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通知
關於印發公眾和重點職業人群戴口罩指引(2021年8月版)的通知
聯防聯控機制綜發〔2021〕81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領導小組、指揮部):
針對當前疫情防控形勢和人群流行特徵,為進一步指導公眾和重點職業人群科學規範佩戴口罩,我們對《公眾科學戴口罩指引(修訂版)》進行了修訂,形成了《公眾和重點職業人群戴口罩指引(2021年8月版)》。現印發給你們,請參照執行。
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
(代章)
2021年8月9日
(信息公開形式:主動公開)
指引全文
公眾和重點職業人群戴口罩指引(2021年8月版)
針對現階段新冠病毒變異株特點和人群流行特徵,為進一步指導公眾和重點職業人群科學規範佩戴口罩,保護自己,保護他人,對《公眾科學戴口罩指引(修訂版)》進行了更新,形成了《公眾和重點職業人群戴口罩指引(2021年8月版)》。對本指引未涉及到的人群和場景,仍按《公眾科學戴口罩指引(修訂版)》執行。
一、普通公眾
(一)需戴口罩場景和情形。
1.處於商場、超市、電影院、會場、展館、機場、碼頭和酒店公用區域等室內人員密集場所時;
2.乘坐廂式電梯和飛機、火車、輪船、長途車、捷運、公車等公共運輸工具時;
3.處於人員密集的露天廣場、劇場、公園等室外場所時;
4.醫院就診、陪護時,接受體溫檢測、查驗健康碼、登記行程信息等健康檢查時;
5.出現鼻咽不適、咳嗽、打噴嚏和發熱等症狀時;
6.在餐廳、食堂處於非進食狀態時。
(二)口罩選擇及注意事項。
口罩的正確使用、儲存和清潔是保持其有效性的關鍵。建議公眾選用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醫用外科口罩或以上防護級別口罩,並遵守以下規定:
1.正確佩戴口罩,確保口罩蓋住口鼻和下巴,鼻夾要壓實;
2.口罩出現髒污、變形、損壞、異味時需及時更換,每個口罩累計佩戴時間不超過8小時;
3.在跨地區公共運輸工具上,或醫院等環境使用過的口罩不建議重複使用;
4.需重複使用的口罩在不使用時宜懸掛於清潔、乾燥、通風處;
5.戴口罩期間如出現憋悶、氣短等不適,應立即前往空曠通風處摘除口罩;
6.外出要攜帶備用口罩,存放在原包裝袋或乾淨的存放袋中,避免擠壓變形,廢棄口罩歸為其他垃圾處理;
7.建議家庭存留少量顆粒物防護口罩*、醫用防護口罩備用。
二、重點職業人群
(一)境外輸入和污染傳播高風險崗位。
1.崗位類別。
(1)跨境貨車、火車運輸、裝卸等工作崗位;
(2)境外冷凍食品加工、貯存、裝卸、運輸等冷鏈運輸崗位;
(3)負責入境航班、火車、汽車的司機、乘務員、保潔員、搬運員等崗位;
(4)監管進出境運輸工具、貨物、郵遞物品等的海關工作人員;
(5)機場、航班等保潔員、行李搬運等地勤人員。
2.口罩選擇。
在工作期間全程戴顆粒物防護口罩*。
(二)醫療機構工作人員。
1.人員類別。
(1)一般接觸人員:包括門診和普通病房醫護人員,保全、掛號、導醫、收費、藥房等人員;
(2)接觸潛在污染物人員:保潔人員、護工、水暖工、化驗室工作人員等;
(3)接觸病人或感染者崗位工作人員:發熱門診和隔離病房醫護人員、鼻咽拭子採樣人員等。
2.口罩選擇。
在工作期間一般接觸人員須全程戴醫用外科口罩或以上防護級別口罩,接觸潛在污染物人員須全程戴顆粒物防護口罩*,接觸病人或感染者崗位工作人員須全程戴醫用防護口罩。
(三)公共場所服務人員。
1.人員類別。
包括乘務人員、安檢人員、售貨員、售票員、警察、廚師、酒店和餐館服務員、快遞員、貨物配送員、門衛、保全、保潔等。
2.口罩選擇。
在工作期間全程戴醫用外科口罩或以上防護級別口罩。
(四)注意事項。
1.以上人員所服務的機構應當為其配備能夠滿足工作需要、符合相關要求的口罩產品。
2.各單位要建立嚴格監督制度,將口罩佩戴情況納入單位規章和質量管理體系;建立民眾監督機制並設立投訴電話,及時發現問題並落實整改。
3.各單位應當設立獨立廢棄口罩收納裝置。醫療機構廢棄口罩按醫用廢棄物處理。
註:*顆粒物防護口罩,是指符合《呼吸防護自吸過濾式防顆粒物呼吸器》(GB2626-2019)標準中“隨棄式面罩”規定且無呼氣閥的產品。有特殊類型要求的,把類型和過濾等級標註在括弧里,例如“顆粒物防護口罩(KN95)”,如果不標註,就是指所有隨棄式面罩。
問題解答
1.為什麼要修訂公眾和重點職業人群戴口罩指引?
