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尺(清代顧炎武七言律詩)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八尺》是清代文學家顧炎武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詩的首聯寫詩人乘船在海上,與風水相隨;頷聯寫自己東奔西走,訪求英雄人物;頸聯用擬人化手法,暗喻祖國山川河海無處不受外族侵略者的蹂躪,體現了淪亡後國土所呈現的淒涼慘澹的景象;尾聯寫詩人為救國長期奔走,直到頭髮已白,表現了滿懷的悲憤心情。全詩運用暗示、比喻、襯托、擬人相結合的手法,把詩人強烈的愛國思想,寫得慷慨淋漓,淒楚動人。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八尺
  • 創作年代:清代
  • 作品體裁:七言律詩
  • 作者:顧炎武
  • 作品出處:《亭林詩文集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整體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八尺
八尺孤帆一葉舟,相將風水到今秋。
曾來白帝尋先主,復走江東問仲謀。
海上魚龍應有恨,山中草木自生愁。
憑君莫話興亡事,舊日長年已白頭。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1. 相將風水:與風水相伴隨。相將,相與,相共。
  2. 白帝:即白帝城,今四川奉節。先主:即劉備。
  3. 仲謀:孫權的號。
  4. 憑:依託,拜託。
  5. 已白頭:頭髮已白。這裡用白頭襯托為教國而棄走的時間的久長。

白話譯文
逐句全譯

八尺高的孤帆一隻船,與風與水相伴隨直到今年秋天。
我曾經到白帝城尋求先主劉備,又跑到江東訪問吳主孫仲謀。
海里的魚龍應該有恨,山中的草木獨自生愁。
請你不要說起興亡事,我長期奔走頭髮已白。

創作背景

此詩為順治六年(1649)作者36歲時所作。詩人自31歲參加反清起義失敗之後,四處奔走,糾契約道,力圖興復。但歷時頗久,壯志未酬,深感痛心。這首詩就是這種心情的流露。

作品鑑賞

整體賞析

《八尺》是一首托物起興的詩。詩的前四句以“孤帆”自喻,說自己像一葉孤舟在大風大浪里漂泊、探索。“孤帆”“一葉”與“風水相將”象徵鬥爭的艱苦。 “孤帆”和“風水”是一對尖銳的矛盾,但是詩人不顧自己勢孤力單,仍冒著險惡的風浪前進,東奔西走,四處聯絡有志之士,共謀復興祖國的大計。詩人為此而鬥爭,兢兢業業,直“到今秋”。“到今秋”的“到”,敘述了這種艱苦的生活堅持了很久,終於堅持到今天,顯示出詩人不畏艱難險阻,矢志不移的精神面貌。詩的後四句借物擬人,寫祖國的山川河海,無不對清朝的野蠻統治而憤恨、悲愁,連魚龍,草木都“有恨”,都“生愁”,這就更不說人了。因此詩人懇求別人“莫話興亡事”,因為詩人此時的“恨”和“愁”更大更深更難於言狀。“舊日長年已白頭”,是說詩人從青年時代就從事抗清鬥爭,這是一方面。但另一方面,他所從事的反清鬥爭的進展並不理想,時間一天一天地過去,日復一日,但“人”卻不同了,年紀增長了,頭髮變白了,而推翻清朝統治、復興祖國的理想沒有實現,所以詩人非常悲憤,焦慮。
這首詩用“八尺孤帆”起興,兼有發端和比喻的雙重作用,由此生髮出去,似乎不離“孤帆”,但又不死扣,寫得超脫自然。結尾兩句含蓄蘊藉,韻味無窮,耐人尋索,淒楚動人,啟發讀者去領會那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其沉雄悲壯的藝術風格同樣可見。

名家點評

忻州師範學院教授連慶昭:作品表達了自己為挽救祖國命運奔走多年,但復明之志未能如願的悲憤心情,寫得沉鬱蒼涼,雄渾悲壯。(《中國古典名著導讀》)

作者簡介

顧炎武(1613~1682年),明清之際思想家、史學家、語言學家。字寧人,號亭林,江蘇崑山(今屬江蘇)人。青年時曾參加“復社”,反宦官權貴。清軍南下,又起兵抗清。失敗後,遊歷大江南北、長城內外,觀察形勢,圖謀再舉,至死不仕清朝。他認識到宇宙是由物質構成的,“非器則道無所寓”,這些具有唯物主義傾向的觀點,卻未能系統地加以發揮和論證。在政治思想方面,顧炎武堅決反對封建專制制度,主張限制君權,擴大地方權力。在治學方面,他提倡“經世致用”,反對空談。強調“博學於文”“行已有恥”。他的《天下郡國利病書》就是為了有益世用而著。在音韻學上,他對闡明音學源流和分析古韻部目等方面,多有貢獻。主要著述有《日知錄》《天下郡國利病書》《音學五書》《亭林詩文集》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