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新聞的定義
美國“公共新聞”尚在發展之中,因此專家們都拒絕為其下一個定義,但是這樣一個描述性的定義可以大致展現出“公共新聞”的含義——“公共新聞,在美國又被稱為‘公民新聞’(Civic Journalism),其特點是新聞報導與媒介活動相結合,新聞傳播者在報導新聞事實的同時,還以組織者的身份介入到公眾事務中,發起公民討論,組織各種活動,尋求解決問題的對策,使公共問題最終得到解決。”
謝爾頓·剛那拉特尼從不同來源為其提出定義:
(1)紙質媒體和廣播媒體記者的一種努力
(2)通過自覺的給公民更多的聲音,創造出更多積極的公眾參與的運動
(3)將新聞業駛向公共生活的一種運動
①蔡雯:《美國新聞界關於“公共新聞”的實踐與爭論》,《新聞戰線》2004年第4期。
②斯坦利·巴蘭 丹尼斯·戴維斯,曹書樂《大眾傳播理論:基礎、爭鳴與未來》,P117(第三版) 清華大學出版社
美國公共新聞運動
公共新聞運動肇始於各地方性中小報刊,並非由《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洛杉磯時報》這樣的美國著名權威主流媒體領導展開,因此沒有顯著的新聞事件作為整個公共新聞運動產生的導火索。目前大多數學者傾向於將兩件事作為公共新聞運動開始的標誌性事件。第一件是1990年,堪薩斯州《威奇托鷹報》(The Wichita Eagle)主編戴維斯·梅里特(Davis Merritt)認為該報以往的選舉報導充斥著候選人的相互攻訐以及枯燥的民意測驗數字,沒有觸及到實質性的問題,當地選民的參選率非常低,為此他聯合當地電視台KAKE—Tv對選民所關心的問題進行了大量調查並組織了系列報導,同時該報還成立輔導班對選民進行選舉知識的教育,並鼓勵他們參加投票,這些活動在當時取得了很大的反響。另一件引起轟動的事是喬治亞州哥倫布市《哥倫布記事問詢報》(ColumbusLedger.Enquirer)主編傑克·斯威夫特(Jack Swift)對當地的種族主義進行相關調查後,形成了一項改革現狀的議案,他還利用報紙組織了一系列旨在促成該項議案通過的公共集會,但是他的做法引起了人們的爭議,而他也在爭議中自殺了,這件事在當時也受到了廣泛的關注。①
之所以公共新聞運動最先產生於中小媒體之中主要基於兩個原因:首先,中小媒體由於資金少,經營壓力大,因此特別在意媒體的報導能否吸引客群,並注重總結經驗。銳意求新;其次,中小媒體注重社區事務報導,貼近客群生活,更能體會到美國社會公共生活的困境以及媒體現有報導方式的弊端。
隨著公共新聞的星星之火在一些中小城市燃起,美國很多大中型城市,例如夏洛特、西雅圖、舊金山、波特蘭、費城等地的媒體也在政治選舉和其他地方公共事務的報導中進行了公共新聞的試驗,並有所創新和發展,這在當時的美國新聞界掀起了一場改革公共事務報導的熱潮。根據威斯康星州麥迪遜大學的一項統計顯示,截至2002年底,美國所有的1500家日報中,至少有322家,也就是五分之一以上在1994年至2001年間,進行了類似的公共新聞報導方式的變革,幾乎所有報刊相信這對當地社區產生了積極影響。②值得關注的是,大部分地方報刊的公共新聞報導方式的變革都得到了某些基金會的資助。例如皮尤(Pew)、奈特(Knight)和凱特林(Kettedng)等,其他還包括一些非贏利機構以及社區的公共機構。其中奈特一里德(Knight Ridder’s)公司在已故總裁詹姆斯·巴藤(James Batten)的領導下成為最有力的資助者,③學者們將20世紀90年代出現的這場公共新聞報導方式的變革稱為公共新聞運動。
公共新聞運動在地方性的報刊中開展得如火如荼。由皮尤(Pew)基金會贊助的公共新聞研究中心對公共新聞運動進程展開了跟蹤研究,名為“Measuring CivicJournalism’s Progress”的研究項目收集了1994年到2002年美國各地媒體上出現的651個公共新聞報導策劃並加以分析,研究結果表明公共新聞運動已經波及到全美47個州.220個城市,其中75%的報導計畫是由發行量不超過25萬份的地方性報刊發起的:45%的報刊發行量不超過10萬份。而45%的公共新聞報導刊登在城市捷運中發行的報紙上。④
