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角箐村

八角箐村

八角箐村隸屬於西灑鎮瓦廠行政村,屬於山區。距離瓦廠村委會7公里,距離西灑鎮25公里。國土面積0.91平方公里,海拔1500米,年平均氣溫15.9 ℃,年降水量1297毫米,適宜種植玉米等農作物。有耕地92.3畝,其中人均耕地1.81畝;有林地1200畝。

全村轄1個村民小組,有農戶18戶,有鄉村人口52人,其中農業人口51人,勞動力35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35人。2010年全村經濟總收入10.45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850元。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養殖為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八角箐村
  • 面積:0.91平方公里
  • 海拔:1500米
  • 年平均氣溫:15.9 ℃
  • 年降水量:1297毫米
自然資源,基礎設施,農村經濟,特色產業,人口衛生,文化教育,基層組織,人文地理,新農村建設,發展重點,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1519畝(其中:田382畝,地1137畝),人均耕地0.86畝,主要種植玉米等作物;擁有林地41634畝,挨敬拳其中經濟林果地149.7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08畝,主要種植楊梅等經濟林果;其他面積2750畝。有鉛鋅礦等資源。

基礎設施

截止2010年底,該村已實現通電、路、電視、電話,無路燈。全村有376戶通自來水、謎歸境有42戶飲用井水,有42戶還存在飲水困難(占農戶總數的11%)。有419戶通電,有95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248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23%和59%);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140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94戶(分別占總數的33%和22%)。
該村到鄉鎮道路為柏油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肯兆霸驗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15公里,距離集貿市場15公里。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382畝,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382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22畝。
到2010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312戶;建有小水窖42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50戶。
全村有14個自然村已通電;有7個自然村已通路糠旬肯;有15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14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有15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3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147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268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10年農村經濟總收入232.624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38.1萬元;畜牧業收入83.247萬元;林業收入7.643萬元;第二、三產業收入39.5288 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913.77元,農民收入以畜牧業,蔬菜等為主。
全村常年外出務工人數113人(占勞動力的11.5%),在省內務工87人,到省外務放迎工26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養殖業),主要銷售往省內。該村目前正在發展冬早蔬菜等畜牧養殖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產業。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419戶,共有鄉村人口1804人,其中男性984人,女性820人。其中農業人口1780人,勞動力981人。
該村以漢族、壯族為主其中壯族395人,苗族479人,其他民族107人。到2010年底,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275人;享受低保222人。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80平方米,有鄉村醫生2人,該村距離鎮衛生院15公里。該村建有公廁1個,人畜混居的農戶60 戶。

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國小2所,校舍建築面積300平方米,擁有院戶戒教師17人,距離西灑鎮中學15公里。
目前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220人,其中小學生170人,中學生50人。
全村建有文化活動室1個、業餘文娛宣傳隊1個,極大的豐富了村民的業餘文化生活。

基層組織

該村建有黨支部6個,下設7個黨小組,共有黨員34人,少數民族黨員24人,其中男黨員29人、女黨員5人。
村委會由支書、主任、副主任等組成,下設15個村民小組。
該村建有團支部5個,共有團員100人。

人文地理

該村屬於山區,居住著漢、壯、苗族等民族。

新農村建設

2010年以來,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各地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實施方案,積極組雄記刪婚織、開展新農村建設的項目、規劃。
內容包括生產發展、村容村貌整治、農民增收、鄉風文明、民主管理等方面。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民眾文化素質偏低;經濟發展滯後;基礎設施薄弱。
發展思路和重點是:加大基礎就是建設,開展農民科技培訓,大力發展畜牧業及蔬菜產業。

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國小2所,校舍建築面積300平方米,擁有教師17人,距離西灑鎮中學15公里。
目前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220人,其中小學生170人,中學生50人。
全村建有文化活動室1個、業餘文娛宣傳隊1個,極大的豐富了村民的業餘文化生活。

基層組織

該村建有黨支部6個,下設7個黨小組,共有黨員34人,少數民族黨員24人,其中男黨員29人、女黨員5人。
村委會由支書、主任、副主任等組成,下設15個村民小組。
該村建有團支部5個,共有團員100人。

人文地理

該村屬於山區,居住著漢、壯、苗族等民族。

新農村建設

2010年以來,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各地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實施方案,積極組織、開展新農村建設的項目、規劃。
內容包括生產發展、村容村貌整治、農民增收、鄉風文明、民主管理等方面。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民眾文化素質偏低;經濟發展滯後;基礎設施薄弱。
發展思路和重點是:加大基礎就是建設,開展農民科技培訓,大力發展畜牧業及蔬菜產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