet nullo)“三段論公理”的舊譯。中國嚴復在其譯著《穆勒名學》一書中,首次用此譯名,並解釋說:“案悉舉日全,偏舉日曲。曲全公論首標於亞里斯大德(即”亞里士多德“),所謂全是全非公例是也。其例曰:於一普及之名而有所謂者,全正者曲亦正,全...
《國是公論》1938年6月創刊於重慶,出版至1940年7月共37期。由國是公論旬刊社編輯、發行。旬刊,屬於政論性刊物。人員編制 主要撰稿人有張國安、田牧、王成城、林雲谷、董汝舟、樓桐孫等。欄目方向 該刊創立於抗戰相持階段的時代大背景之下,回響國民政府抗戰建國的口號,一方面關注抗日戰爭中重大戰事、國內外政治...
亞洲公論是南韓韓國國際文化協會編輯出版的期刊。亞洲公論,南韓“韓國國際文化協會”編輯出版的社會科學方面的綜合性雜誌。月刊。日文版。1972年8月21日創刊。主要刊載南韓研究亞洲國家(主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日本)的歷史、政治、經濟,以及文學藝術方面的成果,還刊登一些歷史小說。
《西北公論》1933年5月在江蘇南京創刊,出版至1934年4月第1卷第12期,館藏11期。編輯者不詳。月刊,屬於政治類刊物。人員編制 該刊主要撰稿人有張得善、原佑人、翰青、梅青、義夫、王明、鄧雪冰、原鴻儒等。主要欄目 該刊設有短評、論著、文藝、通訊等欄目。刊登內容 該刊主要刊登西北地區的政治局勢、教育等...
《國民公論》,全國各界救國聯合會的機關刊物。1938年9月11日在漢口創刊。是綜合性時事政治刊物。簡介 為了推動國民黨政府實行全面抗戰路線,喚醒民眾,激發士氣,救國會同人於1938年9月11日,在漢口創辦了《國民公論》旬刊。張仲實任編輯兼發行人。同年12月14日,第四期起遷至重慶出版,改為半月刊,由張鐵生、...
北方公論 出版地 北平 描述 出版周期 周刊
《宋襄公論》是宋代蘇軾所作的散文,出自於《蘇東坡全集》,該散文將王莽與宋襄公相比,論述宋襄公失道之處,蘇軾認為宋襄公是欺世之君。作品原文 魯僖公二十二年冬十一月一日己巳,朔,宋公及楚人戰於泓,宋師敗績。蘇子曰:“《春秋》書戰,未有若此之嚴而盡也。宋公,天子之上公。宋,先代之後,於周...
《青年公論》1936年10月在南京創刊,創刊時為旬刊,後又改為周刊,屬於青年刊物。青年公論社編輯並發行,地址位於南京正洪街鏞樂坊二號,館藏第1卷第1-6期、第12-16期、第18-19期,共20期。辦刊宗旨 《青年公論》本著民族主義之原則,以啟發民族意識,促進民族覺悟,集中民族力量,擴大民族鬥爭,以謀恢復...
《華僑公論》1942年7月創刊於上海,月刊,屬於華僑問題刊物,由華僑公論社編輯發行,停刊時間及原因不詳,館藏1942年第1、2兩期。《華僑公論》是1942年日本帝國主義侵占南洋各地後,汪偽政權內華僑公論社創辦的華僑問題刊物,所刊載文章多為汪偽政權宣傳,鼓吹“大東亞戰爭”,可作為研究該時期華僑問題的參考史料。
《人民公論》1946年7月創刊於重慶,停刊於1946年8月第2期。由重慶人民公論月刊社編輯,湯直夫發行。月刊,屬於時政刊物。人員編制 湯直夫、樊元彰、鄧繼禹、湯顯欽等人都曾為刊物撰稿。欄目方向 該刊圍繞“制裁政黨非法活動,擁護和平統一政策”這兩項主張,要求停止不正當的、暴力的政黨競爭,呼籲人民針對民主建國...
《大東亞公論》原名《大東亞經濟》,時事經濟刊物。 1938年3月創辦於日本東京,月刊,由日本電報通信社發行,編輯印刷兼發行者齊藤一寬,社址位於東京都京橋區銀座西七/一。刊登內容 該刊以時事評論和文化研究為重點,政治方面,著重刊登一些宣揚“大東亞戰爭”,推行日本軍國主義侵略擴張政策的文章。同時,在文化...
《新淮公論 》1941年12月15日創刊於江蘇東台,半月刊,由新淮公論社編輯發行,社址位於東台中文街36號,屬於地方政治刊物。停刊時間及原因不詳,館藏第1期和第2期。該刊作為地方政治刊物,其內容多宣傳親日思想,報導的有關汪偽政府的內容,為了解汪偽時期東台縣的有關情況提供了重要的參考資料,同時也對了解...
《叢林公論》是南宋庵惠彬所著作品。【 叢林公論 】 《 佛學大詞典 》 全一卷。南宋者庵惠彬撰,宗慧作序,宋淳熙十六年(1189)刊定。收於卍續藏第一一三冊。系評論古今禪林之文事,乃有關釋儒之隨筆論集,凡七十餘項,一萬餘言。禪籍志卷下謂本書之內容研究精密,識見高明,論點公允,且其序文...
《海外公論》1931年創刊於上海地區,月刊,中華留日基督教青年會負責該刊的編輯出版與發行的工作,該刊的通訊處在國內國外均有設立,國內位於中華留日基督教青年會信箱四十一號以及上海新聞路斯文里一零六三號,國外通訊處位於日本東京神田區猿樂町。由於該刊的現存量較少,以此該刊的主編、發行人以及具體的停刊時間和...
《公論叢書》,月刊,綜合類刊物,1938年9月10日創刊於上海。該刊由公論社編輯,主編為王任叔, 譯報圖書部出版,譯報管理處發行,社址位於上海愛多亞路一一七號。該刊停刊時間和原因不詳。館藏最晚一期為該刊第十期。欄目方向 《公論叢書》內容側重理論,包羅討論政治、軍事、經濟等重要問題的文章。此外,學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