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20世紀初反學院派的畫派。又稱八人派(The Eight),包括R.亨利(Robert Henri, 1865-1929)、G.B.盧克斯(George Benjamin Luks, 1867-1933)、W.格拉肯斯(William James Glackens, 1870-1938)、J.F.斯隆(John French Sloan, 1871-1951)、E.希恩(Everett Shinn, 1876-1953)、A.B.戴維斯(Arthur Bowen Davies, 1863-1928)、M.B.普倫德加斯特(Maurice Brazil Prendergast, 1858-1924)、E.勞森(Ernest Lawson, 1873-1939)。 他們都是寫實的畫家。1905年,前 4位青年畫家以年長的亨利為首組成亨利派。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八人畫派
- 主要成就:舉辦“獨立藝術家展覽”
早期的作品,主要人物及事跡介紹,亨利,八人畫派名稱由來,潘得加斯特,畫家圈子的形成,第一次美術展覽,觸動美國美術界,獨立藝術家展,對現代的影響,
早期的作品
他們以真摯、熱情、幽默的態度描繪市民與貧民窟,並反對美國的印象主義。他們早期的作品色彩灰?暗,以灰、棕、黑色為主。
主要人物及事跡介紹
亨利
亨利是一個教師,他鼓勵大家從報刊畫家轉變為油畫家,觀察周圍生活,並向17世紀現實主義大師D.委拉斯貴支、F.哈爾斯、倫勃朗,以及他們的現代繼承人戈雅、H.杜米埃、□.馬奈學習。主張描繪現代城市生活,先畫費城,後畫紐約。 為了反對學院派獨霸藝壇並爭取獨立的藝術,亨利派跟浪漫主義畫家戴維斯、現代主義先鋒普倫德加斯特、印象主義畫家勞森於1908年組成了八人派,並在該年2月3日舉辦了八名獨立畫家作品展覽,轟動整個美國。
他由於他們愛畫貧窮、骯髒的城市,所以被譏諷為垃圾箱畫派;但這樣卻使他們聞名於世,作品銷售額達4萬美元;賓夕法尼亞美術學院與美國另外 8個城市的藝術機構紛紛請這個畫派的畫家去展出他們的作品。他們的寫實主義被稱為城市寫實主義。亨利和斯隆趁機在西35號街一座大廈里租下許多大房間,舉辦獨立畫展。任何一位按規定付款的畫家,均可展出作品。此後八人畫展不再舉行,但是它的成員,尤其是亨利、戴維斯、斯隆、格拉肯斯都成為獨立藝術的領袖。他們和其他畫家一起於1913年舉辦了軍械庫展覽會,並於1917年創辦了獨立藝術家協會。
八人畫派名稱由來
在1900年初期,美國的畫廊只展覽已經死了的畫家或歐洲人的畫,新新鮮鮮活在眼前的美國人是輪不到的。亨利,梭侖,路卡斯,格萊肯,西恩,潘得加斯特(Maurice Prendergast,1859-1929),勞森(Ernest Lawson,1873-1939)和戴維斯(Arthur B.Davies,1862-1928),這八個人自己開了一個畫展,這個畫展因此被叫做“八人畫展”,這群藝術家後來在美術史中也就被稱為“八人畫派”。
潘得加斯特
潘得加斯特(Maurice Prendergast,1859-1929)就是其中之一
他們這批人畫的都是這樣的日常小景,甚至內院后街,鬧鬧哄哄,蓬頭粗服。但通過這樣的觀察和描繪,在美國藝術中“失傳”了的寫實的創作態度又回來的。而且,這類題材和這類寫印象似的畫法改變了美國畫家素有的對創作油畫誠惶誠恐的態度,他們從此變得敢畫了,知道如何直接用畫筆去記錄現實和印象了。後來他們中有人感激地回憶道:“在九十年代,賓夕法尼亞的一群年輕插圖畫家一無所知,只是象匠人一樣工作著。亨利用他啟發性的教授使我們成為畫家。他是一道催化劑,一個啟蒙者。他把美國藝術從幼稚的學院派成見里解放出來,他並且還把藝術家的個性和創造力激發出來。”
畫家圈子的形成
亨利的確是一個好教師,他幾乎執教終身。他的教育方法的別具一格之處在於,他對學生的教育不以技術為主,而以解放學生的思想為主。他在美國的學校里是第一個用美國藝術家的作品當教學範本的教師。學生都愛聽他的課,他的朋友頂愛到他那裡去聊天,因為他時時處處鼓勵人解放思想,放棄陳見。他對藝術的反權威的態度在世紀初影響了很大一批年輕畫家。1900年以後,亨利移居紐約。他先在紐約藝術學院任教,後來在上百老匯開辦了自己的藝術學校。過去在賓夕法尼亞的那些年輕畫家們也都跟到了紐約,他們常常聚在一起。漸漸地,在亨利周圍,一個提倡畫美國、畫美國人生活的畫家圈子形成了。
然而,這個圈子裡的藝術家雖然有自己明確的藝術方向,他們卻因為得不到展覽機會,很難讓自己的藝術主張被社會了解並傳播。其實當時美國每年都有全國性的美術展覽,他們也每次都把畫送去待選,但從沒有被選中過。因為主持者都是保守派的人士,他們對這批畫家直接從生活取材的態度,以及“草率”的畫風,根本不能相容。所以一年一度的美術展覽總是把他們這批人的畫拒之門外。
