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運輸通行能力和服務質量手冊

《公共運輸通行能力和服務質量手冊(原著第2版)》內容包含:研究背景、數據、各種公交圖表,並提供從乘客角度評價公交的可達性和服務質量的體系;常規公交、軌道、貨車、公交場站和樞紐的通行能力的定量計算方法;典型問題舉例。 《公共運輸通行能力和服務質量手冊(原著第2版)》的讀者對象為城市規劃研究、設計人員,城市交通工程研究與設計人員,政府官員以及公共運輸運輸企業人員。

基本介紹

  • 書名:公共運輸通行能力和服務質量手冊
  • 作者:交通運輸研究委員會 楊佩昆
  • 出版日期:2010年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112115150
  • 外文名:Transit Capacity and Quality of Service Manual 2nd Edition
  • 出版社: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 頁數:550頁
  • 開本:16
  • 品牌: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公共運輸通行能力和服務質量手冊(原著第2版)》是美國公共運輸合作研究計畫(TCRP)

作者簡介

作者:(美國)交通運輸研究委員會 譯者:楊曉光 滕靖 等 合著者:楊佩昆 宗延

圖書目錄

第1章 緒論和概念
1.1 緒論
1.1.1 本手冊目的
1.1.2 本手冊的內容
1.1.3 本手冊的使用
1.1.4 計量單位
1.1.5 北美和國際套用
1.1.6 本手冊的載體
1.1.6.1 計算軟體
1.1.7 排版約定
1.1.8 第二版更新的內容
1.1.8.1 第1章:緒論和概念
1.1.8.2 第2章:北美公共運輸
1.1.8.3 第3章:服務質量
1.1.8.4 第4章:公共汽車通行能力
1.1.8.5 第5章:軌道交通通行能力
1.1.8.6 第6章:輪渡通行能力
1.1.8.7 第7章:停靠站、車站與換乘樞紐的通行能力
1.1.8.8 第8章:術語及符號
1.1.8.9 第9章:索引
1.1.9 關於未來的更新
1.2 服務質量的概念
1.2.1 概述
1.2.2 公共運輸性能評價
1.2.3 公交可用性
1.2.4 公交舒適及便捷性
1.2.5 服務質量框架
1.2.6 服務質量相關影響因素
1.2.6.1 通行能力和速度
1.2.6.2 乘客人數
1.3 通行能力的概念
1.3.1 概述
1.3.2 通行能力的定義
1.3.2.1 兩類通行能力的相互關係
1.3.2.2 客運通行能力
1.3.2.3 車輛通行能力
1.3.3 公共運輸通行能力的影響因素
1.3.3.1 停靠時間
1.3.3.2 路權特徵
1.3.3.3 車輛特性
1.3.3.4 乘客負荷差異
1.3.3.5 經濟約束
1.3.3.6 機構政策
1.3.4 各種公交方式的通行能力
1.4 參考文獻

第2章 北美公共運輸
2.1 引言
2.1.1 概述
2.1.2 公共運輸的作用
2.1.3 大系統的優勢
2.1.4 數據統計
2.2 公共汽車交通
2.2.1 概述
2.2.2 服務類型
2.2.2.1 固定路線服務
2.2.2.2 需求回響型服務
2.2.2.3 可偏固定路線服務
2.2.2.4 鄉村和城際公交服務
2.2.2.5 其他模式
2.2.3 運行環境
2.2.3.1 隔離路權
2.2.3.2 高承載率車輛車道(HOV車道)
2.2.3.3 主幹路公共汽車專用車道
2.2.3.4 混合交通
2.2.4 車型
2.2.5 觀測公共汽車流量與乘客流量
2.2.5.1 城市道路和公路
2.2.5.2 終點站
2.2.6 公共汽車優先措施
2.2.7 快速公共汽車交通(BRT)
2.2.7.1 描述
2.2.7.2 套用
2.3 軌道交通
2.3.1 概述
2.3.2 運營環境
2.3.2.1 專用路權
2.3.2.2 隔離路權
2.3.2.3 共享路權
2.3.3 軌道交通形式
2.3.3.1 重軌
2.3.3.2 輕軌交通
2.3.3.3 通勤鐵路
2.3.3.4 自動導軌公共運輸(AGT)
2.3.3.5 單軌
2.3.3.6 纜索鐵路、傾斜鐵路和傾斜式升降機
2.3.3.7 空中索道
2.3.3.8 軌道纜車
2.4 輪渡
2.4.1 概述
2.4.2 輪渡服務與船舶類型
2.4.2.1 城市服務
2.4.2.2 海岸服務
2.4.2.3 鄉村服務
2.4.2.4 船舶類型
2.4.3 客運量
2.5 停靠站、車站與換乘樞紐
2.5.1 概述
2.5.2 公交站的類型
2.5.2.1 公共汽車停靠站
2.5.2.2 公車站
2.5.2.3 公交換乘中心
2.5.2.4 公交換乘樞紐
2.6 參考文獻

