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北京與中國製造--歷史現狀與未來

影像北京與中國製造--歷史現狀與未來

《影像北京與中國製造--歷史現狀與未來》是2021年文化藝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影像北京與中國製造--歷史現狀與未來
  • 作者:胡智鋒,丁亞平
  • 類別:影視理論
  • 出版社:文化藝術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21年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膠訂
  • ISBN:9787503971112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本書是“第二屆中國影視史學年會”中的諸位專家學者關於中國影視發展的學術成果的集結,共分上、下兩冊,收錄全國高校影視專家學者的70餘篇囊括新中國成立至新時代背景下的中國電影的前沿熱點文章,既將內容聚焦鏡頭下的新舊北京城、各地方地域文化以及社會變遷等,也從巨觀層面分析中國電影理論與意識形態,如《“北國蒼茫”:“在地化”視閾下現實主義電影的“北方空間”文化圖景闡釋》《京味記憶、北漂想像與城市現代性:在影視中認同北京城》《空間理論視域下中國電影的文化生產與多元想像》等文章。使廣大讀者從文本中剖析中國電影的歷史、現狀與未來,對研究中國電影電視學科發展情況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

圖書目錄

上 冊
001 中國電影的英雄形象塑造和歷史觀念的建構(代序) 丁亞平
001
電視劇中北京空間意象的歷史記憶與文化想像 王利麗
009 從模擬到意蘊創造:國產科教片中動畫的當代審視 張啟忠 黃一果
023 “北國蒼茫”“:在地化”視閾下現實主義電影的“北方空間”文化圖景闡釋 鞏 傑
036 視頻藝術在城市開放空間中的視覺重構 彭 偉
047 北京影視發展及對策研究 馬雅虹 張銘澤
057 京味記憶、北漂想像與城市現代性:在影視中認同北京城 馬 營
070 眺望女性世界的“那扇窗”
——論新生代女導演電影中的空間與性別政治 賈冀川 吳文格
080 生命共同體理念下的北京文化生產與城市意象建構
——以紀錄片《我們的動物鄰居》為例 牛光夏 劉夢迪
089 文化地理學視域下的北漂敘事與北京城市影像 楊鎣瑩
100 鄉愁與市恨:新世紀中國電影城鄉關係的戲劇化表達 王名成
110 中國區域電影史研究:學理溯源、概念辨析與路徑探尋 林吉安
121 “別了,這古老的北平城”——影片《大團圓》的家國敘事與北京的現代性想像 張 丹 耿 坤
133 區域影視文獻學維度下廣西民族電影微觀史構建研究 焦仕剛 楊雪團
147 民國時期蘇聯紀錄片《阿比西尼亞》的禁映始末考 丁珊珊
160 本土性、人民性與現代性:曲藝電影與影視劇中的北京曲藝 張嘯濤
170 家國情懷、京味文化與類型生成——1949 年前的“北京製造”電影初探 孫 萌
181 作為情節符號或者文化符碼的洛杉磯——作為電影如何表達“北京”的一種參照 濮 波
194 空間理論視域下中國電影的文化生產與多元想像——以 21 世紀後北京電影的空間生產為例 李 琦
203 耗散系統、詩化現實與人本美學——20 世紀 80 年代“新影廠”的紀錄電影探賾 包 磊
215 青年電影聲音指導富康的創作研究——以《推拿》為例,談富康的電影聲音設計 梁 婧
222 “歷史”“儀式”“未來”:中美網路電影對比研究的三個思考前提 張 陽
235 時代、視角與北京影像——以 20 世紀 80 年代以來的六部影片為例 吳滌非
243 彌合“黑洞”——抗戰時期中國電影的廣泛存在與歷史延續 秦 翼
253 從胡同到 CBD——影像北京的城市記憶與身份認同 張斌寧
261 跨“地緣”影像的“在地”藝術實踐——以中國—東協紀實影像創作為例 朱婧雯
270 聲音視角與方法:電影北京建構的傳統文化基因 張曉月
280 “河北現象”爆發期——河北人文精神觀照下的主旋律電影創作景觀 張曉艷
288 新中國電影起點:以次全國文代會為中心的考察 張彩虹
299 協商現代性:“電懋”家庭情節劇的類型與文化 蘇 濤
309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電影中的“深圳”想像 郝朝帥
321 翻譯史與中國電影理論研究 田亦洲
333 傳承與重構:江蘇民間文學與中國電影創作——以江蘇省非遺民間文學項目為例於麗金
346 中國電影應如何對外呈現中國文化 劉 洋
356 中國區域電影學:探討與實踐——基於拓展“中國電影學派”的探討 史博公 吳岸楊
369 新時期東北工業題材電影中的“廢墟”空間研究 陳衛華
下 冊
377 重構“東方”:論當代中國電影的泰國想像 陽海洪 馬一川
388 影視工業網際網路時代的現代影像藝術文化基因圖譜 周清平
400 多元交織——抗戰視角下的陝西電影放映活動(1937—1945) 原文泰 孫曉京
411 電影中的里弄敘事與上海城市文化嬗變 任 明
423 建築•影像•文化:粵港澳大灣區電影的“粵味”再探 歐陽一菲
433 攝影布景、電子螢幕與肖像畫:近年中國少數民族題材電影中的異托邦敘事與身份表述 李一君
444 意識形態表述的錯位與裂隙——電影《劉三姐》中的景觀空間與類型敘事 徐 萌
455 數字人文視域下真光電影院的畫像路徑研究 劉 璐
466 2000 年以來中、韓、日底層電影敘事空間的設計比較 姜 山
486 90 年代至今國產電影中的北京記憶 史之辰
496 京派文化視域下中國電影史學術主體構建管窺——兼論中國藝術研究院學術群體 冀心蕾
507 北平電影業的曲折發展與主體建構(1927—1934) 王若璇
521 平安電影院與近代北京的社會文化 劉 磊
535 《大團圓》:文化主體間性視域下的一次讀解 樊 昊
543 京味摩登:北京早期電影放映機構的現代化探索(1927—1937) 崔華靜
554 批評言說與多重闡述:論 20 世紀 20 年代北京影壇及電影批評的特徵 史力竹
565 自戀的一代:20 世紀 90 年代以來城市題材電影中的北京青年 季華越
575 從北京早期電影業的發展看“地方”的現代性焦慮(1896—1937) 王 婷
587 政治經濟學視野下京派電視劇的空間生產與文化策略 魏 兵
595 論 20 世紀 90 年代至 21 世紀之初“京味兒”劇的生活圖景及其文化意義 朱 斌
604 看見與被看——城市移民電影中的北京形象 陳麗君
614 新時期以來雲南電影中的風景:城市的隱匿與顯現 秦笠源
624 “鏡中之京”:電影中的北京認同
——20 世紀 80 年代以來的北京城市題材電影的建構 孟 琪
633 “純電影”降維:田漢的電影懸想及其“浪漫”實踐 郝 蕊
643 中國影視藝術創作中的文化格局——以中國電影視聽語言為例 欒維亮
651 冷門文化 IP 年輕化傳播矩陣:“北京製造”類傳統文化綜藝新發展 孫 藝
665 北京早期城市影像與視覺現代化(1860—1937) 劉 悅
676 媒介、新浪潮與公民意識——以《電影雙周刊》為例談美學的常規化 劉婉瑤
687 “長安”視覺符號建構與網路歷史劇發展探析——以《長安十二時辰》為例 張夢錦柏紅秀
695 作為銀幕想像個人囈語的北京:姜文電影中的北京意象 李雪蓓
704 再造“貞婦”:《深閨疑雲》的類型策略與倫理建構 黃嘉葉
712 懷舊與展望:20 世紀 80 年代第四代導演電影中的北京城市形象 王雅璇
720 城市空間與鏡語表達:寧瀛電影中的北京形象 楊富松
729 家宅•鐵屋子•風景:21世紀中國家庭題材電影中“家”的文化空間 郭增強
746 魚缸、四合院、單元樓:“技術化觀視”下 80年代北京居住空間的
影像變遷 李之怡
755 困境、失衡與重構:當代地域電影中的情感結構與文化記憶——基於《冤家父子》《老炮兒》《鋼的琴》的文本細讀 王 薇
764 淪陷華北與“燕影”序曲——燕京影片公司成立初期若干問題之考證 耿 坤

