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兩班傳》分為三個自然段。小說開篇描寫“旌善之郡,有一兩班”,窮困潦倒又不參加勞動,因而“歲食郡糶,積歲至千石”。繼而寫觀察使巡視時發現他積欠官糧千石要定罪於他,“兩班日夜泣,計不知所出”。鄉里有一平民“富人”,貪慕兩班的地位、尊嚴,願替他“償糴”以買到兩班頭銜。“兩班大喜許諾”。郡守認為“私自交易,而不立券,訟之端也。”因而要求“約郡人而證之,立券而信之。”小說的第三自然段重點記述了“郡守”“悉召郡中之士族及農工商賈,悉至於庭”,來為他們立券之、經過,為兩班寫“傳”。這一部分寫了兩次立卷。第一次契約明文開頭點明:“屈賣兩班,為償官谷,其直千斛。”然後書寫了兩班的名謂:“讀書曰士,從政為大夫,有德為君子。武階列西,文秩敘東,是為兩班。”接著文契列舉了兩班的種種傳統禮儀。富裕的平民聽了,“悵然久之曰:兩班只此而已耶?吾聞兩班如神仙,審如是,太乾沒,願改為可利。”於是便書寫了另一文契。這第二張文契開頭說:“四民之中,最貴者士。稱以兩班,利莫大矣。”這第二紙文契列舉了兩班之無數特權,“富人中其券而吐舌曰:已之,已之。孟浪哉!將使我為盜耶?”並立即“掉頭而去,終身不復言兩班之事。”
創作背景
時代背景
在中古時期,世界上的許多國家都存在著界限分明的人身等級制度。在韓國的歷史上,也有這種反映尊卑貴賤的不平等的身份等級制度,像歐洲的爵位制度、印度的種姓制度和日本的姓氏制度一樣,在高麗朝和李朝時期也有區分人身等級的兩班制度。
兩班,是高麗朝和李朝時期的官僚貴族統治階級:從高麗時代開始,在朝廷的上下百宮中,分為文班(東班)和武班(西班),人們將這兩班統稱為文武兩班,或者東西兩班,簡稱“兩班”。兩班,雖然不像封建割據的領主那樣擁有世襲的領地和官職,但是,他們卻享有政治上的特權。政治上的特權,又保障了他們在社會上或經濟上的特權。無論是在任掌權的兩班,還是不任官職在野的兩班,其特權使他們把一切負擔都完全轉嫁給農民了。
《兩班傳》問世於18世紀下半葉,正處於李朝封建統治的末期。在生產領域已經出現了擁有大量資本的富商大賈和僱傭勞動,這種帶有資本主義萌芽性質的經濟因素促進了手工業的發展、商品的流通、貨幣經濟的活躍和對外貿易的興旺。城市經濟的發展加速了農村的貧富分化,使封建兩班貴族官僚難以維持原來的社會地位而日趨沒落,同時也促使兩班貴族不斷分化:有的依然保持原有的顯赫地位,有的則淪為失落者,生活潦倒,窮困不堪。於是,出現了一種奇怪的社會現象:徒有高貴地位和兩班名分的窮人與出身低微和毫無社會地位的富人同時並存。兩班貴族日益顯露出沒落、窳敗和崩潰的必然趨勢。
創作目的
朴趾源出生於兩班名門,卻由於祖父的教誨和薰陶,自幼便厭棄兩班權貴的奸佞和腐敗,與熱衷於“黨爭”的兩班官僚更加勢不兩立。他通過自己的作品揭露現實的矛盾,著力批判兩班貴族的倒行逆施、橫行霸道,諷刺他們的虛偽道德、維護禮教、貪圖名利、爭權奪勢的罪惡。正是因為他希望兩班能改邪歸正,恢復正直兩班的本色——不謀私利,為國家和百姓造福。這正像作者在《放璚閣外傳》自序中所說:“士迺天爵,士心為志:其志如何?弗謀勢利,達不離士,窮不失士。不飭各節、徒貨門地,酤鬻世德,商賈何異?於是,述兩班。”這鮮明地反映了《兩班傳》的創作目的。
人物介紹
