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仲侈,姓公仲,名侈,一名公仲朋。春秋戰國時期韓國重要臣子,韓宣惠王時期得到重用,力主結好秦國連橫,後秦韓交惡後,率軍堅守宜陽,失敗後重新與秦國交好,並為韓國取得了重要城市武遂,後參與儲君之爭、抵禦了楚國的進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公仲侈
- 別名:公仲朋、韓公仲
- 國籍:中國(戰國·韓國)
- 民族:華夏族
- 職業:連橫家、韓國相國
- 主要成就:連橫秦國、取得武遂、退兵楚國
- 時期:戰國時期
人物生平,人物評價,人物軼事,史籍記載,影視形象,
人物生平
並用之禍
韓宣惠王繼位後,對摎留說:“我想並用公仲侈、公叔執掌國政,是否可以?”摎留回答說:“不可以。晉國並用六卿執政導致國家分裂,齊公並用田成、監止導致齊簡公被殺,魏國並用公孫衍、張儀失去了西河之外的土地。如果並用二人,誰實力強就會樹立自己的黨羽,實力弱的就會藉助外國勢力,這樣國家就危險了。”韓宣惠王沒有聽從。
讓城事秦
韓宣惠王十六年(公元前317年),由魏國公孫衍主導的魏、韓、趙、燕、楚合縱抗秦之戰被秦軍粉碎,秦國為了打擊報復,派樗里疾進攻韓國,秦國軍隊在脩魚打敗韓國軍隊,在濁澤俘虜韓國將領申差等人。韓國危急,公仲侈對韓宣惠王說:“合縱的盟國並不可依靠。現在秦國想攻打楚國已很久了,大王不如通過張儀向秦國求和,以一座名城賄賂秦國,準備戰甲,與秦國一同南下攻伐楚國,這是用一失換來兩得的計策。”韓宣惠王同意。於是小心秘密派公仲侈上路,準備到西邊與秦國講和。
楚懷王得知這一訊息十分害怕,便聽從陳軫的計策。於是警戒楚國四周邊境,發兵聲稱救援韓國。命令戰車布滿道路,派遣使臣,帶很多車輛、錢幣。對韓宣惠王說:“我們國家雖然弱小,已派出全部軍隊。希望韓國大展心愿對付秦國,我們將全力以赴幫助韓國。”韓宣惠王聽到這話非常高興,於是停止讓公仲侈出使秦國。公仲侈說:“大王不能這樣啊,真正進攻我們的是秦國,虛張聲勢援救我們的是楚國。大王靠著楚國救援的虛名,而輕易與強大的敵人秦國絕交,大王必定要被天下人大大譏笑。再說楚、韓不是兄弟國家,又不是一向相約而共謀攻伐秦國的。到已經有了秦、韓聯兵攻伐楚國的跡象,才發兵聲稱援救韓國,這一定是陳軫的計謀。而且大王已派人報告秦王我們要與他講和,現在不去,是欺騙秦王。輕易欺騙強大的秦國而相信楚國的謀臣,我擔心大王必定要對此事後悔。”韓宣惠王不聽,於是與秦國斷絕關係。秦王因而大怒,增加兵力攻打韓國,兩國大戰後,果然楚國援軍不來救韓。
秦軍最終擊破韓軍於岸門,太子韓倉被送往秦國作為人質,交好秦國。韓王最終還是聽取了公仲侈交好秦國的意見。
助魏連橫
此時的魏國也因為之前的合縱而與秦國結怨,秦國派張儀遊說魏國退出合縱,而與秦國連橫。
有人對公仲侈說:“雙胞胎長得很相似,只有他們的母親能分辨出他們;利與害表面上也很相似,只有明智的人才能分辨清楚。現在您的國家利、害相似,正如雙胞胎長得相似一樣。能用正確的方法治理國家,就可以使君主尊貴,身心安穩;否則,就將讓君主卑賤,身陷危境。
如果秦、魏兩國聯合成功,卻不是您來促成的,那么韓國一定會遭到秦魏兩國的謀算。如果韓國跟隨魏國去討好秦國,韓國就成了魏國的附庸,必將受到輕視,君主的地位就降低了。秦國和韓國友好以後,秦國一定會安置它所親近的、信任的人,讓他在韓國執掌政權,以此鞏固秦國的勢力。這樣,您就危險了。如果您和安成君幫秦、魏聯合,成功固然是福氣,就算不成功也是好事。秦、魏兩國聯合成功,而且是由您來促成的,這樣,韓國就成了秦、魏兩國往來的通道,韓國的地位肯定會得到提高,君主也會更受尊重。安成君在東面受到魏國的重視,在西面得到秦國的尊崇,掌握著這樣的優勢,可以替您向魏、秦兩國的君主索取好處,將來分封土地,成為諸侯,這是您頭等的功業。
