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傳播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是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虛體研究機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公共傳播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
- 掛靠單位: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
- 負責人:師曾志
公共傳播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是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虛體研究機構。
公共傳播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是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虛體研究機構。1...
華中科技大學公共傳播研究所是由華中科技大學新聞與信息傳播學院及相關專業機構共同發起設立,致力於系統深入研究中國公關事業和新聞媒體的發展規律,推動其科學化、規範化、可持續化發展的學術研究機構。研究所以華中科技大學新聞與信息傳播學院、關鍵點文化傳媒有限責任公司為主要依託,以跨區域、跨學科、多交叉的專家團隊...
北京大學社會化媒體研究中心 (CSMR) 是北京大學新媒體研究院下設的研究機構,是國內第一家專注於社會化媒體研究的學術和公共政策中心,致力於發掘社會化媒體發展與套用中的社會問題與學術意義。中心簡介 北京大學社會化媒體研究中心(The Centerfor Social Media Research,簡稱CSMR)關注微博、微信、社交網站等社會化媒體...
,8個科學學位碩士點,3個專業學位碩士點(英語筆譯專業、新聞傳播專業、文物與博物館專業)1個“985”二期國家文科基地(國家科技史與科技文明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基地),1個省級重點一級學科(哲學),2個安徽省文科科研基地(科學傳播研究與發展中心、科技史與文化遺產研究基地),1個安徽省級本科特色專業(傳播學),...
中國社會科學院媒介傳播與青少年發展研究中心成立於1997年6月20日,為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研究所所屬非實體性研究機構。其宗旨在於促進國內媒介傳播與兒童、青少年發展研究。中國社會科學院媒介傳播與青少年發展研究中心在所內外聘請了17名特約研究員,包括8位兒童媒介負責人,2位有關官員以及7名專業研究人員。中心主任為...
通過公益項目的實踐,行業交流,學術會議,培訓活動等方式提高公益傳播的水平,向公眾傳播正能量,促進公眾構建新型社會關係,道德倫理關係和行為準則,增強民眾的凝聚力,提高社會的和諧度。以國際化視野和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審視與解讀本土公益傳播,提供前沿研究與諮詢,推動與促進中國公益事業的發展。做一流的智庫,為...
傳播學是研究人類一切傳播行為和傳播過程發生、發展的規律以及傳播與人和社會的關係的學問,是研究社會信息系統及其運行規律的科學。簡言之,傳播學是研究人類如何運用符號進行社會信息交流的學科。傳播學又稱傳學、傳意學等。傳播學是20世紀30年代以來跨學科研究的產物。傳播學和其他社會科學學科有密切的聯繫,處在多種...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傳播戰略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重點研究基地新聞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國家傳播戰略研究所所長。出國前在《人民日報》從事記者和編輯工作,受委派在上海參與創建該報華東分社並主管浦東報導。期間采寫發表200多篇涉及中國政治經濟改革與文化方面的新聞與評論,獲得數十項全國及地方性...
學術研究 科研平台 據2022年1月學院官網顯示,學院設有人口研究所、人類學研究所;有1個福建省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3個校批機構。福建省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人類學研究中心 校批機構:廈門大學社會發展研究中心,廈門大學旅遊人類學研究中心,廈門大學文化發展研究院 研究成果 學院課題曾獲國家社科基金重大...
黃恆學 北京大學公共經濟管理研究中心主任 張 軍 復旦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 鐘 偉 北京師範大學金融研究中心主任 陳 澍 和諧重慶研究中心主任 程奇立 山東師範大學齊魯文化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博導 劉長明 山東和諧發展研究中心副主席、山東財經大學教授、博導 杜朝偉 山東師範大學歷史文化與社會發展學院副院長、副...
陳雪麗,女,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數字媒體研究室助理研究員,傳媒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新聞學博士,丹麥哥本哈根大學訪問學者,中國國際廣播電台-北京外國語大學博士後 。人物經歷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新聞學博士,丹麥哥本哈根大學訪問學者,中國國際廣播電台-北京外國語大學博士後。研究...
