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海警學院學報》創刊於2002年,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主管、公安海警學院主辦的期刊。
據2019年第6期《公安海警學院學報》內頁顯示,該刊編輯委員會有委員10人,編輯部有編輯2人。
據2020年5月13日中國知網顯示,《公安海警學院學報》總出版文獻量1822篇,總被下載次數86814次,總被引次數651次。據2020年5月13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公安海警學院學報》總文獻量676篇,基金論文量18篇,總被引量101次。據2020年5月13日維普網顯示,《公安海警學院學報》總發文量1769篇,總被引量236次,H指數為4,平均引文率為0.434。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公安海警學院學報
- 外文名:Journal of Public Security Marine Police Academy
- 語種:中文
- 類別:社會科學
- 主管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
- 主辦單位:公安海警高學院
- 編輯單位:《公安海警學院學報》編輯部
- 創刊時間:2002年
- 出版周期:雙月刊
- 國內刊號:33-1295/Z
- 國際刊號:1672-1551
- 現任主編:潘桂利
- 編輯部地址:浙江省寧波市北侖區小港街道振興西路205號
辦刊歷史,辦刊條件,欄目方向,人員編制,辦刊成果,出版發行,影響因子,收錄情況,文化傳統,精神理念,投稿須知,現任領導,
辦刊歷史
2002年,《公安海警高等專科學報》創刊,刊期為季刊。
2011年,該刊更名為《公安海警學院學報》。
2014年12月,《公安海警學院學報》入選中國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第一批認定學術期刊。
2017年,該刊刊期變更為雙月刊。
辦刊條件
欄目方向
- 主要欄目
《公安海警學院學報》主要設有裝備研究與技術套用、邊防勤務與部隊建設、學院培養與課程建設、人文、社科論壇、教育與教學研究、人文社科論壇、海上執法研究、人才培養與課程建設等欄目。
人員編制
據2019年第6期《公安海警學院學報》內頁顯示,該刊編輯委員會有委員10人,編輯部有編輯2人。
職務 | 名單 |
委員 | 徐建飛、徐小設、馬新立、趙偉東、應連春、何學明、馮明奎、陳萱華、張利娟、王珂 |
編輯 | 儲歡、穆靜 |
資料來源: |
辦刊成果
出版發行
據2020年5月13日中國知網顯示,《公安海警學院學報》總出版文獻量1822篇。
據2020年5月13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公安海警學院學報》總文獻量676篇,基金論文量18篇。
據2020年5月13日維普網顯示,《公安海警學院學報》總發文量1769篇。
影響因子
據2020年5月13日中國知網顯示,《公安海警學院學報》總被下載次數86814次,總被引次數651次。
據2020年5月13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公安海警學院學報》總被引量101次。
據2020年5月13日維普網顯示,《公安海警學院學報》總被引量236次,H指數為4,平均引文率為0.434。
收錄情況
《公安海警學院學報》被中國知網、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維普網、《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學術期刊資料庫》等收錄。
文化傳統
精神理念
- 辦刊方針
《公安海警學院學報》以貫徹“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和“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為辦刊方針。
- 辦刊宗旨
《公安海警學院學報》以實事求是、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嚴謹學風,傳播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弘揚民族優秀科學文化,促進國際科學文化交流,探索防災科技教育、教學及管理諸方面的規律,活躍教學與科研的學術風氣,為教學與科研服務為辦刊宗旨。
投稿須知
1、稿件應包括題目、作者簡介、摘要、關鍵字、正文、注釋、參考文獻以及英文的篇名、作者姓名、單位、摘要和關鍵字。
2、題目應簡明扼要並能準確反映中心論點,慎用主副標題形式。在標題下標明作者署名、作者單位全稱、所在省(區)、城市名及郵政編碼。
3、摘要200字左右,只需摘取主要觀點,不宜出現“本文”字樣,並無需對文章作主觀評價。關鍵字以三至五個為宜。
4、注釋採用腳註形式,主要用於對文章篇名、作者等及文內某一特定內容的解釋和補充說明,注釋序號用帶圓括弧的阿拉伯數字表示。
5、參考文獻採用章節附注形式,順序編碼制。在正文中,引文處按引文文獻在出現的先後順序用阿拉伯數字上標連續編碼,序號置於方括弧內。同一文獻在一文中被反覆引用者,用前文同一序號標示並在序號後註明準確頁碼。
6、獲得基金資助的論文應註明基金項目名稱,並在圓括弧內註明項目編號,置於篇首頁地腳。
7、作者一經通過協同采編系統向該刊投稿,視為同意《論文著作權轉讓及保密協定》之內容。
現任領導
職務 | 名單 |
編委會主任 | 王波 |
編委會副主任 | 傅立新、朱昌金 |
編委會副主任、主編 | 潘桂利 |
資料來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