至於使韓魏相安無事,您終身能做相國,這是您次一等的功業。這都能使國君尊貴自身安穩。再說秦魏兩國不可能長期友好下去,秦國惱怒得不到魏國,必然會親近韓國以便遏制魏國,魏國也不會永遠聽從秦國,一定設法和韓國修好來防備秦國,這樣您就可以像選擇布匹隨意剪裁一樣輕鬆應付。如果秦魏兩國聯合,那么兩國都會感激您;如果不能聯合,那么又都會爭著討好您。這就是我所說的成功了是福氣,不成功也是好事的道理,希望您不要再猶豫了。” 公仲侈於是聽從張儀的意見以韓國出現饑荒為理由,勸說韓王運糧到河外。魏國十分驚恐。
如果秦、魏兩國聯合成功,卻不是您來促成的,那么韓國一定會遭到秦魏兩國的謀算。如果韓國跟隨魏國去討好秦國,韓國就成了魏國的附庸,必將受到輕視,君主的地位就降低了。秦國和韓國友好以後,秦國一定會安置它所親近的、信任的人,讓他在韓國執掌政權,以此鞏固秦國的勢力。這樣,您就危險了。如果您和安成君幫秦、魏聯合,成功固然是福氣,就算不成功也是好事。秦、魏兩國聯合成功,而且是由您來促成的,這樣,韓國就成了秦、魏兩國往來的通道,韓國的地位肯定會得到提高,君主也會更受尊重。安成君在東面受到魏國的重視,在西面得到秦國的尊崇,掌握著這樣的優勢,可以替您向魏、秦兩國的君主索取好處,將來分封土地,成為諸侯,這是您頭等的功業。
至於使韓魏相安無事,您終身能做相國,這是您次一等的功業。這都能使國君尊貴自身安穩。再說秦魏兩國不可能長期友好下去,秦國惱怒得不到魏國,必然會親近韓國以便遏制魏國,魏國也不會永遠聽從秦國,一定設法和韓國修好來防備秦國,這樣您就可以像選擇布匹隨意剪裁一樣輕鬆應付。如果秦魏兩國聯合,那么兩國都會感激您;如果不能聯合,那么又都會爭著討好您。這就是我所說的成功了是福氣,不成功也是好事的道理,希望您不要再猶豫了。” 公仲侈於是聽從張儀的意見以韓國出現饑荒為理由,勸說韓王運糧到河外。魏國十分驚恐。
前317年,魏國君主魏襄王宣布退出合縱。
連橫事秦
有人對公仲侈說;“現在有一種做法可以對國君盡忠,對國家有益,對自己有利,希望您去實現它。如今假如天下諸侯分散著去服事秦國,那么韓國是最受到輕視的;假如天下諸侯聯合起來背離秦國,那么韓國是最弱小的;如果天下諸侯聯合對抗泰國的做法斷斷續續,那么韓國就是最先遇到危險的,這是統治國家、統率百姓的大患。現在如果您讓韓國先同秦國聯合,天下諸侯跟從韓國,這是韓國帶領天下諸侯侍奉秦國,秦國一定會深深地感激韓國。韓雷同天下諸侯一樣朝拜秦國,卻獨自領受了秦國深深的感激,您實行這樣的計策,這對於國君來說,也算是最忠心了。如果天下諸侯不同秦國聯合,秦國發布命令卻沒有誰聽從,秦國必然會興兵討伐不服的諸侯。秦國長時闖地與天下諸侯結仇交戰,戰爭沒有結果,韓國趨機休養土卒、百姓等待有利的時機,您推行這條計策,這對於國家,是非常有益的。從前,周佼讓西周同秦國親近,受封予梗陽;周啟讓東周同秦國聯合,受封於平原。現在如果您讓韓國親近秦國,韓國的重要之處比起兩周來,無可計數,而秦國爭著與韓國結交的願望,超過同兩周結交時的萬倍。如今您如果讓韓國在天下諸侯之前同秦國聯合,秦國一定會推舉您傲諸侯,來昭示天下,您推行這條計策,這對於您自身來說,是非常有利的,希望您加緊努力實施。”公仲侈於是力推連橫。
中立之術
有人對公仲說:“處理政事的人要多從國人那裡聽取意見,並不一定要從貴族那裡聽取。因此斃王從市井中聽取俗諺,希望您也能聽一聽臣下的意見。您在秦王那裡請求讓韓國不傾向齊、魏任何一方,秦王沒有答應,您就親近公孫郝為難甘茂,勉勵齊國軍隊並鼓勵進攻魏國,楚國、趙國都成了您的仇敵。臣下擔心韓國將以此為禍患,希望您再次向秦王請求允許韓國保持中立。”
公仲說:“那將怎么辦呢?”
