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泉峪建築群

公泉峪建築群位於今南王鎮西4公里的公泉峪中。公泉峪,名源於泉。傳說宋朝年間天大旱,周圍幾十里無水,唯此泉水流不息,且清而甘,眾皆來此汲水,故名公泉。此山谷則稱公泉峪。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公泉峪建築群
  • 位置:今南王鎮西4公里的公泉峪中
  • 時期:宋朝年間
  • 特點:泉水流不息,且清而甘
簡介,建築群,

簡介

公元986年(宋雍熙三年)王實在此置石刻造像。公元1081年(宋元豐四年),天又旱,民眾在此祈雨而應驗,故認為此地是白龍居處,公泉上方之山洞則題銘為“白龍洞”,並在此建白龍廟。公元1122年(宋宣和四年)、1479年(明成化十五年)兩次重修,進士曹凱並置書館於此。公元1514年(明正德九年)又刻石重修。

建築群

白龍廟,現院牆已圮毀,唯存無梁大殿及山門建築。大殿南向,一門二窗,青石結構,拱式頂,外覆以灰瓦,長7.3米,高5.7米。山門,東向、拱式,青石砌壘,寬1.15米,高2.8米,進深3米。門樓高2.6米,寬3.4米,長4米,四脊尖頂。系明代重建,公泉即在此院中,今仍有少量泉水。
亞聖祠,獨院,其結構與白龍廟同,祠堂長6.4米,寬5米,高4.6米,系明代建築。相傳孟子曾在此講學,故修祠以志。
在白龍廟上方山頂處有一洞,名白龍洞,現洞口殘破,右側有“元豐四年三月三日……銘刻”。洞深不可測,據傳有2.5公里之遙。
另外,在白龍廟內,還有碑誌五方。白龍廟大門下方,借自然巨石鐫臥虎一隻,與亞聖廟南北相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