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垧地遺址,屬青銅時代西團山文化遺存,位於吉林省蛟河市池水鄉八垧地村小郭山崗樑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八垧地遺址
- 地理位置:吉林省蛟河市池水鄉八垧地村小郭山崗樑上
八垧地遺址,屬青銅時代西團山文化遺存,位於吉林省蛟河市池水鄉八垧地村小郭山崗樑上。
八垧地遺址,屬青銅時代西團山文化遺存,位於吉林省蛟河市池水鄉八垧地村小郭山崗樑上。此崗基本上呈東西走向,高出附近平地20—30米。東南距八垧地村約250米,南面崗腳臨八垧地到羅圈溝的鄉路,南約0.5公里有一條小河從西北向...
老黑溝慘案從老杉溝、樺曲柳頂子直至八台,長達40千米,主要屠殺場所有樺曲柳頂子,柳樹河子,榆樹溝,青頂子等處。慘案不僅使1017名山民慘遭殺害,還造成了大量的財產損失,1000餘間房屋被燒毀,2000餘頭大牲畜被掠奪,荒蕪耕地800多垧。老黑溝慘案遺址通過大量的文物照片、圖片和繪畫,揭露了日本帝國主義慘殺...
黃魚圈遺址位於吉林省舒蘭市法特鎮黃魚村珠山,,面積15000平方米,1981年4月20日被公布為省級文保單位。遺址信息 黃魚圈遺址,包含西團山文化、 渤海文化和遼金文化遺址。出土遺物很豐富,石、陶、骨器均有。簡介 黃魚圈是清代皇宮圈養鱘鰉魚的地方,相傳,清朝順治皇帝遷都北京後,為保證皇宮大內的衣食住行,分別在...
第二章 遺址與窖藏 第一節 古生物化石 1.新民村永安屯馬牙化石 第二節 青銅時代 1.八垧地遺址 2.羅鍋地遺址 3.紅旗村北崗遺址 4.永興北崗遺址 5.轉山子西山遺址 6.轉山子北山遺址 7.半截溝遺址 8.保家村東崗遺址 9.池水屯五台山遺址 10.池水村北山遺址 11.泡子沿北崗遺址 12.張家屯北崗遺址 13....
29.居安頭道溝遺址 30.火茸溝後山遺址 31.葦塘溝遺址 第三節清代遺址 1.清盛京西流水圍場界址 第三章古墓葬與古窖藏 第一節青銅時期墓葬 1.廟台東山墓地 2.莊家後山墓葬 3.垧半地墓葬 4.老梯田墓葬 5.南山帽墓地 6.大頂子山南麓墓地 7.南山墓葬 8.西園東山墓地 9.腰嶺子墓葬 10.清河後山墓葬 11.小...
尹國興,男,1972年12月生於吉林省蛟河市池水鄉八垧地村,研究生學歷。1991年7月自吉林省蛟河市第一中學考入上海解放軍第二軍醫大學軍醫系本科學習,1996年7月畢業,獲臨床醫學學士學位;之後分配至解放軍蘭州醫學高等專科學校軍事醫學教研室,為見習助教,1997年任助教;1999年考入北京軍事醫學科學院放射醫學研究所...
宣統三年(1911年),又把雙城東北隅61個村屯劃歸濱江分防同知,使其轄區擴大到西起葦塘溝,東至阿城界,南至雙城府旗屯營地,北至松花江南岸,東西寬七十餘華里,南北長四十餘華里,一百一十餘個村屯,四萬餘垧耕地,五千二百八十餘戶人家的地區。中華民國 民國二年(1913年),濱江分防同知撤銷,改設濱江縣。
白馬尖園區位於霍山縣南部,與岳西縣接壤。園區北起天和,南至朝天垧,東連多雲寺,西接金竹坪。地理坐標為東經116°09′40″~116°12′16″,北緯31°05′44″~31°07′29″,面積約16.0平方公里。海拔範圍850-1777米,主峰白馬尖海拔1777米,為大別山最高峰,因形似白馬而得此名。外部交通便利,209...
