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326年

公元前326年,乙未年,周顯王四十三年,此時是中國的戰國時期,以下是本年發生的大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公元前326年
  • 外文名:326 B.C.
中國大事記,戰爭,逝世人物,

中國大事記

亞洲 孟子,儒家學說代表人物1、孟子在宋,與滕國世子相會
周顯王四十三年(公元前326年),滕文公以太子身份出使楚國,在途經宋國時,兩次拜見孟子,向他請教治理國家的辦法;文公受到孟子的教誨,增強了將滕國治理為善國的信心。滕文公國君後,根據孟子的意見,在國內推行仁政,實行禮制,興辦學校,改革賦稅制度等。不久,滕文公名聲大震,遠近都稱文公為“賢君”,自願來滕定居者絡繹不絕。數年後,滕國人丁興旺,國富、民強、賢君,善國之名遠揚。
2、孟子與宋人勾踐論遊說之道。
歐洲
1、公元前326年,古代馬其頓的亞歷山大在伊蘇斯擊敗大流士三世親率的波斯大軍。亞歷山大大帝開始東征印度,在海達斯佩斯一役中打敗印度國王波羅斯。
2、公元前326年,在平民壓力下,通過了波提利阿法案,規定債務人只能以他的財產而不是他的人身對債權者負責。這樣,被奴役者獲得了解放,債務奴役制在羅馬被廢除。

戰爭

趙肅侯二十四年(前三二六),趙肅侯死,其子雍即位,三年後稱王,即趙靈王。趙武靈王年少即位,缺乏統治經驗,但他能虛心求教,勇於改過,專門設定博聞師、左右司過各三人,以便隨時請教或糾正自身過失。每遇大事,首先請教先王的貴臣肥義,他還尊禮國內壽高老人。由此,趙武靈王不僅較快地掌握了治國之術,而且得到臣民的擁護,成為戰國時期一位有作為的君主。
2.秦初行臘祭
臘祭之禮,原行於中原地區,即於每年年終的臘日,用獵獲的禽獸祭祖先。秦惠文王十二年(前三二六),秦國仿效中原諸侯國之制,立臘日,初行臘祭。
3.中原諸侯混亂
秦自惠文王十年(前三二八)得上郡(今陝西北部),占有黃河天險之後,幾年內無軍事行動,而中原諸侯之間卻開始相互攻伐。首先是魏、齊聯軍在平邑(今山西靈邱西北)打敗趙軍,占領平邑、新城(今山西朔縣南)。又趙肅侯二十四年、韓宣惠王七年、魏惠王后元九年(前三二六),趙國聯合韓國,又向魏王后元九年(前三二六),趙國聯合韓國,又向魏發起攻擊,包圍魏的襄陵(今河南睢縣)。戰爭持續到次年,以魏軍戰趙韓兩國聯軍告終。

逝世人物

趙肅侯死
趙肅侯二十四年(前三二六),趙肅侯語去世,秦、楚、燕、齊、魏等國國君各率萬人精銳之師,前往趙國參加葬禮。葬禮結束後,各國國君又在龍門會盟。從此開始,各諸侯國頻頻進行朝見、會盟等外交活動,相互爭取盟國,結成連橫和合縱兩大陣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