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495年,魯定公十五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公元前495年
- 釋義:魯定公十五年
- 大事記:夏五月魯定公卒,魯哀公立
- 人物:子貢
公元前495年,魯定公十五年。
公元前495年,魯定公十五年。...... 公元前495年 - 大事記公元前495年建公元前495年(魯定公十五年),孔子57歲,去衛居魯。夏五月魯定公卒,魯哀公立。...
公元前466年大事記;希波戰爭;“哀公”,指的是魯哀公(公元前494年-公元前466年在位),是魯定公的兒子,姓姬,名蔣,哀是諡號。悼公:名黔,出公之弟,公元前...
魯定公,姬姓,名宋,為春秋諸侯國魯國君主之一,是魯國第二十五任君主。他為魯昭公的弟弟,承襲魯昭公擔任該國君主,在位15年(公元前509-前495年)。...
伯里克利(希臘文:Περικλῆς,英文:Pericles,約公元前495—公元前429),古希臘奴隸制民主政治的傑出代表者,古代世界著名的政治家之一。伯里克利畢生致力於...
此展品為春秋時期文物。長4.4~19.8厘米,通高1.7~5.5厘米。盟書誓詞載文圭片或玉片。共六件。侯馬盟書反映的是公元前495—前489年,趙簡子與晉國的卿、...
胡國為春秋時期一歸姓國,國都在今安徽阜陽,子爵,國民多是原歸夷族人及貀國後人。周敬王姬匄25年(公元前495年)被楚國滅亡。...
公元前495年,魯定公隆重歡迎邾隱公,歡迎儀式上,邾隱公仰著臉,把玉器高高舉起,態度很傲慢。魯定公很謙虛地接受,孔子的學生子貢目睹了這場儀式。他認為他們沒有...
吳國,是周朝的周王族諸侯國,始祖為周文王的伯父太伯,姬姓,存在於長江下游地區(約公元前12世紀―公元前473年),也叫勾吳、工吳、攻吾、大吳、天吳、皇吳。...
宋景公(?-公元前453年),子姓,宋氏,宋元公之子,是宋國第二十八任國君。其名《左傳·昭公二十五年》作欒,而《史記·宋世家》作頭曼,《漢書·古今人表》...
楚安定後,胡又不服事楚。周敬王二十五年(公元前495年),楚國出兵滅胡。 [1] 參考資料 1. 熊武一、周家法主編.《軍事大辭海·下》:長城出版社,2000年5月...
見於《越絕書·吳地傳》。它由吳城通往古錢塘江北岸的河莊山側(今浙江海寧縣鹽官鎮西南四十里),是一條溝通吳、越的人工渠道。公元前495年,越王勾踐的軍隊曾循...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祖籍宋國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國古代思想家、...
定公十五年(公元前495年),定公薨,子哀公蔣立。哀公三年(公元前492年),季桓子病重,而他的妻子南孺子當時正懷孕,看樣子快要生了。桓子對心腹大臣正常(人名...
在公元前494年,羅馬發生了一次平民反對貴族的鬥爭。這次鬥爭以和平的方式進行並以和平的方式結束,這就是羅馬歷史上第一次和平撤離運動。這次和平撤離運動對羅馬社會...
越城位於南京市秦淮區西南部,是在南京主城地區有確切年代可考的建造最早的一座城池,南京主城地區建城的開端。公元前472年,越王勾踐令范蠡築城於今南京中華門外,史...
根據塞爾維烏斯改革,地域部落在事實上取代了血緣部落,最初的部落為4個城市部落,其餘的為鄉村部落,至於部落的數量在李維的資料里告訴我們,公元前495年有21個部落,但...
公元前495年,吳王夫差在南京市內築起一座土城,名曰“冶城”;今天,我們親切稱她“南京”。2004年,金逸影視投資集團毅然於中國電影市場中起航,歷經風雨。...
南京自公元前495年吳王築城以來,迭經變遷。自東吳興都起,成為江南之都,到晉朝五胡亂華後,京師南遷,中原士族衣冠南渡,始成中華文化的中心,南京話也在歷代的變遷中...
環城古運河西連太湖,北通長江,是京杭大運河的一段,全線環城約11公里,經過五年多的修復建設,已在2010年國慶前全線通航。無錫環城古運河,是吳王夫差在公元前495年...
老丘之戰,周敬王二十五年(公元前495年),宋公子地避難於鄭。欲取宋地以安置公子地,派鄭將罕達率軍伐宋,敗宋軍戰於老丘(宋地,在今開封東南)。 ...
阿谷停雲,系春秋時期孔子週遊至曹國仿山(今山東省菏澤市)的美麗傳說。周敬王二十五年(公元前495年),孔子周遊列國時自衛過曹適宋,途經曹陵仿山。仿山由東、西...
周敬王即位(公元前519年),參謀遷都輔佐興邦有功,升任內史大夫,執掌朝政,周敬王二十四至二十五年間(公元前496-公元前495年)孔丘曾訪萇弘,請教和探討音樂與...
愛奧尼亞起義發生於公元前500-公元前494年,愛奧尼亞希臘城邦在雅典和埃雷特里亞的支援下反抗波斯人,以失敗告終。作為希波大戰的先聲,愛奧尼亞起義可以視作愛琴海...
吳王夫差劍為春秋末期吳王夫差(前495-前473在位)時製造的一系列青銅劍。劍身鑄有“攻吳王夫差自作其元用”字樣。吳王夫差劍已知存世量共有9柄(截至2014年5月)...
《太和縣誌》載:“楚平王六年(公元前523年),使太子建居城父(亳州)守邊;周敬王二十五年,(公元前495年),楚滅胡(阜陽)。胡與城父皆屬於楚,而郪丘居其間...
春秋末年即公元前495年,孔子率弟子周遊列國“去曹適宋”時途經芒碭山,天降大雨,孔子及弟子在此避雨而得名。洞中仍存有一座曲膝盤腿、坐北朝南的孔子雕像。此...
東漢建安十七年(212年),在金陵邑故址石頭山築城,名為石頭城,作為駐軍和屯糧之...公元前495年,吳王夫差在南京朝天宮後山設立冶城,鑄造兵器,此處便成為吳國的冶鑄...
周敬王姬丐(姬匄)二十五年(公元前495年),吳王夫差在朝天宮後山設立冶城,鑄造兵器,此處便成為吳國的冶鑄重鎮。吳越之爭以吳國滅亡告終後,周元王姬仁四年(公元...
到了周敬王姬丐二十五年(邾隱公曹益十四年,魯定公姬宋十五年,公元前495年...(生卒年待考),字子羽,本姓𠂩氏,字訛為氏氏,後改名是儀;北海營陵人(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