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園北京:文化生產與文學想像(1860—1937)

公園北京:文化生產與文學想像(1860—1937)

《公園北京:文化生產與文學想像(1860—1937)》是一本2022年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林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公園北京:文化生產與文學想像(1860—1937)
  • 作者:林崢
  •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22年10月1日
  • 頁數:408 頁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301334287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本書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考察“公園”作為一個新興的西方文明裝置,如何進入晚清及民國北京,在這個過程中又如何實現了傳統與現代、本土文化與外來文明的對接與轉化。旨在從公園入手,以小見大,呈現晚清至民國北京政治、社會、歷史、文學、文化諸方面紛繁複雜的變革。
本書的研究內容是晚清至民國時期北京的公園,既包括清末民初政府正式建造、開放的公園,也包括具有公園性質的公共遊覽空間。採取個案研究的方式,選取若干最有代表性的公園,藉此折射清末民初北京的現代性轉型。近代北京各大公園多由清代的皇家禁苑改造開放而成,其等級和風格有著明顯的分野,地處不同的城市區域,吸引了階級、政治、文化背景各異的人群,並形成具有不同功能與審美風格的公共空間。本書以萬牲園、中央公園、北海公園、城南遊藝園與陶然亭為個案,藉以一一對應傳統士紳、新文化人、新青年、普通市民、政治團體這五種人群的生活及表現,同時也分別反映公園所承擔的啟蒙、文化、文學、娛樂、政治等功能。

作者簡介

林崢
----------------------------
林崢,2004—2015年就讀於北京大學中文系,獲學士、博士學位,為北大中文系現代文學專業首位本科直升博士生,師從陳平原教授。求學期間,歷年榮獲最高等獎學金如國家獎學金,榮膺北京市優秀畢業生、北京大學優秀畢業生稱號,博士論文《北京公園:現代性的空間投射(1860—1937)》獲評2015年北京大學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曾赴美國哈佛大學(2012—2013)、德國柏林洪堡大學(2012)、英國劍橋大學(2011)、台灣清華大學(2007)等海外學府訪學。2015—2018年就職於香港中文大學(深圳)人文學院,任講師;2019年至今,就職於中山大學中文系現當代文學教研室,任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圖書目錄

緒 論 公園作為一種方法
1
一、從“花園”到“公園”
1
二、北京公園:文明性與文化性的對接
10
三、公園北京:另一種現代性的隱喻
24
四、文學空間的生產
30
第一章 北京公園的先聲
——新舊過渡時代的士大夫與萬牲園
39
一、“導民善法”萬牲園:晚清士大夫的海外見聞
40
二、建造萬牲園:啟蒙理念的體現
48
三、公共空間的興起與休閒模式的養成
69
四、癸丑修禊:傳統與現代的張力
79
第二章 來今雨軒的過客
——京派文學的公共領域與生產機制
92
一、文化茶座與知識分子共同體
94
二、《大公報》與“小公園”
110
三、茶座與圓桌
128
第三章 到北海去
——新青年的美育烏托邦
137
一、北海公園:現代美育空間的崛起
137
二、“到北海去”:新青年與新文學的相互建構
152
三、北海的烏托邦意象
168
第四章 遊藝園、社會新聞與通俗小說
——城南市民消費文化
189
一、城南市民文化與娛樂空間的興起
191
二、社會新聞、通俗文學與娛樂空間的同構性
202
三、娛樂空間與文化趣味的分野
214
第五章 陶然亭風景的流變
——招魂、革命與戀愛
231
一、乙丑江亭修禊:文人雅集的招魂與裂變
232
二、小團體,大聯合:新式政黨與革命的濫觴
251
三、高石之墓:革命與戀愛的張力
266
結語 公園的政治隱喻
283
一、復興北平的“世界公園”
283
二、城市空間的淪陷與反抗
294
三、新中國的公園藍圖
307
附錄一 “世界人”的鄉愁
——論康有為海外遊記中的公園書寫
326
一、鄉人、國人與世界人
327
二、公園:從好奇到鄉愁的對象
332
三、世界主義的鄉愁
344
附錄二 公園:民國西方旅行者的北京想像
349
一、北京地圖與公園意象
350
二、帝國主義的懷舊
359
三、懷舊的現代性
373
後 記
375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