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建於明萬曆十六年(1588年)的忠勤祠,是一組典型的明代建築,是為紀念清代著名詩人、文壇領袖王士禎的高祖王重光所建,王氏後裔視其為家祠。“忠勤祠”內的百十種石刻,海內知名,公誄碑是最重要的石刻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公誄碑
- 外文名:無
- 時間:明萬曆十六年
- 性質:忠勤祠
歷史由來,公誄碑,
歷史由來
始建於明萬曆十六年(1588年)的忠勤祠,是一組典型的明代建築,是為紀念清代著名詩人、文壇領袖王士禎的高祖王重光所建,王氏後裔視其為家祠。“忠勤祠”內的百十種石刻,海內知名,公誄碑是最重要的石刻之一。
相傳,王重光在任貴州布政使司左參議時,奉命採集大木,修復皇宮因大火燒毀的奉天、謹身、華蓋三大殿。當時的木區被貴州少數叛軍占據,難以擒制。王重光巧施計謀,恩威並舉,使其降服。隨即又率領大軍,踏千山,涉萬水,不憚艱苦。“木以告成”,王重光卻積勞成疾,觸冒瘴煙,不幸殉職。他平蠻督木的事跡,感動了朝廷,嘉靖帝命令在貴州永寧建祠以祀,並親書“忠勤可憫”。
三十年後,王重光的兒孫輩聲名鵲起,25個孫子輩即有十三個進士,在京城做官者達十九人,真可謂“科甲蟬聯,簪纓不絕”,有“王半朝”之譽。每年到貴州去祭祀王重光路途遙遠,十分不便,於是奏準萬曆皇帝,在其故里新城建立了忠勤祠。忠勤祠建成後,禮部尚書吳山奉旨題寫了“忠勤報國”扁額,立於忠勤祠門前。內閣大臣、六部尚書,也相繼擬寫祭文,以表示對忠勤祠主人的祭祀與崇敬。當地及臨近各縣的官吏紛紛到忠勤祠參加各種祭祀活動。新城王氏的親朋好友,到忠勤祠祭祀的更是數不勝數,絡繹不絕。於是,以王之垣為代表的新城王氏為了表示對所有祭祀人員的尊敬,特意刻制了“公誄碑”,放置在忠勤祠門內右首,以銘記這一盛事。
公誄碑
公誄碑是一坊古亭式的四面方碑,碑座、碑帽、碑身三位一體。它總高3.9米,碑身高2.6米,碑身寬0.95米。碑陽、碑右、碑左、碑陰分別鐫刻著參與忠勤祠祭祀活動人員的名諱、職銜、籍貫以及有無祭文、詩、對、祭禮等。洋洋灑灑,近萬餘言。碑身四面共鐫刻人名970人,七品以上官員292名。其中,明嘉靖年內閣太師吏部尚書徐階、內閣少保戶部尚書袁煒、少保禮部尚書吳山等都碑上有名。更值一提的是在碑的陽面與碑帽間,鑲嵌尺余見方的石扁額,扁額四周浮雕二龍戲珠圖案。額內鐫刻明嘉靖、隆慶、萬曆三朝對王重光的諭祭及加贈。從贈“太僕寺少卿”至“戶部左侍郎”,從“御祭一壇造葬”到“諭祭一壇給予全葬”不等,名曰:三朝恤典。可見三朝皇帝給予忠勤祠主人王重光的禮遇是何等至高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