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角城城址

八角城城址

八角城城址,位於甘肅夏河縣駐地拉卜楞鎮東北24公裏白石崖南麓、央曲北岸。海拔2100米。漢代曾在此設白石縣,古為軍事交通要地。古八角城為一空心十字形城。在十字城各角上設城墩八個,形成八角,故名。古城占地20萬平方米,城牆周長2193米,牆高達10米。東西瓮城有s形通道。城外有護城河。北城依山、無門,從西城經南門至東城築有外廓,南門外築有外城。城牆以沙土、蘆葦、紅柳等層層夯築而成。

2006年5月25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八角城城址
  • 外文名:Dysosma City City
  • 地理位置:夏河縣駐地拉卜楞鎮東北24公里
  • 海拔:2100米
  • 出土文物金屬貨幣銅牛、方磚條磚
  • 所屬地區:甘肅省
  • 級別批次: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批准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 編號:Ⅰ-209
  • 時代:唐至明
  • 所屬國家:中國
八角城城址,古遺址,特點,歷史沿革,價值,現況,地圖信息,

八角城城址

城址位於甘肅省夏河縣駐地拉卜楞鎮東北24公裏白石崖南麓、央曲北岸。漢代曾在此設白石縣,古為軍事交通要地。古八角城為一空心十字形城。在十字城各角上設城墩八個,形成八角,故名。古城占地20萬平方米,城牆周長2193米,牆高達10米。東西瓮城有s形通道。城外有護城河。北城依山、無門,從西城經南門至東城築有外廓,南門外築有外城。城牆以沙土、蘆葦、紅柳等層層夯築而成。至今保存完好。由於牆面多,對城下弩射無死角,故易守難攻。八角城壁壘建築突破方形、矩形格局,式樣奇特,不同於一般古城。據考證,它可能就是唐代雕窩城,宋代的一公城。
八角城城址
八角城故址的建築形式,是我國古代城堡傳統的建築形式,外掘城壕,內建城堡,引水護城。城牆為夯層夾棍做法,夾棍粗細較均勻,且排列有序。城牆下部夯層較厚(22厘米),夯土層間有砂石伴有樹枝。緊連內角的外角處有馬面。
城中發現了大量的文物,有唐宋時期的金屬 貨幣、方磚、條磚、筒瓦、板瓦、碓舀、礎石、城門樞舀、碾盤等。在八角城周圍的平地、丘陵、台地上,還保留 有不少古代棄耕的梯田,有些梯田一直修到山頂。八角 城在宋代為党項、西夏、唃廝囉活動和爭戰的中心。

古遺址

八角城故址位於夏河縣城北35公里大夏河(古稱灕水)支流央曲河上游且隆溝內台地上,海拔2100米。出且隆溝經過懷羌城(即麻當古城)、土門關,直通臨夏。西邊是廣闊的大草原,其西北通 道八角城故址位於夏河縣城北35公里大夏河(古稱灕水)支流央曲河上游且隆溝內台地上,海拔2100米。出且隆溝經過懷羌城(即麻當古城)、土門關,直通臨夏。西邊是廣闊的大草原,其西北通過達里加山隘口,可直通青海。1981年,甘肅省人民政府公布八角城故址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八角城城址
八角城所在地四周山巒環抱,地層屬於巴顏喀喇一一秦嶺地層區北秦嶺地層下白堊紀,城北是著名的白石崖。甘加鄉盆地中草灘廣闊,谷溝寬敞,溪流縱橫,自古以來是天然的優質牧場,盛產甘加羊、氂牛、蕨麻豬等優質品種。草甸邊緣,岩石裸露、斷崖百丈,形成了橫亘10餘里的白石崖矗壁,其主峰達里加山海拔4636米,為夏河縣第一高峰。

特點

八角城憑山依水,居高臨下,內城外廓,引水護城,層層設防,首尾相顧。而總體布局又和一般城堡又不相同,特別是內城20個面、16個外角(8個外直角抹平後變為16個外角)和4個內直角相互照應,克服了一般城堡在防禦上不可避免死角的弊病。是一座防禦性甚強的城堡。北京故宮外圍城牆的建築形制與八角城的建築極為相似。因此,八角城故址為研究中國古代建城史具有極高的藝術和科研價值。
八角城因其有八個城角而得名,城廓是一個空心的十字形。八角城全長2193.4米,合2.2公里,城內占地300畝。城外有護城河、護城壕,還有外廓,南門外另有外城。從建築工藝上看,該城系唐以前所建,建築形式上突破了方形格局,十分獨特。城雖不小,但城角之間距離均在弓弩的有效射程之內,可互為照應,因而易守難攻。
八角城城址