小說中的主人公。他是一個所謂“賢而好讀書”的士子,具有“兩班”貴族頭銜,郡守都要親自造訪他。但當時兩班階級已經沒落,他沒有能力維持一家生計,只好長期借貸官糧。當巡行觀察使因其負債累累欲囚禁他時,他一籌莫展,以至於日夜哭泣,妻子也罵他“兩班不值一錢”。鄰里富人提出替他償還債務以換取他的兩班頭銜。經濟上的危機已使兩班無法繼續保持其尊貴的體面,欣然允諾。他也自知他是徒有兩班其名,並無高尚品行之實,所以他再見到郡守時,卑躬屈膝,伏稱小人。在和富人的交易契約上,他詳細列舉了兩班在日常生活中須遵守的種種繁文縟節和不勞而獲、奢侈淫靡、橫行霸道的特權,驚得富人以後再也不敢提兩班之事了。兩班是一個虛偽的、寄生的沒落貴族的形象。
小說的的主要人物,是富裕的新興市民的形象。他起初視兩班貴族為“神仙”,羨慕其尊榮。財富的增長使他產生了改變自己卑賤的社會地位的要求,他趁兩班陷入債務危機的時候,提出了各有所得的“公平”交易:替兩班償清債務,換取他的兩班貴族的稱號。他是個講究實利的人,對交易契約上列舉的兩班須遵守的虛偽的繁文縟節不感興趣,認為是約束人的清規戒律,感嘆“兩班只如此而已耶”。當他看到改立的契約上列舉了兩班可以升官享樂、欺壓百姓的特權後,驚得直吐舌頭:“孟浪哉,將使我為盜耶?”他最後終於認清了兩班貴族的醜惡實質,再也不提買兩班頭銜之事了。
作品鑑賞
主題內容
《兩班傳》是一篇深刻揭露兩班階級罪惡本質的小說,表現出兩班階級必然滅亡的命運。“兩班”系李朝封建社會統治階級的通稱,由來於文武兩班。在宮廷,武班列西階,文班列東階。朴趾源創作《兩班傳》的李朝末期,它的寄生性、腐朽性本質已暴露無遺。作者在《馬駔傳》《閔翁傳》《虎此》等等小說里,對兩班階級進行了有力的鞭笞。譴責他們是糟蹋莊稼的“蝗蟲”,是“天地之巨盜”“仁義之大賊”,《兩班傳》則著力從正面揭示出李朝封建社會兩班的沒落。
小說主人公旌善的兩班是一個窮途末路的腐儒形象。作者以諷刺、幽默的筆觸把他既不“尊”又不“賢”的醜惡嘴臉揭示了出來。這個所謂“賢而好讀書”的人物,既不是“士”,又不是“大夫”,更不是“有德君子”。他只懂得巴結官府:“每郡守新至,必親造其廬而禮之。”以此獲得“歲食郡糶”之利。案發後,又只是“日夜泣,計不知所出”。當里之富人以代償積欠官糧千石來買他兩班頭銜,他“大喜許諾”。可是在郡守知道他私自出賣兩班而詢問他時,他“氈笠,衣短衣,伏塗謁,稱小人,不敢仰視”,“恐懼”“惶悚”,一副奴才相。故其妻罵道:“咄,兩班,兩班,不值一錢”。
小說在正面描寫了李朝末期兩班儒生的諷刺性形象後,又從側面揭露和批判了沒落的兩班階級的虛偽、寄生、腐朽和反動。突出描寫了書寫賣契的戲劇性場面,從倫理道德和政治經濟方面抨擊了兩班的罪惡。第一個文契羅列了兩班為行使自己的權力所必須遵守的種種行為規範,鮮明地揭示出兩班虛偽禮儀的鄙陋面孔;第二個文契則列舉兩班所獨有的莫大特權,深刻地揭露了兩班壓迫和剝削人民的反動本質。這前後兩個文契形成鮮明的對照,具有諷刺性。
在買賣兩班的過程中,里之富人由於“聞兩班如神仙”,“我雖富,常卑賤”而貪慕兩班之“尊榮”才要買得兩班“尊稱”。可是,當戶長讀完第一個文契,他大失所望,“悵然久之”,感嘆“兩班只此而已耶?”這有什麼可“尊榮”的,於是便要求改寫對自己有利可圖的文契,而在第二個文契寫到“先耕鄰牛,借耘里氓,孰敢慢我?灰灌汝鼻,暈髻汰鬢,無敢怨咨”時,他被激怒了。兩班的這種特權,豈不“將使我為盜耶”?小說通過里之富人對兩班從尊慕到蔑視的諷刺性情節描寫,揭示了兩班階級日暮途窮的歷史命運。
藝術特色
藝術構思
作者善於根據主題的需要進行精心的構思和巧妙的布局,顯示了高超的藝術手法。揭露和抨擊兩班的醜惡是作品的主題,作者通過四個層次,逐步深入地達到了創作目的。首先,揭露兩班一貫阿諛諂媚的特點:每一個新郡守到任,必定親自登門拜訪,表示敬意。因而,從官府里借——騙得的糧食,日積月累,竟多達千石以上。其次,暴露自貶自辱的奴才相:賣掉兩班名分以後,戴氈帽、穿短衣、趴到地上拜見郡守,自稱小人。再次,藉助第一次契約(立券),嘲弄了兩班維護的封建禮法的煩瑣、無用和虛偽。最後,通過改寫契約,又批判了兩班逼迫村里百姓和鄰居耕牛為自己種地的橫行霸道。這種層層剝皮、步步深入的揭露和嘲弄,增強了作品的感染力和表現力,顯示了匠心獨運的藝術構思。