那個人回答說:“秦王認為公孫郝親近您,因而不會聽信公孫郝,甘茂同您不友好不會替您說話,您何不通過行願來向秦王傳話呢?行願傲秦王的大匝很公正,臣下請求讓行願替您對秦王說:‘齊國、魏國聯合與分裂,哪砷情況對秦國有利?齊國、魏國背離與聯合,對於秦國來說,哪種情況會使秦國更強大?’秦王一定會說:‘齊、魏分裂,秦國地位就顯得重要,齊、魏聯合,秦國就無足輕重。齊、魏背離,秦國就會更強大,齊、魏聯合,秦國就會變得弱小。臣下就會讓行願說:‘如今大王聽信公孫郝,用韓國、秦國的軍隊回響齊國而去進攻魏國,魏國不敢應戰,將土地歸入齊國,同齊國聯合,這樣秦國就變得無足輕重了,臣下認為公孫郝不忠心。現在如果大王聽信甘茂,用韓國、秦國的軍隊憑據魏國攻打齊國,齊國不敢應戰,不要求魏國割讓土地就同魏國講和,這樣秦國也會變得無足輕重,臣下認為甘茂不忠心。因此大王不如讓韓國保持中立來打擊齊國,大王聲言援救魏國來壯大魏國的聲勢,齊國、魏國彼此不會聽從,一定會長時期遭受戰事的困擾。大王想這樣做,就可以讓公孫郝取信子齊國,替韓國攻取魏國的南陽,換得韓國的谷川歸屬秦國,這是惠王的願望。大王想那樣做,就可以讓甘茂取信於魏國,用韓國、秦國的軍隊憑據魏國來打擊齊國,這是武王的願望。臣下認為讓韓國保持中立來攻擊齊國,是秦國最緊迫的事。公孫郝親近齊國而不肯對公仲說,甘茂受到冷遇而不敢進言,這兩個人,是大王的禍根,希望大王仔細考慮這件事。”
宜陽之守
韓宣惠王死後,韓倉繼位,即韓襄王。此時秦國支持張儀的秦惠文王已經去世,繼位的秦武王不喜歡張儀為人,各國聽說連橫主持者張儀不受信任,紛紛重新加入合縱運動。秦武王便於前308年派甘茂進攻韓國的宜陽。
宜陽有韓材士十萬,糧食可以支用好幾年,公仲朋在附近統領20萬大軍,楚將景翠也在邊境依山紮寨,相機援救宜陽。因此,由於韓國軍隊實力強大,秦、韓兩軍交戰五個月,不分勝負。秦軍圍困了宜陽,游騰對公仲侈說:“您為什麼不把菌、離石、祁等地歸還趙國,用得到趙國人質為條件,答應給趙國土地,那么樓緩一定會失敗了。集結韓國、趙囤的軍隊進逼魏國,樓鼻一定會失敗。韓國、趙國聯合在一起,魏國必然會背棄秦國,甘茂一定會失敗。用奉送成陽之地給齊國的辦法在齊國資助翟強,楚國一定會失敗。等到秦國遭到失敗的時候,秦國就失去了魏國的支持,宜陽一定不會被攻下的。”公仲侈沒有採納。
甘茂進攻宜陽來能攻克,秦兵部死傷很多。秦國的右將軍尉對他說:“您不用兵法指揮士兵作戰,一定要陷入困境。”甘茂說:“我客居秦國而為秦相,因進軍宜陽使秦王喜歡,現在宜陽攻不下來,樗里疾在國內毀敗我,這就使我沒有立功之日了,如果我明天進軍還拿不下宜陽,就以宜陽郊外為我的葬身之地吧。”於是他拿出自己的錢財來嘉獎有功的人員。最終,公仲侈損失六萬人,宜陽失守。楚將景翠趁機進攻秦國,秦國由於損失也較重,立即獻地求和。公仲朋也親赴秦國,向秦王謝罪求和。韓國重新與秦結好。
武隧取捨
宜陽之戰後,公仲侈想要秦國歸還武隧,他派人對秦國宜陽將軍向壽說:“野獸被圍困也能撞翻獵人的車。您攻破了韓國,侮辱了公仲,公仲收拾了韓國的殘局又重新來侍奉秦國,他自認為一定可以得到秦國的封賞。現在您使秦、楚和解,使楚王在國內把秦地杜陽封賞給小令尹。秦國、楚國聯合起來,再次攻打韓國,韓國一定會滅亡了。公仲將親自率領自己的黨徒到秦國來拚命,希望您仔細考慮一下。”
