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書名:公民社會與社會層級結構重塑
- 出版社:中國社會出版社
- 頁數:275頁
- 開本:16
- 定價:35.00
- 作者:李勁
- 出版日期:2012年5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08739526, 7508739523
- 品牌:中國社會出版社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公民社會與社會層級結構重塑》立足中國社會發展的現實問題,以馬克思主義立場和觀點為指導,運用歷史和邏輯相統一的方法、科學原則與價值原則相統一的方法、理論思辨和實證分析相統一的方法,分析當前中國社會結構轉型及其帶來的變化,著重論述新出現的公民社會的特徵與作用,考察其歷史淵源和理想模型,詳細闡述公民社會與國家、市場之間的關係,科學論證公民社會發展的實踐路徑,提出建構現代性的社會結構。
作者簡介
李勁,河南唐河人,漢族,2008年畢業於中共中央黨校研究生院,馬克思主義哲學博士,研究方向為人學與政治哲學,迄今在省級以上刊物發表十餘篇文章。
圖書目錄
導言
一、選題緣由
二、研究綜述
三、研究意義
四、研究方法
五、邏輯結構
六、重點、難點問題及幾點創新
第一章社會:從領域合一到領域分離
一、社會結構轉型
(一)社會結構與社會轉型
(二)傳統社會與現代社會
(三)社會分化與利益集團
二、社會領域的變化
(一)宗法社會造就弱國家、弱社會
(二)“國家全能主義”造就強國家、弱社會
(三)改革與強國家、強社會
(四)國家、市場與社會自治領域
三、社會領域中的公域與私域
(一)廣義社會、中義社會、狹義社會
(二)公域與私域
第二章公民社會(上):從西方話語到中國語境
一、三次分離與歷史演變
(一)城邦、文明與政治社會
(二)商品經濟與公民社會
(三)經濟社會、公民社會與政治社會
二、概念的界定
(一)四種譯法
(二)兩分法與三分法
(三)內在觀念與普遍特徵
(四)描述性維度與規範性維度
三、中國語境與現狀考察
(一)中國公民社會的歷史探索
(二)改革與公民社會的初現
(三)現狀考察
第三章公民社會(下):從理想到型塑
一、中國公民社會的個性特徵
(一)先天的自發性與後天的選擇性
(二)先天的草根性與現實的官方性
(三)先天的自主性與依賴性
(四)現實的合作性與潛在的真空性
二、中國公民社會的理性選擇
(一)當代中國社會發展與困境突破
(二)治理與公民社會
(三)市場失靈與政府失靈
三、中國公民社會發展的路徑比較與價值範式
(一)發展障礙
(二)路徑比較
(三)價值範式
四、建構中國特色的公民社會
(一)實體維度的結構模型與解釋維度的理論支撐
(二)制度環境
(三)公民素質環境
第四章市場:從創製到基本確制
一、市場的自主邏輯
(一)市場經濟的人性基礎
(——)市場經濟是資源配置的有效手段
(三)市場經濟是個人解放的必由之路
(四)衡量市場經濟發展的兩個基本尺度與我國市場現狀
二、國家與市場
(一)市場失靈與政府干預的必要性
(二)謹防政府對市場的過度干預
(三)政府與市場博奕下的公民社會
三、市場與公民社會
(一)市場經濟與公民社會的出場
(二)市場領域與公民社會的互動
(三)資本的擴張性及其對公民社會的侵蝕與擠壓
第五章國家:從全能到有限
一、國家與政府的基本理論
(一)國家與政府含義
(二)國家的起源
(三)馬克思主義關於國家與社會的基本理論
二、政治國家的作用與限度
(一)政治國家的作用
(二)政治國家的限度
(三)政治國家的擴張眭與公共權力異化
三、政府的治道模式與選擇
(一)全能政府與有限政府
(二)國家權力與個人權利
(三)政府治道與公共服務型政府建構
四、政治國家與公民社會
(一)國家與公民社會的幾種關係
(二)公民社會的限度
(三)公民社會與政治國家的內在緊張及其消解
第六章社會結構:從傳統到現代
一、傳統社會層級結構的基本理論
