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王死後,子發繼位,是為武王。周武王繼位時,“殷之叛國”越來越多,商王朝內外交困,由周滅商而王天下的形勢已經形成。當時,周的疆域西自甘肅靈台,東至河洛,並且占有長江、漢水、汝河流域廣大地區,取得所謂“三分天下有其二”的優勢。在這樣的形勢下,周武王興建都邑,在豐水東岸新建鎬京,積極做好滅商的準備。經過幾年準備,武王九年(公元前1048年),大會諸侯於孟津(今洛陽北)。前來參加大會的諸侯和部落首領,據說有八百人之多。在大會上,周武王舉行誓師儀式,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盟津之誓”。這是一次“諸侯所由用命”的重要盟會,實際上是滅商的總動員。武王下令將士準備好船隻,向黃河對岸進攻,落後者將以軍法處置。頃刻間千舟競發,浪花飛濺,周軍迅速到達了對岸。但武王又急令返回,原來武王此戰的目的是進行一次渡河戰鬥演練,同時要藉機探明諸侯國的虛實。通過這次演練,武王認為一舉滅商的時機還不夠成熟,因而引兵暫退。從此,眾多的諸侯都聽從周的指揮,周也因此確定了盟主的地位。這就是“八百諸侯會盟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八百諸侯
- 注音:bā băi zhū hóu
- 釋義:比喻很多不聽從統一領導獨立王國
- 出處:《史記·殷本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