公共新聞運動大致上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90年代早期,公共新聞報導方式的變革主要日的是為了增強民眾對政治選舉的關注程度,提高選民的參選率。創造機會讓選民和候選人就選民關注的公共問題進行對話。以《夏洛特觀察報》舉例。如果地方選舉中候選人拒絕回答選民的提問.當地報紙就會在該候選人的競選宣言版面上留下一處空白.這讓候選人很快明白他必須在選民關心的問題上表明立場:第二個階段是90年代中期,公共新聞運動致力於通過大量的公共事務報導策劃來探討社區公共生活,公共安全以及杜區教育中的公共事務,報導的落腳點不僅僅是發生了什麼新聞,更重要的是這些社區公共領域內的新聞是如何發生的,比如在探討為何社區學校教育效果不佳的時候,許多地方媒體都通過討論發現這和社區人口流動速率以及少數民族學生數量的多少有關:第三個階段90年代後期至今公共新聞報導的新趨勢則是通過新興科技手段,與客群就更廣泛的公共話題、公共政策展開互動,比如能源的選擇利用,通過客群的主動參與加深對公共事務的理解。如果說前兩個階段主要是由媒體來引導議題的發展方向,第三階段客群的意見則成了公共新聞報導的主角。例如WXXI--TV在2002年通過網路互動,開展了一次“我來劃區”的活動,讓普通觀眾自己選擇不同的立法區劃分方案來更好地理解現有行政立法區劃分的合理性和不足之處。
在技術層面上。第一階段的運動重點是將媒體定位於民主政治的推進器,運用一些早已成熟的媒體操作手法比如議程設定、民意測驗,讀者聚焦等等對候選人以及選舉討論的話題進行廣泛深入地分析:第二階段,到1995年,報紙媒體開始認識到在日常工作中引入新報導方式的重要性,報紙更加關注傳播效果和與讀者的互動,與此同時,Interact這一新的互動工具得到了套用;到了第三階段的公共新聞事件報導中,例如網際網路上的電子公告牌(BBS),論壇,以及部落格、動態資料庫、網路民意調查和測驗等形式得到了廣泛運用,客群可以非常方便地參與到公共事件的報導中來,並且可以迅速地給媒體以反饋。
縱觀公共新聞運動的整個發展過程,公共新聞運動的主要理念是提倡新聞媒體從普通民眾中發現選題,給予普通民眾就公共事務發表觀點的機會,激發普通民眾參與重要事件的公共討論,引導民眾探討解決社會矛盾的辦法,協助民眾監督公共事務的發展進程。
在上述理念的指導下,公共新聞運動和傳統新聞報導方式在觀念上存在著顯著的差別。密蘇里大學新聞學院湯姆·瓦霍沃副教授曾經在公共新聞運動的著名報刊《維吉尼亞人嚮導報》工作過,絕將公共新聞運動中體現出的新聞學思想稱作“
公共新聞學”,並從9個角度與傳統新聞學觀念進行了比較(見下表)。⑤
| 傳統新聞學 | 公共新聞學 |
意見立場 | 尋找人們兩極化的意見 | 尋找人們溫和的意見 |
新聞語境 | 政治或公共政策的語境 | 人們日常生活體驗的語境 |
強調重點 | 觀點的衝突和公共爭執 | 觀點的不同之處及其原因 |
信息來源 | 以專家作為最有知識價值的信息來源 | 普通公民與專家的觀點具有同樣的知識價值加以引用 |
寫作目的 | 告訴大家發生了什麼 | 強調公民在事件中的根本價值取向和利益 |
寫作方法 | 使用感性描寫作為報導中的色彩,表現人們對於問題的感受 | 使用感性描寫表現人們如何做出決定,刻畫解決問題的障礙所在 |
語氣使用 | 決策者的語氣,以“人們 觀點”為點綴 | 被影響者的語氣,以“人們的觀點”代替權威 |
角色類型 | 經常描繪利益受到公共政策損害的人們 | 經常描繪人們如何解決問題及讀者可發揮的作用 |
判斷依據 | 藉助普通公民的幫助做出判 | 完全依靠記者的個人判斷斷 |
如今,有關公共新聞運動的實驗仍在美國的地方性中小報刊中流行,但是《紐約時報》和《華盛頓郵報》等主流媒體依然採取觀望態度。由於公共新聞運動倡導的公共利益與形成壟斷的傳媒企業集團追求的商業利益在經驗層面上經常發生衝突,因此公共新聞運動得不到大傳媒企業的支持。而保守主義者對於公共新聞運動略顯左派的理論也一直進行批判,推動公共新聞運動及其研究發展的皮尤、奈特和凱特林等基金會更被批評為試圖影響和控制媒介議程來謀取商業利益。在缺乏政府和大傳媒集團支持的情況下,公共新聞運動的開展近年來似乎顯得難以為繼。在經濟壓力面前,如何保持公共新聞報導的連貫性考驗著中小媒體的主編們。公共新聞運動最終究竟能給美國新聞界帶來多大範圍的變革.現在下結論為時尚早,儘管如此,公共新聞報導運動體現出的公共精神在當今美國新聞界必定擁有強大的生命力和影響力。