在整合現有研究力量和資源的基礎上,著眼於未來發展,以黨政決策需要、地方建設需要、社會發展需要為研究的方向和立足點,努力將本所打造成為城市發展研究的新智庫,城市法治建設研究的新高地,城市發展戰略研究的新陣地,城市公共治理研究的新基地,城市創新研究的新中心,城市精神和形象研究的策源地。
第二部分 公共傳播與社會治理 網際網路信息傳播業的發展與中國公民信息權利的實現 /高 鋼 網際網路時代公共信息傳播的理念轉型 /高 鋼 公共傳播研究的基本問題與傳播學範式創新 /胡百精 楊 奕 網際網路、公共危機與社會認同 /胡百精 後真相時代網路輿論場的話語空間與治理範式新轉向 /李 彪 社交網路時代輿情預警的挑戰、...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成立於1978年,是經鄧小平、葉劍英親自批准設立的直屬於我國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學術機構和綜合研究中心——中國社會科學院——的研究生培養基地,也是我國成立的研究生院。其主要任務是培養人文和哲學社會科學各學科博士研究生和碩士研究生。經過30餘年的建設與發展已初步形成了從招生錄取到研究生教育...
中國傳媒大學政府與公共事務學院於2019年6月14日成立,是中國傳媒大學順應國家發展、把握時代脈搏做出的重要建設規劃,是中國傳媒大學近年來著力打造的服務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高端智庫。學院是中國傳媒大學的直屬學院。中國傳媒大學政府與公共事務學院是中國傳媒大學近年來重點打造的三塊“金字招牌”之一,加掛“...
2002年9月成立“文化與傳播研究所”;2006年6月成立“出版科學研究所”;2009年6月成立“傳媒倫理與法制研究所”。2010年擁有湖南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中國傳播與現代化研究中心”。2011年擁有湖南省社會科學研究基地“湖南省傳媒發展研究基地”。2012年擁有湖南省唯一的“十二五”重點學科“新聞傳播學”。...
學院下設行政管理學系、公共政策系、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系、社會保障研究所,擁有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基地、國家智慧型社會治理養老特色實驗基地、中國老齡協會老齡科研基地、社會組織與社會治理創新研究中心、公共政策研究中心、教育人力資源研究所、當代中國政治發展與戰略研究所等高水平研究平台。學院簡介 華東師範大學...
在此次論壇中,Helen女士為中英新媒體與社會發展雙邊對話做首場主題演講,就大數據對於公共社會生活的影響進行了深入探討,論壇組織者上海交通大學新媒體與社會研究中心負責人謝耘耕教授就大數據研究、大數據的採集方法、分析路徑進行了梳理和闡釋。主題演講和圓桌論壇的主持人分別是杜克大學教授、上海交通大學人文藝術研究院院長...
公共關係傳播效果,是指目標公眾對資訊傳播的反應,也是公共關係人員對傳播物件的影響程度。基本信息 人們對傳播效果的研究經歷了半個多世紀的歷程,先是提出“傳播萬能論”,繼而提出“有限效果論”(以“兩極傳播”為主要內容),後來又由“兩極傳播模式”發展為“多級傳播模式”。層次介紹 各類傳播者對受者都會產生...
媒介素養教學與研究中心隸屬於中國傳媒大學媒介與公共事務研究院,媒介素養教學與研究中心以全媒體發展為背景,將公民媒介素養提升作為核心,面向政府領導幹部、企事業單位負責人、新媒體從業者及社會公眾,針對媒介素養教育與相關領域傳播問題,組織科研課題研究,打造培訓課程體系,搭建業務交流平台,協助公民有建設性地利用...