歷史沿革

八角城,藏語稱“卡爾昂”,藏文史稱為“雍仲卡爾”,意為“萬字城”,實際是一個空心的“十”字形城。它打破了傳統的方城構築慣例,內城為空心十字型,但截去城垣四面凸出部分的8個角,形成為20個面,在“十”字的各角上有馬面,計8個。早在漢代,這裡就設有白石縣,《漢書》卷二十八下:金城郡轄縣十三,其中有白石縣,並有離水出西塞外,東至袍罕入河。王莽時期稱之為頃礫。是絲綢之路河南道上的重要軍事建築遺址。
絲綢之路河南道開創於南北朝時期,是由西域、漠北、涼州出發,經吐谷渾河南國,而往古代益州、建康去的國際通道。它由許多路線組成,但主要路線是:由若羌、敦煌或武威(涼州)出發,經過青海湖至黃河以南的吐谷渾地區,而抵達長江上游的松潘地區,再由松潘地區沿岷江而下至成都。這條路線在甘肅省境內有三段:由松潘出發,沿東岷江而上,經南坪至文縣,這是陰平南支道;第二段是陰平中支道西段,由文縣出發,經峰迭、華嚴諸古城,至迭部;第三段是河南中支道,由迭部出發,經碌曲、夏河、臨夏,至西寧。這條路線的沿線多保留大量的古代城址,分布線路比較分明,由松潘向東北方向延伸,多半都是吐谷渾時期與唐代的。此次勘察時,我們在八角城內發現一些魏晉時期的殘磚斷瓦。據當地文物部門的同志講,他們曾經在—八角城故址徵集到大量唐、宋時期的金屬貨幣,發現了新莽貨幣及其他文物。因此,可初步推測:八角城即漢代的白石城、唐代的雕窩城、宋代的移公城。
由於絲綢之路河南道的逐漸廢棄,又成為唐蕃古道上的重要軍事設施,因此,八角城在唐、宋時期,具有雙重身份:
其一,是延續絲綢之路河南道的交通要道作用,並成為吐蕃地方政權響廝噦“聯宋抗夏”、溝通漢藏商路和在西夏截斷河西走廊絲綢之路中線後南線上的重要通道。該城在唐代稱“一公城”、“雕窩城”、“葉公城”。宋崇寧二年改名為循化城。《宋史·地理志》稱:“循化城, 舊一公城,崇寧二年收復,改今名”。“樂州。舊邈川城,元符二年收復,建為湟州,建中靖國元年棄之。崇寧二年又復。三年,置倚郭縣,五年罷。大觀三年,加向德軍節度。宣和元年,改為樂州”。
其二,是唐蕃古道上的重要軍事設定,是中央王朝保護絲綢之路南線暢通和保障郵驛安全的重要設施。唐蕃古道在甘肅省境內越過陝甘兩省界山——隴山到達秦州(今甘肅天水),溯渭水繼續西上越鳥鼠山到臨州(甘肅臨洮)。從臨洮西北行,經河州(甘肅臨夏)渡黃河進入青海境內,再經龍支城(青海民和柴溝北古城)西北行到鄯州(青海樂都),可以稱古道東段,全在唐王朝境內,這是漢代以來從中原進入河湟地區的傳統路線。城內出土有大量唐、宋時期的建築構件和文物。
元、明時期,八角城開始廢棄,但只是一座重要的驛站。宋代所稱的“移公城”在明代即青海蒙古火落赤的駐牧地捏貢川。清代以來稱甘加川,即今大夏河的支流鐵龍溝,《中國歷史地圖集·北宋秦鳳路圖》亦將移公城位置標示於此一帶。
清代初年準備在這裡開墾屯田,但由於自然條件較差而未能實施。乾隆年間始有“八角城”的名稱,乾隆七年《大學士鄂爾泰為遵旨議復捏貢川地方屯田事奏摺》:“查從前鄂彌達奏請將河州八角城之捏貢川地方挑浚河渠,開墾荒地。臣等議令該督撫委員查勘,於奏到之日再議。捏貢川遠在番夷,泉水既不足以灌田,而地土又難於開墾,兼之地寒霜早,不能必其成熟,徒勞民力,虛糜帑項,均屬無益。”清政府放棄在此地開墾土地的計畫,說明在清代時八角城已完全廢棄。
據當地一位88歲的藏民回憶,清代末年,八角城內尚無居民居住,城內居住少量的清兵。民國時期,當地漢、藏居民開始大量入住八角城。八角城故址內現有七十餘戶人家,五百多人,藏、漢雜居。藏族居民有三分之二,八角城村是附近地區最大的自然村。全村以放牧為主,略做些農業。村中國小學習藏、漢兩種語言。
八角城故址方位正北,總體上呈北高南低,南北高差6米左右;西高東低,東西高差3米左右。整個城垣保存較好。城牆是由一層土一層砂石夯築而成。一般土層厚8一12厘米,砂石層厚3厘米左右,南瓮城及其他局部地方底部夯層厚22厘米,夾棍垂直距離42—110厘米,水平相距不均,夾棍眼直徑為10厘米左右。城牆外圍周長為2540米。現存城牆殘高6米一13米:城牆底寬1l米一13米,上寬5米一18米。城四面正中有瓮城。東、西兩面緊鄰瓮城的南側各有一夾道,形似“S”,東面夾道寬5米(殘);西面夾道寬3米。整個城的8個外角均被抹平,形成了16個外角,內角為直角,緊鄰直角的外角處均有一馬面,現存馬面6個。城牆外圍有一護城壕,護城壕不完整,殘存部分寬4米一6米,深2米一6米,護城壕外有護城河,寬6米一14米,深2米一13米,護城河水引自言江(央拉河)水,河水從城北分兩支流繞城向南流,後匯入央曲河。護城河外有外廓,外廓輪廓西、北兩面較明顯。
八角城南面瓮城外東南角有一外城,城廓明顯,根據地形而建,呈現出不規則的長方形,長寬為130~66米。從位置分析,似是經過此地的商人居住之地,相當於今天的旅館。但有人認為是練兵場。
在城內居民家中發現的少量的金屬貨幣,基本上屬於宋、明、清時期。同時還有元代少數民族銅飾牌和刻有“吳興”銘文的銅牌,明代的宣德爐和清代的酥油燈等。據當地居民講,文物販子經常出現在八角城村,居民們家中的許多文物已經出售給文物販子。當地居民家中還保存大量的灰布紋瓦、勾頭滴水、吻獸及門枕石等建築構件。
根據歷年來徵集到的文物以及史料的記載,八角城應初建於南北朝時期,宋代進行了完整的修築過程,從築城的技法上看,元代也進行了較大規模的修繕工程。清代時,八角城已被完全放棄。

