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兩次世界大戰之間帝國主義各國經濟的不平衡發展
- 時期:兩次世界大戰之間
- 對象:帝國主義各國
- 內容:經濟的不平衡發展
正文信息
概況 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的20年,對整個資本主義世界來說,是危機四伏、矛盾叢生的年代。第一次世界大戰使歐洲經濟遭到嚴重破壞。1920年,當整個資本主義世界工業生產剛剛恢復到接近戰前水平的時候,便發生了世界經濟危機。之後,經過1924~1928年的短期的相對穩定之後,1929年又爆發了資本主義歷史上最深刻最尖銳的世界經濟危機。這次危機席捲了整個資本主義世界,長達4年之久,使社會生產力遭到巨大破壞。危機過去之後,緊接著又陷入了長期蕭條。到1937年,許多國家尚未從1929年危機造成的衰頹局面中恢復過來,資本主義世界又爆發了新的經濟危機。頻繁而深刻的經濟危機,使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遭到巨大打擊,經濟成長速度十分緩慢。1900~1913年,資本主義世界工業生產年平均增長4%,而1913~1938年年平均增長只為2.2%。而且,在嚴重的世界性經濟危機中,爭奪世界市場的鬥爭異常尖銳,各國高築關稅壁壘,使國際貿易的增長更為緩慢,大大低於工業增長速度。1900~1913年,資本主義世界出口量年平均增長4.1%,而1913~1938年年平均增長只為0.7%。
其他信息
美國美國藉助第一次世界大戰,空前地提高了自己的經濟地位。它在資本主義世界工業生產中所占的比重,從1913年的36%上升到1920年的47%。戰爭期間,美國出口總值增加兩倍,不僅進一步提高了它在拉丁美洲、加拿大、中國和中近東市場上的地位,而且以大批軍需物資供應交戰國,使它原先的歐洲競爭者也不得不在經濟上依賴於它。戰爭結束時,世界上有20個國家欠美國的債務,連英國也欠下了美國41億美元的債款。美國不僅從債務國變成了債權國,並把世界黃金儲備的40%掌握到自己手裡,加強了自己在國際貿易和國際金融中的地位。在整個20年代,美國的經濟地位進一步上升。到1929年,美國工業生產占了資本主義世界的48.5%,在世界貿易中所占的份額也從1913年的11.1%上升到1929年的14%,超過了英國(13.2%),第一次奪得了國際貿易的首位。1929年,美國已掌握了世界黃金儲備的一半以上,世界貿易中心和金融中心從歐洲轉移到了美國。但是,進入30年代,美國由於遭到了1929年和1937年兩次世界經濟危機的最沉重的打擊,以及德、日法西斯國家的興起,使它的國際經濟地位受到削弱。1938年,美國在資本主義世界工業總產值中的比重下降到32.2%,低於它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所占的地位。在國際貿易方面,美國也由於英國建立了英鎊集團和英帝國特惠制,以及德國在歐洲和拉丁美洲市場的擴張,日本在亞洲市場的擴張,而受到嚴重打擊。1937年,美國在世界貿易中所占的比重下降為13%,剛剛奪得的國際貿易的第一把交椅又被英國奪回。
英國 第一次世界大戰使英國經濟遭到嚴重削弱。戰後,英國雖然從戰敗的德國手裡分得了一批新的殖民地,殖民體系得到進一步擴大,但由於構成英國基本工業部門的紡織、採煤、鋼鐵、造船、機器製造等部門的技術設備陳舊落後,在美國壟斷資本的激烈競爭下,它在20年代,整個經濟處於蕭條狀態。到1929年,工業總產量只超過1913年的5.7%。結果,英國在資本主義世界工業生產中所占的比重,由1920年的14%下降到1930年的10%。美、日憑藉大戰期間增強起來的優勢地位,在世界各個市場上對英國展開了進攻,使英國在世界出口總量中的比重由1913年的13.9%下降為1929年的10.8%。1929年世界經濟危機爆發後,英國倚仗其龐大的殖民體系,在1931年和1932年分別建立了英鎊集團和帝國特惠制,加強了英國在國際貿易和國際金融中的競爭能力,因而它的國際經濟地位在30年代有所上升。1930~1937年,英國在資本主義世界工業生產中和國際貿易中的比重,分別由10%上升為11%和由14%上升為16%。英國重新成為美國和德、日等國的強大競爭對手。