1 完善公共傳播體系提升傳播能力 焦雨虹/001 一 2012年傳媒綜覽/002 /002 二 公共傳播與社會發展/008 /008 三 上海傳媒觀察與展望/013 /013 Ⅱ 熱點聚焦 2 “走轉改”背景下我國新聞媒介輿論引導的困境與對策 強 熒 呂 鵬/022 3 彰顯理論自覺和自信打造理論傳播新平台 ——“微言大義”理論微博探索...
公共外交研究中心是一個開放式的研究平台,在發展過程中,需要動員社會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參與到中心的建設中來。中心聘請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主任趙啟正同志擔任名譽主任,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京劇院國家一級演員孫萍老師擔任執行主任。同時,中心還要立足北外校友資源,充分發揮有著豐富外事工作經驗的校友的參與積極性(資料來源...
伊利諾伊大學傳播研究所是由施拉姆創辦的世界上第一個建制的傳播研究機構。發展歷史 施拉姆創辦的伊利諾伊大學傳播研究所是世界上第一個建制的傳播研究機構。其主要的研究預設是進行主流的經驗/行政研究。但在施拉姆走後,傳播研究所的研究取向並沒有按照他設定的路線走下去,而且出現了更多的批判研究。作為美國傳播學研究...
北京大學公共傳播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安平公共傳播公益基金聯合發起人。分別在北京大學圖書館學系獲學士學位,北京大學圖書館學情報學系獲碩士學位,北京大學信息管理系獲博士學位。曾在紐西蘭惠靈頓維克多利亞大學及瑞典皇家理工大學計算機與傳播學院訪學。研究領域包括媒介社會學、媒介文化與公共領域、新媒介賦權及公民...
二 信息社會的意義再生產 三 適當的社會特徵 四 結語 作者簡介 博士,曾為紐西蘭惠靈頓維克多利亞大學、瑞典皇家理工學院計算機與傳播學院訪問學者,現任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公共傳播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領域為媒介研究、公共傳播與新媒介賦權。著有《新媒介賦權:國家與社會的...
華中科技大學新聞與信息傳播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湖北省重點文科基地“媒介技術與傳播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公關與廣告研究所所長,品牌傳播研究所副所長 中國公共關係協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國際公共關係協會學術工作委員會學術委員、中國廣告協會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策劃學院研究員,中國新聞史學會副會長。先...
社會兼職 中國國際公共關係協會理事兼學術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公共關係協會理事,國家職業資格工作委員會公共關係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高等教育研究會公共關係專業委員會理事,廣東省公共關係學會副會長,廣東省公共關係協會副秘書長,廣東省企業文化研究會理事,廣州市公共關係協會副秘書長,廣州市經濟社會發展研究中心理事,...
中國公共關係協會理事,國家職業資格工作委員會公共關係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高等教育研究會公共關係專業委員會理事,廣東省公共關係學會副會長,廣東省公共關係協會副秘書長,廣東省企業文化研究會理事,廣州市公共關係協會副秘書長,廣州市經濟社會發展研究中心理事,廣州市企業協會理事,廣州市廣告協會顧問,中國環球公共...
鄧理峰:風險治理中常民知識的生產、散播及其影響:基於我國內陸核電爭議中反核群體的研究[J]。《全球傳媒學刊》第9卷第2期,pp.37-59 (2022年4月)。鄧理峰,楊洪潤:核工業可持續發展需要人文社會科學的支撐[J]。《中國核工業》,2021年第3期。鄧理峰,張志安:突發公共衛生危機情境中信息公開影響公共信任的路徑...
研究方向 1、新媒體與社會發展研究 2、公共輿論與戰略傳播研究 3、廣播電視理論與實務研究 社會職務 教育部戲劇與影視學類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 上海市學位委員會第五屆學科評議組成員 中國新聞史學會輿論學研究委員會副會長 《新媒體與社會》《輿論學研究》輯刊主編 人民網新媒體智庫顧問 華東師範大學戰略傳播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