價值

秦漢時期,甘南屬於西羌,甘加地區因地利位置的特殊,在此設定白石縣。甘加草原是古代隴右通往青海東南部的門戶,八角城位居此道的必經之處,而此處又成為東連袍罕(今臨夏),西通西平 (今樂都)之咽喉要津。北宋時期,西夏東侵北宋疆土,並切斷河西走廊。確廝噦“聯宋抗夏”,開闢了南絲綢之路,並保證了絲綢之路南線暢通無阻。絲綢之路南線是宋代通往西域的唯一通道。此地地名雖經多次變更,而各朝歷代的最高統治者對此道也極為重視。因此,八角城在歷史上溝通漢人與其他民族關係、疏通貿易渠道及和平友好往來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八角城故址的建築形式,是我國古代城堡傳統的建築形式,外掘城壕,內建城堡,引水護城。城牆為夯層夾棍做法,夾棍粗細較均勻,且排列有序。城牆下部夯層較厚(22厘米),夯土層間有砂石伴有樹枝。緊連內角的外角處有馬面。八角城憑山依水,居高臨下,內城外廓,引水護城,層層設防,首尾相顧。而總體布局又和一般城堡又不相同,特別是內城20個面、16個外角(8個外直角抹平後變為16個外角)和4個內直角相互照應,克服了一般城堡在防禦上不可避免死角的弊病。是一座防禦性甚強的城堡。北京故宮外圍城牆的建築形制與八角城的建築極為相似。因此,八角城故址為研究中國古代建城史具有極高的藝術和科研價值。
經考古專家調查、勘測,所得出的初步結論為,八角城在0.5平方公里的範圍內設城建制,以其城為正南北方位的中軸線來看,已屬我國古代社會典型的城市風貌。城牆下層整土層常夾有新石器時代碎陶片,其上層也有唐、宋以來的陶片出現,再加上城外西北高地漢墓群和出土王莽時代貨幣,推出八角城建於漢代。八角城以它特有的城垣結構,為我們展現了古代屯田點上設計守防城市的風貌,在城堡的設計上突破過去方形、矩形的整框框而自然體系,在我國現存在中突破過去方形、矩形的整框框而自成體系,在我國現存古城屬獨一無二的。

現況

當地官方從1986年開始對八角城進行專題研究;2004年甘肅省文物維修保護維修研究所實地勘察測繪,形成了《夏河縣八角城故址勘察報告》;2013年夏河縣對八角城進行保護規劃的編制,計畫“修舊如舊”修繕古城牆。

地圖信息

地址: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縣城北35公里處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