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江戶時代,公家雖然在表面上討好江戶的武家,內心實則非常憎惡之。元祿九年(1696)二月,野宮定基作為朝廷的敕使,往江戶出席將軍德川家光第十七回忌,回來發怒道:“夷狄不知禮儀!”這裡“夷狄”就暗指關東、坂東。
公家憎惡武家的故事有很多,比如,在天皇接見大名時的那套演出--
天皇會見大名的地點,一般在紫宸殿東北的“小御所”。但要見到天皇的尊容,絕不是簡單的事。首先,如果是位階在三位以上的大名,從宜秋門(京都御所西側的外門之一)入宮;如果是位階在四、五位的普通大名,就只有借台所門入內了。進入後有番所(守衛值班的地方),陪伴大名的近侍、家老等到了這裡就必須止步了。大名們換上名叫“淺沓”的黑漆桐木鞋(較淺平,類似神道祭祀中神主穿的),用他們所不習慣的那種步伐,踩著鋪地的白砂,前往御車寄(宜秋門內南側的上下車台階,通過這道門可以到紫宸殿背後的清涼殿、小御所)。在那裡管理的非藏人(也叫“非職”,屬於藏人所轄下,負責殿上廷臣雜用的官職,人員從位階在六位的官人中挑選)會說:“不可由此升殿,請先往諸大夫間(御車寄南面的一幢建築)脫鞋。”
在脫鞋處有一塊脫鞋石,但如果哪位大名想自己搖搖晃晃地脫下鞋來放在這石頭上,那就作好閉門三日的思想準備吧,罪名是“土足玷污了宮廷”,自然也就見不成天皇了。因此,家老等大名的隨從人員都在事先就給非藏人塞了紅包。這樣,在脫鞋處,就會有人以一種被戲稱作“神技”的特殊手法,為大名脫下鞋子並放好。
好不容易可以升殿了,“在那個廊下右轉”,“從這裡往左”,“……”,在通往小御所的廣闊院落里,大名們被非藏人搞得團團轉。在深刻體驗了“御所比江戶城大得多”後,他們終於來到小御所,坐在鋪著“薄緣”的廊下靜候。不久,面前的紙隔扇被靜靜地打開了,不過裡面還是紙隔扇,大名們唯有耐著性子等。殿內的役者打開內層的紙隔扇後,大名們可以看到垂下的御簾,其後是一間高一階的房間,和天皇的身影。當大名們俯伏在地時,御簾逐漸捲起,終於露出了天皇的尊容。天皇身邊放著素陶的酒杯,讓女官注入烈性的濁酒,從容不迫地賜給大名們喝。當然是不可以不喝的,如果是酒量小的大名,之後很可能連要說什麼話都記不清了。
這就是在朝廷不掌握政權的江戶時代,京都御所內上演的惡作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