乾安縣從最初招墾時起,便把全縣地域有計畫地劃分成3公里見方的單位,稱“井”,每井又分成36個方,每方45垧地。全縣總計有整井274個,破井(即界邊不成正方形的)35個,共有土地472770垧。蒙荒局把這些土地陸續租給前來開墾的農民,由於租佃的荒地不斷增多,而很多荒地上新建的聚落卻連個名也沒有,無論...
1912年曆經千難萬險、九死一生的朱開山再次從老金溝逃回,對這座莊園進行了擴建,有地七、八垧,房七、八間,還雇了長工,變成了地主式的莊園,實現了朱開山與長子傳文夢寐以求的“青堂瓦舍,窗明几淨”,“一畝地,兩頭牛,老婆、孩子、熱炕頭”的願望。大院裡的一草一木都飽含了朱家的血與淚;大院裡的每...
到公元1882年,共放出熟地近萬垧。隨之人口也不斷增加。公元1880年(光緒六年)吉林將軍銘安奏請建縣,公元1881年1月25日清政府批准。當時清廷曆法沿用農曆,是為光緒六年十二月二十六日。經過一年籌備,包括建城池,搭班子,修縣衙,於公元1882年(光緒八年)敦化縣正式建成。六頂山景色 敦化市六頂山屬於長白山...
隴山南麓山地海拔760~2098米,山高、谷深、坡陡,群峰林立,溝谷縱橫,地勢複雜。亦有“地無三垧平,十里不同天”、“山下開桃花,山上飄雪花”之諺。水文 金陵河 清乾隆五十年(1785)《寶雞縣誌》載:“源出吳山,至隴州縣頭鎮與柴川水合南流至分界溝入縣境,又南三十五里至金陵店西折入渭。”民國十一...
西側自北而南有十八垧地小河與紫貂河、柳蘭河匯入,東側有石門溪匯入。總長56.5公里,正乾全長39公里。過大牙克橋河道西南折,經大壩北山,西流注入里七里沁河。總計流域面積156平方公里。七星河 清代舊稱西勒喜河(見《中國歷史地圖集》第九冊)。發源有二,南源在寶清縣西部之三叉河林場東山;北源在雙鴨山市...
第三節 驛站古道遺址 大濟古驛道 茶木淤客棧遺址 第四節 軍事設施遺址 馬蹄隘 黃坑隘 紅軍作戰1日址戰鬥工事 第五節 其他遺址 茶木淤菇寮遺址 第二章 墓葬 第一節 普通及名人墓葬 祠堂山吳氏墓 薦坑村吳氏墓地 吳三公墓 吳禋墓 南陽大墳 吳富四墓 吳福垧墓 吳蔡堯墓 胡紘公墓 岙頭張氏娘墓 孔繁豪...
---經紅花園、白家畔、扣崾峴、殺人崾峴、七垧地崾峴、同溝等地。---直道又經過延河支流新莊溝水。在新莊溝北岸的河西溝以西,直道路線分為東、西兩條。東邊一條經哈巴崾峴,到達馮岔村,中線較直,但坡度較大。西邊一條經陽山樑村,路線呈弧形,但坡度較平緩。兩條路在馮岔村重新匯合。到馮岔村後,...
小河溝有:果樹灣、大堰塔、寨岩塔、麻圪岔、神水墕、安子塔、陽灘、前後紅灣、陽灣子、石局子、瓜地塔、姜灣、陽陽塔、壩壕、八圪折。灘地有:鴨子角、桑溝子、蜂灘、社灘、畦條、小孩畔、小外壕、柳林灘、五垧灘、大舍窠、三角子、小河口、長審條、石磧、前灘、方地、老圍溝口、圍墕。居民區布局...
與此同時,位於我鎮最南端的興隆溝村有金宋時期的古城遺址和西大坡林業生態景區以及泉子溝村的七溝八分岔自然景區,都將為伏龍泉的旅遊興鎮發揮出特有潛能。產品行銷優勢 伏龍泉素有土豆之鄉的美譽。全鎮土豆種植年均3000公頃以上,按平均垧產30噸計算,可產土豆9萬噸。隨著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薯類種植面積正在逐年...
