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發現
2004年10月中國和瑞典的幾名古生物學家首先在貴州江口縣的一條小河邊挖出一批遠古生物化石,這批化石的年代讓人震驚——據側距今已有5.8億年。這是一種誰都沒有見過的生物形態,它們與現生動物的門類幾乎完全沒有可對比性。發現如此規則而獨特的宏體化石確實令人驚奇。研究人員認為他們發現了一個全新的動物門類。
化石呈現出橢圓的盤形,比一元人民幣硬幣稍大,這樣的體型在微體動物統治的早期動物世界裡,已經算得上龐然大物.遠古動物不但長相
奇特,科學家們為它們起的名字通常也非常拗口,但這都不妨礙它們成為轟動古生物界的明星。一隻大約5.6億年前的埃迪卡拉紀原始動物“八臂仙母蟲”進入全世界古生物學家們的視野,它現身於貴州江口縣翁會村的一個小山坡上,是迄今我國發現最早的長大的動物實體化石,也是早期生命演化研究的又一重大發現。
科學研究
1、這些動物每隻都有八條側緣平滑、呈螺旋狀向外輻射的旋臂。根據採集化石的岩石層年份,朱茂炎認為這塊化石的年代屬於5.6億年前的埃迪卡拉紀。隨著研究的深入,科學家發現,這個化石屬於動物演化早期階段出現的大量雙胚層動物類型中的一類,類似現代海洋中的珊瑚、水母和海葵等動物。這種動物被命名為八臂仙母蟲。
2、在顯微鏡下這個化石有著奇特的懸臂,這些旋臂在動物活著的時候是椎狀的,但在化石形成過程中被壓扁了。旋臂是緻密的碳質實體,最大寬度可達2毫米,厚度接近1毫米。旋臂的一端匯聚在盤體的中央,另一端互相疊置,並在盤體邊緣形成封閉的環狀。研究人員推測這可能意味著此種動物的旋臂被一個扁平的囊膜包裹,而旋臂之間充滿流動的有機質。
3、令古生物學家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八臂仙母蟲沒有任何口孔或觸手的痕跡,它該如何進食呢?能夠作為參照的現生動物極為罕見,比如櫛水母和八射珊瑚,但它們之間的許多差異仍使研究人員滿腹疑問。
古生物學家也並不清楚那些旋臂是做什麼用的。
4、我們能夠推測的是八臂仙母蟲生活在海里,但並不是浮遊動物,而是棲息在海底。因為從化石中也看不到它們有任何適於主動游泳的器官。它們可能靠著八個輻射狀的臂膀吸收海底的微生物來取食物。
重要意義
1、八臂仙母蟲是中國發現的最早動物成體,通常埃迪卡拉紀發現的化石都是印痕化石,就像人們踩過的腳印,無法仔細辨認。而在貴州採集的化石卻是完整的,展現出生物原本的形態,這是第一次發現埃迪卡拉生物群中的生物保存著“完整的身體”。 八臂仙母蟲化石,直徑2.5—3.1厘米
2、埃迪卡拉化石為沒有礦化的外殼和骨骼軟軀體生物,卻通常被發現在不易保存化石的石英砂岩中,並呈現三維立體形態,這在此後的5億年地球歷史上是沒有的。第二埃迪卡拉化石個體大、形態多樣,但是缺乏動物通常所具有的進行運動、取食和消化等功能的器官。因而科學家們對埃迪卡拉化石生物屬性和生活方式的解釋存在觀點截然不同的假說,它們曾經被認為是
真菌、地衣、原核生物、原始多細胞動物,甚至被認為是屬於一個與現生生物界沒有親緣關係的獨立生物界。
3、有科學家曾經這樣解釋埃迪卡拉化石,它們代表著地球上動物大量出現之前的一次失敗了的演化試驗。埃迪卡拉化石所生存的時代曾被描述為一個沒有相互捕殺的“埃迪卡拉花園”,是地球上生命經歷了大約30億年漫長、緩慢的微觀演化之後而出現的一類大型複雜生命,在5.4億年前動物的“寒武紀大爆發”之前已經滅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