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銅器紋飾之一。一身兩頭,有張嘴,有吐舌,通常盤曲狀構成。施用範圍較廣,主要裝飾在器物口部和腰部。通行於西周后期和春秋戰國時期。
兩頭獸紋編輯 鎖定 本詞條缺少信息欄、名片圖,補充相關內容使詞條更完整,還能快速升級,趕緊來編輯吧!青銅器紋飾之一。一身兩頭,有張嘴,有吐舌,通常盤曲狀構成...
兩頭龍紋是一條獸體的端各有一個龍頭,舊稱兩頭獸紋。在青銅器上,這種紋飾的體軀大多成為一條斜線或曲折形線條。在實際的主體物象遺存中,從未有過一身而前後...
戰國青銅曾侯乙甬鐘,通高38厘米,重5.5公斤。甬首為蟬紋旋、千重環紋,遂為變形鳥紋圖案,篆間飾兩頭獸紋,鉦部雙面鑄乳釘36枚...
宗周鐘外形上最大的特徵,是鐘身兩面共裝飾36枚高突的長形乳丁紋,極盡華麗...相距26.2公分,兩銑相距35.2公分,重34.900公斤 鼓上飾首紋篆間飾兩頭獸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