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馬克思·弗里施

公民馬克思·弗里施

《公民馬克思·弗里施》是由Matthias von Gunten執導,Peter Bichsel、君特·格拉斯、Gottfried Honegger主演的一部紀錄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公民馬克思·弗里施
  • 外文名:Max Frisch, citoyen
  • 導演:Matthias von Gunten
  • 主演:Peter Bichsel、君特·格拉斯、Gottfried Honegger
劇情簡介,職員表,

劇情簡介

影片是關於瑞士作家馬克思·弗里施的傳記片。   馬克思·弗里施( Max Frisch)(1911—1991) 是在國際文壇上享有盛名的瑞士作家.1911年生於蘇黎世一個建築師家庭。人們通常將他和另一位瑞士作家弗里德里希· 迪倫馬特並稱為當代最重要的德語劇作家。1931年至1933年間,弗里施在蘇黎世大學攻讀日爾曼語言文學,後因父親去世,家庭經濟狀況困難而中途輟學。弗里施曾為《蘇黎世報》、《法蘭克福日報》等媒體撰寫通訊報導,開始記者生涯。1936年得到朋友的資助,進入蘇黎世的瑞士聯邦工學院學習建築專業。二戰期間,弗里施一度應徵入伍,在邊境當炮兵,歷經坎坷。他把這段經歷和思想記載下來,即為《從軍散記》。1941年,弗里施從工學院畢業,在當建築師的同時從事文學創作。戰後,弗里施廣泛遊歷歐洲、美洲、日本、阿拉伯各國,1955年,弗里施成為職業作家。1958年,弗里施獲得畢西納文學獎。1962年,德意志聯邦共和國馬爾堡大學贈予他名譽博士學位。1975年,弗里施來華訪問。1991年弗里施去世,享年七十九歲。    弗里施一生著作豐富,主要以長篇小說和戲劇為主。他的長篇小說《施蒂勒》寫人的身份辨認的問題,即一個人能否放棄原有的身份與經歷變成另一個人,這也是他特別喜歡的題材。小說具有相當深刻的悲劇意義,一直被公認為是德語文壇的傑作。另一部長篇小說《我就用甘騰拜因這個名字吧》,主人公就像是換衣服似的換用姓名、身份、經歷,來表達自身的感受。在弗里施的劇本《傳記。一齣戲》中,一個希望改變自己歷史的人重溫了過去的一段生活,他試著作出不同的反應,結果依然照舊。    馬克思·弗里施的戲劇創作深受布萊希特的影響,採用陌生化效果,常揭示事物的另一種發展的可能性,出乎讀者和觀眾的意料,引導人們進行思考。1945年創作的《他們又在唱了》,描寫二十一個慘遭法西斯殺害的人質以及戰爭中的其他死難者、包括行刑的劊子手們,在陰間尋求共同的生活。人質們的歌聲一再出現,警告後世不要再重蹈覆轍。劇本上演後獲得很大的成功。但是使弗里施獲得國際聲譽的劇作是1961年的作品《安多拉》,劇本控訴了法西斯迫害猶太人,並提出在這類罪行中誰是幫凶的問題。    弗里施的作品,無論是劇作還是小說,都深刻的揭示了西方社會中人的精神危機。作者曾說過:“恐懼,恐懼,到處是恐懼,”“我是出於恐懼而寫”。而他的作品確實表現了失去信仰的人在現代社會中的不安。弗里施很欣賞易卜生的名言:“我在這兒是提出問題,而不是解決問題”,事實上,這是他寫作的因緣所在,也是作為一個有社會責任感的作家自我的最佳定位。這句話也可以用來概括他的作品的特色。所以西方評論界認為他是一個診斷學家,而不是一個治療學家。

職員表

導演
Matthias von Gunten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