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用事業股

公用事業股是指與居民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的行業股票,如自來水、煤氣、公交等行業。

這類行業一般受經濟周期的影響不大,不管經濟如何蕭條,對於生活必需品,人們是無論如何也省不掉的。體現在公用事業行業股票的業績上,就表現為平穩的態勢,股價的波動也相對較小。大漲大跌的可能性不大,該行業的投資風險較其他行業相對較小。公用事業股每年的業績不會大起大落,一些盤子較大、業績穩定的公用事業股常被大基金相中而被其長期持有。我國滬深股市中公用事業股所占的比例相對較小,但該行業的總市值不小,個別還是經常影響大盤走勢較為重要的大盤股,如滬市的“原水”與“申能”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公用事業股
  • 外文名:gongyongshiyegu
  • 階段:四個階段
  • 兩大優勢:估值的優勢,估值的想像空間
兩大優勢,危機階段,投資策略,

兩大優勢

一是估值的優勢。目前公用事業股雖然經過前期的上漲之後,動態市盈率也有所提升,但作為公用事業板塊核心電力股的2007年加權平均市盈率也不過只有28倍,依然低於A股市場平均47倍的水平,如此就形成了極強的窪地效應。
二是估值的想像空間。公用事業股的控股股東大多擁有雄厚的優質資產,所以,在注資預期上,公用事業股更有可能成為注資等主題的熱門股。如建投能源、國電電力的定向增發就是典型。更何況,隨著股權激勵機制的落實,管理層也有動力,利用公用事業股極強的現金流優勢,四處收購優質項目,也有望獲得外延式擴張所帶來的業績快速增長的優勢,這有利於提升公用事業股的估值溢價和投資機會。
公用事業股還面臨著一個新的投資動力,那就是價格提升所帶來的業績增長預期。近年來,公用事業價格出現了明顯的提升趨勢,自來水價格、電價更是有著較為強勁的提價預期,尤其是目前CPI將見頂回落的預期下,公用事業價格的適度提升預期也相對強烈,這也有利於形成二級市場股價的催化劑。

危機階段

公用事業股分析師的研究表明,在許多公用事業股身上,都存在著一種“陷入困境的公用事業公司周期”現象,具體體現在以下4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災難降臨”階段。
通常的情形有兩種:一是公司無法將巨額成本轉嫁到消費者頭上;二是巨額資產被擱置。
由於投資者擔心這種打擊很可能是致命性的,這種局面也不知道要經歷多長時間才能得到改變,所以股價不斷走低,甚至一兩年內就下跌40%~80%,只相當於原來股價的20%~30%。
前者如統一愛迪生公司,它由於燃料價格暴漲導致成本增加,無法消化巨額成本,股價從6美元跌到1.5美元;後者如長島電力公司,它建造的核電站無法取得許可證,股價從17.5美元跌到3.75美元。
第二個階段是“危機管理”階段。
災難降臨後,上市公司必定會通過削減各項開支、壓縮預算費用等措施,應對災難、渡過難關。這時候的投資者對股票分紅就不要抱多大幻想了,要么降低分紅標準,要么分紅乾脆被取消。這時候表現在股價變動上,反應並不是那么明顯,總的來說股價仍然處於底部。
第三個階段是“財務穩定”階段。
經過一段時間的危機管理,公司的巨大損失得到了某種彌補,可是這時候財務開支方面仍然是緊巴巴的,既無法重新獲得銀行貸款,又沒有任何利潤來源。這時候的生存問題總算解決了,也就是說,它已經度過了危險期,至少是不會倒閉了。
這個階段的股價大約會慢悠悠地上漲1倍,相當於原來的60%~70%左右。
第四個階段是“反彈降臨”階段。
當公司渡過了難關,又能重新獲利了,甚至盈利水平比過去還高,並且即將恢復分紅。這時候如果資本市場接納狀況良好,又能得到政府監管部門的支持(同意將某些費用負擔轉嫁到消費者頭上),股價反彈就真的開始了。

投資策略

公用事業股上市公司一旦發生危機,一般總能得到政府監管部門的支持,起死回生的可能性很大。對於投資者來說,原來已經持有的股票不要急於拋出,原來不持有這種股票的也不要匆忙買入。彼得·林奇認為:最佳買入時機是等到危機已經緩和、確定這家公司已經不會倒閉時。這時候買入股票,股價能夠在較短時間內上升2~4倍。
彼得·林奇介紹說,如果上述判斷方法不太容易掌握,那么還有一種比較簡單的投資策略是:當這些公司取消股票分紅(這時候就是股價底部)時買入,一直持有到它們重新恢復分紅為止。這種投資策略的成功率極高。當然,也可以是在上述第二階段傳出第一個利好訊息之後買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