拒絕的次數多了,這些人全火了:什麼玩意兒,這樣再三再四地壓著我們,這輩子也甭想出頭了。你們不讓展,我們自己給自己展,難道非得在你這棵樹上吊死?於是,這夥人自己動手籌備畫展。他們說動了一家畫廊接受他們的展覽。
第一次美術展覽
1908年5月,展覽在在紐約的一家畫廊開幕,一出台立刻在美國藝術界引起轟動。這是第一個和美國學院派分庭抗禮的在野藝術家獨立舉辦的畫展,而且展出的作品幾乎都是取材於人們身邊的日常生活。庸人瑣事,不僅不美,而且還粗鄙齷齪,這讓美國觀眾著實吃驚不小。他們已經習慣在畫展上只看歐洲派頭的、人物典雅優美、技巧精緻講究的油畫,這個畫展中的作品卻告訴他們,油畫也可以畫得隨便,輕鬆而且貼心——不必畫大事情,就畫日常生活;不必畫衣冠楚楚的紳士淑女,就照直畫身邊的市井小民——這些全是和他們的審美習慣反著的。於是,輿論大嘩,畫展一開幕,馬上成為紐約城裡的熱門話題,評述的文章天天見報,毀譽迭起,但攻擊“八人畫展”的是多數。批評家們幾乎氣急敗壞,罵不絕口,說他們是一群口味惡劣、道德敗壞的“黑幫”,痛責他們繪畫題材的粗鄙猥瑣,醜陋庸凡,繪畫技術馬虎潦草,胡塗亂抹。客氣一點的,還肯叫他們“八人畫派”,不客氣一點的就乾脆叫他們“黑幫畫派”,“醜陋的先知們”,“垃圾筒畫派”等等,因為他們用真實的生活玷污了藝術考究的美。
觸動美國美術界
雖然挨罵,“八人畫展”總算成功地觸動了美國美術界。它等於是一個宣言,明白無誤地向美國人宣告:美國畫家完全可以不模仿歐洲,而是腳踏實地,面對美國,畫美國人自己的生活。“八人畫派”給美國藝術界在當時帶來的這個信息很可貴,尤其是進入了20世紀後,藝術的現代化成為美國藝術面臨的重要課題,而“八人畫派”昭示的立場是指導性的:藝術不能是外來的,必須是自己的,必須從自己的社會中產生出來;讓我們先把腳跟移過來,移到自己的土地上,面對美國作畫,然後,我們才可以有前途,有發展。歷史後來也證明,當現代藝術在美國真正產生的時候,也是美國人真正找到自我的時候。因此,雖然世紀初出現的“八人畫派”的畫今天來看的確是畫得不太好——說他們“技術馬虎潦草”其實並沒有冤枉他們,而且他們完全沒有觸及當時已經開始了的藝術形式的革命,他們用的還是傳統的繪畫手法,但由於它立場正確,矯正了美國藝術只顧追附歐洲的心態,“八人畫派”還是在美國藝術史上留下了一個很光彩的位置。
獨立藝術家展
在“八人畫展”之後,美國“在野”藝術家自己舉辦的畫展成為一個擴大自己影響的利器。兩年後,亨利他們這些人胃口更大了,辦了一個規模更大的展覽,起名為“獨立藝術家展覽”。這展覽面對的不再只是他們這個圈子中的人,而是面對美國所有追求獨立的,不肯跟從學院派的藝術家們。為了體現獨立精神,他們有意不給這個展覽劃任何範圍,也不設任何評選委員會一類的機構來給展覽把關,誰想參加,都可以把作品送來,只要自己交一小筆放自己作品的場地租金就行。這么一來,這個展覽吸引了許多未能成名的藝術家,結果一共有103個藝術家送作品來參展,全部展出的作品有260張油畫,20件雕塑,219張素描和版畫。為此他們不得不租下了一整棟三層樓的房子,把三個樓面全都放滿了。亨利給這個展覽寫的前言中明白宣稱:這個展覽不為別的,就為了給美國藝術家一個展現自己個性的機會。他希望觀眾能從中受到啟發,得到鼓勵,對於個性的自由和獨到的精神有更多的理解。
對現代的影響
離“八人畫展”的出現不過兩年,代表革新的力量已經有了這樣的規模。人果然可以在沒有路的地方走出路來,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亨利他們踩開的這條路改變了美國藝術中唯歐洲是尚的風氣,也造成了美國藝術界某種多元的局面,尤其是鼓勵了藝術中不因循守舊的革新力量。後來,儘管美國藝術的革新沒有繼續在亨利等人的路子上發展——因為“八人畫派”的藝術形式不新,但亨利和他的“八人畫派”依然可以被視為後來出現的美國現代藝術的開路先鋒。 文字美國20世紀初反學院派的畫派。又稱八人派(The Eight),包括R.亨利(Robert Henri, 1865-1929)、G.B.盧克斯(George Benjamin Luks, 1867-1933)、W.格拉肯斯(William James Glackens, 1870-1938)、J.F.斯隆(John French Sloan, 1871-1951)、E.希恩(Everett Shinn, 1876-1953)、A.B.戴維斯(Arthur Bowen Davies, 1863-1928)、M.B.普倫德加斯特(Maurice Brazil Prendergast, 1858-1924)、E.勞森(Ernest Lawson, 1873-1939)。 他們都是寫實的畫家。1905年,前 4位青年畫家以年長的亨利為首組成亨利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