第3章 服務質量
3.1 服務質量基礎
3.1.1 概述
3.1.1.1 定義
3.1.1.2 服務水平
3.1.1.3 服務水平體系
3.1.2 公交性能指標
3.1.3 公交出行決策步驟
3.1.3.1 可用性
3.1.3.2 舒適性和便捷性
3.1.4 總結
3.2 服務質量影響因素
3.2.1 概述
3.2.2 可用性因素
3.2.2.1 服務覆蓋範圍
3.2.2.2 時刻表
3.2.2.3 運輸能力
3.2.2.4 信息
3.2.3 舒適性和便捷性因素
3.2.3.1 載客量
3.2.3.2 可靠性
3.2.3.3 出行時間
3.2.3.4 安全性
3.2.3.5 成本
3.2.3.6 外觀和舒適度
3.2.4.服務質量指標
3.2.4.1 定量指標
3.2.4.2 定性指標
3.2.5 服務質量框架的構建
3.2.5.1 服務指標選擇
3.2.5.2 公交系統規模的考慮
3.3 固定路線公交服務指標
3.3.1 概述
3.3.2 可用性——公車站
3.3.2.1 其他指標
3.3.3 可用性——路段/走廊
3.3.3.1 計算示例
3.3.3.2 其他指標
3.3.4 可用性——系統
3.3.4.1 規劃方法
3.3.4.2 詳細方法
3.3.4.3 評價停車換乘服務覆蓋範圍的準則
3.3.5 舒適性和便捷性——公車站
3.3.5.1 其他指標
3.3.6 舒適性和便捷性——路段/走廊
3.3.6.1 準時性
3.3.6.2 車頭時距穩定性
3.3.6.3 計算示例
3.3.6.4 其他評價指標
3.3.7 舒適性和便捷性——系統
3.3.7.1 計算示例
3.3.7.2 其他指標
3.4 需求回響型公交服務指標
3.4.1 概述
3.4.2 可用性——回響時間
3.4.3 可用性——服務跨度
3.4.4 舒適性和便捷性——可靠性
3.4.4.1 準時性
3.4.4.2 未實現的出行服務:服務拒絕或服務遺漏
3.4.5 舒適性和便捷性——出行時間
3.4.5.1 需求回響型公交與小汽車出行時間比較之服務水平
3.5 參考文獻
3.6 案例
附錄A:公制計算示例

第4章 公共汽車通行能力
4.1 公共汽車通行能力基本原理
4.1.1 概述
4.1.2 通行能力計算方法
4.1.2.1 公交停靠車位
4.1.2.2 公交停靠站
4.1.2.3 公交設施
4.1.2.4 客運通行能力
4.1.3 公交停靠車位通行能力
4.1.3.1 停靠時間
4.1.3.2 清空時間
4.1.3.3 停靠時間波動性
4.1.3.4 交通信號配時
4.1.3.5 計算方法
4.1.4 公交停靠站車輛通行能力
……
第5章 軌道交通通行能力
第6章 輪渡通行能力
第7章 停靠站、車站與換乘樞紐的通行能力
第8章 術語及符號
第9章 索引

序言

美國在1991年,發布了《綜合地面運輸效率法案(‘冰茶’法案)》(ISTEA),這個“乘用車王國”宣告了交通發展政策的大轉變:由歷來鼓勵使用乘用車的政策轉向按使用效率發展各種地面運輸車輛的政策;美國交通運輸部(DOT)認定美國交通運輸研究委員會(TRB)早先曾建議的“美國公共運輸合作研究計畫(TCRP)”為ISTEA的一部分。1992年,在美國聯邦公共運輸管理局的資助下,成立了TCRP組織。TCRP在歸納各方對公交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於1999年即發行了《公共運輸通行能力和服務質量手冊(第一版)》(TCQSM);接著在2003年又修訂為第二版。該《手冊》在介紹“TCRP”一段文字中就開卷明義:“隨著國家發展及機動化需求的日益增長,並且為滿足環境和能源的要求,國家必須大力發展公共運輸。”並寫明編寫本《手冊》的目的是:“旨在為交通從業者提供一套用於評價公共運輸服務、設施和系統的服務質量及通行能力的技術方法。”
2005年9月23日,我國國務院頒發了國辦發【2005】46號檔案:《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建設部等部門關於優先發展城市公共運輸意見的通知》,把優先發展公共運輸定為交通發展的戰略方針。各地正根據其實際情況,編訂、實施這一方針的方案和措施。但多在認識上還缺乏優先發展公共運輸的正確理念、在技術上也缺乏一個能夠正確評價優先發展、改善公交的技術方法與標準,難以科學地確定與評價改善公交的方案及其效果,致使有些地方對該做也可實施的方案爭論不休、擱置案頭或不能採取有效的方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