實務界的變革引起了理論界的關注,學者們對公共新聞運動的操作方式、理念及產生的影響進行了大量的學術研究,甚至產生了專門的“
公共新聞學”。許多大學的新聞學院都參與了研究,據筆者收集到的資料顯示,紐約大學的傑伊·羅森(JayRosen)和伊利諾伊大學的克里福德·克里斯琴斯(Clifford G.Christians),是推動公共新聞研究的早期領導人。其他對公共新聞研究比較多的還有密蘇里大學的埃德蒙·蘭貝斯(Edmund Lambeth)和索爾森·埃斯特(Thorson Esther),北卡羅來納大學菲力普·邁耶(Philip Meyer)和史丹福大學的西奧多·格拉瑟(Theodore Glasser)。在網路上,用搜尋引擎可以搜尋到上百篇論文,並且有一些專門的網站對公共新聞運動進行探討,例如The Pew Center For Civic Journalism。出版的相關論著有克里斯蒂安、費雷和法克勒1993著的《好新聞》(GoodNews)、
傑伊·羅森1994年著的《編輯人和出版商》以及2000年出版的《記者的使命?》(Whatare Journalists for?)、戴維斯·梅里特1995年出版的《公眾新聞和公眾生活》(PublicJournalism and Public life 1995年)等。⑥
①李青藜:《美國的公民新聞事業》.載於《國際新聞界》,2004年第1期.第35頁。
②埃弗利特·B丹尼斯,約翰·o梅里爾著,王緯等譯:《媒介論爭:19個重大問題的正反方辯論》.2004年版,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第113頁。
③Jan·SchaffPr:“CommunityImpae_JournalismShiftsCitedinNewCivicJournalismStudy”·
④Jan·sclIt低r:“CommunityImpaCt.J0ⅡmIlhmShiftsCitedinNewCivicJournalismStudy”,
⑤[美】謝麗爾·吉布斯湯姆·瓦霍沃著 姚清江劉肇熙譯:《新聞采寫教程》,2004年版,新華出版社,第46頁。
⑥埃弗利特.E-丹尼斯,約翰.c.梅里爾著,E緯等譯:《媒介論爭:19個重大問題的正反方辯論》·2004年皈,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第117頁。
中國公共新聞
概況
中國的公共新聞是中國社會和新聞傳播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它自然而生,並非什麼新聞界的另類“物種”。只是與發端於美國的“公眾新聞”不同的是,中國社會現實與新聞實踐的培養孕育必然決定了它所帶有中國氣息。
具體就中國公共新聞的現狀而言,它是民生新聞的一種“異化”。即中國目前的公共新聞之所以稱為中國式的公共新聞正在於它的形態還不完全具備公共性,即公共新聞培養公共意識,發揮公眾決策,發起公共行為,維護公眾權利的特徵還不明晰或部分缺失。它仍然習慣性地被歸結於民生新聞的範圍,如大多數公共新聞還沿襲民生新聞那一套報導模式,以平民視角看待生活中的天災人禍,困難煩擾,一切只求速效救助,卻忽略了表象之外隱藏的複雜問題,而這些問題絕非是媒體能夠一役而畢之的。但不可否認,公共新聞確實開始在公共事務中發揮出所應起到的建設性作用。儘管民生新聞的紅火並非來的一無是處,許多公共新聞不乏依靠民生新聞應運而生,但公共新聞凸顯的不同之處畢竟已使二者不能再劃上等號了。
坦言之,沒有民生新聞就不會有公共新聞的出現,中國式的公共新聞是在民生新聞所搭起的薪式架構上生存發展起來的,但即使中國式的公共新聞一出世就與民生新聞存在割不斷的聯繫,但它們之間的差異並不能因此而被掩飾,或者說這種差異有沒有不應是爭論的焦點,只是媒體內在外在因素的合力作用使這些差異變得大還是小的問題。差異越大,公共新聞的傳播效果、社會作用就越明顯,反之,公共新聞的生長點則遭到抑制,公共性降低,民生色彩加重。
發展過程:
一、1999年~2004年:從零星介紹但無人回應到集中引介並引發關注
2004年是我國對公共新聞集中介紹並開始引起人們關注的一個重要時間節點。此後,公共新聞研究迅速成為我國新聞學與傳播學研究的熱點。