向壽說:“我把秦國、楚國聯合起來,並不是想以此來對付韓國,您替我告訴公仲,說秦、韓的邦交可以締結了。”
使者回答說:“有些活希望再對您說一說。諺語說:‘尊重別人所尊重的,就受人尊重。’現在秦王親近您,比不上親近公孫郝;他信任您,比不上信任甘茂。如今這兩個人都不能接近國事,而惟獨您能同秦王決斷國事,這是因為他們有過失。公孫郝同韓國親迸,而甘茂同魏國親近,所以秦王不信任他們。當今秦、楚爭霸,而您卻同楚國親近,這與公孫郝、甘茂走的是同一條道路。您用什麼表現出與他們不同呢?人們都說楚國多變,而您卻一定要幫助它,這是要自求富貴。您不如和秦王謀劃應付楚國的多變,善待韓國防範楚國,如此,就沒有禍患了。韓國先是把國家政事交給了公孫郝,而後又把國家政事委託給了甘茂,這樣韓國才成了您的仇敵。現在您聲言親善韓國來防範楚國,這是推舉外賢而不迴避仇敵的舉動。”向壽說:“我很想同韓國和好。”
使者通答說:“甘茂答應公仲歸還韓國的武遂,讓宜陽的百姓返回家圈,如今您平自收回武遂,想同韓國和好很難啊。”
向壽說:“那么怎么辦呢?武遂難道永遠不能收回了嗎?”
使者回答說:“您為什麼不憑藉秦國的力量替韓國向楚國求取潁川?這本是韓圍的寄地,您一旦求得,這就使您的命令能在楚國得以執行,並且用楚國的土地使韓國感激您的恩德。您如果不能求得,這樣韓國、楚國的怨仇就不能化解,它們就會競相投靠秦國。秦國、楚國爭霸,您指責楚國,拉攏韓國,這會對秦國有和。”
向壽說:“怎么辦呢?”
使者回答說:“這是件好事。甘茂想依靠魏國攻取齊地,公孫郝也想依靠韓國奪取齊地,現在您把奪取宜陽作為戰功,拉攏楚國、韓國安撫它們,並且聲討齊國、魏國的罪過,因此公孫郝、甘茂就將失去權勢。
公仲侈又派韓珉去秦國要武隧,又擔心楚國惱怒。唐客對公仲說:“韓國侍奉秦囤,是準備要固武隧,這不是敝國所憎恨的。韓飆得到武隧後,那樣的形勢下才可以親近楚國。我願意談幾旬,並不敢為楚國打算。觀在韓國的父兄,得到眾人支持的沒有做相國,韓國不能獨立,勢必不會親近楚國。楚王曾說:‘我想用全國的力量幫助韓珉做相國,可以嗎?韓國父兄厭惡韓珉,韓珉一定會讓韓國維護楚國。”公仲朋聽了很高興,就向大臣們推薦唐客做官,讓他掌管韓、楚兩國之間的事務。
前306年,秦國歸還武隧給韓國。起初,公仲侈因為宜陽之戰的關係仇視甘茂,但武隧歸還後,公仲侈對甘茂的態度有了改變,秦王卻因此懷疑甘茂有私心。
儲君之爭
韓襄王有韓伯嬰、韓咎、韓蟣虱(幾瑟)三個兒子,公仲侈比較偏向幾瑟,公叔比較偏向韓咎。長子韓伯嬰死後,韓咎、韓幾瑟爭奪繼承人的位置。公叔有齊國、魏國的支持,而幾瑟有秦國和楚國的支持,楚國使者鄭強許諾將新城、陽人送給幾瑟,以幫助幾瑟奪權。齊國聽說後立即攻擊韓國。幾瑟只好出奔到了楚國。公叔想要殺掉幾瑟,卻因為公仲侈支持幾瑟而不能得手。蘇代對韓咎說:“幾瑟流記在楚國,楚王特別想把他送回國。現在十幾萬楚軍駐在方城山北邊,您為什麼不讓楚國在雍氏城的旁邊建起一座萬戶的城邑,這樣,韓王必定派兵去救雍氏,您一定做統帥。您就可以利用韓楚兩國的軍隊擁戴蟣虱,把他接回韓國,將來他完全聽從您是一定的,他一定會把楚韓邊境封給您的。”韓咎聽從了他的計謀。
於是楚國包圍了雍氏。
雍氏之圍
