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井拳

八井拳

八井拳是畲族武術拳種,因產生於福建省福州市羅源縣八井村而得名,福建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八井拳又稱“八井畲家拳”,是吸收南少林功夫精華而自成體系的拳術,其傳自明成化年間遷居於八井村的雷氏始祖雷安居、雷安和兄弟倆。以八井村為中心,分布羅源全縣各個畲族村,主要流傳於閩東、浙南等地。八井拳攻防套路完整,特點鮮明,包括龍莊、虎莊、七步流星、十八羅漢等十幾種套路。

2007年8月28日,八井拳經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列入福建省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編號:Ⅵ-36。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八井拳
  • 批准時間:2007年8月28日
  • 遺產級別:省級
  • 遺產類別:傳統體育、遊藝與雜技
  • 申報地區:福建省福州市
  • 保護單位:福建省羅源縣文化館
  • 項目編號:Ⅵ-36
歷史淵源,武術特色,基本理論,風格特點,練功方法,主要套路,傳承保護,傳承價值,傳承人物,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羅源縣松山鎮八井畲族村拳術即八井畲家拳,俗稱“八井拳”。八井畲家拳吸取中華南少林(南拳)功夫精華而融匯成獨特的、另成派系的拳術(武術)而聞名閩中、閩東和浙南。
八井村在悠久的封建社會中,受階級壓迫、官僚剝削、民族岐視和種族、姓氏械鬥影響,導致畲村人民產生練武(拳術)自衛的意願,因而練拳習武成為八井村畲族人民的生存之道。
明成化年間(1465—1487),八井村雷氏始祖雷安居、雷安和兄弟倆遷居吾洋(又稱“牛洋”,現屬八井村自然村之一),秉承祖傳拳術而教後裔練武,從此代代相傳。
清末至民國期間,八井村拳術達到頂峰,村民習武蔚然成風,以至影響羅源全縣。新中國成立後,八井畲家拳也逐漸從防身攻敵向強身健體轉變,成為地方性體育項目之一。
幾百年來,八井畲家拳一直以龍莊、虎莊、猴莊、鶴莊和龍虎莊、七步流星、十八羅漢等十幾種套路維繫,傳承至今。

武術特色

基本理論

拳屬外家,以剛為主,先防後攻,攻守兼備,直進直退,硬攔硬打,以氣催力,發聲助威。
挺胸立腰,精神上提,眼注對手肩;馬為八字(多用八字馬步),前三後七,馬樁穩固步子疾。
主用“棗”(拳)打人,拳打七分直,觸及稍節轉(立拳直打出,手臂保持三分彎曲,接觸目標時突然內旋,力達中指第二指節)。
起腿人不穩,打人不用腿,防腿方法妙。

風格特點

重在技擊,樸實無華,動作簡練,勇猛剽悍,樁穩步快,發力兇猛,手法多變,輕爪重“棗”,以點著力,勁大力強,守如金剛,攻似猛虎。

練功方法

打沙袋:軟麻袋內裝穀殼與沙,開始殼多沙少,隨著功力增長逐漸加沙,用“棗”、掌擊打,以練臂力與硬度。
打木柱:用掌插、劈、推木柱,以練掌指硬度與臂力。
插沙:手插黃豆至成粉,換插細沙,後換粗沙,以練掌指硬度與臂力。
推石鎖:雙手持石鎖與肩同高,同時或依次向前平推,以練臂力。
腳拖石磨:八字馬步拖石鎖前進、後退,以練腳力。
暗器:七寸金(釘),屬獨門暗器,釘由鐵或銅打制,頭尖尾粗,長不過七寸,藏於掌中(今人已不練)。

主要套路

半龍虎拳(十二牌手);五虎頭。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鑒於社會進步和民族同化、民族團結髮展的前提,八井拳也逐漸從防身攻敵向全民健身的目標轉變,成為地方性體育項目之一。並與畲醫(六時)畲藥融為一體,為治療跌打傷、血脈堵阻(神經系統)起著很好的治療效果。

傳承人物

蘭明伙,畲族,福州市羅源縣人,1958年12月生,福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八井拳“”第三批省級代表性傳承人。蘭明伙12歲開始隨父親學習八井拳,20歲已基本掌握八井拳的武術套路和技擊要領等,25歲就已獨當一面,30歲開始收徒傳藝。蘭明伙多次參加羅源縣組織的“畲族風”民俗文化展演、畲族“三月三”風情節等各種活動,表演八井拳。多年來,他一直重視培養八井拳的後繼人才,弟子遍布羅源和連江兩縣,包括自己的兒子蘭禮生和蘭禮忠。

社會影響

主要比賽
1982年和1986年,八井村兩次派出男女代表隊赴呼和浩特和烏魯木齊參加第二屆、第三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比賽。
榮譽表彰
1995年,雷秀英、雷釵香的女子八井拳對打在上杭縣舉辦的福建省第五屆全省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上獲得銀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