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青銅曾侯乙甬鐘

戰國青銅曾侯乙甬鐘,通高38厘米,重5.5公斤。甬首為蟬紋旋、千重環紋,遂為變形鳥紋圖案,篆間飾兩頭獸紋,鉦部雙面鑄乳釘36枚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戰國青銅曾侯乙甬鐘
  • 時代:戰國
  • :38厘米
  • :5.5公斤
  • 出土年代:不詳
戰國青銅曾侯乙甬鐘
通高38厘米,重5.5公斤。甬首為蟬紋旋、千重環紋,遂為變形鳥紋圖案,篆間飾兩頭獸紋,鉦部雙面鑄乳釘36枚,銘文陰刻,釋文為“作曾侯乙宗彝,(寶蓋下加奠)之於西陽,其永(左口右寺)用”鑄造精美,紋飾繁縟,銘文書寫流暢。對研究楚、曾關係史、楚惠王時的青銅冶煉鑄技術和音律發展有極為寶貴的價值。
曾侯乙是戰國早期諸侯國一位名字叫做“乙”的曾國君主,死後葬於湖北隨州城西兩公里的擂鼓墩。據研究,曾國即史籍記載的隨國。歷史上,由於楚、曾關係,楚王曾為曾侯乙鑄過若干編鐘,其中一部分被帶入墓葬,1978年發掘曾侯乙墓,出土的整套編鐘中就包含了楚王所鑄一部分。而其他的部分,自宋代以來就有發現。
該鐘應為楚王所鑄中的一件,出土年代不詳。本世紀曾任孫中山大元帥府秘書的王勃山(其女兒王劍虹即瞿秋白夫人)40年代從湖北民間收得,1951年捐贈給國家,由酉陽文管所收藏。2005調集入藏於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現陳列於“遠古巴渝”展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