韓襄王十二年(前300年),楚國包圍了韓國的雍氏城,韓國向秦國求救,秦國沒有為韓國發兵,只派公孫昧到韓國。公仲侈說:“您認為秦國將援救韓國嗎?”公孫昧回答說:“秦王的話說‘我經過南鄭、藍田出兵到楚國以等待韓軍’,看來不能會合了。”公仲侈說:“您認為真會這樣嗎?”公孫昧回答說:“秦王必定是效仿張儀以前的計謀。楚威王進攻魏國時,張儀對秦王說:‘與楚國聯合攻打魏國,要是魏國屈服投降楚國,而韓國本來又是魏國的盟國,這樣秦國就孤立了。我們不如出兵以迷惑它們,讓魏、楚兩國大戰,秦國就可占取西河以外的土地然後撤軍回來。’現在的情況是秦國假言支持韓國,其實暗中與楚國和好。您指望秦軍到來,一定會輕易與楚軍交戰。楚國暗中知道秦軍不會為您出力,將輕易與您對峙。如果您與楚軍交戰而能戰勝楚軍,秦軍就將與您一同攻打楚國,到三川地區耀武揚威,然後回國。您如果不能戰勝楚國,楚國就將扼守三川,您就無法得救。我私下為您擔心。司馬庚三次來回於郢都,秦國左相甘茂和楚相昭魚在商於會晤,表面上他說昭魚入秦是為商討讓楚國撤回攻打雍氏的軍隊,實際上好像有默契啊。”公仲侈害怕,說:“既然這樣那怎么辦呢?”公孫昧說:“您必須先依靠韓國的力量,再去指望秦國,先想定自己的對策,再對付張儀的舊計。您不如趕緊去與齊國、楚國聯合,齊國、楚國必定全力支持您。您所厭惡的是張儀欺魏的手段,實際上還不能無視秦國。”於是韓國與魏國講和,公仲侈又幾次派人求援秦國,還向西周徵調軍糧。
公仲侈說:“先生的見解很高明,可是我派的使者已經出發了。”
蘇代說:“相國為什麼不把高都送給西周呢?”
公仲侈很生氣的說:“我不向西周調兵征糧已經夠好了,憑什麼還要送給西周高都呢?”
蘇代說:“假如相國能把高都送給西周,那么西周一定會與韓國邦交篤厚,秦國知道後,必然大為震怒,而焚毀西周的符節(在春秋戰國時代,使者出使都要帶符節,以便核對驗證,所以焚燒符節,就代表兩國斷絕邦交),斷絕使臣的往來。換句話說,相國只要用一個貧困的高都,就可以換一個完整的西周,相國為什麼不願意呢?”
公仲侈說:“先生的確高明。”
於是公仲侈決定不但不向西周調兵征糧,並且把高都送給西周,秦國援軍亦到,楚國也就退兵而去。
韓襄王死後,韓咎繼位,公仲侈自然而然退出了歷史舞台。
人物評價
楚懷王:“寡人聞韓侈巧士也,習諸侯事。”
人物軼事
顏率見公仲
顏率拜見公仲,公仲沒有接見。顏率對公仲的傳達官說:“公仲一定認為我華而不實,所以不接見我。公仲好色,而我卻說自己好士;公仲對錢財吝嗇,而我卻說自己博散好施s公仲沒有確定的行為準則,而我卻說自己崇尚正義。從今以後,我將直言不諱評價他的行為了。”公仲的傳達官把這事告訴了公仲,公仲急忙超身接見顏率。
不信於列國
公仲對各諸侯屢次不講信用,諸侯們都不聽他的說教。他向南將國事委託給楚國,楚王不聽信他。蘇代為他向楚王說:“不如聽信他而防備他的反覆。公仲反覆無常,經常是依仗趙國而背叛楚國,依仗齊國而背叛秦國。如今四國都不聽信他的話,沒有什麼地方可以鑽空子,他也很憂慮,這正是他變成尾生的時候。
史籍記載
《史記·卷四十五·韓世家第十五》
影視形象
2013年電視劇《大秦帝國之縱橫》廖東力 飾演 公仲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