作者簡介

胡智鋒,北京電影學院黨委副書記、副校長,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戲劇與影視學科評議組召集人,中國高校影視學會會長。中國傳媒學術領域位“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哈佛大學高級訪問學者。入選首批中組部“萬人計畫”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全國宣傳思想文化系統“四個一批”人才,“百千萬人才”人選,“新中國60年影響廣播電視進程的60位人物”。長期從事影視文化、影視藝術、傳媒藝術教學與研究。承擔國家社科重大課題等40餘項,著有《立論中國影視》《影視文化論稿》《電視美學大綱》等著作30餘部,發表各類學術論文400餘篇,成果多次榮獲、省部級獎項,曾赴亞、歐、美、非、澳等大洲30多個國家進行學術交流。
丁亞平,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北京電影學院特聘教授、未來影像高精尖創新中心一級研究員。中國夏衍電影學會會長,中國高校影視學會副會長兼影視史學專業委員會主任,中國電影評論學會副會長。入選國家“萬人計畫”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獲文化和旅遊部“優秀專家”稱號。中國電影家協會理事。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我國培養的首屆電影學博士。出版個人著作《中國電影通史》(兩卷本)、《藝術文化學》等20餘部。曾獲國家、省部級獎項十餘次。擔任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藝術學重大項目和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的首席專家,並任《中國大百科全書》(第3版)影視學科主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