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道德建設模式研究》由胡虹霞編著。《公民道德建設模式研究》借用模式研究的理論和思路,以“梳理、反思、吸收和構建”為主線,運用歷史唯物主義方法,從人類社會存在的多種公民道德建設模式中提煉並分析了“城邦本位型”“主體契約型”“政府主導型”等三種典型模式,借鑑已有公民道德建設模式的經驗,審視我國當前在公民道德建設中存在的現實問題,嘗試提出了“引導—自覺型”公民道德建設新模式的構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公民道德建設模式研究
- 外文名: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Model of Citizen Morals
- 作者:胡虹霞
- 出版日期:2013年7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509747554
-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 頁數:291頁
- 開本:20
- 品牌: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導論
一 選題緣由與意義
二 國內外相關研究現狀綜述
三 研究目標與內容
四 研究方法與創新之處
第一章 公民道德建設模式概說
第一節 公民、公民道德、公民道德建設
一 公民與公民道德
二 公民道德建設的內涵及價值
三 公民道德建設系統的基本環節
第二節 公民道德建設模式
一 “模式”的一般理解
二 公民道德建設模式的內涵
三 公民道德建設模式的構成要素
四 關於公民道德建設模式研究的幾點說明
第二章 “城邦本位型”公民道德建設模式
第一節 “城邦本位型”模式及形成背景
一 “城邦本位型”模式的界定
二 “城邦本位型”模式的形成背景
第二節 “城邦本位型”模式的理論基礎
一 城邦政治倫理思想
二 城邦公民道德生成論
第三節 “城邦本位型”模式的典型實踐
一 以斯巴達為例
二 以雅典為例
第四節 “城邦本位型”模式評價
一 “城邦本位型”模式的功能
二 “城邦本位型”模式的局限
第三章 “主體契約型”公民道德建設模式
第一節 “主體契約型”模式及形成背景
一 “主體契約型”模式的界定
二 “主體契約型”模式的形成背景
第二節 “主體契約型”模式的理論基礎
一 以人性惡論為前提的民主政治理論
二 以公民個體為本位的倫理建設思想
第三節 “主體契約型”模式的典型實踐
一 以英國為例
二 以美國為例
第四節 “主體契約型”模式的評價
一 “主體契約型”模式的功能
二 “主體契約型”模式的局限
第四章 “政府主導型”公民道德建設模式
第一節 “政府主導型”模式及形成背景
一 “政府主導型”模式的界定
二 “政府主導型”模式的形成背景
第二節 “政府主導型”模式的道德文化基礎與實施理念
一 “政府主導型”模式的道德文化基礎
二 “政府主導型”模式的實施理念
第三節 “政府主導型”模式的典型實踐
一 以韓國為例
二 以新加坡為例
第四節 “政府主導型”模式的評價
一 “政府主導型”模式的功能
二 “政府主導型”模式的局限
第五章 構建當代中國公民道德建設新模式:“引導—自覺型”
第一節 “引導—自覺型”模式的構建語境
一 社會轉型與公民道德問題
二 我國現行道德建設模式的困境
三 國外幾種公民道德建設模式的啟示
第二節 構建“引導—自覺型”模式的合理性論證
一 合規律性:符合公民道德運行基本規律
二 合現實性:適合當代中國具體國情
三 正反兩個方面的實證分析
第三節 “引導—自覺型”模式的理論建構
一 “引導—自覺型”模式的思想內涵
二 “引導—自覺型”模式的基本向度
三 “引導—自覺型”模式的主要原則
第四節 建構“引導—自覺型”模式實施途徑與方法的思考
一 完善相關制度建設,增強制度倫理的價值導向作用
二 加強黨風廉政建設,發揮黨員幹部的先鋒垂範作用
三 推動社團組織發展,發揮社會力量的道德建設作用
四 增強道德與個體生存意義關聯,激發公民主體的道德需求
五 拓展公民實踐領域,發揮公民自我道德教育作用
參考文獻
主題詞索引
人名索引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