法國法國的情況和英國大同小異。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法國一直是歐洲的主要戰場,東北部的10個省份長期被德軍占領,經濟遭到極大破壞。它在世界工業生產中的比重,從1913年的6%下降為1920年的5%戰後,法國以戰勝國的資格,從德國手裡分得了許多殖民地,還收回了在普法戰爭中割讓給德國的阿爾薩斯和洛林,並取得了對薩爾煤產區的代管權,從而極大地增強了燃料和原料的生產能力。另外,法國還從德國取得了巨額戰爭賠款。這些條件使法國經濟在20年代得到較快發展。1921~1929年,法國工業生產年平均增長達9.4%,超過所有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它在資本主義世界工業生產中所占的比重也從1920年的5%上升到1930年的8%。但是,進入30年代以後,法國的經濟發展一直處於嚴重的衰退狀態。1930~1937年,法國工業不僅沒有增長,相反,每年平均下降3.9%。由於長期的負增長,它在資本主義世界工業生產中所占的比重,又從1930年的8%下降為1937年的5%,原因是1930年爆發的經濟危機延續時間特別長,直到1936年才稍有回升,而從1937年下半年起又陷入新的危機的結果,也是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法國商品缺乏競爭能力的結果。
德國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德國被擊敗,喪失了1/8的國土,1/7的耕地,大部分鐵、鋅資源,全部殖民地和海外投資,並承擔了大量的實物賠償和巨額賠款。由於割地和賠償,使德國經濟面臨崩潰的邊緣。1919年德國工業生產只及戰前產量的1/3,倒退到1888年的水平。在資本主義世界工業生產中所占的比重也相應地由1913年的16%下降到1920年的9%。1923年,在美國的策劃下,協約國拋出了“道威斯計畫”,削減了德國的物資賠償和賠款,並支持德國經濟的恢復和發展。1924~1930年,德國共得到外國貸款和投資達326億馬克,並從美國得到了大量物資裝備和技術援助。利用這些有利條件,德國廣泛地開展了產業合理化運動,更新設備,採用新技術,經濟得到了迅速恢復和發展。1927年,德國工業生產接近了戰前水平,到1929年工業總產值以及鋼鐵、電力等生產超過了英法,重新躍居世界第2位。1930年,德國工業生產占了資本主義世界的11%。隨著經濟的恢復和發展,德國資產階級竭力要求擺脫凡爾賽和約的束縛,要求取消賠款和軍備限制,要求修改邊界和歸還殖民地,其矛頭主要指向擁有殖民地最多的英國和法國。1929年的世界經濟危機,也給德國以沉重打擊。為了擺脫經濟困境,實現其獨霸歐洲和世界的野心,1933年A.希特勒(1889~1945)上台,德國走上了軍事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道路,瘋狂地擴軍備戰,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策源地。
日本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利用歐洲混戰之機,獨享了掠奪中國的機會,工業生產增長了一倍。戰後,日本力圖完全控制中國的市場和資源,提出了滅亡中國的“二十一條”。但是,日本的野心遇到了在中國握有很大權益並一直覬覦中國的英美的阻礙。作為戰勝國之一的日本,只從凡爾賽和約中得到了有限的利益。日本為了打破凡爾賽體系,一方面進行大規模的擴軍備戰,一方面利用其廉價商品大肆向中國、東南亞、印度、澳大利亞以及拉丁美洲市場擴張。在資本主義世界工業生產中所占的比重,從1913年的1%,提高到1920年的2%,到1930年又上升到3%。1929年世界經濟危機爆發後,日本為了擺脫危機和實現吞併中國的野心,趁著其他帝國主義列強疲於應付本國經濟危機之機,1931年9月對中國東北發動了軍事侵略,成為在亞洲的戰爭策源地。日本通過對中國的侵略和掠奪,很快擺脫了經濟危機,使30年代經濟有了進一步發展。1921~1929年日本工業年平均增長3%,而1930~1937年年平均增長達到9.9%,在資本主義世界工業生產中所占的比重,1937年也上升到4.8%。
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的20年,由於帝國主義各國經濟發展不平衡的加劇,各國之間的矛盾也日趨尖銳。經過相互勾結和鬥爭,形成了兩個尖銳對立的帝國主義集團,終於導致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
人民出版社北京