今年7月以來,境外輸入引發本土聚集性疫情已先後波及多個省份,德爾塔變異株傳播速度快、體內複製快、轉陰時間長,當前暑期人員外出流動多,機場、港口、碼頭等主要出行中轉場所人員大量聚集,疫情傳播風險進一步增大。同時,受長期持續的疫情影響,公眾以及相關從業人員的防護意識減退,存在接種疫苗後就不用再戴口罩等麻痹思想和僥倖心理,在落實防疫措施和個人防護方面出現漏洞。為進一步提高公眾和重點職業人群防護意識,防範疫情傳播風險,我們對公眾和重點職業人群戴口罩指引進行了修訂,進一步強化防護要求。
2.公眾戴口罩有什麼最新要求?
對普通公眾來說,除了在密閉場所需要戴口罩外,當處於人員密集的露天廣場、劇場和公園等室外場所時,也需要佩戴口罩。另外,我們建議公眾家裡日常備用一些高級別口罩,當家人出現了鼻咽不適、咳嗽、打噴嚏和發熱等症狀,到醫院就診的時候,佩戴更高級別的口罩,保護自己,保護他人,全面防範傳播風險。
3.新的戴口罩指引中,重點職業人群包括哪些,戴口罩有什麼新要求?
新版戴口罩指引中,重點職業人群主要涉及境外輸入和污染傳播高風險崗位、醫療機構工作人員和公共場所服務人員等三類人群。
第一類是境外輸入和污染傳播高風險崗位人員,特彆強調境外冷鏈食品、交通運輸相關的海關工作人員和保潔員、搬運員、司機等崗位強化防護,工作期間全程佩戴顆粒物防護口罩,防範經物、經環境、經人的傳播風險。
第二類是醫療機構工作人員,除醫務人員、直接接觸病人或感染者崗位工作人員重點防護以外,接觸潛在污染物的人員,比如保潔員、護工、水暖工、化驗室工作人員等佩戴顆粒物防護口罩,醫院其他工作人員,比如保全、導醫等佩戴醫用外科口罩或更高防護級別口罩。
第三類是公共場所服務人員,比如乘務員、警察、快遞員等,以前要求佩戴一次性醫用口罩,這次修訂進行了提級強化,要求工作期間佩戴醫用外科口罩或更高防護級別口罩。
4.公眾日常佩戴口罩有什麼注意事項?
口罩的正確使用、儲存和清潔是保持其有效性的關鍵。公眾日常要注意以下事項:一是正確佩戴口罩,確保口罩蓋住口鼻和下巴,鼻夾要壓實;二是口罩出現髒污、變形、損壞、異味時需及時更換,每個口罩累計佩戴時間不超過8小時;三是在跨地區公共運輸工具上,或醫院等環境使用過的口罩不建議重複使用;四是需重複使用的口罩在不使用時宜懸掛於清潔、乾燥、通風處;五是戴口罩期間如出現憋悶、氣短等不適,應立即前往空曠通風處摘除口罩;六是外出要攜帶備用口罩,存放在原包裝袋或乾淨的存放袋中,避免擠壓變形,廢棄口罩歸為其他垃圾處理。
5.與之前“三重”(重點場所、重點單位、重點人群)防護指南相比,這次修訂的主要變化有哪些?