諷刺嘲弄手法
《兩班傳》的諷刺嘲弄手法,突破了一般的諷刺修辭傳統,既不運用“仿詞”——仿造詞語、“抑揚”——先揚後抑、後抑先揚等慣用的嘲諷方式,也不採取“反語”和“歇後語”等常見的譏笑手法,而是藉助人物的對話增強諷刺嘲弄的藝術魅力。作者的譏諷和嘲笑總是蘊藏在人物的對話中,顯得含蓄有力,耐人尋味,如官府命兩班還糧,他想不出一點兒辦法,只會日夜哭泣,,妻子罵道:“這一輩子,你只能讀書,這對還糧債有什麼好處?!呸!兩班啊,兩班,一錢不值!”用語尖刻,諷刺有力。又如,利用對話,進行對比,獲得諷刺效果。郡守說:“君子,是富人;兩班,也是富人!有錢而不吝嗇,是‘義’的作為;重視別人的困難,是‘仁’的品德;憎惡卑鄙而羨慕尊嚴,是‘智’的表現,這才是真正的兩班!”郡守的話像一面鏡子,把兩班對照得醜惡無比,通過對富人的稱讚肯定,達到譏誚否定兩班的目的。富人聽到第一次寫的契約時說:“我所說兩班像神仙,要知道是這樣,多么僥倖才得到這點兒好處”。唾棄和否定了兩班終日維護的封建禮法。一聽到第二次修改的契約,富人說:“罷了,罷了,太魯莽了,這不是讓我當強盜嗎?”一語道破兩班的強盜本質。利用對話進行諷刺,既增添了喜劇色彩,又強化了譏誚和否定的藝術效果,
首尾呼應
《兩班傳》的結尾,構思精心,處理巧妙,對展示主題,起到了畫龍點睛的重要作用。對兩班夢寐以求的富人,甚至不惜以千石糧食購買兩班的名分。在認識到兩班的霸道作為後,便徹底放棄了想當兩班的打算。從一心想當兩班到完全改變初衷,富人的最後決定,令人感到意外、反常,不合情理,但是,仔細思考,這又是正常的、合乎情理的。因為“富而不吝”“急人之難”的富人,絕對不想利用兩班的名分去橫行霸道。所以,富人才說:這不是讓我去當強盜嗎?掉頭而去,一輩子再也不提購買兩班的事。這一結局,使作品的首尾遙相呼應,在藝術結構上,顯得更加完美,更加動人。同時,在深化主題上,也使人感到餘音繞樑,發人深省。
出版信息
小說問世於18世紀下半葉。1900年,作者著作的兩卷本選集,其中收錄了《放璚閣外傳》的部分篇目。1916年,朝鮮詩人金澤榮在中國上海出版了他編的《燕岩集》三卷本。這兩種選集中均收錄了《兩班傳》。1931年,朝鮮出版了包括作者全部著作在內的六卷本《燕岩集》。1955年10月,當作者逝世一百五十周年之際,平壤的“新朝鮮社編輯部”按1954年朝鮮作家同盟出版社出版的朝譯本《燕岩作品選集》中選出了筆談、序、記、書、疏等數十篇散文,特用漢語刊行了《燕岩選集》一卷,向中國發行,“以供中國讀者研究”,其中輯錄了《兩班傳》在內的《放璚閣外傳》流傳下來的全部七個短篇小說。
作者簡介
朴趾源(1737—1805),朝鮮李朝末期學者、詩人、小說家。生於漢城。出身貴族,精通漢文。1780年6月隨堂兄朴明源率領的使團到中國祝賀乾隆70歲生日,並遊歷北京、承德。1786年進入仕途,官至郡守、府使。他反對盲目仿古和追求技巧的形式主義,主張“文以寫意”“法古創新”和“模寫真境”。著有短篇漢文小說9篇和40餘首漢詩及1部記述他1780年出使中國見聞的《
熱河日記》。有些作品長期以抄本流傳,1900年才出現一部兩卷本的選集。1916年朝鮮詩人金澤榮在中國上海將他的部分作品編為3卷本的《燕岩集》;1931年朝鮮出版了包括他全部著作在內的6卷本《燕岩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