(一)傳統社會層級結構的形成與核心理念
(二)傳統社會層級結構的特徵
(三)馬克思關於東方社會結構的論述
二、傳統社會層級結構與公民社會
(一)傳統社會層級結構與中國問題
(二)傳統社會層級結構與公平正義
(三)傳統社會層級結構、公民社會與民主政治
三、建構“三維制衡”的社會結構,發展公民社會
(一)重塑社會結構及其運作機制分析
(二)建構“三維制衡”的理念與實踐
(三)“三維制衡”視域下的中國公民社會
結束語 一種從三維結構研究中國公民社會的路徑
參考文獻
一、中文書目
二、英文書目
三、學術論文
後記
一、選題緣由
二、研究綜述
三、研究意義
四、研究方法
五、邏輯結構
六、重點、難點問題及幾點創新
第一章社會:從領域合一到領域分離
一、社會結構轉型
(一)社會結構與社會轉型
(二)傳統社會與現代社會
(三)社會分化與利益集團
二、社會領域的變化
(一)宗法社會造就弱國家、弱社會
(二)“國家全能主義”造就強國家、弱社會
(三)改革與強國家、強社會
(四)國家、市場與社會自治領域
三、社會領域中的公域與私域
(一)廣義社會、中義社會、狹義社會
(二)公域與私域
第二章公民社會(上):從西方話語到中國語境
一、三次分離與歷史演變
(一)城邦、文明與政治社會
(二)商品經濟與公民社會
(三)經濟社會、公民社會與政治社會
二、概念的界定
(一)四種譯法
(二)兩分法與三分法
(三)內在觀念與普遍特徵
(四)描述性維度與規範性維度
三、中國語境與現狀考察
(一)中國公民社會的歷史探索
(二)改革與公民社會的初現
(三)現狀考察
第三章公民社會(下):從理想到型塑
一、中國公民社會的個性特徵
(一)先天的自發性與後天的選擇性
(二)先天的草根性與現實的官方性
(三)先天的自主性與依賴性
(四)現實的合作性與潛在的真空性
二、中國公民社會的理性選擇
(一)當代中國社會發展與困境突破
(二)治理與公民社會
(三)市場失靈與政府失靈
三、中國公民社會發展的路徑比較與價值範式
(一)發展障礙
(二)路徑比較
(三)價值範式
四、建構中國特色的公民社會
(一)實體維度的結構模型與解釋維度的理論支撐
(二)制度環境
(三)公民素質環境
第四章市場:從創製到基本確制
一、市場的自主邏輯
(一)市場經濟的人性基礎
(——)市場經濟是資源配置的有效手段
(三)市場經濟是個人解放的必由之路
(四)衡量市場經濟發展的兩個基本尺度與我國市場現狀
二、國家與市場
(一)市場失靈與政府干預的必要性
(二)謹防政府對市場的過度干預
(三)政府與市場博奕下的公民社會
三、市場與公民社會
(一)市場經濟與公民社會的出場
(二)市場領域與公民社會的互動
(三)資本的擴張性及其對公民社會的侵蝕與擠壓
第五章國家:從全能到有限
一、國家與政府的基本理論
(一)國家與政府含義
(二)國家的起源
(三)馬克思主義關於國家與社會的基本理論
二、政治國家的作用與限度
(一)政治國家的作用
(二)政治國家的限度
(三)政治國家的擴張眭與公共權力異化
三、政府的治道模式與選擇
(一)全能政府與有限政府
(二)國家權力與個人權利
(三)政府治道與公共服務型政府建構
四、政治國家與公民社會
(一)國家與公民社會的幾種關係
(二)公民社會的限度
(三)公民社會與政治國家的內在緊張及其消解
第六章社會結構:從傳統到現代
一、傳統社會層級結構的基本理論
(一)傳統社會層級結構的形成與核心理念
(二)傳統社會層級結構的特徵
(三)馬克思關於東方社會結構的論述
二、傳統社會層級結構與公民社會
(一)傳統社會層級結構與中國問題
(二)傳統社會層級結構與公平正義
(三)傳統社會層級結構、公民社會與民主政治
三、建構“三維制衡”的社會結構,發展公民社會
(一)重塑社會結構及其運作機制分析
(二)建構“三維制衡”的理念與實踐
(三)“三維制衡”視域下的中國公民社會
結束語 一種從三維結構研究中國公民社會的路徑
參考文獻
一、中文書目
二、英文書目
三、學術論文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