“三重”的種類由原來65類增加到85類。在重點場所和重點單位方面,增加了對碼頭、口岸、棋牌室(麻將館)、遊船(觀光船)、劇場等10類場所和單位的衛生防護要求。在重點人群方面,增加了機場保潔人員、境外和境內航班保潔人員、機場司機、機場公安輔警等10類重點人群的衛生防護要求。
6.“三重”防護指南重點強化了哪些要求?
根據當前疫情形勢,對所涉及的重點場所和重點單位進一步強調落實主體責任,堅持“人、物、環境同防”“閉環管理”,強化了健康監測、疫苗接種、核酸檢測、清潔消毒和應急處置等措施要求。對所涉及的重點人群,加強相關行業職業人員,特別是一線職業人員嚴格執行戴口罩、疫苗接種、消毒等防護要求,確保各項防控措施落實到位。
7.公眾居家生活需要提高防護措施等級嗎?
公眾的防護措施等級要求沒有變化。但是公眾要繼續強化第一健康責任人意識,居家時加強通風換氣,做好清潔消毒,注意個人衛生,有症狀時及時就醫;外出時,戴口罩,做好個人防護,加強手衛生,保持安全距離,減少前往人員密集的場所,減少參加聚會、聚餐等活動。
8.商場、游泳、健身等生活服務類場所,防控措施有哪些新變化?
一是增加了體溫檢測和健康碼核驗,體溫和健康碼正常者方可進入;二是細化了管理措施,提出對不使用或不會操作智慧型手機的老年人等群體做好服務引導等人性化管理措施;三是提升工作人員防護等級,工作人員要全程佩戴醫用外科口罩或更高防護級別口罩。
9.對棋牌室(麻將館)等有哪些防控的新要求?
棋牌室(麻將館)是此次指南修訂新增的場所,也是一類人員密集、空間相對密閉的場所。針對此類場所,一是提出對進入場所的人員檢測體溫和核驗健康碼,防止來自中高風險地區人員進入場所;二是降低棋牌室(麻將館)的顧客數量和停留時間,增加牌桌之間的距離,減少人員的聚集。三是要求棋牌室(麻將館)的人員戴口罩。
10.對市內遊船(觀光船)有哪些防控要求?
市內遊船(觀光船)是此次指南修訂新增的場所,主要的風險點是人員聚集、空間狹小且相對密閉。基於上述特點,一是宜停止使用全封閉的遊船(觀光船);二是通過體溫檢測和健康碼核驗等措施防止有症狀者或來自中高風險地區人員進入;三是採取預約購票、間隔就坐等方式降低人員的密度;四是遊船(觀光船)內人員全程佩戴口罩。此外,遊船(觀光船)要繼續落實好通風換氣、清潔消毒等防護措施。
11.對旅遊景點開放或半開放演出場所有哪些防控要求?
近期一些城市的疫情與旅遊景點開放或半開放演出場所密切相關。可能的原因是在此類場所公眾放鬆了個人防護,同時場所未有效控制觀眾數量,增加了暴發聚集性疫情的風險。針對上述問題,一是做好入場檢測登記,嚴格門崗管控,對入場人員實行核驗健康碼和體溫檢測“雙登記”,正常者方可進入。二是工作人員疫苗接種做到應接盡接,建立工作人員健康監測制度,有症狀及時就醫。三是嚴格執行人員預約限流措施,推廣線上實名制購票及電子票,鼓勵使用線上支付,儘量減少直接接觸。四是加強現場巡查,安排專人做好演出現場管理,提醒觀眾正確佩戴口罩,對號入座,保持安全距離。取消演出前後的現場互動環節。
12.對建築工地等場所有哪些防控要求?
建築工地的主要風險是人員流動性大,易聚集,架子工、鋼筋工等戶外作業工種人員防護不到位。針對上述問題,一是工作人員疫苗接種做到應接盡接,接種疫苗後仍需注意個人防護。二是做好工作人員健康監測,如出現可疑症狀應及時就醫。三是加強來訪人員管理,體溫檢測、核驗健康碼並進行登記,正常者方可進入。四是最佳化施工工藝和工序銜接,降低施工現場不同作業隊伍人員流動,減少人員聚集。五是加強作業崗位工作人員個體防護。
13.對跨境鐵路客運和道路客運等有哪些新的防控要求?