二、2005年~2006年:公共新聞在我國研究的勃興與繁榮
(一)繼續引介和研究美國公共新聞運動及其理論
(二)對我國發展公共新聞的巨觀思考與探索
(三)對民生新聞向公共新聞轉變的研究
(四)對中國化的公共新聞實踐和公共新聞中國化的研究
(五)對公共新聞延伸出的各種理論問題的研究
三、2006年至今:從公共新聞到“公民新聞”
發展前景
儘管中國式的公共新聞還存在顯而易見的問題與困擾,但它的發展並沒有因此而停滯。美國公共新聞理念的引入,引發中國新聞學術界在公共新聞方面的著述漸增,思考漸深。很多學者還從不同學科領域對公共新聞的背景,產生和發展進行不同方式的研究。學術氛圍的寬鬆也推動了新聞實踐的發展,除了《1860新聞眼》,許多省級台、城市台還推出了專門的公共新聞電視頻道,著力開掘新聞頻道以公共新聞立台的全新概念。這這些值得關注的最新變化,一方面來自新聞界全面了解和認識美國“公共新聞”的發展軌跡後對其有益之處的吸收,反映了新聞改革在民生新聞發展之後的嘗試探索;另一方面表現出“公共新聞”正面臨著極其難得的發展機遇與空間。
隨著民主化進程的深入推進,處於社會主義國家各項改革前沿的中國進入了一個充滿變數的社會轉型期。利益分配不公、市民權益遭受侵害、行業風氣不正等社會問題及矛盾的產生,激發了社會不同群體對於公共生活的關心,日益強化了社會公眾的公共意識。儘管在經濟體制的轉軌中,不少人在金錢與名利的驅使下,已經形成了一己利益為重的慣性思維,這種現象銷蝕著以保護公眾利益為核心的公共意識的存在。但在思想觀念多元化的社會中,公共意識仍然是社會存在的基礎,公眾會隨著社會生存狀況的變化隨時作出保證整體利益最大化的反應。在這種大背景下,加強“公共新聞”的傳播可以進一步發揮新聞媒體的溝通和引導作用,緩解矛盾,化解衝突。媒體在公共生活的導向與介入使政府的執政理念得到闡釋,公共意識在此過程中得到與主流思想同向的塑造。
同時,“公共領域”的漸次顯露延展了“公共新聞”的報導空間。“公共領域”的概念是由德國哲學家哈貝馬斯最早提出的。他認為,公共領域“首先意指我們的社會生活的一個領域,在這個領域中,像公共意見這樣的事物能夠形成。”①它是“介於私人領域和公共權威之間的一個領域,是一種非官方公共領域。它是各種公共聚會場所的總稱,公眾在這一領域對公共權威及其政策和其他共同關心的問題作出評判。”②雖然哈貝馬斯所言的“公共領域”是西方學術語境下的一個理想概念,並不完全適用於中國社會,但在中國推進民主建設的道路上,一個獨立自主、介於國家和個人之間的“公共事務討論空間”的建構並非沒有可能。在某種意義上,民生新聞已然在政府和民眾之間搭建了一座民主化的橋樑,進而給予民意一個暢達的渠道。而公共新聞將在此基礎上,把作為政府代言人的媒體手中的話語權轉至比市民群體意義更廣范的公民手中,賦予它們參與公共決策的權力,讓公眾輿論在媒體理性的引導下最終上升為合乎國家發展的共同意志,最大程度地實現公眾輿論的公共價值。
由此可以看出,不論是公眾意識的加強還是社會公共領域的擴大,都會帶來公民言論自由程度加大和公眾參與公共事務渴望強烈的伴隨效應,這些將為中國式的公共新聞步入興起階段創造不可多得的條件。在此,我們還必須看到,中國的國情和新聞傳播體制決定了中國式公共新聞的發展方向,即有利於社會的穩定、改革、發展、創新。任何企圖照搬別國模式的做法最後都只能欲速則不達。中中國公共新聞的明天尚待中國新聞研究與實踐的主體戒驕戒躁地譜寫下去。
①汪暉、陳燕谷:《文化與公共性》,125頁,北京,三聯書店,1998年
②方延明:《媒介公共性問題研究三題》,《揚州大學學報》2004年第6期
參考文獻:
1蔡雯:《“公共新聞”:發展中的理論與探索中的實踐——探析美國“公共新聞”及其研究》,《國際新聞界》2004年第1期
2蔡雯:《美國新聞界關於“公共新聞”的實踐及爭議》,《新聞戰線》,2004年第4期
3張恩超:《從民生新聞到公共新聞》,《南方周末》,2004年11月4日.D25版
4劉揚,招志蘊:《試論公共新聞中的媒體角色》,《新聞界》,2005年第2期
5項國雄,黃小琴:《公共新聞時代的媒介社會責任》,《傳媒觀察》,2005年第10期
6麥可·埃默里和埃德溫·埃默里,展江翻譯:《美國新聞史》,北京:新華出版社,200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