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瓣駝峰也叫鷹嘴駝峰,是宋式建築大木作結點構件,駝峰形式之一,為宋遼金時期具有代表性的駝峰形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兩瓣駝峰
- 外文名:Hump of the olecranon
- 性質:宋式建築大木作結點構件
- 領域:建築科學
駝峰簡介,兩瓣駝峰簡介,氈笠駝峰,掐瓣駝峰,
駝峰簡介
駝峰是宋式建築大木作梁架構件,其作用為支墊上層梁栿,因其形狀酷似駱駝的背峰,故名“駝峰”。現存山西五台佛光寺東大殿的二層矮小的方木,是“駝峰”的原始形狀,宋《營造法式》中的“駝峰”,顯然是對矮木的藝術處理。宋遼金元時期,是“駝峰”使用的高潮時期,形式也非常豐富,主要有梯形駝峰、掐駝峰、氈笠駝峰、兩瓣駝峰、兩駝峰等,上承斗是“駝峰”的共同特點。發展到明清兩代,“駝峰”造型則演變為捲雲式和荷葉墩式,清官式建築中的柁墩,完全改變了宋式的“駝峰”造型,但“駝峰”的結構作用保留了下來。
兩瓣駝峰簡介
![鷹嘴駝峰 鷹嘴駝峰](/img/6/dc0/nBnauEGNkJWOzUDZzQmNzU2Y4EDMhRDZxYGM3I2MzAjY5QzM0MDOyEmM1Q2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兩瓣駝峰是宋式建築大木作結點構件,駝峰形式之一,為宋遼金時期具有代表性的駝峰形象。
此構件在宋《營造法式》中為“出瓣”做法,“出瓣”即凸出無順形制,其兩側多為三至五個凸起卷瓣,兩端呈鷹嘴狀,故名“嘴駝峰”,元代尚保留此種風格,明清時期演變為荷葉墩形式,清官式建築的角背,則繼承“兩瓣駝峰”的外觀造型。
氈笠駝峰
氈笠駝峰是宋式建築大木作結點構件,駝峰形式之一,此駝蜂兩側只有一個內峰瓣,兩端尖狀,由梯形駝峰發展而來,“氈笠駝峰”在宋《營造法式》中為“入瓣”做法。
氈笠駝峰
![氈笠駝峰 氈笠駝峰](/img/f/68e/nBnauUDZ0YGNmF2N4AjMwI2N3AjZkR2MwMmZ5gDMjRTMwkTY5kDOiRjM4U2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掐瓣駝峰
古建築梁架結點構件,駝峰中的一種形式。此駝峰與等腰三角形大體相同,兩腰位置刻出幾道峰,稱“掐瓣”,一般為三至五瓣不等,並做出一定度,宋《營造法式》稱“入瓣”做法,為宋式建築的典型特徵。據宋《營造法式》記裁,“掐瓣駝峰”隨舉勢高下,用於梁栿端頭。其作用是傳遞上部荷載,並具有裝飾效果。至明清時期“掐瓣駝峰”,演變為瓜柱或柁墩。
掐瓣駝峰
![掐瓣駝峰 掐瓣駝峰](/img/9/7b2/nBnauQWZhFjZ0IDM0YjYhRWZ2YWMiJmNwQ2N2YWYhVjMwIDOwY2M3MTMwQ2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