一是工作人員疫苗接種做到應接盡接,接種疫苗後仍需注意個人防護。二是細化提升不同崗位工作人員的防護等級。對於負責入境火車或汽車的司機、乘務員、保潔員、搬運員等,在工作期間全程戴顆粒物防護口罩,戴一次性手套;其他工作人員工作期間全程戴醫用外科口罩或更高防護級別口罩,戴一次性手套。三是通過合理組織運力,限制售票、包車團組人數等措施,分區分級控制鐵路和道路客運的客座率。
14.對口岸、碼頭、機場等高風險場所,有哪些新的防控要求?
口岸、碼頭、機場等高風險場所是“人、物、環境同防”的重點和難點,也是導致近期聚集性疫情暴發關鍵風險點。對此類場所,一是加強入境人員和車輛信息管理,確保閉環式“點對點、一站式”轉運和無縫對接,實現從“國門”到“家門”閉環式管理。二是加強入境貨物檢測和消毒,強化冷鏈物品追溯管理,並做好檢測和消毒等工作落實情況的檢查,定期進行督導和抽檢評估。三是強化工作人員的管理,工作人員疫苗接種做到應接盡接,按照不同的風險等級實施差異化個體防護標準。高風險崗位人員要相對固定,登記造冊,實行閉環或封閉管理,增加核酸檢測的頻次。
15.對老年人等特殊群體提出了哪些新的防護要求?
老年人等特殊群體是高風險人群,主要對養老機構和居家的老人兩個方面來提出防護要求。對於養老機構:一是入口處對工作人員進行體溫檢測,對探視人員進行體溫檢測、核驗健康碼並進行登記,體溫正常者方可進入。二是封閉管理期間,不允許探訪。非封閉管理期間允許探視的,控制探訪人員數量、活動區域和探訪頻次,必要時可實行預約管理。對於居家的老人:一是外出時做好個人防護,戴好口罩,有慢性肺病、心臟病的老年人應在醫生的專業指導下戴口罩。二是避免前往人員聚集、空間密閉的場所,如棋牌室(麻將館)等。
16.對入境航班、機場保潔人員、司機等高風險崗位有哪些防護要求?
機場保潔人員、境外和境內航班保潔人員和機場司機等是高風險崗位人員,也是近期疫情暴露出的薄弱環節。針對上述問題,本次指南修訂從疫苗接種、核酸檢測和個人防護等方面提出更加嚴格的防疫措施,具體包括:一是主動接種疫苗,定期接受核酸檢測。二是工作期間非必要不接觸其他崗位的人員、非必要不去入境航空器和進口貨物等高風險等級場所。三是清潔消毒過程中應按照相應規範、指南使用合適的消毒劑以確保消毒效果有效。四是保障入境航班的保潔人員和司機崗位和休息區域等應固定,避免混用和混流。五是入境航班或國內航班始發地所在城市存在中、高風險地區的保潔人員收集的垃圾、廢物應按相關規定統一處理。
17.對機場裝卸工人等工種的管理,有哪些新舉措?
機場裝卸工人尤其是負責國際冷鏈貨物和中、高風險普通貨物裝卸的人員是高風險崗位人員,主要從管理和個人防護兩個方面提出防疫要求。一是工作人員疫苗接種做到應接盡接,定期進行核酸檢測。二是機場貨物裝卸工作人員的不同活動區域應予以區分標記,保證物理隔離,相互不應交叉。三是地面貨物裝卸、轉運、分揀、搬運等操作人員應按貨運航班風險及貨物類型進行區分,人員應相對固定,避免混排。四是按照不同的風險等級實施差異化個體防護標準。直接接觸國際冷鏈貨物、國際中、高風險普通貨物的裝卸人員,應穿戴顆粒物防護口罩、一次性醫用橡膠或丁腈手套、一次性條形帽、護目鏡或面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