‘鴜鷺湖一詞來源於村南古有池沼地,記憶體水塘,有十餘垧之多,有梧桐樹三十餘株,已成林,還有蒼翠參天的自然松樹林、楊樹林。塘內有鴜鷺等水鳥栖息,林中可見飛鳥建巢。所以人們常說"沒有梧桐樹難招鳳凰來"。以鴜鷺和樹為生態特徵而得名,鴜鷺樹鎮土質肥沃,盛產大豆、高粱、玉米,是昌圖的重點產糧鄉,也是昌圖最...
副課生10名,每月獎膏火銀8錢。童生正課生10名,每月獎膏火銀8錢;副課生20名,每月獎膏火銀6錢。知縣徐敬等官員捐銀6300兩,知縣李鏡湖捐銀900兩,均發商生息,以作書院經費。另有學田433垧,收田租添作經費。皋蘭書院要求學生把每天所讀文章,所講書名均載入功課本,次晨呈送監院,摘送山長逐一查考。
嘎呀河城址,位於吉林省吉林市舒蘭市白旗鎮嘎呀河村東南嘎呀南岸,是遼代至金代的古城遺址。嘎呀河城址城牆為夯土構築,夯層厚9~12厘米,東牆長412米,現高2.7米,南牆長358米,現高3米,西牆長約410米,現高4.3米,北牆長約360米,現高3.7米,出土鐵劍、鐵鏃、陶片、瓷片、鐵鍋和銅錢等文物。嘎呀...
貞元時,廬州(合肥)刺史羅垧面對“村略闊而土田塉,人產寒薄,井賦尤重”,“豪家廣占田而不耕,人稀而病於吏眾,藝桑鮮而布帛疏濫”。他提倡栽桑,減吏,“命有不耕之田,有能興耒耜者聽耕之。所耕之田,因為之主,墾田滋多,歲以大穰[2]。在職七年,廬州生產面貌有較大改觀,大受淮南節度使...
順治八年(公元1651年),清廷頒布了《遼東招民開墾條例》,規定“凡移住之農民,每月供給食糧一斗,每垧墾地給種子六升,墾民每百人貸與耕牛二十頭,其中食糧、種子於秋收後,如數歸償”“凡招來新民,歸部遣官偕同縣官,城中每丁給地基二繩,約三丈(二日)於野,每丁給地五繩(二十五畝),永為民業”...
南垧行政村 南瓦行政村 交江行政村 南江行政村 台盤鄉 台盤屯行政村 台盤大寨行政村 空寨行政村 龍井行政村 德眷行政村 白內行政村 平水行政村 南堯行政村 箕簸行政村 棉花坪行政村 排羊鄉 排羊屯行政村 岩寨行政村 排羊寨行政村 白扎行政村 掌喜行政村 平寨行政村 掌里行政村 大塘行政村 小江行政村 ...
1903年,科爾沁右翼前旗開始設局丈放,陸續丈放了巴彥昭以北至那金河、交流河帶的蒙地62.5萬垧。1904年,科爾沁右翼後旗設局丈放,放出洮兒河以南熟地1864.7垧,生荒222,991垧。洮兒河流域的蒙荒由此進入了大規模的丈放階段。這標緻著東北蒙地開發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歷史時期,即從“蒙旗招墾”和“流民私...
旌旗輝日月,可雲雞犬不驚;戎馬滿郊垧,所過秋毫無犯。茲值大兵蒞境,恐爾紳耆人等不知進退,罔識權宜,或挈家屬以逃亡,或誘鄉愚以抗拒。試思鳩拙豈為長策,螳臂何可當車?為此曉諭,俾眾周知。爾等來尚可追,往當莫咎。果其簞食壺漿以相迎,必使安居樂業而如故。示文到日,決在當機。且識時務者為後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